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麓川之戰 第一百三十九章 正午攻勢(二十九)

第一卷 麓川之戰 第一百三十九章 正午攻勢(二十九)

在孟養城的日出到來時,可以看到帶着些橘紅色的光暈與滿天的雲霞在遠處的天際邊慢慢浮現起來,一個帶着清晨的溫暖氣息的熾烈明亮的圓形從天際邊慢慢浮現出來。

隨着太陽的升起,整片原本是各種綠色:深綠,翠綠,淡綠和灰綠色的森林被鍍上了一層淡金色。

麓川的六到七月,本來應該是一個處於嚴酷暑熱之中的日子裏,但是正統十四年的麓川,卻有些異樣的清爽,姜榆罔身上並沒有溫度計,他也沒有去安排人製作溫度計,但是他估計着身邊的溫度應該也就是不到二十六七度的樣子,和自己最熟悉的夏天裏面的空調溫度頗為接近。

換句話說,就是溫度接近於自己所熟悉的,在夏日裏打開空調的溫度,比起來自己穿越來的麓川的冬天,也熱不了多少。

但是溫度本來就是一件說不準的事情,姜榆罔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去考慮太多,只是感受着清晨的清涼感。本來就是一個清涼的夏天,在清晨時的溫度甚至要更低一些。

孟養城北城樓的指揮總部,是一件位於北城樓上正中央的小屋,基本上所有跟隨姜榆罔來到孟養城的孟養城第二團的莽古堡戰士,其中所有的參謀都在此工作,雖然正式的戰鬥還沒有開始,但是所有人都已經開始活動起來了。

姜榆罔在進行了戰前的安排之後,也就沒有再繼續負責具體的工作,畢竟這守城的五百多人的事情也並不是多麼簡單就能管理過來的,還是需要更多人來進行具體的負責,而他姜榆罔就不會負責這些具體的事情了。

無論是士兵的陣列排位,還是武器裝備的準備工作檢查,又或是戰術的提前核對,這些都是由一線的軍官來具體負責,從而實現戰鬥之前的完整準備工作。

這些工作,姜榆罔只是負責最終的檢查核驗工作,而過程中的具體細節,就是他以下的,從營長到陣列指揮各級軍官來負責了。

整個準備工作的進行大約進行了半個時辰,之後各位置的士兵原地待命,進入半待命半休息的狀態。在準備工作結束后,姜榆罔走了出來,一邊進行準備工作的檢查,另外也是等待前線的軍情消息。

其實基本的準備工作還是比較簡單的,主要是各種武器的準備,從鳥銃的現場檢查,到定裝彈的核驗,還有其他的比如少數弓箭和火炮等傳統守城工具的檢查。

姜榆罔對於這些鳥銃還是寄予了不小的希望的,畢竟孟養城的城牆相對較為低矮,相對可能更高大的城牆,可能更接近於步槍的掩體。鳥銃這種原始的火器算不算步槍這種現代的說法,姜榆罔並不是很確定,但是他能夠確定的一點是,這是這個時代最接近步槍這個概念的火器了。

···········

檢查過負責守衛北城樓的五個陣列,攻擊約五百士兵后,姜榆罔又開始進行了第二項檢查,那就是原本孟養城中其他守軍的戰鬥準備檢查。

說是其他守軍,其實就是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實際參與戰鬥的民夫,這些人中存在大量老弱病殘,同時也沒有響應的士兵的待遇供給給讓他們,相應的,也沒有士兵的義務。

但是在眼下的緊急情況下,這些民夫顯然也是別無選擇,只能加入到整體的守城隊伍中,參加到守城戰鬥中。儘管他們參加戰鬥,存在各種主觀客觀上的問題,簡單來說,就算不考慮其中根本不符合戰鬥條件的人的存在,單純論那些有資質作為戰士的人,也是完完全無的新兵。

這一點,因為其實是了解的很清楚的。他不知道別人的隊伍的情況,單是他的莽古堡部隊的情況來講,後來孟養守備白千帆調配給他的部隊人員補充,基本上全都是來自民夫隊伍。

這些民夫並不抵觸於參加部隊,他們的情況是在部隊中的地位低下,沒有足夠的待遇,武裝和指揮安排,而並不是什麼可以逃避戰鬥的特殊身份,所以這種不抵觸,準確來說應該是無法拒絕和抵抗。

民夫的情況大體上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無法滿足軍隊對於士兵的要求,也就是可能在身體素質上存在缺陷,或者年齡不合適;另一種則是純粹的不符合隊伍的人數編製,沒有這麼多的資源供給給這麼對士兵,所以作為民夫跟隨隊伍參加隊伍。

其實綜合這兩點來看,民夫可以說是沒有武器裝備的戰士,其中一些人甚至也是有武器的。這一點,可以聯繫到古代戰爭中所謂精兵與普通士兵的區別來看。

古代戰爭中,經常會出現極高的參戰人數的情況,有些時候,甚至能夠在古代相對現代低很多的生產力條件下支撐數量龐大的士兵和部隊。

雖然說古代戰爭中的士兵和部隊標準是要遠低於現代水平的,但是也不能完全脫離現實條件來分析問題,從一個相對的角度來看,古代部隊所需求的裝備水平和部隊的組織水平的消耗也是很高的,大量的金屬製品作為鎧甲和兵器,又有戰馬等其實存在較高的組織和訓練難度的部隊。

