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北方來犯
“柔兒你果然聰明。”盛昭淵看了身旁的秦雪柔一眼,將手中的奏摺遞給了她。
秦雪柔接過,發現奏摺上面寫着發現有游牧民族侵擾明盛國的邊境,希望朝廷能派兵增援。
明盛國位於整個大陸的南邊,而在北邊與它接壤的則是一些游牧民族。
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人口眾多,可是說不比明盛國的百姓少。但是明盛國一直沒有將北方的游牧民族放在心上,原因是北方的游牧民族雖然人口眾多,但他們的部落之間也充滿了內部鬥爭,一直未曾統一。
就如同一個內部四分五裂的國家一般。北方游牧民族的部族之間內亂尚且不能平息,又如何能夠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
更何況,北方的游牧民族通常與明盛國的交流也並不頻繁。只是在收成不好的時候會侵擾明盛國的邊境,搶一些糧食罷了。
秦雪柔看着奏摺,微微皺起了眉頭。對於北方的游牧民族,她並不了解,但是她猜想,這次的事件一定與胡國有關係。
畢竟。胡國可是北方游牧民族之中最大的一個部族。如今北方游牧民族來勢洶洶,她又怎麼能不懷疑這是胡國所為呢?
而且,從盛昭淵看到奏摺內容時頗為苦惱的神情,她可以斷定,這次來犯絕對不是和以往一樣簡單的侵擾事件,在這件事的背後,一定隱藏着什麼未知的秘密。
“阿淵,你還收到什麼消息?”秦雪柔望着盛昭淵皺着眉的樣子,直接開口問道。
盛昭淵聽秦雪柔問他,微微眯了眯眼睛,眸中帶上了一絲難得的凝重,沉聲答道,“此次北方游牧民族不似往常一般搶奪糧食,而是來勢洶洶,有攻佔城池的架勢。”
秦雪柔聽到盛昭淵的話,不禁疑惑的問道:“這北方游牧民族向來分散,部落之間分崩離析。就算是他們真的要攻佔城池,也不過一兩個小小的部落而已。憑着明盛國北方邊防守軍的兵力,為何還要請求朝廷的支援?”
明盛國如今已經面對胡國帶來的壓力,若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也要來插上一腳,怕是會給明盛國如今的狀況雪上加霜啊。
“據此次邊關來報,北方游牧民族共有二十四個部落,但這次是除胡國外最大的三個部族來犯。如今三族分別從三個方向攻打我明盛國的北方城池,眼看就要逼至我國北方的天險城池,幽州城。”盛昭淵墨色的眼眸如同一汪深不見底的潭水,靜靜地看着秦雪柔。對她說道。
聽到盛昭淵的話,秦雪柔的眉毛不禁微微一皺,漂亮的鳳眸裏面也閃過一絲詫異,對盛昭淵道,“若只是各族分別攻打,我們尚可以逐一破解……只怕三族聯手,早已是聯合好的,他們想要一舉攻下幽州城!”
盛昭淵聽到秦雪柔的話,點了點頭。墨色的眼眸之中也流露出一絲讚許之色,只是臉上仍帶着幾分凝重,對秦雪柔沉聲說道:“柔兒你同我想的一般。所以,當我看到這份奏摺的時候,就立刻飛鴿傳書,派我在北方的人去查了北方游牧民族如今的情況。”
秦雪柔看到盛昭淵眼中的凝重。自然也明白了北方邊境如今的局勢怕是不容樂觀,她皺着眉頭望着盛昭淵,問道,“難道這北方游牧民族各部族之間看似散亂,其實早已經有人在背後暗中操控這次的行動?”
這話一說出來,秦雪柔的心裏不由得也是一跳。若論起國力而言,北方游牧民族並不比明盛國遜色多少,只是因為北方各部族一直內亂不停,明盛國才對他們不加重視。
可若是一旦有人可以掌控整個北方游牧民族。那麼他們對明盛國來說也可以稱得上一個強敵了。
更可怕的是,這個暗中操縱整個北方游牧民族的人,表面上卻還是紋絲未動。若不是這次游牧民族的行動,自己和盛昭淵可能還都沒有察覺到此人的存在。能在在不知不覺之中收服那麼多的部族,此人手腕之強硬。可想而知。
“柔兒猜的不錯。”盛昭淵點了點頭,墨色的眼眸之中不自覺的閃過一絲濃濃的興味,這次他終於遇到了一個可以與他對抗的對手。
很好……他已經好長時間都沒有遇到一個像樣的對手了,他的嘴角微微勾起,墨色的眸子深不見底,閃過一絲光芒,繼續對秦雪柔說道,“聽說北方游牧民族五年前出現了一個通天盟,盟中教眾遍佈北方的每一個部落,小到街頭的百姓大到各個部族的機要人物。”
“可以說,通天盟中血液幾乎可以操縱整個北方游牧民族。這一次的攻城事件,就是由通天盟下達的命令。以盟中重要人物,勸服了那三個部族首領,從而發起的。”
“通天盟?”秦雪柔漂亮的鳳眸之中也閃過一絲興趣,能夠如這般不知不覺間建立起如此龐大的一個通天盟,並且將勢力滲透到北方所有的游牧部落中,其實力與心機可想而知。
而更加令人佩服的卻是這位通天盟盟主的心思。
這北方游牧民族各個部族之間素來不和。內部混戰很是不堪,想要以武力來讓他們達到統一幾乎是做不到的。想要以一個部族來統治其他部族,怕是也不容易。而這個通天盟盟主可以算得上是另闢蹊徑了。
“若是我沒有猜錯,這通天盟盟主,應當是北方部族首領中的一個吧?”秦雪柔墨色的眼眸之中帶着篤定,靜靜地望着盛昭淵,似乎在等待他告訴自己答案。
盛昭淵微微抿了抿唇,一雙墨色眼眸之中閃過一絲調笑,他勾唇笑道:“噢,柔兒為何這般想?”
他揉了揉秦雪柔的發頂,又繼續說道,“通天盟盟主的身份我還沒有查到。不過我想的和柔兒你一樣,因此派人去查了北方部族首領的資料。”
“結果如何?”秦雪柔的臉上帶上了一絲興味,眸中也閃過一絲亮光,望着盛昭淵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