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生後遺症
好在,並沒有龍貓冒出來。
這位疑似曾經老鄰居的大爺向蘇和要了紙筆,十分耐心地給她畫了幅簡易地圖。
雖說是簡易地圖,但畫得十分講究,線條漂亮,信息也頗詳盡。如果不是跟大爺不熟,蘇和都想問問大爺原本的職業,搞不好是個專業人士。
有如踏入新手村的菜鳥玩家,蘇和拿着NPC大爺給的地圖按圖索驥,很快便順利地找到了那家“過了菜市場路口,挨着小糧站,在區圖書館旁邊,可以看到區游泳館”的建行儲蓄所——挺好,一下子認識了五個地兒。
蘇和將NPC大爺畫的地圖折好收進書包里,推門走進儲蓄所。
與日後買瓶醬油都恨不能要個身份證複印件外加手機號的規矩不同,這年頭到銀行開戶連身份證都不需要出示一下,手續十分簡便。
窗口的工作人員是個四十來歲的女人,面龐尖削,儲蓄所黯淡的光線讓她的膚色帶着一種不健康的灰黃色,滿臉的不耐,嘴皮子卻十分利索。
說來有趣,二十年後,銀行業的從業人員是哭着求着儲戶去存錢。
二十年前的銀行工作人員卻要牛氣很多。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
蘇和這會兒是又轉回來了,帶了一點有趣又懷舊的心態領略起二十年前的銀行服務質量。
然而,當蘇和把她那半書包的積蓄倒在窗口時,工作人員一直慫拉着的眼皮一下子掀了起來,瞪大眼看了一回那一紮扎用橡皮筋捆紮起來,面額不一,有零有整的鈔票,又去瞪蘇和。
如此反覆了兩次之後,也不跟蘇和說話,也不讓她填單,而是僵着一張臉,扔下窗口的蘇和,直接反身找上了所長。
被工作人員扔在窗口的蘇和揉了揉漲乎乎的額角,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
重生的時間太短,雖然理智上知道自己已經回到了十二歲,但在意識習慣上仍是以三十二歲的態度去說話行事,造成了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的嚴重脫節和巨大反差。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重生後遺症。
需要一定時間的自我融合,調節和轉換。
這也是程蔚之前在她身上所感覺到的那種古怪感的來處。
蘇和這會兒也意識到她剛剛問路時那位大爺臉上表情有那麼點微妙的原因了,現在想想,那位大爺的年齡看着有七十多歲的樣子,如果她是三十二歲的話,按着二十年後的習慣稱呼一聲大爺還說得過去,但如今的她才十二歲,按哪個年頭的規矩也應該叫聲“爺爺”才對。
說起來是有點失禮。
只是大爺……嗯,爺爺有涵養,不跟她計較這種小事。
再有之前,遇到同樓的那位小鄰居時,她也是出於三十二歲老阿姨的心態,隨口叫了一聲“小姑娘”,結果造成了一場小誤會。她還依稀記得臨別時那個小男生一臉鬱悶又無奈的表情。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帶着幾萬塊錢獨自到儲蓄所辦理存款,哪怕擱在二十年後也是一件出格的事。
更何況蘇和發育晚,個子要比同齡的小姑娘矮,又天生一張沒長開的娃娃臉,還有點小胖,看着比實際年齡還要小上兩三歲。
無論哪個年代哪個銀行的工作人員看到八九歲的小姑娘把好幾萬零零整整的鈔票嘩啦往眼前一倒也都是無法接受。
尤其是相對於二十年後,此時的幾萬元無疑更加具有購買力。
於是,蘇和接下來便被三四個銀行的叔叔阿姨們居高臨下地圍在中間輪番盤問,旁邊還有兩個辦理業務的儲戶跟着查缺補漏。
蘇和面對着叔叔阿姨們的諸多質疑欲哭無淚。
“你個小小孩兒,哪來這麼多的錢?”
她也沒想到自己當年這麼能攢錢,多年的壓歲錢,剩餘的生活費加上日常零花錢加在一起居然也是一筆小財。
“壓歲錢?哪家大人會給你這麼多的壓歲錢,好幾年的也說不過去啊?”
那是因為本人也算是一枚小小的官二代加富二代啊。
“什麼零花錢?別扯了,誰家大人給你一個小孩兒這麼多的零花錢?怎麼可能!就不怕你胡花學壞了?”
沒錯,我家父親和母親大人就是這麼的奔放不羈。
被叔叔阿姨們問得滿頭包的蘇和苦中作樂地自我調侃:我之所以沒有學壞,只是成了個沒什麼作為的廢材,顯然是因為我本性善良純真,一心向著陽光生長。
……
這些內心獨白當然不能真的說出來。
為了說服這些熱心善良又負責的叔叔阿姨們不要給她父母打電話核實情況,而是直接給她開折存款,蘇和算是把自己三十二年所積累下來的全部人生智慧、口才和生活經驗都一次性搜腸刮肚地傾吐出來了。
待到她氣若遊絲地走出那間昏暗逼仄的小儲蓄所再次站在七月熾人的烈陽之下時,整個人已是軟趴趴地有如一條剛從甩干桶里逃出升天的破爛抹布。
如果此時要問蘇和重生后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其一:
……心好累!
