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土家女將
鄭曉路初見秦良玉,腦子裏如同被醍醐灌頂,曾經學過的歷史知識瞬間流回了記憶里。明末清初四川人過得極慘,據史料,明朝時四川人口高達600萬人,天府之國,人民生活富庶安定,但到清朝湖廣填四川的時候,四川僅剩下20萬人。更有野史曾雲,四川只剩下8萬人。有整整五百多萬人口消失不見了,這五百多萬人,不是被張獻忠殺了,就是被清軍殺了,要不然就是死於流匪……鄭曉路輕輕一閉眼,就彷彿看到有士兵正拿着尖刀追砍自己,好不容易逃脫,卻見一個辮子兵一刀捅進大小姐的胸口,再回頭一刀砍在二小姐的背上……
一股怒氣沖頂而出,鄭曉路忍不住出聲道:“張獻忠該死,清兵該死。”
他正在那裏胡思亂想,鄭老爺子迎出了屋去。在屋前參拜秦良玉和她帶來的一幹將領,拜來拜去,在鄭家大院門口擠成一團。原來兩年前(天啟三年),秦良玉率白桿兵,打敗了反叛的奢崇明部隊,平定了“松藩叛亂”。一部份逃亡的奢崇明部下卻在四川境內的一些小山裡建了山寨,當起了山大王。這些叛兵不事生產,只懂得打劫良民,但凡山寨糧良耗盡,就要下山劫掠一番。
在長灘湖對面數裡外的一個紅崖子山上,就藏有三千叛兵,山下幾個村莊受其大害,苦不堪言。這鄭家村消息閉塞,對此事竟然毫不知情。秦良玉此時領四川總兵官銜,一聽說有叛軍作亂,便帶着她的六千白桿兵,一萬衛所兵,兼程前來剿匪。一萬六千對三千,又是正規軍對叛軍,自然是手到擒來。此時剿匪已然成功,秦良玉本欲帶兵返回石柱縣駐地。
但這些白桿兵都是土家人,自幼在石柱縣長大,愛吃鮮魚。剿匪成功之後,秦良玉有心犒勞士卒,就率了白桿兵來找李大富。為什麼又正好找上李大富呢,這李大富的長子李魁靠銀子在軍中捐了個武官,七品土司把總,原本就是秦良玉的屬下,李大富便對秦良玉多有孝敬,時常有些往來。秦良玉行軍到了長灘湖,便有心來見見李大富,她也知道李大富家裏有些魚塘,年年都有出產些鮮魚,正好買來犒勞一下自己的白桿兵。
李大富見秦將軍找上門來,自然大喜,但他家養魚用的是古法,雖然後來趕緊用了鄭曉路配製的魚飼料,但終究晚了幾個月,他買去的50萬條魚苗,最終存活下來的不到萬條,又都長得瘦弱,大部份只有三斤重,養得最肥的也不過五斤。秦良玉拿出一千二百兩軍餉,買了李大富家所有的魚,便只夠她的六千白桿兵和一萬衛所兵填了個牙?。
李大富有心討好上官,便對秦良玉說這鄭家還有數萬鮮魚,條條膘肥體壯,足夠犒勞三軍,於是才有了這秦良玉帶兵上門一事。
鄭曉路此時滿腦子胡思亂想,正拚命回憶自己的歷史知識,尋思要怎麼避過明末四川的一場大劫難,絲毫沒想到上前見禮。李大富和鄭煜城領着秦良玉以及一幹將領,進了鄭大家院,就在大堂里坐定。此時已近中午,鄭家村裡已處處炊煙,鄭老爺子趕緊吩咐鄭婆婆,去做些好吃可口的食物上來招待各位軍爺,自己則陪着小心與秦良玉等說話。說得幾句,便想叫自己兒子上前參拜,混個臉熟,說不定也可以在秦良玉這裏謀個出身。
鄭俊材早已隨待在一旁,見父親叫喚,就上前給秦良玉等依次見禮,但鄭曉路卻還站在門邊發愣,鄭老爺子大為不滿,怒道:“小路,還錐在門口做什麼,趕緊過來給秦將軍見禮。”鄭老爺子這一聲含怒而發,聲音極大,但鄭曉路想得入神,此時正想到自己要怎麼逃跑,怎麼出海,怎麼躲到歐洲去等等,渾然未覺有人在叫他。
他這當口兒發獃,確實有些怠慢了,惹怒秦良玉軍中一名小將,那小將披着一身翠綠的戰袍,腰上插着兩把白桿短槍,頭上沒戴頭盔,一頭青絲飄灑,面如凝脂,目似秋水,朱唇如血,身材挺拔,卻是一名女將。她從秦良玉背後閃身而出,從腰間抄起一根白桿短槍,掉轉過頭,拿着白桿就向鄭曉路敲了過來。這一下正敲在鄭曉路肩頭,她本軍中女將,手勁奇大,敲得鄭曉路猛然一驚,此時鄭曉路正假想張獻忠驅兵追殺自己,賊兵兇殘,如何是好,突然被人拿棍子一敲,就似驚弓之鳥,大喊一聲“哎呀”,落荒就跑。跑出兩步,才突然想起張獻忠入川還是猴年馬月的事,自己現在就怕成這樣做什麼。
他這一跑,把鄭煜城氣得哭笑不得,那軍中一幹將領也全都哄堂大笑,拿白桿敲鄭曉路的女將也是忍俊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氣也就消了大半。大聲質問道:“你這小子好不曉事,我母親乃是御賜四川總兵,便是四川巡撫見了我母親也不敢失了禮數,你這傢伙自顧發獃,卻是什麼道理?”
