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 學堂生活
一五十年前的學堂
學校本來是古已有之的東西,雖然古今中外名稱各有不同。西洋的有些大學有四五百年歷史,不能算很老,但系統是接連着的,中國從春秋時代說起就已有二千五百年,只是中間有過好些變動,頂明顯的是清末的這一段,縣學書院變為學堂,民國初年一律稱為學校,於是前後分為兩橛,內容辦法差不多完全各別了。
在科舉時代,只憑了八股文試帖詩考取人才,學校的空名稱還是存在,各府縣都有官學,設有教官,每年由學政考取入學的秀才名為生員,實在即是學生,附生增生是附加和增取的,廩膳生乃是成績好給予公費的,原意都叫他們在學裏讀書,由教官監督,學政每年歲試,三年科試,以定進退。實際上他們終年不見教官的面,學堂里也沒有教室宿舍的設備。書院裏大概多少有點設備了,可是真是住宿在那裏用功也絕無僅有,至少就我所知道是沒有。初改辦學堂的時候,大約可以說是戊戌至辛亥,正是過渡時代,有好些私塾書院的餘風夾雜在裏面,現在說起來不免覺得可笑,一面卻也未始不是社會風俗的資料。就我所知道的範圍內,把二十世紀初年的情形記錄一點下來,時間不過五十年,但也可見現代教育進步的多麼多而且快了。
二學堂與書院
康有為於戊戌五月上書,請開學校,京師大學堂以及府縣學堂都在這以後成立,但是關於軍事的學堂則早已有了。這年代手邊無書查考,我們只要計算嚴幾道的年齡,就可以推知總當在光緒之初,在創辦製造局的時候吧。水師學堂當然最早是在福建,我所知道的只是在南京的那一個,一九〇一年我到那裏,正遇見杜錫珪那一班畢業,班數雖不可考,如以第三四班計算,那麼開校的年代也當在七十年前了。當時還有一個陸師學堂,設立稍晚,近旁有格致書院,性質是一種理科的專門學校,不知何以只稱書院,在杭州也有求是書院,彷彿是文學堂那時是稱書院似的,但這也並不一定,因為過了兩年在鼓樓下開辦了兩江師範學堂,這名稱已經通用,至於格致書院後來似已停辦,詳細情形卻不明了。說也奇怪,其時學堂很少,學生在社會上常被歧視,文學生長衫馬褂,還沒有什麼,武學生穿了操衣馬靴,被人看作吃糧的,他們也就反抗的看不起別人,連書院的朋友也在內,兩學堂的學生互有來往,與格致書院的人可以始終不認識一個人。兩江師範成立以後,有人宣傳革命,始漸打破這個界限,但格致書院大概已經沒有了,所以歸結起來說,這學堂與書院的隔閡問題終於沒有消滅。
三歧途
我到南京是在一九〇一年,即清光緒辛丑年八月。那時子弟讀書目的是在趕考,看看科舉沒有希望,大抵降一等去學幕,吃師爺飯,再不然則學生意,其等級是當鋪,錢店以至布店,此外還有兩樣自由職業,即是做醫生和教書,不過這不大穩固,而且也要起碼是個秀才,才可以稱儒醫,坐家館,否則有時候倒是還不如去開豆腐店了。我其時真是所謂低不就來高不湊,看着這幾條路都走不來,結果便想到了學堂,那在當時算不得什麼正路,但是沒有別的法子,也就只有這最後的一着了。還是在一八九九年冬天,祖父從杭州寫信來說,杭州成立求是書院,兼習中西學,各延教習,在院諸生每日一粥二飯,菜亦豐,若每月考列上等,有三四元的獎金,且可兼考各書院,明正二十日開考,招儒童六十人,如有志上進,盡可來考雲。我那時候沒有去,說是無志上進么,那當然未必,問題大概還是在於經濟,那裏膳宿該是公費的吧,別的用度須得自備,那三四元的獎金實在很是渺茫,上等豈是容易考的呢?為了這一難關的緣故,便耽誤了兩年的光陰,終於轉到南京去,因為當初雖然要付膳費,但甄別及格補缺之後,一切均由公家供給,且發給贍銀,這於窮學生是很適宜的。書院沒有贍銀,武學堂近似當兵,讀書人不大願意去,所以特別優待,但到了清末也逐漸改變減除了。
四路程
