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早朝(二)
袁術首先說了下袁耀以後參政的事,還有一個月後舉行袁耀成人禮和開府的事,眾臣自然又是一番行禮和恭賀。
接下來就是早朝的正題了,袁術身邊的小黃門“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的話音剛落,楊弘就跳了出來。
“臣有本奏,臣前些日子夜觀星象,算到今年中原包括淮南之地有大旱災,臣為防有錯,還特意派人去曹操那裏查了一下,發現那些民軍都在全力挖溝渠儲水,以備澆灌,看來旱災是屬實了,如今我們也應該早作準備了。”
袁耀有些驚奇,沒想到古人夜觀星象的本事是真的,而且在有真材實料的謀士中還很普及,那看來豬哥借東風應該也不全是羅貫中虛構的了。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多少文化瑰寶啊,後人沒能力繼承,就否定他的存在,貶之為迷信,一心去追求西方所謂的科技真理,真是愚不可及。取長補短沒有什麼,但是丟了祖宗的傳承,那還有臉自稱龍的傳人嗎?到最後只不過是一個長着東方面孔的西方人而已。
袁耀一想到後世的這些情景,就忍不住嘆息痛恨,不過以前只能徒自發發牢騷,無可奈何,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到了三國,只要統一全國,就完全有能力徹底地改變歷史了,哪還會有什麼五胡亂華,到時候中華就要一直牢牢地屹立在世界之巔。
袁術聽了楊弘的話,不以為意,畢竟哪年沒有旱災洪澇的,最多收成少點,哪需要做什麼準備啊。
所以袁術很隨意地點了點頭,準備就這麼揭過這件事了。
袁耀看到袁術的反應自然急了,連忙說道:“啟稟父皇,兒臣前些日子有仙人託夢,也告訴兒臣今年有大旱災,若是不提前準備,恐怕會顆粒無收的,江淮之地將會十室九空的。”
古人一般是不敢拿仙人託夢亂說的,所以袁術還是很相信袁耀說得話的,這才對旱災重視起來,開始詢問楊弘如何來做準備。
“那伯玄(楊弘字,查不到,自己隨便取了個)可有良策應對。”
閻象和楊弘看到袁術果然能聽進去袁耀的勸,頓時開心起來,就連彷彿一直獨身於事外的袁渙都好奇地看了袁耀幾眼,袁耀的感覺那是相當敏銳的,自然感受到了眾人的眼光,但是卻發覺一道分外熾熱的眼光從那四個湊數的文官里射出來,袁耀微微偏了偏頭,用眼角看了一下,發現是那個叫舒邵的侍郎,就是剛才在午門向袁耀行禮后沒有攀談的第四個人,袁耀仔細地回憶了一下舒邵這兩個字,發覺似乎在書上看到過,好似有點印象,又好似沒有,只能暗暗地記在心裏,反正看那舒邵的表情,估計是想來投效的,以後自然會弄明白的。
這也不能怪袁耀不記得了,這舒邵雖然在三國志袁術傳里有記載,但也只是出現一次而已。
袁術於197年冬季碰上大旱災與大飢荒,實力嚴重受損,江淮之間處處可見人吃人的慘劇。當時沛相舒邵(字仲應)勸袁術散糧救饑民,袁術聽后大怒,將斬之。仲應:“知當必死,故為之耳。寧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於塗炭。”袁術受感動,乃下馬牽之曰:“仲應,足下獨欲享天下重名,不與吾共邪?”,乃聽從仲應之言。然而為時已晚,此時袁術的衰敗僅僅靠散糧救濟百姓已經無法逆轉了。
但是從這段記載至少可以看出兩點,一,舒邵不怕死,能為民請命,品德好;二,舒邵有比較好的才能和見識。
有這兩點,舒邵就至少是個太守之才了。
楊弘胸中自然早有對策,很自信地說道:“啟稟皇上,臣只想到了兩點,一是要多挖溝渠儲水,以便澆灌,二是要停止拉壯丁充軍,以保證民間有充足的勞動力。”
袁術聽了有些不悅,多挖溝渠他沒意見,但是擴軍是他一向的主張,軍隊的戰鬥力比不上曹操呂布那些諸侯的軍隊,就想用數量來彌補質量的不足。
所以袁術就冷哼了一聲,說道:“軍隊若是不夠,又怎麼能保護好百姓呢?即便大豐收了,也不過是別人的果實了。”
只是袁術不知道的是他越是強拉壯丁,就越不得民心,軍心自然也不會好,那軍隊的戰鬥力是不增反減的。
袁耀自金龍入體,體質各方面都遠超常人,眼神也極為銳利,看到了袁術臉上陰沉的表情。
袁耀有些遲疑,不知道該不該勸說,畢竟雖然是父子,但是皇家是不講親情的,袁術能容忍一次,不代表每次都能容忍,之前已經在很多方面都勸過他了,雖然效果很好,但是這次是正面的頂撞,畢竟袁術在眾人面前已經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即便他被自己說服了,也會在百官面前失去威信,不知道他心裏會不會認為自己是侍寵生驕呢?