鄭曉路被她一敲一罵,頓時收了心神,返回現實,卻聽到鄭老爺子正對秦良玉道:“秦將軍息怒,我這養子自幼沒讀過書,當成長工養大,鄉痞之農,不知禮數,還望秦將軍大人大量,莫要計較。”
秦良玉卻真沒生氣,只是笑道:“祥雲,回來站好,你去向人家使什麼威風?他年齡尚輕,不懂禮數有什麼好怪罪的。”秦良玉今年已是五十歲高齡,在她看來,十九歲的鄭曉路確實是個小孩,她堂堂總兵,自然沒必要和一個孩子計較。她向鄭煜城溫和地道:“我這女兒馬祥雲,自幼軍中長大,要說不知禮數這一點上,倒也不輸旁人!”那出來打了鄭曉路一白桿的就是秦良玉的女兒馬祥雲了,她見母親發話,不敢爭辯,立即退了回去。
鄭曉路見秦良玉和藹,心想:“史評秦良玉: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馭下嚴峻。前面那一堆兒我不知道,但是儀度嫻雅,馭下嚴峻,倒也當得。”鄭曉路趕緊走過去,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他這個禮倒是發自內心,這秦良玉名頭太響,鄭曉路在前世時就十分仰慕,何況人家五十高齡,自己作為後輩見見禮,也屬應有之意。
一屋子人就在那裏閑談,李大富和鄭煜城不住的拍着秦良玉馬屁,話題大多離不了秦良玉平定“松藩叛亂”的功績,鄭曉路只覺無聊,心想:“秦良玉是個武官,李大富的兒子在她手底下當把總,拍拍馬屁倒也罷。你鄭煜城明明一心從文,兒子鄭俊材也是讀書考科舉的發展路線,拍她馬屁做什麼,難不成還能通過她謀到官職不成。”
眾人閑聊了一陣,鄭婆婆已經做好午膳,只見幾大盤鮮魚端了進來,配上各種小菜,擺了滿滿幾大桌,鄭曉路心中又暗暗腹誹,平時沒見得吃這麼好,來了當官的,就弄成這樣。秦良玉身後有將領笑道:“你家做飯還真快。”鄭煜城得意地接口道:“我家後院有火井一口,被我義子以妙法引入廚房,那火苗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因此燒菜作飯,只需片刻。”眾人皆嘖嘖稱奇。
大家圍着桌邊用餐,秦良玉夾了一筷子魚,剛一入口,突然“咦”了一聲,鄭煜城見她表情古怪,以為這魚弄得不好吃,惹秦良玉不高興,心中大怒,正要罵那鄭婆婆。卻聽秦良玉奇道:“我看這魚形狀,分明是鯉魚,怎麼吃在嘴裏,卻香甜美味,就似稻米一般清香。這卻是什麼怪魚?”眾將領聽她一說,便都伸筷子去夾魚,吃過之後,人人讚不絕口。
鄭煜城老爺子心中由大怒立即轉為大喜,笑道:“這魚是我義子小路養出來的,名曰稻香魚……”,老爺子有心炫耀幾句,但他對這魚是怎麼養出來的一竅不通,就連炫耀都不知道該怎麼炫下去,只好拚命給鄭曉路使眼色。鄭曉路會意,接着道:“這魚名稻香魚,需要把鯉魚從小放在水稻田裏,這種魚長大之後便有稻玉之香。”
秦良玉奇道:“這魚不會吃水稻青苗嗎?稻田裏的水如此之淺,這魚又怎麼能活?”鄭曉路笑道:“稻田中自有各種紅蟲可供鯉魚食用,我再投之以食,它自然不會去啃青苗。而水稻可以活水,又為魚兒提供天然的遮蔭之物,魚兒自然健康。魚兒為水稻清除了害蟲,魚糞又可肥田,正是稻魚雙活,不但稻香魚美味,那水稻也長得極好,也是非常甜美的。”
秦良玉統領土家兵,駐守石柱,石柱是一個窮縣,土家族士兵們的家裏常為糧食所苦,她對農事也略知一二,一聽此法就知道這是良法,大喜道:“此法甚妙,祥麟,你把此法記好,回石柱之後立即命令所有縣農皆按此法而行。”秦良玉而是武官,為什麼又能管得了石柱的農事呢?原來秦良玉的這個官位,卻是接承的丈夫的土司官,土家族族土司官比後世的苗族自治區區長權力還大,在自治區裏有着絕對的話事權。她這個土司總兵不但手上有軍權,還有轄區的行政權,執法權,可以說是石柱的土皇帝。