另一方面,支撐這些裝備消耗的,卻是非常低的生產力支持能力,大量的小作坊式的生產和組織隨意的生產組織,其所能支持的裝備需求是非常有限的。

解決這個問題,一般情況下的方式其實是讓人得知真相后難以接受的。

以姜榆罔從後世看到的一些反映當時裝備水平的資料,古代時期的裝備存在很嚴重的長期重複使用問題,簡單地說,就是重複使用老舊的裝備,一些裝備甚至可能有上百年,甚至可能更久的時間歷史。

這種情況下的裝備,自然不會有什麼實際上的戰鬥力可言,可以說存在很嚴重的隱患,而使用這種老舊的武器作為正式軍備的同時,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問題,也反映出來了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一個直接的結果:古代軍隊根本不具備支撐大量士兵,大量部隊的能力。

一方面的體現,就是上面所說的裝備問題,而另一方面,就是精兵部隊與普通士兵部隊的區分。

這種區分,並不單純是落後組織管理能力下,只能有效管理少數部隊的體現,同時還是軍隊組織無法有效支撐大量軍隊的結果,因為供給能力只能支撐少量的軍隊,在戰爭的消耗中,又要準備實際的大量人力作為供應,因而就誕生了這種少量精兵,配合大量普通軍隊的組合方式。

而民夫,其實就是這種組織配合方式的最底層,在孟養守備白千帆供給給姜榆罔的民負重,基本上都是一些具備基本的戰鬥資質,而沒有經歷過足夠的軍事訓練的新兵。

放到眼下的孟養城來看,就是大量的未經足夠訓練的新兵,將要接受到實戰的考驗。姜榆罔的設計方式很簡單,就是控制新兵們接受到足夠多的訓練,從而完成身份的轉變。

只不過他來到孟養城的時間實在太短,在孟養城的戰事尚未召開,大量的士兵還處於原本的調配安排之下時,姜榆罔能夠看到的情況是孟養城沒有他可以插手涉足的空間。

等到各處的部隊從孟養城離開,奔赴到具體的參戰位置后,姜榆罔才有機會進入孟養城,成為主要的負責孟養城的守衛軍官。他在地位上的不利之處在於背景太淺,只不過是一個從小旗,得到孟養守備白千帆賞識而被提拔起來的軍官。

就算是提拔起來,其地位仍然很低,百戶的地位,算是軍官排位地位中的最底層,這些方面,都非常不利於姜榆罔在孟養城中的管理地位。這裏畢竟不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莽古堡,其中的大多數人在過於與他並沒有太多的關係,一些人在過去甚至地位還要高於他區區一個小旗,更多的絕大多數人則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還有姜榆罔這麼一號人。

姜榆罔地位的合理性主要來自於他的莽古堡的硬實力,在孟養城一帶明軍艱難的守備事務中,在其他人都沒有任何發展的情況下,甚至是一些地方被逼入絕境,守衛防線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姜榆罔的莽古堡可以說是異軍突起,徹底改變了明軍在莽古山一帶的處境,說是救了孟養城一次也不為過。

許多地位較高的軍官將領,對於姜榆罔的肯定也就來自於此,白千帆自然不必說,把小旗這種地位卑微出身,又無多少經驗的真正的年輕人姜榆罔當做了可以信賴,甚至是最信賴的屬下。

其他的軍官也是因為見到了姜榆罔的莽古堡的成績,就算有人對於白千帆如此看重姜榆罔而感到不滿,也沒有人直接挑戰姜榆罔的權威,或者是直接反對姜榆罔的做法。

不過就算是在這種情況下,姜榆罔在孟養城能做的事情也是非常有限的,一直是到了白千帆離開后,才開始真正接管孟養城中的民夫隊伍。

如果白千帆沒有離開,這兩千民夫應該是受他直接管理的,而在白千帆離開后,如果按照官位等級的話,是輪不到姜榆罔來管理這些民夫的,其他的留在孟養城的軍官中還有指揮使一級的軍官。

不過這又是要替代孟養城的明軍實力了,因為嚴重缺人,孟養城的明軍組織其實可以用簡陋來形容,具備真正意義上管理民夫的權力與資格的,只有白千帆,而甚至沒有一個合理意義上接替白千帆管理這些民夫的人。

無論說是精簡還是簡陋,都不可否認白千帆對於孟養城明軍的巨大影響力,姜榆罔想要出頭,必須消除這種影響力,不過這就是后話了,最主要的還是在目前接管白千帆的勢力。

白千帆的勢力過大,從某種意義上,對於現在的姜榆罔也有一定的好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作為白千帆直接部下的姜榆罔,同時接管了孟養城中兩千多民夫的管理指揮權,現在的他,並不單純是北城樓的守將,還是一定程度上孟養城代理守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梟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梟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 麓川之戰 第一百三十九章 正午攻勢(二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