第3章 先王的佈置
當李乾三言兩語就化解完大殿上的衝突之後,王博和馬安偃旗息鼓,大殿上的氣氛便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和諧。
下面的大臣開始三三兩兩地出班,上奏議事,李乾也非常直接,每次聽完大臣們的奏章,反手就對丞相王博詢問道:“丞相以為如何?”
王博衡量再三后,都給出了一些中規中矩的建議,然後李乾大手一揮,說道:“就依丞相所言!”
這次朝會的議事進行得非常迅速高效,在李乾和王博兩人一唱一和之下,沒多久一應政務就都妥善處理完了,然後退朝。
林總管領着李乾就瀟洒地離開了大殿,一眾朝臣也都各懷心事的退下了,王博和馬安也離開了,只是在離開大殿的時候兩人滿含深意地對視了一眼,估計是秘密相約等一下出去聚一聚,促膝長談,畢竟今天李乾的表現大大出乎兩人的預料。
林淋總管領着李乾來到了偏殿休息,李乾一進偏殿就脫掉了帝王冠冕和一身龍袍,這兩東西雖然看着不錯,但是穿着是真的不舒服。
林淋總管趕忙在後面幫着撿起李乾脫掉的龍袍和冠冕,正撿着了,李乾一句沒頭沒腦的問話便傳了過來。
“林淋你說我是不是不像個合格的王上,所以丞相王博和太尉馬安才會這麼心急火燎地來向我發難?”
聽到這話,林淋心裏一驚,趕忙說道:“王上萬萬不可妄自菲薄,那王博和馬安就是有眼無珠的小人,識不到王上的厲害。”
李乾苦笑,他在來偏殿的路上又溫故了一下原來那個李乾的記憶,發現原來那個李乾有點廢物,雖然沒什麼壞心思,但是也沒什麼能力,靈法資質平庸,又不愛看書學習,一天就知道混混沌沌地混日子。
當李乾注意到自己靈力修為才到吞靈境第二層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原來那個李乾是有多麼的不堪,去禁軍里隨便挑一個小軍官都比自己厲害。
也難怪馬安和王博會不安生,這種平庸又年幼的王上根本就無法服眾。
“丞相王博和太尉馬安到底是倆怎麼樣的人?”
李乾跳過前面一個話題,開始詢問下一個話題。
林淋楞了一下,趕忙畢恭畢敬地回答道:“回王上的話,丞相王博是揚州王家人,現任的王家家主,王家是揚州本地的百年家族,在前朝大秦時期就已經存在,繁榮昌盛了百年。這王博不僅是王家家主,還是本國三朝老臣,在先王那一朝拜相,執掌朝政多年,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只要他不高興了,整個大聖國朝廷都有可能停轉。”
李乾砸了砸嘴巴,嘟囔道:“有點麻煩,那馬安了?”
林淋繼續回答道:“和王博相比,馬安的出身就顯得普通了許多,他祖上三代都是貧農,到了他這一代,為了搏個前程便去參了軍,15歲參軍,在邊軍里打打殺殺了25年,經歷大小戰役數百場,殺敵無數,戰功赫赫,在40歲時封為將軍。去年我們和大齊國那場決戰,馬安立了不小的功勞,回來就陞官做了太尉,手掌虎符,可以調遣全國兵馬。”
“去年那場至關重要的決戰,馬安也有參與?”
“對!我們大聖國派出的10萬精銳分為了兩個部分,一半是馬安率領的五萬禁軍,另一半是王上率領的五萬天子親衛。當時馬安率領五萬禁軍據守邊境要塞,硬生生拖住了大齊國20萬兵馬兩個時辰,等到敵軍人困馬乏之時,王上輕率五萬親軍從背後襲擊敵軍,和城內兵馬裏應外合,夾擊敵軍,這才取得大勝!”
聽完這些,李乾腦殼疼,這個馬安比王博還難應付,馬安官拜太尉,有權調動全國兵馬,他自己又在軍中帶兵多年,有功勛,知兵事,威望高,感覺馬安振臂一呼,大聖國全國上下的兵馬都得嘩變,到那時大聖國就不姓李了,改姓馬。
李乾無奈地感慨道:“先王為我挑的這兩個顧命大臣確實都是朝廷柱石,一文一武,皆是能臣悍將,足以穩定大局。可是先王怎麼就沒有想到主少國疑,臣下權傾朝野,心生異心,妄圖取而代之。”
林淋趕忙回答道:“王上莫慌,先王也有這方面的擔憂,所以在提前做了些佈置。”
聽到這話,李乾眼前一亮,說道:“說來聽聽!”
“馬安雖然可以調動全國兵馬,但是從調令發出到各地兵馬趕往王都至少需要3天時間,遠水救不了近火,所以如果馬安真的要造反,他第一時間要調動一定是駐紮在王都西南50裡外的五萬禁軍。而王都常年駐軍兩萬,這兩萬精銳歸安定將軍李石掌管,是先王特意吩咐過的,不會聽從太尉馬安的調令。有了這兩萬駐軍,據守王都城牆,定不會讓賊人入城!”
“這個李石可靠嗎?”
當李乾問出這個問題時,林淋直接愣住了,好久才憋出了一句:“王上,這個李石是你的叔叔!王室宗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李乾趕忙尷尬地咳嗽了一下,主要是自己對原來那個李乾的記憶不是很熟悉,很多親戚朋友還不認識。
好在林淋想了一下,自己就替李乾解釋了起來。
“王上不熟悉也情有可原,畢竟王上久居深宮,很多親人都比較疏遠。”
“嗯嗯嗯!”
李乾點了點頭,算是矇混了過去,接着詢問道:“那我們手上就只有城防駐軍那兩萬人嗎?感覺有點少,畢竟太尉馬安可是有權調動全國各地所有的駐軍!”
“不,王上,我們手上還有一支軍隊,一支強大無比的軍隊,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在去年那場決戰中大放異彩的一支軍隊,天子親衛,獠牙黑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