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何為國富民強?
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他繼續說道,
“高熾,我雖不知道你為什麼有這種自信,但你可曾想過萬一。
萬一蒙古人死灰復燃,攻破了九邊,直入中原。
萬一北方再次出現叛亂,糜爛一片,若是沒了南京作為後備,咱大明的千秋基業豈不是要拱手讓人?
要知道,之古至今,除了太祖爺爺,歷代王朝可都是由北向南統治天下的啊!”
李天就知道朱允炆會出現這種想法,心裏沒有任何意外。
不過話說回來,整個天下恐怕除了李天之外,就沒人這麼不把蒙古人的威脅不當回事的。
這可不是故意在抬高蒙古人的戰鬥力,而是人家的確是有這個實力。
朱棣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五次北征,看起來功勛卓著,把蒙古人欺負的夠嗆,但其實對於蒙古人來說,並未傷筋動骨。
不然也不會在二十多年之後,在土木堡之役,見大明二十萬大軍連帶勛貴集團的精銳給一鍋端了,差點將大明給滅國。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從來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過去是這樣,今天是這樣,未來三四百年的時間,依然是這樣。
李天的自信在外人看來的確是有點太過盲目了。
不要說朱允炆不信了,其實就連楊士奇等人也不覺得,蒙古人都是草包,是可以蔑視的威脅。
李天也知道,沒事事實佐證,自己單憑空口白牙,就算磨破了嘴皮子估計別人也不會相信自己的。
索性,他也不解釋了,在他的預計之中,半年之內,之多一年,蒙古人必然還會南下,到時候再向全世界證明這件事也不晚。
但現在他首先要做的是,說服朱允炆,讓他不要在摻和南京這邊的事情,不然誰也不能保證,最後會發生什麼超出控制的事情。
李天搖頭苦笑了一下,然後緩緩坐下,端起茶壺給自己重新倒了一杯熱茶,一邊示意朱允炆坐下慢慢聊,一邊開口道,
“蒙古人的威脅,咱們暫且不提,經過五次北征,他們想要集結起突破九邊的大軍,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我還是和堂兄你說說,我為什麼一定要將南京降級為普通城市的原因吧!”
朱允炆聽到這話,心裏撲通撲通重重的跳了兩下,總算是進入正題了,他的確是非常的想知道李天為什麼這怎麼做。
因為在他看來,這分明就是自掘墳墓,自斷根基的做法啊。
他可不相信李天是一個什麼都不懂,做事完全憑藉喜好的無能君主,他通過一些渠道得到消息綜合分析。
感覺,李天不僅不是個昏君,甚至有可能是一個不比爺爺差的明君。
也正是因為這種巨大的反差,這才讓朱允炆始終想不通,李天為什麼非要這麼做。
這一瞬間,其實不只是朱允炆心跳加速,豎起了耳朵使勁聽,就連躲在一旁房頂上的唐賽兒和庄少游也是努力的閉氣凝神,想要知道李天為什麼要這麼做。
“高熾,難不成你真的打算這麼做,可是為什麼啊,你可知道,你一旦這麼做了。
整個南京城,不要說那些勛貴了,就連普通百姓都不會同意的,難道你真的不怕,一場能動搖大明根據的大亂髮生嗎!”
李天一邊喝茶,一邊揮手輕笑道,
“呵呵,堂兄莫急,聽我慢慢和你說。”
接着,李天深吸了一口氣,神情逐漸變得嚴肅,然後才緩緩說道,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有一個問題想要問問堂兄!”
“你問吧,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可以回答你!”
“如此最好不過了。
堂兄可知道,現如今南京城一個賣菜小販,一天收入幾何,每日生活所需又有多少!”
朱允炆聽到這個問題,頓時有些傻眼了。
如果李天問這南京城有多少百姓,多少駐軍,多少官員,甚至有多少勛貴,他都一清二楚,但這種極小極小的事情,他反而根本就不知道。
這其實也是他曾經作為一個皇帝形成的慣性,雖說體諒眾生疾苦,可一些細小的事情,他並不怎麼在乎。
李天瞧他那副神情,就知道他其實並不清楚。
“一個小販,每日挑着幾十斤重的擔子,走十幾里路,即便所有菜都賣掉,也不過能收入二三百文而已。
這其中還包括了,一大半的稅負和種子肥料錢。
若是扣去雜七雜八的所有東西,他一天最多也就能賺到不到一百文錢!”
“一百文,好像也不少了,足夠一個三口之家三五天的用度了。”
李天呵呵一笑,
“堂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一百文可不是一個人的收入,而是他們一家人的整體收入。
平均算下來,三口人一天也不過是三十多文的收入而已。
這樣看可能也不少了,但堂兄你想過沒有,這三十文他們可不是每天都能賺到的。
且不說,蔬菜生長需要時間,照料需要時間,且不能一年四季都有產出。
就說天氣的影響吧,若是碰上雨天,颳風,他們根本就沒辦法出攤!”
“菜農還只是南京城中芸芸眾生中的其中一個,類似他們這樣的人,甚至連他們也比不上的人,在這南京城中,絕不在少數。”
“他們機會每天都掙扎在溫飽的邊緣上,有的人甚至一天沒有賺到錢,全家人就要餓上一天,幾天賺不到錢,全家人都可能會餓死。”
“我想問堂兄一個問題。
咱大明不說國富民強吧,但少說也算國泰民安,可為什麼百姓還如此的困苦。
依然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吃了上頓沒下頓?”
李天的問題很尖銳。
這個問題,不要說朱允炆這個二十多年沒當皇帝的人了,就算他一直當皇帝到現在,都未必能參悟的透徹。
朱允炆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躲在一邊屋頂上的唐賽兒心中也有這個以為,
“是呀,大明不缺土地,資源機會,百姓也不是不努力,可為什麼百姓為什麼還是時常吃不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