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意外赴宴

第8章 意外赴宴

華陽縣政府家屬區的“大哭郎”小周逸,終於安分了下來。

這個號稱白天黑夜顛倒不分,想哭就哭,一嗓子足以哭塌大院圍牆的小魔王,最近半個月猶如轉了性子般安安分分,倒讓每晚習慣聽着哭聲入眠的鄰居們一時半會難以入睡了。

雖然手臂上還打着石膏,但周逸的哭聲以肉眼可見速度遞減可是不假,尤其換藥時周建國特意用手輕輕觸碰之前的舊患處后發現兒子都沒大反應,這些都說明了斷骨療傷后孩子病情趨於好轉。

周、俞兩家上下都將大夫胡興民視為救命恩人,想方設法想要好好感謝報答他。

換藥時帶去的土特產不是被胡興民原封不動退回來,要不然就是用醫藥費抵扣,導致周建國兩夫妻滿腔熱情都化為烏有。有過滬江求醫之旅的坎坷經歷,夫妻倆深知胡興民出手救人的分量重若千鈞。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身受大恩不報,猶如大山般壓在周建國心頭難以平靜。

一頓便飯,暫以解憂。

但周建國相邀了胡大夫多次,都被對方以工作繁忙拒絕,這也成為他近期的一大憾事。

既然大頭葉啟南蹭了一頓飯,那麼周建國就將這個難題交給了他處理。

“神神秘秘還以為是什麼大事,行,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保證你滿意!”

手提醬鴨,葉啟南拍着胸口將此事應了下來。

當周星期天休息日上午,胡興民剛在竹塢大隊附近遊走一圈摘了一些草藥回到駐地,就看到一位眼熟的同事在門口焦慮等着自己。

“胡大夫,你可回來了!快走,八零一一廠有人摔斷了胳膊,正等着你去救命呢!他們廠里派了人來接你過去。”

說話之人正是葉啟南,他既然在發小面前打了包票,坑蒙拐騙都會把人帶到。

胡興民所屬的巡回醫療隊駐紮在竹塢大隊,而葉啟南參與後方瑞金醫院的院區工程建設,自然也住在同一個村,因此兩人算是有過一面之緣。

實際上是葉啟南領了發小任務后,特意回來找胡興民聊過兩句,提前打好了前哨。

一看對方派了人,再說醫療隊駐紮在此本來就是為了軍工廠職工服務,胡興民拿起藥箱就跟着出了門。

李宗康一大早就被周建國喊了過去,讓他騎單車前來竹塢大隊尋找葉啟南,然後聽從對方安排接人回廠。反正他只負責配合,出了事情自然有師傅來出頭。

事不宜遲,胡興民坐上鳳凰牌二八大杠的後座,由李宗康馱着向八零一一廠進發,而葉啟南也借了一輛單車跟在身後。

炎炎夏日,蛙鳴鳥叫,好一幅田園風光。

2公里砂石路,15分鐘不到,一行三人就來到了進出八零一一廠的唯一通道——大源橋。

此刻周建國一家三口和副廠長鄭雲德早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吱——”

單車剎車聲響起,頓挫使得坐在後座的胡興民從一路欣賞風景的勁頭中回過神來。

瞧見周建國等人笑眯眯的神情,一看就是早有準備等待自己到來,他便明白了一切。

“胡大夫,請多多包涵。若不是如此手段,怕是難以讓你大駕光臨!有火氣衝著我發,不要為難了小輩們一番心意。”

鄭雲德笑眯眯親自上前攙扶胡興民下車,並主動將藥箱接了過來。

“你……你們……

唉——來都來了,就聽你們安排吧!”

伸手不打笑臉人,有氣都撒不出來,胡興民便認命不再多言。

“胡大夫,你看,小逸正對着你笑呢!”

俞美詩為了化解尷尬,主動將話題引導到雙手懷抱着的周逸身上,她看出來胡興民在換藥時很喜歡逗自家兒子玩。

“咦,小逸,這是什麼?”

果不其然,胡興民一見周逸,就迎上前將右手拳頭一放一收,故意逗小孩子開心。

“哈哈,他笑了,這個小孩一看就很聰明!”

眼瞧周逸嘴角上揚,兩隻黑眼球跟隨拳頭方向溜溜亂轉,胡興民心中不快頓時一掃而空。

“他剛出生那晚,我就覺得他有靈性……”

一把拉過胡興民,鄭雲德順着同樣的話題深入,兩人很快熱情攀談起來。

親眼看着周逸出生,又得知對方小小年紀就遭遇巨大痛苦,因此鄭雲德對這個八零一一廠首個出生的小孩甚是喜愛。

尤其周逸繼承了父母兩人外貌的優點,大半年過去長相愈發清雋,可以說是一位帥小伙胚子,讓陌生人看了后都不禁生出親近之心。

眼見任務達成,葉啟南忍不住朝周建國使了一個眼色,得意洋洋神情收不住。

悄悄豎起大拇指,周建國表示甘拜下風。

今天既是謝恩宴,也是家宴,周建國本想單獨宴請胡興民,但轉念一想老大哥鄭雲德也在其中出了大力,由他作陪更顯得隆重便將其也叫上。後來在妻子俞美詩提醒下,乾脆將徒弟李宗康、潘芸大姐一起通知,再加上葉啟南,都是曾幫忙照顧過自己家的人,真真正正湊成了家宴形式。

把此事告知鄭雲德后,他大聲叫好並主動吩咐妻子潘芸前來幫忙,在宿舍內擺下桌椅設宴。

八零一一廠的職工宿舍分為兩種,一是家屬宿舍,另一種則是集體宿舍。兩者都是打幹壘建造的兩層泥土房,用條石、石塊做地基,然後以粘土反覆捶打夯實后成牆,再以瓦片封頂,跟當地民房很相似。