從家裏到學堂,大抵要花路費六元,前後要六天工夫。第一天下午趁最近的東雙橋的航船,開鋪大概是二百文吧,傍晚開船,第二天早晨到蕭山的西興鎮,停泊在俞五房過塘行的河埠。在間壁飯店(大抵在過塘行間壁多有飯店吧)吃了早點,如果輕身而且識路,可以步行,但有行李又要趕路,只好在行里雇轎,價在一元以內,渡過錢塘江,走到豆腐(或寫作“鬥富”)三橋,在沈宏遠行歇下。午飯後下船往拱辰橋去,先在內河裏走,下了一個壩,出至運河,沒有多少路就到船埠,上了戴生昌或大東公司滬杭路小火輪的拖船,客艙一元五角,航行約須二十四小時,至第三天下午四時頃到達上海。本來如去趕長江輪船,也還可以來得及,但是說不定會遇見人滿,無插足之地,所以不如在上海暫住一天,較為從容,住處是老椿記或周昌記,房飯錢兩角四,想起來實在不算貴。第四天上輪船,不問招商或怡和太古,只要那天的船就好,散艙一元半之譜,卻不一定有艙位,有時只得睡地鋪,次日在船上,第六天裏總可以到南京下關了。上邊所說的是平常來往的路程,第一次去的時候乃是與封燮臣君一家同行,在上海多停了兩天,七月廿九日從鄉下姚家埭出發,至八月初六日才到南京,所坐的是招商的江永船,它走得慢,這名字倒很適切,正如那隻頂小的船自稱是江寬吧。
五入學考試
等考學堂,必須暫住客棧,花費就不小,幸而我有本家的叔祖在學堂里當管輪堂的監督,可以寄住在他的房裏,只要每月貼三塊錢的飯錢給廚房就行。我於八月初六日走到,初九日即考試額外生,據舊日記說是共五十九人,難道真是有那麼多嗎,現在卻也說不清了。考的是作論一篇,題雲“雲從龍風從虎論”,一上午做了,日記上說有二百七十字,不知是怎麼樣說的,至今想起來也覺得奇怪。十六日出榜,取了三名,正取胡鼎,我是備取第一,第二是誰不記得了。十七日複試,題雲“雖百世可知也論”,以後不曾發榜,大概這樣就算都已考取了吧,到了九月初一日通知到校上課。這兩個論題真是難得很,非是能運用試帖詩八股文的作法者都不能做得好,初試時五十六個人一齊下了第,就是我們三人也不知怎的逃過第二難關的,因為那要比第一個題目更是空洞了。可是且慢,難的還在後頭,我們上課一個月之後,遇着全校學生漢文分班考試,策論的題目是:“問:孟子曰,我四十不動心,又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平時用功,此心此氣究如何分別,如何相通,試詳言之。”列位看了這個題目,有不對我們這班苦學生表示同情的么?一星期後榜出來了,計頭班二十四名,二班二十名,其餘都是三班,總有五六十吧,大抵什九是老班學生,大家遇到此心此氣,簡直是一敗塗地了。
六副額
江南水師學堂本來內分三科,即是駕駛,管輪和魚雷,但是在一九〇一年時魚雷班已經停辦,駕駛與管輪原設有頭二三班,預定每班三年,那時候三班也已裁去,事實上又不能招收新生直入二班,所以又改頭換面的添了一種副額,作為三班的替代。招生時稱為額外生,考取入堂試讀三個月,甄別一次,只要學科成績平均有五成,就算及格,比後來的六十分還要寬大,這之後就補了副額學生了。各班學生除膳宿,衣靴,書籍,儀器悉由公家供給外,每月各給津貼,稱為贍銀,副額是起碼的一級,月給一兩,照例折發銀洋一元,制錢三百六十一文。我自九月初一日進堂,至十二月初一日成為正式學生,洋漢功課照常進行,兵操打靶等則到了次年壬寅即一九〇二年三月發下操衣馬靴來,這才開始。洋漢功課,我用的是原來的術語,因為那裏的學科總分為漢文洋文兩部,一星期中五天上洋文,一天上漢文。洋文中間包括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等中學功課,以至駕駛,管輪各該專門知識,因為都用英文,所以總名如此,各班由一個教習專任,從早八時到午後四時,接連五天,漢文則另行分班,也由各教習專教一班,不過每周只有一天,就省力得多了。就那時計算,校內教習計洋文六人,漢文四人,兵操體操各一人,學生總數說不清,大概在一百至一百二十人之間吧。
