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混沌期
“他才3歲的時候,就被父母規劃好了以後30歲的生活。別人的生活每天都充滿着驚喜和未知,而他的人生就像是一本已經完章的書,現在就知道以後過的是什麼日子,這一生活在完美的規劃下,如同一潭死水般的毫無生機。”
洛晚晴微微點頭,其實這樣的想法她也能夠理解。
從出生開始父母都會為了孩子考慮,甚至有財力基礎的,還會為在襁褓中的孩子安排一個圓滿的人生。
而大部分人的人生軌跡就是讀書上學,之後畢業工作,不知不覺中幾十年就這麼過去了。
人生走過大半的時候回首想想,突然發現自己什麼也沒留下,卻又什麼也帶不走。想完成年輕的心愿卻又發現早已沒有當初的經歷,只得作罷。
如白黎飛所說,他現在大概陷入了人生的“混沌期”。
因為每天重複着同樣的生活而感到倦怠,所以會覺得人生無趣,久而久之,也會對現在所做的事情產生厭煩。
白黎飛的臉上流露出悲傷的神色,其實這些話本不應該對外人說的。
只是不知怎麼的,情緒一涌到心間,喉頭便像是哽了許多話,他就這樣自然而然的說出來了。
“每天做着重複的事情,常常忽然他感覺到自己雖然活着,卻也只是一副皮囊,靈魂早就死了。因為生活的各種事情都要聽從父母安排,就連婚姻這樣的終身大事,也由不得自己做主。
訂婚這種事情,他居然是最後一個才知道的。不覺得可笑嗎?這樣的生活,我也不知道是否該用“木偶”這個詞來形容,因為他身上的線無形,旁人也看不出這種痛苦。”
“就在他以為這種生活要持續一輩子的時候,家裏突然回來了失散多年的弟弟。他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肆意愛着想愛的人,母親因為愧疚又對他倍加寵愛。
甚至於連父親也要來問他,財產或許會多分給弟弟一些,他是否願意?呵呵,難道他能說不願意嗎!難道他能告訴父親“把財產都留給我一個人吧”類似這樣的話?”
洛晚晴聽着心裏暗暗埋怨,白樂明的做事風格怎麼這麼蠢?讓財產這種事情也是可以拿來當面問的嗎!
如果有這種想法,拜託你私下裏好好考慮,然後再委婉的表達出來好不好?或者直接在遺囑上寫明,你問另一位當事人幹什麼啊!
在特殊環境下,尤其是不怎麼和睦的家庭里,當然很容易讓兩個人產生矛盾。
既然白樂明從小時候就不怎麼和兒子親近,對他缺少關心和愛護,自然不清楚白黎飛想要的是什麼。
而現在蘇皓辰突然回到白家,自然會起到一個對比作用,原本就為數不多的關係和溫暖會被奪走。很難不產生排斥心理。
洛晚晴似乎能理解白黎飛的心理了,假設她的父親一直偏袒哥哥洛軒然,恐怕她也會覺得不是滋味。
不過想歸這麼想,在腦海中動了念頭並不可怕,真正下手又是另一回事了。
洛晚晴聽他把責任都推給自己的成長環境,心裏覺得有些可笑。
“白少,其實你說的話我非常能理解,甚至有一段時間我也和你保持着相同的想法。不過你的說辭未免有些推卸責任,而且與我們所說的話題無關。”
“其實咱們的成長環境差不多,洛家雖然不是白家那樣傳承的大家族,但是對子女的教育也頗為嚴格,所以我對你的話感同身受。”
洛晚晴笑了笑,“其實這套說辭我不是第一次聽說,當初在白奕飛口中我已經聽過一次了。看來你們兩個還是有不少相似之處的,都能想到自己的性格是由家庭環境所造就,然後毫不留情的把原因從自己身上摘乾淨。”
“他也說過相似的話?”白黎飛有些吃驚。
“差不多,當初在玉溪山莊的時候他也同我說過這些除了身世背景不一樣,你們兩個人所說的大致無二。”
剛開始聽到的時候洛晚晴還覺得沒什麼,到後來才發現,這其中的主要表達的意思和白奕飛是一樣的。
“白少,人心是不滿足的。譬如你剛才所說的,想要過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才會嫉妒蘇皓辰的到來。你認為他什麼都沒有做,就輕易奪走了原本屬於你的東西。
白奕飛也是這樣想的,因為身世的緣故,他在白家的處境比你更差。所以他也會嫉妒你,奪走了原本屬於他的東西。這樣想想,你們兩個人是不是也沒什麼差別呢?”
白黎飛眉頭緊皺,“這怎麼能相提並論……我和他又不是親兄弟……”
“是啊,因為血緣關係,所以你才和白奕飛不親近。但是現在你和蘇皓辰的處境呢?你顧慮着自己的東西被奪走了,有沒有因為他是你的親兄弟而釋懷呢?”
洛晚晴補充說:“我的意思不是要你釋懷,沒有人天生就該讓給別人什麼……但是不要落井下石。
有句古話,“不患寡而患不均”,即使都是親生的孩子,父母也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難免會出現偏心誰的情況,造成其他的孩子不滿。”
她說話的時候,白黎飛微微點頭,尤其是那句“不患寡而患不均”,簡直是說到了他的心裏。
洛晚晴話鋒一轉,“但是我不認為你做的合情合理,因為如果按你的解釋,那白奕飛也沒有錯了。難道施害者背後有一個凄慘的家庭背景,大眾就要原諒他所犯的罪行了嗎?”
“白家在A市聲名顯赫,應該有許多人會羨慕你出生在豪門世家。所以白奕飛會嫉妒你,記恨自己的名不正言不順。
有些人家庭貧困,一輩子都逃不出這個負累;有的人生下來就有身體或智力缺陷,剛出生就要活在別人異樣的眼光當中,說起來他們不是比你更有理由行兇作惡?”
洛晚晴不屑的說:“想想這個就知道,你剛才為自己開脫的理由有多麼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