不過其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就是跟村民全封閉的民房不同,宿舍樓屬於二層通廊式建築結構,每家每戶門口以走廊相通,猶如長陽台般可供人行走和晾晒衣物。

打幹壘住房是全國三線建設的標杆樣品,一是就地取材節約成本,二是工期短見效快,三是易於全國大範圍推廣。因此,在全國一派繁忙的三線建設工地上,“打幹壘精神”旗幟飄揚,形成了具有三線烙印的特色文化。

家屬宿舍一棟四戶,每戶一間40平方米單房。至於集體宿舍,則要偏小一些,一棟八戶,單間只有30平方米可容納四人同住。

周建國和鄭雲德正好是鄰居,同住一棟家屬宿舍二樓,平日來往頻繁。

家屬宿舍設計建造時明顯欠缺考慮,一沒廚房二無小孩房間,就一個大通間到底。

不得已之下,入住職工只好用衣櫃和紙板隔開,搭建出一個小客廳,白天用來待客晚上就當孩子卧室,至於衛生間和浴室肯定沒有,全部都到公共廁所和公共浴室解決。

從一個側面可反映出當年規劃只當做過渡之舉,沒想過後來職工全家落戶紮根生活的便利問題。

因為沒有廚房,職工們便在走廊上搭設爐灶,架上鐵鍋便成了廚台。

周建國由於長期和在縣城居住的妻兒分居,因此平日都是大食堂解決三餐問題。而鄭運德和潘芸則會精打細算過日子,主動在房間前的走廊建灶開火,替自家兒女補充營養,更顯得接地氣一些。

既然深處皖南山區,那麼山珍自然是少不了。

黃鱔、甲魚以及石蛙,當地人都不吃,可謂是隨處可見。

在滬江人來看,這些可都是山珍美味的食材。

為何當地人不吃呢?

經過多方打聽歸納,一是因為他們不會做,好比甲魚未經處理直接扔進去燉湯腥得不得了,無法下咽。二是當地物資匱乏,缺少調料和輔料。沒有醬油、料酒和白糖,鱔絲就炒不出來味道。

如此境況,讓心思活絡的外來職工們有了星期天休閑好去處。

周六晚上就有人提着抓捕工具外出,忙活一晚上后星期天早上就滿載而歸。黃鱔、甲魚、石蛙以及各種魚類等應有盡有,除了自己享用之外還形成了工廠內部的銷售渠道。

黃鱔0.5元斤,甲魚0.8元斤,石蛙0.6元斤,河蝦0.8元斤,魚類按個頭計算至少也值0.4元斤起,除了食堂收購之外,廣大職工們也踴躍購買。

抓的人獲得了副業收入,而買的人則改善了伙食,可謂是一舉兩得。手腳麻利的小夥子一晚上掙個5塊錢不成問題,這可是一筆可觀收入,要知道普通青年工人月收入只有33元。

晚上廠里實行宵禁,但卻無法阻止職工們捕魚抓蝦掙外快的熱情,反正他們都是通宵在田間野外作業不回宿舍,廠里便睜隻眼閉隻眼不管了。

每到星期天早上,食堂門口就自發形成擺賣魚蝦貨物的小攤位,平日一起上班的同事便化身為顧客和老闆的關係。

也有人悄悄到村民家裏收購黃鱔、甲魚,價格更低一頭。有需求自然有供給,聰明的老鄉尋得商機就抓着魚蝦等前來工廠門口大源橋上售賣,確實成交了不少。但很快就有人舉報,賣貨村民被廠里保衛處以投機倒把名義沒收財物並押解回所屬公社大隊處理。

牆裏牆外,同樣的行為卻遭受到雙重標準執法對待,這就是時代的小玩笑。

得知今天需要宴請胡大夫,周建國便委託潘大姐幫忙採購並下廚,早上從職工路邊攤上購買了甲魚、黃鱔、石蛙、河蝦以及一條大鯉魚作為食材。

僅有這些還不夠,他還到廠里食堂處購買了獅子頭、紅燒大排、紅燒雞塊、糖醋排骨等葷菜,再加上油渣青菜、捲心菜、紅燒蘿蔔這些素菜,終於湊足了一桌大餐。

星期天廠里職工常有親朋好友前來拜訪,因此食堂不再限制個人購買葷菜份數,方便大家設宴款待。但凡看見有職工打包好幾份葷菜回宿舍,就知道當天有親朋好友前來探親或拜訪。

家宴設在周建國的宿舍內,一張大圓桌立在分隔出來的客廳位置,上面擺滿了美味佳肴,足以證明夫妻倆對眾人一直以來幫忙的謝意。

胡興民當仁不讓坐到了主位,周建國和鄭雲德一左一右作陪。剩餘眾人也都依次落座,除了大人之外,還有鄭家的一雙兒女在場。

“大恩不言謝,你們都是最可愛的人,我代表小逸謝謝你們!”

平日不喝酒的周建國,今天主動往杯里倒滿了酒,站起來動情地舉杯致謝。滬江人喜愛喝老酒,也就是儲存年份較長的黃酒,度數不高但有滋有味。今天宴請,他特意到廠區小賣部買了四瓶石庫門黃酒,正宗的滬江味。

當初孤身一人從大學校園走進皖南山區,猶如蒲公英種子般飄蕩無處安放,直到遇到在座的眾人,才有了歸屬感,也真正擁有了自己的家。

回想起這些年的遭遇,周建國不由心生諸多感慨。

“從今以後,八零一一廠就是我永遠的家,老子待在這裏不走了!敬偉大的祖國,也敬我們激情澎湃的青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國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國芯
上一章下一章

第8章 意外赴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