七學堂的房屋
要說學堂的生活,須得先把房屋說明一下才行。因為不能確說,姑且算是坐北朝南的吧,從朝東的大門進去,二門朝南,中間照例是中堂籤押房等,附屬有文書會計處,後邊是學生飯廳,隔着院子,南北各三大間,再往北是風雨操場,後面一片廣場,豎立着一根桅竿,因為底下張着粗索的網,所以佔着不小的面積。以上算是中路。東面靠近大門有一所小洋房,是給兩個頭班教習住的,那時駕駛的是何利得,管輪的是彭耐爾,都是英國人,大概不過是尉官吧?隔牆一長埭是駕駛堂,向西開門,其迤北一部與操場相併,北邊並列機器廠與魚雷廠,又一個廠分作兩部,乃翻沙廠和木工廠,到這裏東路就完了。西路南頭是一個小院子,接着是洋文講堂,系東西各獨立四間,中為甬道,小院有門通外邊,容洋教習出入,頭班講堂即在南頭,其次為二三班,北頭靠東一間原為魚雷講堂,靠西的是洋槍庫。漢文講堂在其東偏,系東向的一帶廂房,介於中路與東路之間。洋文講堂之北是一小塊空地,西邊有門,出去是兵操和打靶的地方,乃是學堂的外邊了。管輪堂即在此空地之北,招牌掛在向東的牆門外,也是一長埭,構造與駕駛堂一樣。後面西北角舊有魚雷堂,只十幾間,東鄰是一所關帝廟,有打更的老頭子住在裏面,我們將來還要說到他,現在在講房屋,只能至此為止了。
八管輪堂
管輪堂坐北朝南,長方一塊,外院南屋一排九間,中間是走向洋文講堂等處的通路,其餘是教習的聽差和吹號人等所住的房間,北屋也有九間,中間通往宿舍,左右住着教習們,中央靠東的一間監督所住。院子的東牆開一頭門,外掛管輪堂三字的木板,接着是一條由西北往東南的曲折的走廊,走到飯廳,穿過那院子,再往南折,便是出門去的路。內院即是學生的宿舍,這建築在光緒初年,與後來北大清華的新宿舍迥不相同,或者多分近似舊書院的制度也未可知。那是一個大院子,東西相對各是十六間的平房,門外有廊,其第八間外面中蓋有過廊,不能使用,空着不算,所以號舍共計是三十間,這大概總佔地面五分之四吧,還有西邊五分之一,則是聽差的住處,由那空間的通路走到宿舍來,那裏的大院子往北去可以通到便所,往南則是茶爐,再出去就是監督的門口了。宿舍定規每間住兩個人,照例一人發給床板一副,床架有柱,可掛帳子;兩抽屜半桌一張,凳一個,大書架,箱子架和面盆架各一個,可以夠用。又油燈一盞,油錢二百文,交給聽差辦理,若是要點洋油燈,則自己加添一百文,那玻璃油壺的洋燈也須得自己置辦了。大抵當副額時只好用香油燈對付,到得升了二班,便換了洋燈,但這只是說那窮學生,後來有些帶錢到學堂來用的人,那也並不是那麼的寒酸了。
九宿舍的格式
宿舍南北都是板壁,東西一面開門,旁邊是兩扇格子糊紙的和合窗,對面中間開窗,是直開的玻璃門,外邊有鐵柵欄。房間裏的佈置沒有一定,可以隨各人的意思,但是歸結起來大抵也只有三類。甲式是床鋪南北對放,稍偏近入口,桌子也拼合放在玻璃窗下,兩人對坐,書架衣箱分列坐后。這種擺法房內明朗,空氣流通,享受平等,算是最好,但這須得二人平日要好,才能實行。乙式是床鋪一橫一直,直的靠板壁一面,橫的背門靠對面的板壁,空間留得稍大,桌子可以拼合,也可一人在窗下,一人在橫放的床前壁下,便於各做各人的事。丙式是最差的一種辦法,床鋪也是一橫一直,不過橫的在裏邊,如乙式而略向前,約佔房間一半,而直的則靠近門口放在窗下,本來也是一半地面,但空出門口一段,實際他所有的才是全部三分之一罷了。新生入堂,被監督分配在有空位的那一號里去住,不但人情不免要欺生,而且性情習慣全不了解,初步隔離的辦法也不算壞,雖然在待遇上要吃些虧。日久有朋友,再來請求移居別號,或者與居停主人意氣相合,也會協議移動床位。其有長久那麼株守門口的人,大抵總有什麼緣故,與人合作不來,只好蟄居方丈(實在還不到一方丈)斗室中了。三者之中以甲式最為大方,因為至少總沒有打麻將什麼這種違法的企圖也。