其二:
……重生後遺症是病,得治!
這兩條排名不分先後,並列第一。
雖然存錢的過程頗有些曲折糾結,但想想書包里新鮮出爐的存摺,身心俱疲的蘇和還是不由自主地生出一點愉悅之情,別管啥時候,金錢都散發著令人治癒的美妙氣息。
話說回來,這錢就這麼放在銀行里吃利息,也是越存越少,否則這麼一筆小財也不會被她忘了個一乾二淨。
關於這一點,作為一個此時剛從二十年後重生回來的人,蘇和可謂是感受深刻,腦海里立刻就條件反射地蹦出N條理財產品的彈窗廣告來——想保值,要投資!要投資,找XX,XX是您理財投資的好管家……
重生後遺症患者蘇和搖了搖頭,關閉了腦海里的大片彈窗,別管是理財,還是投資,那都是后話。又是數錢,又是問路,再在儲蓄所里折騰半天,看看時間已經近午,她還是先想想飯轍吧。
說到午餐,別的倒在其次,剛剛費盡口舌的她眼下急需補充一點水分。
想到水分,蘇和倒是靈感一閃地想起記憶深處的一家小吃店來,於是感覺更餓了,也更渴了。
在小儲蓄所周圍好好轉了一圈,終於找到了一個自己記得的建築物,以此為坐標,蘇和慢慢摸進一條小街,然後便熟門熟路地再穿過兩條小衚衕,在一條比衚衕寬不了多少的小街街角處停下來,走進一家看起來馬上就要倒閉了的小吃店。
事實上,就在幾個月之後,這家店也就真的倒閉了。
蘇和想了一下,應該是十二月中旬,十二號或十三號的樣子。
從某些方面來說,蘇和的記憶力正經不壞。
但很多明明應該記得的事卻都忘掉了,比如,曾經的鄰居,家周圍的建築,過往的同學、同事的名字,發生過的事,學過的東西……
只糟心地記得一些十分不正經的事,而且很多都是無意中的記下來的。
比如,眼前這家小吃店倒閉的時間。
再比如,十幾年前看過的小說,她至今還能一字不拉地背誦其中片段。
多少帶了點過目不忘的意思。
然而並沒什麼卵用!
蘇和覺得自己的腦子裏好象存在着一隻不着調的漏勺,正經的、有用的信息都在第一時間順着網眼漏下去了,留下來的都是各種扯淡的廢材玩意。
不過,蘇和早已對此習以為常,此時對着臟污得幾乎看不出店名的招牌自嘲地一樂,推門走了進去。
其實這家店的大部分菜色都很難吃,十分難吃,非常難吃!
西紅杮炒蛋里的西紅杮總是莫名地帶有一股腐爛變質的味道。
蒜苔炒肉的蒜苔不是過熟就是過生。
酸菜炒粉里的粉絲總是糊成一團。最為詭異的是,廚師還總喜歡往這道菜里死命地加糖,簡直是對人類味蕾的毀滅性攻擊。哪怕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蘇和也還能清楚地記得那種令人痛苦得輾轉反側的味道。
蘇和今天自然不是來這裏重溫痛苦回憶的。
這家小店之所以被蘇和記掛了這麼多年,是因為他們家的小豆粥非常非常地好喝,熬到入口即化,加上白糖,簡單質樸。
小菜也做得不壞,還有茶葉蛋滋味也足。
與那些味道奇葩的炒菜相比,簡直不像一家店做出來的東西。
所謂清粥小菜滋味長,越是簡單的好味道,越是讓人時常記起,念念不忘。
難得重生一回,當然是趁着小店還在,多喝幾回好粥過過癮。
陰涼黯淡的店堂里沒有一個客人,收銀員兼店員伏在油膩發烏的木質櫃枱上睡得人事不知,微張着的嘴角邊還有着可疑的濕跡。老舊的電風扇呼呼作響,攪動着細小的灰塵在黯淡的光線里輕舞飛揚。處處顯示着一種時日無多的景象。
蘇和走過去,抬手拍了拍櫃枱,那位十八九歲的小哥好夢正酣,連呼嚕的節奏都未見絲毫改變。
蘇和無奈,於是只得抬手去推人,然而伸出手去才發現一個十分殘酷AND慘烈的事實——個兒太矮,手太短,隔着有些高度的櫃枱居然夠不着人!
剛刷了綠漆還處於適應期的某根老黃瓜心情複雜地對着自己還帶着肉窩的爪子嘆了口氣,只得繞到櫃枱後面去推人。
足足推了四五下才把人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