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小心翼翼地做人
北齊丞相所彙報的天山之事,算是天大的好消息,傳出去,整個靈氣世界都能開慶祝會的那種。
但是北齊王趙昊的反應卻很淡然,就是微微地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了。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趙昊有顆大心臟,面對任何大事都能泰然處之,但是其實是趙昊不信任他的丞相,或者說現在的北齊王不信任任何人,他看任何人都覺得對方會對自己和自己的王位圖謀不軌,現在他唯一相信的就只剩下他床邊的四個道兵和影羽衛高統領了(鬼知道為什麼他信任高老頭)。
趙昊一定要等着影羽衛高統領親口來告訴他,天山沒問題了,他才會真的相信。
他也不去考慮丞相到底有沒有必要為了天山問題而撒謊,他就是單純的不信任。
丞相看王上的表情很淡然,他也沒有意外,畢竟自己家的王上,他還是有幾分了解的。
遲暮王上獨寵間諜頭子,對朝中大臣反而處處提防。
這種事情,擱到任何朝代都是危及王國根基的禍事。
但是北齊丞相對此卻也不做任何錶態,他就這麼老實巴交,小心翼翼地跪着。
“多聽多想少說話”,這北齊丞相做事的座右銘,也是這句座右銘幫助他在北齊丞相之位上坐穩了六個月之久。
沒錯,你沒有看錯,就是六個月,我們這位“穩重”到極致的北齊丞相是六個月前剛剛走馬上任的。
而在他之前,北齊王趙昊卧床的這五年時間裏,足足換了十位丞相,他剛好是第十一位。
而他前面這十位丞相,無人善終,要不被全家流放,就是被秋後問斬,更過分的還有夷三族的。
出現了如此亂像,不疑有他,就是因為北齊王的猜忌。
很正常,衰老垂死的獅子,需要不斷用鮮血和恐懼來維持自己的王座,這就是所謂的色厲內斂。
我們這位北齊丞相,名叫楊一帆,是個心思機敏,處事圓滑的中年人。
他的背景和元景的有點像,都是在朝中毫無根基的官一代,但是憑藉著自己對人情世故的專研,在官場混得都不錯。
而且現在,他們都是乘上一陣東風,然後開始扶搖而上了。
元景是投誠了李乾,所以現在變成了東聖的戶部尚書,以後前途無量。
而楊一帆了,他也乘上了一陣東風,搖身一變,從一個禮部侍郎變成了北齊國的丞相。
六個月前,北齊國上一任丞相因為在北齊王趙昊面前,鼓吹二殿下趙天浪(母親是唐家人那位殿下)的銀票提案,被趙昊不喜,所以就安排影羽衛去徹查,影羽衛一查,發現二殿下府上的管家曾經給這位丞相的第八個小妾送過銀子,於是這位丞相就被滿門抄斬,而二殿下趙天浪也被禁足在家反省。
要知道這位丞相才剛剛上任一個月,現在全家人頭搬家,滿朝文武不知道多少人被嚇破了膽。而那空出來的丞相之位,竟然一時間變成了火坑,沒人敢往裏面跳。
但楊一帆就是一個膽大心細地投機分子,當收益率超過百分之一萬的時候,再大的風險也值得一試。
於是作為吏部侍郎的楊一帆找到自己的直繫上司,吏部尚書,進行毛遂自薦。
這場面其實有點滑稽的,找到自己的上司,告訴他,我現在想變成你的上司,你幫幫忙!
但那時的吏部尚書不僅不惱,還一副喜出望外的模樣,趕忙把楊一帆的名字報了上去,迫不及待地想讓他去填這個火坑。
吏部尚書也是沒辦法,王上已經催過一次了,說讓吏部尚書早早擬訂一個丞相的候補名單,國不可一日無相。
吏部尚書哪敢怠慢,但是推薦誰了?誰都不想去跳這個火坑呀!總不能自己去吧?
這個時候,楊一帆跳了出來,毛遂自薦,吏部尚書如獲至寶,趕忙把楊一帆的名字報了上去,順便夾雜一些完全不入流的歪瓜梨棗。
於是,不出所料,第二天,一道聖旨,楊一帆就鯉魚跳龍門,一下子就成了北齊國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存在。
但是他原本的吏部尚書卻一點不嫉妒,甚至私底下還偷偷開了一個盤,就賭楊一帆能在丞相之位上待多久。
吏部尚書下了大注,賭楊一帆這種沒有根基的官一代活不過一個月,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沒想到這小子一口氣就在丞相之位上安安穩穩地待了六個月。
五年換十個丞相,掐指一算,六個月才剛剛到平均值,好像也沒有什麼值得吹噓的。
但其實這麼算不科學,因為趙昊卧床的這位五年裏,前兩年都是一個人在當丞相,那是被趙昊一手提拔起來的老臣,足足在丞相之位上工作了十年之久。
但是吧,這個老臣人有點軸,動不動就跟趙昊進言,說王儲不立,國本不穩。
見面就說,見面就說,煩得趙昊受不了,於是乾脆摘了他的烏紗帽,讓他全家滾去海邊捕魚去了。
從此以後,趙昊就開始了自己的換丞相之路,那速度,兩三個月一換,兩三個月一換,都趕得上換老婆了。
而且後面這些丞相,都沒有老臣的情分,所以都是直接殺了了事,方便。
直到楊一帆上位,殺丞相這個節奏才稍微緩了下來。
而楊一帆之所以能活這麼久,靠的就是他那七字座右銘,多看多想少說話。
反正王上說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帶有自己的情感,不要發表自己的看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當個無情的工作機器。
感覺就像是一個道兵!
對,就是要偽裝自己成一個道兵,你看王上身邊的道兵生活過得多滋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