一〇上飯廳
學生每天的生活是,每天早晨六時聽吹號起床,過一會兒吹號吃早飯,午飯與晚飯也都是如此。說到吃飯,這在新生和低級學生是一件難事,不過早飯可以除外,因為老班學生大都是不來吃的。他們聽着這兩遍號聲,還在高卧,廚房裏按時自會有人托着長方的木盤,把稀飯和一碟腌蘿蔔或醬萵苣送上門來,他們是熟悉了那幾位老爺(雖然法定稱號是少爺)是要送的,由各該聽差收下等起床時慢慢的吃。這時候飯廳里的坐位是很寬暢的,吃稀飯的人可以從容的喝了一碗又一碗,但是等到午飯或晚飯,那就沒有這樣的舒服了。飯廳用的是方桌,一桌可以坐八個人,在高班卻是例外,他們至多不過坐六人,坐位都有一定,只是同班至好或是低級里附和他們的小友,才可以參加,此外閑人不能闌入。年級低的學生一切都無組織,他們一聽吃飯號聲,便須直奔向飯廳里去,在非頭班所佔據的桌上見到一個空位,趕緊坐下,這一餐飯才算安穩的到了手。在這大眾奔竄之中,頭班卻比平常更安詳的,張開兩隻臂膊,像螃蟹似的,在曲折的走廊中央大搖大擺的踱方步。走在他後面的人,不敢繞越僭先,只能也跟着他踱,到得飯廳里,急忙的各處亂鑽,好像是晚上尋不着窠的雞,好容易找到位置,一碗雪裏蕻上面的幾片肥肉也早已不見,只好吃頓素飯罷了。
一一打靶
吃過早飯後,在八點鐘上講堂之前,每天的功課是打靶,但是或者因為子彈費錢的緣故吧,後來大抵是隔日打一次了。打靶是歸兵操的徐老師指導的,那時管輪堂監督暫兼提調,所以每回由他越俎經管,在一本名冊上籤注某人全中,中一兩槍,或是不中。後來兵操換了隊伍出身的梅老師,打靶也要先排了隊出去,末了整隊回來,規矩很嚴了,最初卻很是自由,大家零零落落的走去,排班站着,輪到打靶之後,也就提了槍先回來了,看去倒很有點像綠營的兵,雖然號衣不是一樣。老學生還是高卧着聽人家的槍聲,等到聽差一再的叫,打靶回來的人也說,站着的人只有三兩個了,老爺們於是蹶然而起,操衣褲腳散罩在馬靴外邊,蓬頭垢面的走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開上三槍,跑回宿舍來吃冷稀飯,上課的鐘聲也接着響了起來了。學堂以前打靶只是跪着放槍,梅老師來后又要大家卧放立放,這比較不容易,不免有些怨言,但是他自己先來,不管草里土裏,隨便躺倒,站着舉起槍來,隨手打個全紅,學生們也就無話可說,古人云:“以身教者從,”的確是不錯的。梅老師年紀很輕,言動上有些粗魯但也很直爽,因此漸漸得到學生的佩服,雖然我因為武功很差,在他所擔任的教科中各項成績都不好,和他不接近,但是在許多教習中我對於他的印象要算是很好的。
一二午前的點心
學堂里上課的時間,似乎是在沿用書房的辦法,一天中間並不分做若干小時,每小時一堂,它只分上下午兩大課,午前八點至十二點,午後一點半至四點,於上午十點時休息十分鐘,打鐘為號,也算是吃點心的時間。關於這事,汪仲賢先生從前曾經有這幾句話說得極好:“早晨吃了兩碗稀飯,到十點下課,往往肚裏餓得咕嚕嚕的叫,叫聽差到學堂門口買兩個銅元山東燒餅,一個銅元麻油辣醬和醋,拿燒餅蘸着吃,吃得又香又辣,又酸又點飢,真比山珍海味還鮮。”這裏我只須補充說一句,那燒餅在當時通稱為侉餅,意思也原是說山東燒餅,不過用了一個別號,彷彿對於山東人有點不敬,其實南京人稱侉子只是略開玩笑,山東朋友也並不介意的。這是兩塊約三寸見方的燒餅連在一起,中間勒上一刀,拗開就是兩塊,近來問南京人卻已不知道這東西,也已沒有侉餅的名稱,但是那麻油辣醬還有,其味道厚實非北京所能及,使我至今未能忘記。那十點鐘時候所吃的點心當然不止這一種,有更闊的人吃十二文一件的廣東點心,一口氣吃上四個也抵不過一隻侉餅,我覺得殊無足取,還不如大餅油條的實惠了。汪仲賢先生所說是一九一〇年左右的事,大概那種情形繼續到清末為止,一直沒有變為每一小時上一堂的制度吧。
一三洋文講堂
