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幸運的人
孔夫子,王陽明,孟夫子,蔡元培,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等等,等等,他們並沒有想不朽,或者說,他們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想不朽,但因為他們不遺餘力的傳承着人類的文明思想和文化,他們已經讓自己的名字,牢牢的印在了歷史上的篇章上。
人類和人們,不只是對他們本人的信仰,更是對他們帶給自己的知識和文明的信仰,讓他們獲得了無窮的力量。
還有黃巢,還有迫害***、李公僕、聞一多的人,他們倒是想讓自己的名字不朽,但他們的醜惡行徑,卻將他們牢牢的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因為他們摒棄了人類的知識和文明,他們在將人類向野蠻和蒙昧推進,所以,歷史對他們表示了摒棄。
開化和文明是一種信仰,而且是人類共同的信仰。我們之所以生而為人,因為我們現在所掌握的知識因為,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文明讓我們不再矇昧無知,我們一路要感謝的,都是我們一路走過來的師長們,沒有他們的傳道、授業、解惑,我們或仍在蠻荒中苦苦追尋。
還要感謝我們的老師,將當初一個個頑冥的、慒懂無知的孩童,漸漸變成一個個有文化、知禮儀,懂規矩的我你。還讓我們一代代,將人類的知識和文明,代代相傳,薪火不斷。
就算我們不說,但千百年來的習俗,已經讓我們,將尊師重道不只作為一個習慣,還當作了一個信仰,所以,才有了我們五千年的文明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因為這種信仰,曾經的西康省長劉文輝公開宣稱,縣政府的建築若是比學校的還漂亮還好,縣長直接槍斃,而他自己也耗資2.5億的巨資,興建了人間最美麗的安仁文彩學校,而且建成之後無條件交給政府使用。
也因為這種信仰,百年前的北京學堂,儼然是當時整個京城最為繁華的建築,不管是政府大樓還是外國使館,在它高貴的紅牆面前都黯然失色,而那時候的北京大學亦成為無數莘莘學子們嚮往的殿堂。
因為這種信仰,哪怕現在的我們再苦再窮,我們也能從蒙昧走向文明,從落後走向富強。
更因為,尊師重道,不只是一種信仰,還擁有讓人類更加文明更加富強的力量。
孔光嗣年輕氣盛,雖然忝為孔家家主,他有這個雄心抱負,彭劍鋒自然樂於幫助他達成心愿。
於是當即一聲令下,先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建設天津城的第一座龐大的學府。而且明令要求,所有適齡的孩子,都必須進入該學府,至少學習六年。
來到這個時代,彭劍鋒可不象李嬌說的那樣,他就只泡了幾個妞生了幾個孩子。他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仍改變不了這個時代的印記。相反的,他還有被這個時代同化的趨勢。
或許他能做的,就是多培養一群讀書識字的孩子們出來,讓他們讀書明禮,讓他們自己學會思考。這個時候的朝廷自顧不暇,應該沒有人來管制他放縱學術討論自由思維。
因為據說在東海的學院,已經有人開始質疑太宗皇弒兄殺弟的暴行,而且也在懷疑玄宗皇強納兒媳婦有違倫理。雖然是小範圍的討論,但也吹到了彭劍鋒的耳里。
當然,彭劍鋒的原則很鮮明,哪怕是對帝王,也不需要以聖人的節操去要求。必須承認這兩位皇帝對天朝歷史的貢獻,哪怕他們的子孫後代未來不再是皇帝,這一點不容抹殺。
但對於他們的缺點和錯漏,也必須勇於的承認,正視自己的弱點和不足,才能變得更加的堅強,無堅不摧。而諱疾忌醫,不敢直面自己的錯失,那是弱者或無能者的所為。彭劍鋒給他們有所保證,只要他們不扯旗造反,彭劍鋒絕對保證不讓有人查他們家的水表。
對於孔光嗣的蛻變,彭劍鋒十分的不解。孔光嗣卻是真誠地說:“哪怕我在曲阜老家,也能感到老百姓態度的改變,以前的他們,對我們是怕,可能還有憎恨和厭惡,但現在,他們對我們的更多的是敬畏。”
想想也能理解,長年累月,一代一代的幫他們家種地,收穫所得大部分還為他們所得,有幾個人能有個好的心情。只不過皇帝是這樣要求的,他們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但孔光嗣這些人這次是真心的在教導他們的子弟,而不是象以前,只讓孔家的子弟們上學,他們是看在了心裏。