雖然袁耀在遲疑,但是拍馬屁的小人永遠是反應最快的。
除了張勳,紀靈和橋蕤以外,其他的將領都是雜號將軍,平時並沒有兵權,手下只有幾百個親兵而已,只有打戰時袁術才會根據需要分兵,這雖然降低了將領謀反的可能,但是也造成了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結果,也是袁術的軍隊戰鬥力低下的一個原因。
當然了,這是以前,現在張勳雖然貴為大將軍,但是掌管的騎軍已經歸袁耀了,手下已經沒有部隊了,這也是袁耀接手騎軍時,張勳行為那麼失常的原因,要知道這三千騎兵只要有像呂布一樣的飛將統領,戰力絕不會輸於呂布的奔狼鐵騎的,所以袁術才會讓他只統領這三千鐵騎就能壓紀靈一頭。
紀靈自然是常年訓練着二十萬步兵,雖然只是車騎將軍,在張勳之下,卻是朝野上下最有勢力的人了,由此可見袁術對他的信任。
橋蕤是皇宮衛尉,掌管着皇宮裏的三萬御林軍,也算是個實權人物了。
還有一個掌兵權的就是袁胤了,作為太尉,三公之一,在理論上是統管所有軍隊的,一般都是沒有實權的,但是袁胤作為袁術的絕對心腹,不僅統管着壽春城的三萬城衛軍,壽春城外的城南城北兩大軍營十萬步兵也是歸他管的,只是他是個文臣,沒有絲毫武力,對軍事方面也不感興趣,雖然盡心管理這些軍隊了,但是他一味地講究以德服眾,缺少殺伐果斷,所以在軍中並沒有什麼威信,這才導致了袁耀去蒲元的鐵匠鋪打誅侯槍時看到的景象,軍隊將士如土匪流氓一樣,將好好的壽春城弄的百姓怨聲載道。
雷薄陳蘭作為手無兵權的雜號將軍,經常借袁術之名去抄家滅族,之後又把其中一小部分所獲的財物獻給袁術,所以儘管閻象和楊弘多次向袁術彈劾他們,袁術都不做處理。
這些日子下來,有油水的大戶基本上都被光顧過了,只剩下紀靈閻象楊弘等這些大臣的所在家族了,所以即便雷薄和陳蘭上交了一小部分給袁術,剩下的也是富可敵國了,要知道他們可是從洛陽汝南一直抄家到淮南的,這些地方都是大漢有名的富庶之地,地主豪門極多。
陳蘭是很滿足這樣的日子,雖然是雷薄佔了大頭,但是剩下的錢財他幾輩子也是用不完的,要不是知道這是亂世,沒有勢力護着的話,是朝不保夕的,他早就想辭官不做,做個安樂富家翁了,再也不想過着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了。
雷薄並不滿足,他還想獲得兵權,畢竟現在是亂世,再高的身份地位,再多的錢財都沒有兵權重要,不信的話,看看漢獻帝的處境就知道了,雖然是皇帝,還不是人為刀俎他為魚肉,更何況雷薄只是個雜號將軍。
雷薄聽到楊弘的話后,就急了,這拉壯丁,他們各個將軍都可以藉此名正言順地擴充一些親兵,反正只要養的起,袁術並沒有規定親兵的數量上限,他錢財是很多,要不是怕袁術看出來,他早就拉個幾千人出來了。
楊弘建議不要再擴軍,豈不是斷了他們這些雜號將軍的兵源,雷薄急忙上前表態道:“皇上果然英明神武,一語中的,自己拿不到的,做的再好還不是為他人做嫁衣嗎?”
陳蘭作為雷薄的鐵杆粉絲,見雷薄發言了,也不管什麼內容,立刻出言表態支持。
其他的雜號將軍陳紀,樂就,李豐和梁剛見事關自己的利益,立刻也出言支持。
袁術見雷薄首先出言附和了自己,很是高興,笑眯眯地看了他一眼,雷薄是一陣興奮激動。
楊弘聞言氣的全身發抖,但還不等他出言。
閻象就神情激動地走出隊伍,指着雷薄說道:“一派胡言,沒聽到剛才太子殿下說的嗎?若不做準備,到時淮南十室九空,屍橫遍野,又由誰來負責呢?豈能為一己之私就置萬民於水火之中?到時沒了百姓,要我們這些大臣何用?”
閻象顯然是太過激動了,言辭如此激烈,連袁術都罵進去了。
楊弘暗嘆糟糕之際,雷薄就火上澆油,立刻說道:“在皇上面前,司徒大人居然敢如此詛咒仲家王朝,當真是膽大包天,欺君罔上了。”
袁術臉色陰沉地看向閻象,冷冰冰地哼了一句,“不知道司徒對此何以解釋呢?難道以為朕不敢殺你嗎?”
袁耀看到這種情況,知道不出言是不行了,閻象是一心為了仲家,袁術若殺了他,那就是自斷臂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