那個叫祥麟的被秦良玉點到了名字,就從桌邊站了出來,這人是秦良玉長子,勇力絕倫,能文善書,穿一身銀鎧,此人又有一個外號叫做“小馬超”,可見武勇非凡。他趕緊出了院子去,叫了幾個熟知農事的土家兵進來,便叫他們向鄭曉路討教稻田養魚之法。
這一席飯吃得賓主盡歡,飯畢之後,秦良玉辭了鄭老爺子,點起白桿兵,便在鄭曉路的帶領下去長灘湖邊搬運鯉魚,她知道這長灘湖邊,最富裕的一家就是李大富,李大富既然只賣得出一萬條鯉魚,她就對鄭家沒有多大指望。
不料到了長灘湖邊一看,只見網箱成排,那網箱裏肥魚攢動,隨眼一看就不止萬條大魚。秦良玉正要讚歎,卻見自己的女兒馬祥雲在旁邊倒抽了一口涼氣,道:“母親大人,這鄭家不知什麼妙法,居然弄出如此多的大魚。軍中餉銀只剩下一千五百兩,不夠買啊!”鄭曉路心中暗暗得意,嚇得你這小妮子了吧,嘿,剛才竟敢拿槍桿來打我。
秦良玉嘆道:“端的妙法,這網箱成排,將魚養在湖中又不懼魚兒遊走,雖則看似簡單,但其中機智,實在讓人嘆服。”她轉過頭來盯着鄭曉路,便道:“這位小哥,想必這網箱養魚之法,也是你創造出來的吧?”
鄭曉路心想:“這招哪是我創的,不過是後世的發明罷了。”心裏想歸想,嘴上卻說:“是啊,我無意中想到的。”
秦良玉道:“我本只想買一千五百兩銀子的魚,但你若肯將這網箱養魚之妙法傳授給我轄下土家族民,我便將你這裏的魚通通買下。”
鄭曉路心中大喜,我正愁這三萬條魚賣不掉,你要拿一萬六千士兵來幫我通通吃掉,那是再好不過。這網箱養魚之法也沒什麼大不了,鄭曉路立即便將魚苗孵化之法,網箱的做法,保養方法,定時清除網箱上的污物,餵魚之前敲打木桶吸引魚苗上浮吃食……將這些細則通通說給了土家兵中懂養魚的人。馬祥麟找來的土家兵家裏也是世代養魚,自然一聽就懂,那士兵聽得興奮,不禁眉飛色舞,最後就差點要跪下來叩拜鄭曉路為魚神了。但鄭曉路還是有所保留,那魚飼料的配製方法,卻是沒有說出口去。
白桿兵們拉起網箱,將鯉魚全部轉移到軍中運糧的糧車上,足足裝了幾十車,秦良玉叫馬祥雲送來一千五百兩軍餉,對鄭曉路道:“我手邊只有這些銀子,先給你做個首金。待我回了石柱,便叫人再送五千兩白銀過來。若你信我不過,和我一起回石柱取銀也可。”
鄭曉路心想,你是當世名將,上得了歷史書的人,我幹嘛信你不過,何況你現在如果縱兵強搶,我又能有什麼辦法。於是假裝大方地道:“秦將軍清名,海外皆聞,我怎麼敢信不過。”秦良玉心中欣喜,她得了養魚妙法,心想回了石柱之後必然可以讓手底下的土家族民過上好日子,因此歸心似箭,也就不再和鄭曉路多說。對着鄭曉路拱了拱手道:“鄭小兄高義,肯將濟世良法傳我土家族民,秦某在這裏謝過了。”言畢領軍自去。
編者按:秦良玉、馬祥麟都是歷史真實人物,在下沒有亂寫。,我也沒有亂寫,這是根據秦良玉遺留下來的袍子推斷出來的。馬祥雲是作者編出來打打趣的,至於石柱土家族民嘛,呃,老實說,愛不愛吃魚我不知道。
另:土家族這個名字,其實是新中國之後,國家經過民族識別,才正式確定為單一民族,在此之前,土家族的存在一直不被承認,基本上來說就是混在苗族裏面的,其實服裝和習俗與苗族頗多近似點。本書懶得弄這麼麻煩,直接用土家族描寫之,請歷史達人們匆考究。
馬千乘和馬祥麟肯定是土家族不解釋,但秦良玉的種族頗有疑點,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因此有些人認為她是漢族,有些人認為她是苗族。
新人新書,求收藏,求投票!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