洋文功課是沒有什麼值得說的,頭幾年反正教的都是普通的外國語和自然科學,頭班以後才弄航海或機械等專門一點的東西,倒是講堂的情形可以一講,因為那是有點特別的。洋文講堂是隔着甬道,東西對立,南北兩面都是玻璃窗,與門相對的牆上掛着黑板,前面是教習的桌椅,室內放着學生的坐位四排,按着名次坐。南京的冬天本不很冷,但在黑板左近總裝起一個小火爐來,上下午生一點爐火,我想大概原來是對付洋教習的吧,我們卻並不覺得它有什麼好處,特別如有一時期代理二班教習的奚老師,他還把桌子挪到門口那邊去,有點避之若浼的意思。到了夏天,從天井上掛下一大塊白布的風扇,繩子由壁間通出去,有聽差坐在屋外小弄堂里拉着,這也是毫無用處的東西,後來學堂也作興放暑假若干天,那時候或者這就取消了吧。漢文講堂只是舊式的廂房,朝東全部是門,下半是板,上部格子上糊紙,地面砌磚,與洋文講堂比較起來差得多了,那些火爐風扇也都沒有,好在每星期只有一天,也就敷衍過去,誰都沒有什麼不平。還有一層漢文簡直沒有什麼功課,雖說上課實際等於休息,而且午後溜了出來,回到宿舍泡一壺茶喝,閑坐一會兒也無妨礙,所以這一天上課覺得輕鬆,不過那要走間道走過文書房,不是新生所能做到的罷了。
一四漢文講堂
我說漢文功課覺得輕鬆,那是因為容易敷衍之故,其實原來也是很難的,但是誰都無力擔負,所以只好應付了事了。那時漢文教習共有四人,一位姓江,一位姓張,都是本地舉人,又兩位是由駕駛堂監督朱,管輪堂監督周兼任,也是舉人,總辦方碩輔是候補道,大概也是秀才出身,他的道學氣與鴉片煙氣一樣的重,彷彿還超過舉人們,這隻要看入學考試和漢文分班的幾個題目就可知道。我的國文教員是張然明老師,辛丑十月的日記上記有幾個作文題目,今舉出二十日的一個來為例:“問:秦易封建為郡縣,衰世之制也,何以後世沿之,至今不改,試申其義。”這固然比那“浩然之氣”要好一點,但沒法辦還是一樣的,結果只能一味的敷衍,不是演義便是翻案,務必簡要,先生一半因為改卷省力,便順水推舟,圈點了事,一天功課就混過去了。這種事情很是可笑,但在八股空氣之下,怎麼做得出別的文章來呢。汪仲賢先生說:“有一位教漢文的老夫子說,地球有兩個,一個自動,一個被動,一個叫東半球,一個叫西半球。”這不知道是那一位所說的,我們那時代的教員還只是舊的一套,譬如文中說到社會,他誤認為說古代的結社講學,刪改得牛頭不對馬嘴,卻還不來摻講新學,汪先生所遇見的已是他們的後任,不免有每下愈況之感了。
一五操練
午飯後吹號體操,這有點不大合於衛生,但這些都沒有排在上課時間裏,因為那時間是整個的被洋漢文佔去了,所以只好分配在上課的前後去了。新生只弄啞鈴,隨後改弄像酒瓶似的木製棍棒,有點本事的人則玩木馬,雲梯及槓桿等,翻跟斗,豎蜻蜓的獻技,雖然平日功課不好,但在大考時兩江總督會得親自出馬,這些人便很有用處,因此學校里對於他們也是相當重視的。每星期中爬桅一次,這算是最省事,按着名次兩個人一班,爬上爬下,只要五分鐘就了事,大考時要爬到頂上,有些好手還要蝦蟆似的伏在桅尖上,平常卻只到一半,便從左邊轉至右邊,走了下來了。最初的教習是林老師,本校老畢業生,年紀並不大,因為吃鴉片煙,很是黑瘦,他只是來叫幾句英語號令,他的本領大概也只能玩棍棒而已,後來換了新軍出身的梅老師,那是一位很有工夫的人,諸事都整頓起來了,但是爬桅也歸了他指導,這於他多少是覺得有點彆扭的。兵操在晚飯以前,雖然不是天天有,但一星期總有四次以上吧。梅老師之前教操的是一位徐老師,平時下操場他自己總還是穿着長袍,所以空氣很是散漫,只是敷衍了事,到得考試時候,照例有什麼官來監考,那一天他才穿起他的公服來,大帽馬褂,底下是戰裙似的什麼東西,看去有點滑稽,彷彿像是戲台上的人物。
一六點名以後
