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傅點題
此刻誰都是下意識的冷落了華王,即便是華王說些什麼,沒有那個王爺會認真搭理,反而用外行話,哄着自己。
這種孤立一般的冷落,是華王從未經歷過的。華王自小在宮裏長大,因為陛下寵愛,養成了一種唯我獨尊的性格。他本以為,此次前來,便是一錘定音,便是四位王爺高呼千歲之後,奉旨辦事。未想到,四位王爺竟然敢有意見!
而且,還不將自己放在眼裏,還是拿哄小孩一套哄着自己,左一句:您不懂!右一句:您不知道!應付着自己!
這還得了,這天下,哪有人敢這樣!
看着幾個人你來我往的鬥智斗勇,莫海格早就明白了這些人內心的想法,轉頭瞅見,華王皺起眉頭,一臉冷漠的看着。便小聲的問道:“殿下,你有話想講?”華王正怒火熊熊,壓根就沒聽見莫海格的話,只是顧着看四王咄咄逼迫莫虎場景。
莫海格見華王沒理自己,也不好多說什麼,可這樣一直吵吵下去終究不是辦法,眼見從早上扯到中午。
現在的局面,莫虎已經被孤立了,特別是提到‘地方稅’之後,爭論更盛。莫海格又認真的看了看摺子,摺子把莫虎的心思說的太明白了,不過莫海格不願意判斷這場角逐的最後結果。
這所謂的軍費改制,不過是吸引四位王爺來華都的理由罷了,一場戲何苦這麼認真!
莫虎內心也在糾結,不斷的暗示莫海格幫助自己說句話,未想到莫海格一語不發。既然這樣,莫虎便在嘴仗間隙,說了句:“太傅,你覺得摺子有什麼不妥當的?”
“元帥,承讓,今天就是大家見個面,說說事,指個方向,若是陛下看到今日幾位將軍為此而爭論商討,想必是極為欣慰的,四日後,陛下有計劃在見各位一面,大後天,各位根據元帥的摺子寫個‘陳條’報上來,先給陛下看看。”莫海格說完,四位王爺也沒敢再說什麼話,便行禮要走。
四位王爺起身往外走。離門最近的楚王,已經要跨過門檻了,聽華王說了句:“各位叔父,陛下囑咐,祝典之前,不得離京,另有重用。”
不知道四位王爺怎麼想,反正是莫海格瞳孔驟然放大,但養氣功夫極好的他,並未表露什麼。而莫虎絲毫沒在乎禮儀,狠狠看了華王一眼。
華王被莫虎嚇了一跳,又看了看莫海格,便問:“太傅,我說錯了么?”
莫海格沒有說什麼,站起來淡淡的說:“華王,我們回宮吧。陛下還等着信呢。”
帝國自陛下登基后,從政治機構到民風建設開啟“西化改良”,本着“中學固本,西學強元”的“藥單”,開啟了近十年的“國體改制”,又因為這十年間,主持改良的先是張儀懷,續任張之民,因此又被稱為“二張改良”。
帝國36年,隨着張之民去世,時任政事堂總理大臣紀彬致仕,改良便不在推行,朝廷似乎進入到“留守”政府狀態。這個狀態下,原本太傅虛職的莫海格,因為兼了內閣的事務,已然成了百官之首。
國體改制,以“地方先試,朝廷跟進”、“事部先行,權部后改”以及“南方先動,北方暫緩”的三項原則,持續推行。帝國如今改良到此,戛然而止,朝廷體制和地方體制就混亂起來。
“地方先試,朝廷跟進”,如今的地方管理制度從巡撫衙門的“一言堂”過度到了法國式的“總委員會”集中決策的狀態(十龍治水,一龍牽總,九龍各管,互相制衡)。而朝廷還是各部尚書的“一言堂”。
“事部先改,權部后改”,事部顧名思義,就是以事務為主的部門,現行改制,因為牽扯不多。權部則是權力部門,牽一髮而動全身,改制則要慢改;舉個例子,六部之下,工部作為最大的事部,已經分為四部六署,內部稱呼已經是部長、署長。而戶部未改,依舊是尚書、侍郎。
“南方先動,北方暫緩”,南方省份改制先試先改,北方省份跟進。現如今,南方省份已經改為省長、副省長的制度北方的省份還是巡撫、布政使頭銜。
這樣的體制下,讓整個帝國處於混亂,並且時間已經持續了兩年,於此傳出來的消息是,陛下身體出了問題。
“太傅,這四王太有損朝廷的體面了,明明就是地方上的王爺,怎麼能這樣同朝廷講話,咱們朝廷要是想改什麼,找大家來議一議,議的是怎麼辦理!怎麼倒是真的提出意見了?還陰陽怪氣的!之前,你們和我講,四王軍區不好協理,我當四王就是沾着皇家血脈壓着你們,今天這倒是,我在檯子上坐着呢,他們竟然還...真是氣死我了,完全不把我當一回事。”
在回宮的路上,莫海格同華王坐在同一輛西式馬車上。一上車,華王便再也壓制不住火氣。
“太傅,你說,他們是不是要給我‘下馬威’?不服我?我可是爺爺下旨監國!”華王藉著講道。
莫海格沒有回答這樣在他看來幼稚的問題,反而問:“殿下,您今天看出什麼來了?”
“莫虎這個軍費改制,照這個樣子,根本推不下去!四王太驕縱了,根本不將朝廷放在眼裏!”華王講道。
莫海格:“嗯,你知道為什麼?”
華王:“我剛剛不是講了,就是仗着血脈,要是不是我皇家血脈,我當令便貶了他們!”
莫海格:“今天在場做的,除了我不是皇族人,其餘人呢?莫虎雖然不是宗家,也是能同殿下混上血緣。四個王爺里,和你最近的洛王,是你親叔叔。所以在這裏,血脈不是他們驕縱的理由。當前的軍府體制,是陛下當年為了防止權臣,而故意讓軍府對各個軍區統而不管。今天的局面,若不是莫虎還兼着中央軍區和大里衛隊軍區的司令,恐怕軍府的這個摺子也就是一張紙罷了,四王都不會認真的看的。”
莫海格繼續說:“殿下,您今天講了‘另有安排’,這個太關鍵了,他們四個會想盡一切辦法知道是什麼安排,若是一個打聽了出來,萬一潛回自己的軍區,結合今天的你看到的局面,我們怎麼辦?”
華王:“我們不是保密做的很好,他們不會輕易打聽到的。倒是他們這種對朝廷的態度,倒是值得重視,應該警告他們一下,您覺得呢?而且時間要快,最好明天,他們沒有反應過來,今晚我就去求見爺爺。”
莫海格:“《尚書》裏講,‘大富毋聲’,此時不要打草驚蛇的好。事情太急躁了,反而會出很多事情。”
華王擺了擺手,一副心事陳定的樣子,講:“此事,就不勞煩太傅費心了。”
莫海格還想說什麼,可已經到了宮門,便也只能行禮下車了。
莫海格心裏很清楚,華王從未離權力這麼近過,而今掌握了代批的權力,時日不長,卻已經有些驕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