當看到自己家的孩子們也學會讀書識字,知書達禮,就算不圖他們大富大貴,但起碼和他們從前不一樣,他們可都是看在了眼裏。
對於孔家的夫子們,他們自然油然而生一股敬意。尊師重道的理念早寫進了他們的骨子裏,不需要有人強調他們也知道遵守,其實是彭劍鋒自己內心陰暗太不相信人了。
只不過有個前提,為師者得有個為師的樣子,至少要悉心的教育他們的子弟,老百姓雖然粗俗,可並不笨,究竟是在為他們的孩子好,還是在誘導他們亦呆又坑,他們心中都是心中有數。
當楊行密的下屬們聽說,他們已經被楊行密放棄的時候,他們的吳王只帶着最親近的人去海外稱王的時候,他們的心情是複雜的。
但此時的他們,哪怕還穿着最破舊的衣服,哪怕他們現在也都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他們卻覺得自己可能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一群人了。
當他們在東海縣短暫停留的時候,他們是羨慕加嫉妒的,這裏哪是老百姓的生活,哪怕是地主老財們都過不上這麼好的日子吧。
因為他們親眼看到那些東海的百姓們,居然將精細的白米飯拿去餵豬,理由居然是過了兩夜了,吃了會壞肚子。他們倒是吃過都發霉的糧食了,也沒有聽說誰壞了肚子,難道東海的百姓們已經嬌貴到了這個地步。
更有甚者,他們甚至還看到他們更加拿着香噴噴的酒槽去餵豬,他們就是更加不能理解了。他們偷偷的吃了幾口,不只香噴,而且飽腹。這會他們總沒有這個會吃壞肚子的說法了吧。
“都是拿糧食換來的,一斤糧食可以換三斤這樣的酒糟,不值幾個錢的。”當地百姓的回答更是讓他們大跌眼鏡。莫說三斤換一斤,就是一斤換一斤他們也願意啊。
就更別說滿大街穿着綾蘿綢段的大姑娘小媳婦了,唯獨有點不能接受的是,這裏的大姑娘們穿得似乎有些單薄,他們甚至不在意將自己的手臂露出來讓別人看到。
唐朝民風本來就比較開化,再在李嬌等人的帶動下,出嫁的婆娘們穿着能露出肘部的短袖,在東海縣彭城府也是隨處可見。倒不是圖省幾個布料,現在所有的人都要下工幹活,這樣穿着方便。
是的,在東海縣,幾乎沒有佃戶,所以他們明白過來,他們初到的時候,那些人那麼熱心把他們拉到自己家裏當工了,不止讓他們吃飽喝足,還生怕他們離開。這次他們走的時候,還有許多人家想將他留下來。並且一再向他們承諾,只要干夠三年,就會分出一部分田地給他們自己耕種。
他們差點就答應下來了,後來才發現,差點就入了人家的坑。這種待遇,可是黃巢的匪兵們才有的。他們現在不完全算是俘虜的待遇,憑什麼要幫人家打三年工?
現在回想起來,才有些理解東海百姓的苦楚,最少的人家都有幾十畝的良田,除了請一些流民們暫時幫個工之外,就多靠自己耕種。東海縣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田地,誰還會租人家的地耕種?可都是挨過餓的人,又哪裏捨得將自己家的地放在那裏荒着。
甚至還有農戶家答應下來,只要他們願意農閑的時候去幫個工,可以立即給他們三五畝地,讓他們留下來,就只圖個不要讓地荒着。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人留了下來了。可是,還是有大部分人選擇了來到這裏。據說這位燕王的口碑不錯,他答應的每戶給個三五十畝的地,應該不是信口胡說。
他們當時甚至在想,一個人要在上輩子修了多少的福份,他們才能成為彭城的百姓,還是在燕王的治下?
不過,現在的彭城已經不歸燕王管了,那裏的主官現在是韓少軍,駐兵的是陳永福,這都是在朝廷備了案的,但是無論是在彭城還是在東海或是淮南,甚至是揚州越州杭州還是金陵,他們都深深的打上了彭劍鋒的烙印。
就算他們自己都不會明白,這種風氣就象詩中所言說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旦被沾染上了,對於其它的生活便不再奢想了。就比如,以前還對楊行密有些怨懟的士兵們,現在則絕口不提楊行密拋棄了他們的事實了。
當然,這一切有個前提,彭劍鋒手中擁有足夠的武力,能保證這個地方不受外敵的侵襲。要不然,這個地方越是富庶,就越會有人會心熱。因為彭劍鋒已經聽說,楊全玫幾次想要對王師範進行騷擾。現在彭劍鋒沒有時間理會他。等這裏安頓下來,再慢慢的收拾他。
能來到這裏,當即就被許諾每家能擁有五十畝地,這已經是令人十分幸福的事情了。可才幾天的工夫,他們還被告知,他們家的孩童,都可以免費進入學府就學,而且還免費提供中午的一頓吃食,他們震驚了,這天底下,還有這麼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