出操回來,吃過晚飯之後,都是學生自己所有的時間了。用功的可以在燈下埋頭做功課,否則也可以看閑書,或是找朋友談天,有點零錢的時候,買點白酒和花生米或是牛肉,吃喝一頓,也是一種快樂。到了九點三刻,照例點名,吹號不久,即由監督同了提着風雨燈的聽差進來,按着號舍次序走過去,只看各號門口站着兩個人便好,並不真是點呼,這樣就算完了。十點鐘在風雨操場上吹就眠的號,那裏有兩隻廚房裏所養的狗,聽了那一套號聲,必定要長嗥相和,數年如一日,可是學生們聽了卻毫不關心,要用功或談天到十二點一點都無所不可,問題只是燈油不夠,要另外給錢叫聽差臨時增加,因為一個月三百文的洋油,每天一定的分量是不大多的。兩堂宿舍中以管輪堂第十六至三十號這一排為最好,因為坐東朝西,西面是門,有走廊擋住太陽,東窗外是空地,種着些雜樹,夏天開窗坐到午夜,聽打更的梆聲自遠而近,從窗下走過,很有點鄉村的感覺。後來回想起來,曾寫過一首諧詩以為紀念,其詞云:“昔日南京住,匆匆過五年。炎威雖可畏,佳趣卻堪傳。喜得空庭寂,難消永日閑。舉杯傾白酒,買肉費青錢。記日無餘事,書盡一編。夕涼坐廊下,夜雨溺門前。板榻不覺熱,油燈空自煎。時逢擊柝叟,隔牖問安眠。”題雲“夏日懷舊”,原是說暑假中的事情的。
一七星期日
星期日照例是宿舍一空,有些家住南京的學生都回家去了,一部份手頭寬裕的上城南去玩,其次也於午後出城往下關,只有真是窮得連一兩毛錢都沒有的才留在學堂里閑坐。這所謂周末空氣,在星期六下午便已出現,出操回來之後本城學生便紛紛告假回去,大抵要到星期日點名前才回校,但也有少數節儉家特別要吃了晚飯後才去,次日也於飯前趕回學堂,魯迅曾很挖苦他們,說七月半開放地獄門,有些鬼魂於飯後出來,到了十六那天跑回地獄去吃晚飯,可說是刻畫盡致了。往城南去大抵是步行到鼓樓,吃點小點心,雇車到夫子廟前,在得月台吃茶和代午飯的饅頭面,遊玩一番,迄走到北門橋,買了油雞鹽水鴨各一角之譜,坐車回學堂時,飯已開過,聽差各給留下一大碗飯,開水一泡,如同游是二人,剛好吃得很飽很香。若是下關,那很可以步行來回,到江邊一轉,看上下水輪船的熱鬧之後,在一家鎮江揚州茶館坐下,吃幾個素包子,確是價廉物美,不過這須是在上午才行罷了。學生告假出去,新生和低班學生總喜歡穿着操衣,有點誇示的意思,老班則往往相反,大都改穿了長衣,這原因很有點複雜,有的倚老賣老,有的世故漸深,覺得和光同塵,行動稍為方便,但有的也由於要躲避人家的耳目,有如抽兩口鴉片煙,在每班裏這種仁兄也總是會得有個把人的。
一八不平
學堂里的生活照上邊所說的看來,倒是相當的寫意的,但是那裏的毛病也漸漸顯現出來,在我做了二班學生的時候,有好些同學不約而同的表出不滿意來了。其一是覺得功課麻胡,進步遲緩,往往過了一年半載,不曾學了什麼東西。其二是烏煙瘴氣的官僚作風,好幾年都是如此,雖然以我進去的頭兩年為最甚。只根據不完全的舊日記,壬寅(一九〇二)年中便有這兩件可以為例,都是在方碩輔做總辦的時代的事。正月廿八日,下午掛牌革除駕駛堂學生陳保康一名,因為文中有“老師”二字,意存譏刺雲。又七月廿八日,下午發贍銀,聞駕駛堂吳生扣發,並截止其春間所加給銀一兩,以穿響鞋故,響鞋者上海新出紅皮底圓頭鞋,行走時吱吱有聲,故名。在這種空氣之中,有些人便覺得不能安居,如趙伯先楊曾誥等人,均自行退學,轉到陸師或日本去,次年四月里胡鼎也因文章犯忌諱,迫令退學了。甲辰乙巳年間,總辦是蔣超英,他不是候補道,原是水師出身的人,甲申中法戰役失機革職,後來起複,官銜是前游擊。他在操場對學生訓話,說你們好好用功,畢業便是十八兩,十六兩,十四兩,將來前程遠大,像薩鎮冰,何心川那樣,都是紅頂子,藍頂子。蔣君人雖粗魯,卻還直爽,所以我對於他個人相當有好感,但是這種升官發財學說那總是不足為訓的了。
一九不平二
