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第3章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想通了這點,陳元開始着手考慮難民的事。

其實這種事並不難想,隋煬帝徵集大批百姓修運河,致使土地大面積荒廢,百姓苦不堪言,這也就導致了爆發。

後世對楊廣的評價貶褒不一,但是這在陳元看來,楊廣只是暴君,卻不是昏君。

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想做個文治武功的千古一帝,他非常有戰略眼光,這一點從修運河就能看得出來。

只不過太心急了,這種事哪是一朝一夕就能幹成的,沒個幾代底蘊哪是那麼容易啊。

你百年之內的活想要十年之內就幹完,步子邁的大了,自然就扯到蛋了。

人家秦始皇建長城、修皇陵,百姓徭役苦不苦,怨不怨?

可是人家就沒事,因為人家有那個能耐壓下去,他活着的時候,誰敢跳出來?

有多大鍋下多少米,你楊廣但凡循序漸進,也不會出這些亂七八糟的事。

要知道隋朝可是猛將如雲啊,隋文帝給他留下了豐厚的家底。

手裏抓着一把的炸彈,可惜一不留神把自己給炸了個稀巴爛。

陳元甩了甩腦袋,靜靜地思考着如何解決這個事。

其實還是那句話,解決這個並不難,無非就是義倉糧食儲備支撐不了多久。

正如宋仁傑所說的那樣,畢竟這都是嶺南的義倉。

這批難民用了,萬一明年豐收不景氣,那麼嶺南的土著百姓吃什麼?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農民吃飯可全都看天意。

退一萬步講,就算明年大豐收了,可義倉的儲備糧食也不可能源源不斷的解決難民。

這隻能治標,要想治本,那就讓這些難民都有耕地可種,自給自足。

想到這,陳元心裏大概有個主意了。

只見陳元抽身坐下,目光迎向那雙充滿希冀的眼神,堅定的道:“大哥,這事我倒是可以想想辦法,但是能不能做到,那就看大哥你了。”

宋仁傑臉色一喜道:“陳兄弟你儘管說,只要能解決難民的事,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一定要去辦到。”

陳元點點頭,難怪宋家在嶺南擁有如此之高的威望,整個嶺南的百姓心之所向,從這一點就能看得出來。

不過幸虧宋家沒有爭霸的雄心,如若不然,以宋家的威望,加上手握重兵,隋煬帝一死,自立為王,與群雄爭霸,他李世民能不能得天下,還真是未知數。

要知道鎮南侯宋聖傑那可是真正的將門之後,這也是當初隋文帝招降時許下各種條件的原因,

宋家世居嶺南,祖上則是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手下大將。

統領大軍先後消滅南燕、後秦以及大破北魏之戰,功勛卓著。

公元420年,劉裕定都建康,國號宋。

於是宋家祖上率軍前往嶺南,收復百越各族,而後鎮守嶺南,從此定居此地。

而當代家主宋聖傑,智勇雙全,無論是兵法謀略還是統帥能力,堪稱一絕,這也是當初隋文帝許下重諾招降的原因。

守衛嶺南之地數十年,威名遠揚,使得邊疆蠻夷心生膽寒。

一生征戰,未嘗敗績,他若是真想爭天下,跟李唐硬杠起來,即便打不贏,那麼實行南北對持,坐享半壁江山也不是難事。

“大哥,不知嶺南一共逃過來多少難民?”陳元問道。

“目前已達八百餘人,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

這才是他擔心的問題,要是只有八百來人的話,何必這麼煩惱啊。

可問題是,還在不斷的增加,最終能逃過來多少難民是個未知數。

所以身為嶺南的主政者,必須要提前想好對策。

上報朝廷肯定是不能的,這批難民要是被朝廷抓回去,只有死路一條。

按照宋家的行事作風,這種事是做不出來的。

這也就幸虧在嶺南,宋家有資格這樣做,換做任何郡縣,誰敢隱瞞不報?

“其實這事並不難解決,大哥所擔心的無非就是義倉糧食不夠,那麼好辦,只要大哥下令,凡是逃過來的難民,都給予一定的耕地,讓他們實行自給自足不就解決了。”

據陳元所知,隋朝主要實行的是均田制,其次是租調製。

說白了,就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有些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歸其所有,而有些土地在其死後還給朝廷。

其實在開皇二年朝廷就有規定,官人永業田與其品級相適應。

自諸王以下至都督,多至百頃,少至四十畝。

以此同時,內外官按其品級高低授給職分田。

多至五頃,少至一頃,內外官署還授給公廨田,以供公用。

這也是最初時期的政策,可是隨着隋文帝的大一統,那麼均田制就逐漸行不通了。

國家不打仗了,人口激增,土地自然不夠分了。

後來大業元年,隋煬帝下令免除婦人和奴婢、部曲的租調,也取消了他們的授田。

所以現在的矛盾,就是朝廷是給人口分配土地的,但是現在朝廷徵集大批農民去修運河了,那麼土地自然就荒廢了。

所以現在逃過來的難民,再次按照均田制不就解決了。

宋仁傑苦笑道:“朝廷早就下令按照人口分田,而嶺南的百姓亦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目前嶺南所有耕地,均是按照人口分配的,實在沒有多餘的田地。”

“所以如今過來的這些難民,要是少量難民,怎麼著也能分到田地,可現在這情況,難民源源不斷,誰也不知道後續還會有多少難民過來,要想這麼多人都能分到耕地,難如登天。”

“大哥何出此言,沒有多餘田地分配,為何不能開荒?”

宋仁傑搖搖頭:“陳兄弟你有所不知,嶺南地勢複雜,群山環繞,要想開荒,那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大哥,在我們家鄉有句話,叫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只要能開荒,其餘人力物力什麼的都好辦。”

“陳兄弟有何高見?”宋仁傑急忙問道。

陳元笑道:“以大哥之見,要想開荒,騰出足夠的耕地,需要多少人?”

“起碼也得數萬人,陳兄弟你可知道,這開荒的數萬壯丁,所需要多大的財力支持?上報朝廷撥款顯然不可能,而宋家也負擔不起。”

他何嘗不知道開荒這條路,問題是,在嶺南這種地勢複雜的地方開荒,起碼也得數萬壯丁。

而且所需要的時間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一久,那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隋逍遙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隋逍遙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