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兵力對比
英軍的海軍力量如此,而與軍艦一起來到海州的陸軍實力卻是極為薄弱,可以說對淮軍造不成任何的威脅。由約翰米歇爾將軍指揮的第一師第二旅的三分之二的兵力隨着軍艦到達了海州。
第二旅由第二皇家步兵團、第六十步兵團、第十五旁遮普步兵團組成。共有六十九名軍官,二千一百一十四名陸軍士兵組成。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皇家炮兵連,擁有軍官十五人,士兵四百一十七人,戰馬三百二十八匹,各種口徑的大炮三十餘門。
步兵與炮兵之外,還有一個皇家工兵連,擁有軍官二人,士兵九十四人。
以上,便是軍統打聽清楚的英軍除海軍之外的所有陸軍主力。這樣的力量,連海州鎮也打不下來,更不要說深入內地了。
海州鎮現有總兵左寶貴在內的軍官三十二人,士兵六百五十二人,前膛火槍四百二十支,九磅炮四門,十二磅炮六門,這樣的兵力與火力當然不足,不過還得算上鎮守海州炮台的整整一個團的精銳淮軍!
正面交手突破,英軍絕無機會。
以一個旅稍強點的兵力來威脅淮軍的領地,只能說英軍自傲的習氣使得他們忽略了淮軍的戰鬥力以及海州的防備力量。從這一點來說,也是淮軍的保密措施做的特別好的原故。
在海州和淮安兩地已經有英國及法國的領事館,普魯士與俄國雖然沒有建領事館。而且普魯士在中國也並沒有公使,不過這並不妨礙兩國地外交與情報人員的進入。而英法兩國除了領事館外,還有相當的外圍情報收集人員。
就算如此。他們在淮安與海州各地所得到地軍事情報,只能說是極其有限。淮軍的軍營在三里之外就開始盤查可疑人員,無關人員想要進入軍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淮軍歷次的戰事也完全保密,不是軍隊內部的高級將領,根本就不可能得知戰事的詳細經過。
除此之外,淮軍的具體編製,比如一鎮多少人,如何編製,也是相關軍事機密。任何淮軍士兵都要簽署保密條例,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
這樣一來,唯一直面淮軍的機會,便是在淮軍歷次大勝后的大閱兵獻俘遊行時,可以見到這一支現在威震華夏地強悍軍隊的身影。
不過這樣的觀看所得到的感覺只能是直觀和主觀的,畢竟獻俘的淮軍不會把自己地全副裝備都帶上。而且。展示在眾人眼前地也並不是戰場上的淮軍。
張華軒並不知道,在攻克江北大營后的第一次獻俘時,他現在的總參謀長吳穆也在其中,而站在淮安城內大街上觀察着淮軍將士的人群中,也有一幫子居心叵測的人。
當時站在人群中觀察着淮軍隊列的,除了淮安百姓之外,還有列強在淮安的情報與外交人員,而其中最顯赫的,當然就是淮安領事赫德與當時的上海副領事李泰國。
赫德對淮軍地精氣神與裝備極為震驚,事實上在他看來。淮軍的戰鬥力已經不弱列強,這個在幾年前還不知名的軍隊,已經儼然成為遠東強軍。
而與赫德的見解不同,李泰國在中國多年,可以說就是在中國成長起來的。他對中國人的偏見與輕視已經根深蒂固不可更改,在他看來,淮軍不過是換了一身衣服。買了一些滑膛火槍的殖民地部隊。論起軍事傳統與奮戰地精神肯定遠遠不及列強地強軍。
他的見解也有一定地道理,當時英軍在印度已經武裝了相當數量的阿三部隊。這些印度軍人換了軍服使上了火槍,不過其戰鬥意志與精神根本不能與英軍相比,他們一樣奴顏婢膝,對殖民者必恭必敬,根本沒有反抗的意思。
實際上,印度的德里大起義的起因非常滑稽,只是因為英軍強迫他們使用牛油來保養子彈,而牛,在印度卻是不可侵犯的聖物。沒有任何戰鬥力可言,而印度的獨立也是搞笑的不抵抗主義,當時的英國人輕而易舉的統治着這樣一個龐大人口和領土的國家,而除了印度之外,他們還有非洲,還有亞洲,一個統治了幾乎是全世界的強大國家當然有着它極度自信自己不可戰勝的驕狂。
現在看來,顯然是在遠東的主事者們相信了李泰國的判定,與年輕的剛從英國本土沒畢業幾年,在中國還算是新手的赫德相比,他們更相信李泰國的判斷,畢竟,從李泰國的父親開始,他們一家就在中國為大英帝國奔波效力了。
