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麓川之戰 第三章 改進火銃(上)
姜榆罔緩緩地最後一次咀嚼嘴裏的雞骨頭,然後狠狠一口吐出去,靜靜地看着一團雞骨頭的渣子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然後飛出矮矮的圍牆外。
他拉了一卷草席到露天的地方,每天吃過東西后,就是躺在這卷草席上抬頭,看天,發獃。
這是他因為一頂神秘的頭盔而穿越到明代的第三天了,那天摸索了頭盔一整天直到手掌很多處都生生磨破了之後,他認識到一個冷酷的事實:這頂頭盔只能單向地把人從現代送到明代,而沒有反向穿越回現代的功能。他,好像真的要在這個時空生存下去了。
這幾天,他也是基本理清了自己所面對的現狀:他直接穿越到了公元1448年,也就是大明正統十三年的一名小旗軍官身上。這名小旗軍官和他名字一樣,都叫做姜榆罔,身體相貌也一模一樣,簡直就是明代的他的前世。
明代軍隊在此時的西南地區仍然以衛所製為主,而小旗正是衛所制下的低級基層軍官。理論上每一名小旗統領十名士兵,但是實際上往往差很多。
姜榆罔現在的手下有五個人,在他所屬的曲靖衛下屬的小旗中居然算是多的。不過說起來原因就讓他有點無語了,這是因為他現在活着的手下都是鐵匠,負責軍隊武器鎧甲和其他一概鐵器的生產和維護,根本沒怎過上過陣,只是五個負責保護他們的普通士兵都戰死了,如果只論數量反倒是傷亡很輕的。
可是如果論起戰鬥力,那就真的是弱的可憐了,最多的也就是用用火銃,上陣白刃搏殺是不可能的事情。本來如果人手足夠的話,這些工匠是與戰鬥無緣的,可惜現在因為戰事越發激烈,完全沒有足夠的用於各種護衛任務的人手,所以這些人也一個個學起來了火銃的使用方法,參與了數次戰鬥,在其他士兵和姜榆罔的掩護下勉勉強強做到了自保。
在穿越之前,姜榆罔走南闖北,也算是一個精通各種格鬥技巧,熟悉各種武器,有很多實戰經驗的人物,而穿越來到明朝後,他更是感到自己的體格強健了數倍不止,力氣大的出奇。本來一米八五的個頭在現代就不算矮,在普遍營養不良的古代更是可以說比其他人壯碩了數倍,在這一片駐紮的兩個百戶的部隊裏算是最能打的一個角色了。
幾天的時間過去,他的幾個手下也接受了小旗並沒有瘋,但是腦子受傷,失去了大多數記憶的事情。在和他們的交流中,姜榆罔得知現在是正統十三年的十一月,靖遠伯王驥正率大軍前去進攻麓川軍的重要營寨鬼哭山,姜榆罔所屬的曲靖衛部隊則是受命留守攻佔下來的麓川勢力重鎮——孟養的曲靖四衛中的主力。
雖然已經攻克並佔據了孟養,但是這裏的情況並不安穩,麓川軍控制着大量明軍據點周邊的村寨。
明軍在明,麓川軍在暗,無時無刻不停不休的偷襲不僅搞得留守的明軍人困馬乏,同時也造成了不小的傷亡,而孟養這個據點在交通上又太過重要,無論如何不能放棄,曲靖四衛的衛所士兵和民夫總計近一萬人在此駐守一月余,已經是接近極限了。
孟養這裏的城鎮不像傳統的明朝城池,有着堅實的城牆作為防護,姜榆罔第一次看到這裏不到五米高的簡陋土質城牆差點驚掉了下巴,這能防個什麼?城鎮的範圍也極小,大量的軍隊只能駐紮在孟養城外。
明軍本來也修築了不少防禦工事,但隨着在麓川軍的偷襲下愈發嚴重的傷亡,防禦陣線不斷後退,人手也開始缺乏,一開始姜榆罔他們駐紮的地方還算是後方,現在已經是很前線的地方了。
姜榆罔來到這裏三天,也是已經親歷過兩場小規模戰鬥的人了。第一次體驗傳說中的大明火槍時,他還頗為激動,但很快就被這傳統火銃教育了,裝填開火一次差不多用去了三分鐘,雖然有其他明軍部隊掩護,但是姜榆罔還是差點被衝上來高舉獵刀的麓川士兵剁了。
不過他的搏擊技巧與刀術還是遠強於這些古代的平時以打獵為生打仗時替人賣命的傢伙,用接近一米五長的長刀乾淨利落地解決掉了敵人。
當時那個瘦小少年嚇得縮成一團,躲在後面。看到姜榆罔解決敵人後,才顫抖着走到姜榆罔身旁,眼睛裏已然滿是淚水,但聲音里滿是感動:“榆罔哥,雖然你把事情都忘光了,但這打仗的本事沒有忘啊。”
一邊的張大可則是癱倒在地,費力地喘着粗氣,一幅劫後餘生的樣子:“呼,小旗,這次多虧了有你。”
“這地方,的確兇險異常。”姜榆罔低頭看了看自己鎧甲上的血跡,不由得有些恍惚:這裏的環境比自己想的要惡劣太多,如果一個不小心真就這麼死在亂軍之中,那也太虧了。
這幾天來,姜榆罔從發獃與思考中大致得出了一點結果,那就是自己當下的第一步就是要保證自己的生存。
姜榆罔與這個時空的其他所有人存在着一個很大的不同,他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雖然現在明軍看上去連戰連勝,甚至還誅殺了麓川軍的首領思擊發,但姜榆罔清楚地記得明軍最終沒有堅守孟養,而是撤到了金沙江以東。那時的金沙江也就是後來的伊洛瓦底江。
而現在自己執行的恰恰就是守衛孟養的任務,一個不知道是否失敗,但是也稱不上成功的任務。想到這裏,姜榆罔只覺得頭皮發麻,後世評價這是一場慘勝,而陷身於這場“慘勝”局中的他,該如何應對敵人呢?
無論如何,首先要生存下來。想到這裏,他下定決心,忽然坐起身來,朝其他人鄭重宣佈:“我們要活下來!”
小小的院落里除了他,其他五個手下都在,此時大家聽了都是一愣,出現了有點尷尬的寂靜。
等了一會,張大可第一個試圖打破這尷尬:“榆罔哥,只要你在,大家都有底。”
“不,我沒底。”姜榆罔搖搖頭,彎腰從地上撿起來自己的火銃:“現在我們最大的依靠就是這火銃,一柱香的時間堪堪能射擊兩次,至於準頭嘛,阿天——”他伸手一指那個瘦弱少年“——根本不敢用這東西,說實話我自己也因為用它也多次陷入險境。”
“那怎麼辦啊,榆罔哥?”叫做阿天的少年一臉苦色,“我們都是匠戶,實在不會拿刀上陣。”
“所以我決定,我們來改進火銃,”姜榆罔思來想去,決定還是先從改進裝備做起。他對於槍械在未來幾百年的發展設計了解頗深,對一些實際的製造也知道一些。
如果他穿越到的是別的地方,可能還不會對改進火器抱有什麼實際的希望,但巧就巧在他的幾個手下正是軍中的工匠,加上飽經戰場歷練,對火器工藝的理解絕對是第一流的。
姜榆罔盤腿做好,看着自己的五個手下,伸手從角落的廢鐵堆里挑出一隻細長的鐵條,在泥地上幾下畫出來了一把火銃的圖樣:“大家都說說,自己發覺的,這火銃的缺陷在哪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