汪仲賢先生在他的《回憶》中曾說:“校中駕駛堂與管輪堂的同學隔膜得很厲害,平常不很通往來。據深悉水師學堂歷史的人說,從前兩堂的學生互相仇視,時常有決鬥的事情發生,有一次最大的械鬥,雙方都毆傷了許多人,總辦無法阻止,只對學生嘆了幾口氣。”這一節話當出於傳聞之誤,我們那時候兩堂學生並無仇視的事情,雖然隔膜或未能免,倒是同堂的學生因了班次不同很不平等,特別是頭班對於二班和副額,如不附和他們做小友,便一切都要被歧視以至壓迫。例如學生房內用具,都向學堂領用,低級學生只可用一頂桌子,但頭班卻可以佔兩頂以上,有時便利用了來打牌。我的同班吳志馨君同頭班的翟某同住,後來他遷住別的號舍,把自己固有的桌子以外又分去了那裏所有的三頂之一,翟某大怒罵道,你們即使講革命,也不能革到這個地步。過了幾天,翟的好友戈某向著吳君尋釁,說我便打你們這些康黨,幾乎大揮老拳,又有高某也附和着鬧,大家知道這都是桌子風潮的餘波。吳君當然並非康黨,也未曾參加講革命,但他們看來敢於不尊敬前輩,當然要以“亂黨”論了。吳君後來調往駕駛堂,畢業后當了幾年艦長,民國十六七年北伐時他在青島做渤海艦隊司令,因為“通敵”為張宗昌所槍斃,那時才真應了翟戈二人的話了。
二〇爭鬥
學生有這些不平,便慢慢的要顯現出來。第一步是想改換環境。壬寅冬天總辦換了黎錦彝,也是候補道,卻比較年輕,江督又叫他先去日本考察三個月,校務令格致書院的吳可園兼代。聽說他要帶四名學生同去,大家覺得這是一條出路,便同胡鼎,張鵬,李昭文共四人往找新舊總辦,上書請求,結果說是帶畢業生去,計劃完全失敗。胡鼎又對江督及黎氏上條陳,要怎樣改革學堂,才能面目一新,大概因為理論太高,官僚也於改革少興趣,自然都如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影響。對於學生間的不平等,要想補救,空談是無用的,只能用實行來對抗,剝削役使一切不承受,也不再無理地謙遜,即如上文說過的上飯廳的時候,儘管老學生張開了螃蟹的臂膀在踱着,後邊的人就不客氣的越過去,他們的架子便只好擺給自己看了。這種事情積累起來,時常引起衝突,老班只有謾罵恫嚇,使用無賴的手法,但是武力不能解決問題,經過一次爭鬧,他們的威風也就減低一層,到後來再也抖不起來了。那時候的二班只注意於打破不平等,這事終於成功了,但這只是消極的一面,以後升了頭班,決不再去對別班擺架子,可是並沒有更進一步的做,去同他們親近交際,班次間的不平等是沒有了,但還存在着一種間隔,或者可以說是疏遠,這風氣不知道後來什麼時候才有轉變。
二一老師
在學堂里老師不算少,一起算起來共有八位,但是真是師傅似的傳授給一種本事的卻並沒有。即如說英文吧,從副額時由趙老師奚老師教起,二班是湯老師,頭班是鄭老師,對於這幾位我仍有相當敬意,可是老實說,他們並沒有教我怎麼看英文,正如我們能讀或寫國文也不是那一個先生教會的一樣,因為學堂里教英文也正是那麼麻胡的。我們讀印度讀本和文法,(還不是“納思菲耳”,雖然同樣的是為印度人而編的,)有如讀《四書章句》,等讀得久了自己了解,我們同學大都是受的這一種訓練。於我們讀英文有點用的只是一冊字典,這本是英文注漢字,名字卻叫做“華英字典”,用薄紙單面印刷,有些譯語也特別奇妙,但是後印本隨即刪去,改稱“英華字典”則又是後來的事了。本來學堂里學洋文完全是敲門磚,畢業之後不管學問的門有沒有敲開,大家都把它丟開,再也不去讀了,雖然口頭話還是要說幾句的。我是偶然得到了一冊英文本的《天方夜談》,引起了興趣,做了我外國語的老師,假如沒有它,大概出了學堂,我也把那些洋文書一股腦兒的丟掉了吧。有些在兵船上的老前輩,照例是沒有書的了,看見了這《天方夜談》也都愛好起來,雖然我的一冊書被輾轉借看而遺失,但也還是件愉快的事,因為它能教給我們好些人讀書的趣味。
二二老師二
