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諱改姓

避諱改姓

中國古時候的人,忌諱自己的和父祖的名字,很是可笑,底下的人犯了諱,便要大發雷霆,若是朋友們不小心,說錯了話,要是觸犯了父或祖的“嫌名”,即是同音異義的字,也必定要大哭而起,弄得人家怪難為情的。陸放翁《老學庵筆記》裏有一則云:

“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者多被榜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因為諱登的嫌名,遂忌燈為火,結果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句故典,遂流傳下來了。州官且尚如此,何況皇帝老爺,他要避起諱來,自然更是了不得了,弄得許多字殘缺不全,有如“胤”字的丟了右邊胳膊,“顒”字不見了兩隻腳之類。幸而這種字用處不多,不大受影響。“玄”字因康熙名字的關係,改寫作“元”,不但意義不對,而且聲音各別,便一塌糊塗的改了:譬如玄色本是黑色,今如稱為元色,豈本指的本色乎?又凡如道教關係的“玄”也都改從“元”,於是蘇州一個“玄妙觀”,北京一個“崇玄觀”—歷史上有名的“曹老公觀”,自從改名以來,永無翻身複姓的希望了!元妙觀與崇元觀,本來念得順口了,誰也不想來改,所以也就不妨將錯就錯的叫下去了。

但是有人因為避諱,把姓都改了的,那可不是一事。從前劉大白,民國初年將原來金姓複姓為劉,據說是避吳越王錢繆的諱,那已是一千年前的事了。二百五十年前,清雍正叫姓丘的一律改姓“邱”,以避孔子的諱,並且要讀作“九”以示區別。這字一改直到今日,似乎應該復元了吧?紀曉嵐說過一件故事,乾隆時有過這麼一回事:當時有一塊墳地,兩家爭訟,一家姓邱,持有老契,系康熙年間立的,證據確鑿,所以勝利,但別一姓卻終不肯相讓。這知縣頗肯用心,覺得可疑,所以細心研究,終於發見這契紙是假造的,理由是康熙年間不可能賣田給“邱”姓的。我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見到此事,多年不曾忘記,總想有機會告訴一聲姓“邱”的朋友,這個本來面目現在可以恢復了。只在雍正以前書中去找,左丘明,丘遲,丘為,都沒有花耳朵的,即此便是證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片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木片集
上一章下一章

避諱改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