而以海軍艦隊與大隊的陸軍趕到海州,以武力威脅淮軍,然後相機動手的處理辦法,想必也是李泰國的建議。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英軍會先在廣州發難,然後又一次攻下虎門,進入廣州城內,逮捕兩廣總督,在給清廷施壓之後,到一八五九年前後英法兩國決意在中國動手大打,兩國組織了相應的陸軍與艦隊馳援到遠東,然後由廣州一路北上,攻克大沽口、天津,然後攻入北京,焚毀圓明園做為報復。
可惜淮軍的崛起打亂了這個進程,現在停泊在南中海的英軍艦隊極為尷尬,英國當然沒有全盤佔領中國的野心,一個印度就足夠他們消化好久了。現在的策略當然是打疼中國的中央政府,然後得到足夠多的好處便可以了可惜,滿清政府覆亡在即,還有誰有心情理會這些泰西來的英夷?廣州那邊鬧騰了很久,清廷連一星半點的表示也是沒有。而放眼全中國,似乎最有機會得到全中國成立新的王朝政府的勢力,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戰無不勝的淮軍。
如果英軍攻入海州,打敗守備的淮軍后再打幾個勝仗,到時候與腹背受敵的淮軍首腦們一談判,那麼在中國的利益,想必是要與滿清政府談判還要來的多。
當然,張華軒心裏也是清楚,英國人絕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藍子內。現在在海州威逼自己的同時,想必也會有英國特使秘密進入南京,與太平天國那個邪教組織再進行談判。
事實上,如果不是天國政府在早期的革命行動中顯的太沒有一統天下的成色,英法諸強早就和天國勾搭上了。
風聲過耳,碧空萬里,而遠方的天際深處,又彷彿有一點晦暗之色。
難道是風雨俱來?
張華軒全不在意,萬事準備妥當,一點點挫折意外,算不得什麼。凡事不預則廢,而他事事着手佈局在諸人之先,就算是有巧手國手攪亂一兩子,卻又奈何大勢何?
況且,也沒發覺英人的佈局有何巧妙之處,不外乎是以力脅迫,然後攪亂中國內部,尋求合適代理,最終謀求中國的黃金和白銀來發展自身。
有他在,需不要想的這般容易。
中軍鎮所選取乘騎的都是蒙古馬中的上等良駒,雖然如此,其實仍然奈不得長途奔馳。清晨出發,至傍晚時,不少馬匹都已經無力再跑,若是勉強驅馳,最多半夜就會有馬匹倒斃,張華軒無奈,到了傍晚便令擇地宿營暫歇。
暮色之中,有幾人十餘騎連夜出發,帶着張華軒的親筆手令,趕向海州。據張華軒所料,英人突遭事變,也不會立刻斷然處置。此事極大,也會出於英人意外,畢竟按原本英人的想法與模式,當是英軍與駐軍小有衝突,然後外交交涉,或者,是暗中佈置英國平民或是中國教徒鬧事,這樣的模式辦法,幾乎是清末列強與中國衝突的不二版本。
可惜,海州治安極好,幾乎讓英人無隙可乘,所以才有大隊英軍到城中尋找機會之舉,不過英國佬顯然沒有想到,海州鎮敢一下子幹掉他們那麼些人。
這樣的話,措手不及,是先談再打,還是先打再談,會令那些刻板的英國佬手足無措,而事件一起,他們也必定會考量到海州抵抗的決心與清軍不同,也會有所猶豫。
不過張華軒估計英國佬在兩三天內就會下定摧毀海州抵抗的決心,畢竟,在這個時代大英帝國是全球霸主,他們的殖民鏈遍佈全球,在布爾戰爭之前,英國還沒有任何有心無力的表現出來,所以在海州,英國佬必定會為了維持他們全球帝國的形象而大打出手,這一點,沒有任何可懷疑之處。
所以他先寫手令,派遣人速至海州,知會丁寶楨與左寶貴等人,還有周攀龍,召集當地士紳與洋商首領,先談,不論怎麼談,甚至受盡委屈也要行忍耐下來,耗一下英國人的耐心,等最終一拍兩散時,氣死他們。
這樣有兩個好處,一,顯示淮軍並不是蠻夷,英軍先不守國際法,在他國領土上開槍殺人,死有餘辜,雖然這個時代根本沒有公理可言,要一個先機也是好的。
第二,讓英人認識到談判解決根本沒有可能,談判一破裂后,就會放手猛攻,不留餘地。
而張華軒,要的就是讓他們不留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