漢文老師我只有一個,張然明名培恆,是本地舉人,說的滿口南京土話,又年老口齒不清,更是難懂得很,但是對於所教漢文頭班學生很是客氣,那些漢文列在三等,雖然洋文是頭班,即是螃蟹似的那麼走路的人,在他班裏卻毫不假以詞色,因為他是只以漢文為標準的。說到教法自然別無什麼新意,只是看《史記》,“古文”,作史論,寫筆記,都是容易對付的,雖然用的也無非是八股作法。辛丑十一月初四日課題是:“問:漢事大定,論功行賞,紀信追贈之典闕如,后儒謂漢真少恩,其說然歟?”我寫了一篇短文,起頭云:“史稱漢高帝豁達大度,竊以為非也,帝蓋刻薄寡恩人也。”張老師加了許多圈,發還時還誇獎說好,便是一例。那時所使用的於正做之外還有反做一法,即是翻案,更容易見好,其實說到底都是八股,大家多知道,我也並不是從張老師學來的,不過在他那裏應用得頗有成效罷了。所以我在學堂這幾年,漢文這一方面未曾學會什麼東西,只是時時耍點拳頭給老師看,騙到分數,一年兩次考試列在全堂前五名時,可以得到不少獎賞,要回家去夠做一趟旅資,留住校里大可吃喝受用。所看漢文書於後來有點影響的,乃是當時書報,如《新民叢報》,《新小說》,梁任公著作,以及嚴幾道林琴南的譯書,這些東西那時如不在學堂也難得看到,所以與學堂也可以說間接是有關係的。
二三天方夜談
《天方夜談》是我在學堂里看到的唯一的新書,如讀本所說我想我該喜歡它的。在中文書方面,當時看了很喜歡的也有好些,如《飲冰室自由書》等,真可以說是讀了不忍釋卷,但是後來也就不怎麼珍重了。《天方夜談》的時間卻是很長,正如普通常說的,從八歲至八十歲的老小孩子大概都不會忘記它,只要讀過它的幾篇。在本國這類的東西並不是沒有,如《西遊記》,《封神傳》,民間傳說的故事如白蛇,蛇郎及老虎外婆等,文人寫的有《聊齋志異》為代表,這些也為人所愛讀,過於四書五經,但是比起《天方夜談》來總還有點不如。《西遊》《封神》的故事裏大人物太多,都是什麼老祖什麼佛,空氣有點硬化,而且不免單調,蛇郎等童話沒有這缺點了,卻是還在幼稚期,不曾十分長發。《天方夜談》原是這一類質料,但從市場上經過了來,由多年說話人的安排與聽眾的取捨,使它更是豐富純熟,要拿以前茶館裏的聊齋演義相比,多少近似,不過它並無蒲留仙那樣的原本,所以可說是真正的民間文學了。我認識了這一本書,覺得在學堂里混過的幾年也還不算白費,雖然那時的書早已遺失了,前幾年托友人在上海買了一冊現代叢書本,根據白敦譯文最為可靠,可惜中間一疊十六頁錯訂缺少。中文有奚若譯四冊,大抵系依據雷恩譯文選本,因為是古文,所以沒有細讀。
二四打靶余聞
打靶在外場操練中間最為簡單,也比較有興趣,有時候等全體完畢之後,可以請求再多打一次。所用槍械本來是馬梯尼,不但笨重,反座力也強,肩頭要撞得紅腫,我進去時剛換了毛瑟槍,就好得多了。打靶場在學堂西邊,南頭有一座小土山,山下放了靶子,近地插上小紅旗,一直倒也沒有出過什麼事情。只有一次,打靶中間忽然有四五隻狗成群地跑過來,打靶的已經把槍停住了,監督是念《感應篇》放生的人,急得連聲大叫不要放,那時輪到打靶的恰巧是頭班的余德先,他的打槍算是不錯的,聽了起了反感,舉槍一發,看見一頭大黃狗倒在地上,跳起來一下,隨即躺倒不動了。這件事不打緊,卻使得監督大為狼狽,在他的功過格上至少要填上好幾過了。又一次是預備大考,在打靶之後接着兵操,平常操演只放空槍,這時要放響槍了,發給了黃蠟封口的子彈,排好班分行對立,徐老師恐怕槍膛留有實彈,叫大家先放一下看。沒有號令誰都沒有裝上什麼,放不出什麼聲音,其中卻夾着一兩響聲,只見西邊排頭杜君拋槍奔去抱頸大叫,難道真是中了槍了么?徐老師跑去檢查,操衣領頭擱着一堆熔化的黃蠟,項頸上燙成一個大水泡,看東邊排頭戈君的槍膛子留有彈殼,可見他是裝填了,而且還是平放,或者瞄準了項頸放的也未可知。再查杜君的槍里也有彈殼,那麼他原是對放的,只是沒有打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