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遇事能前知

第967章 遇事能前知

第967章遇事能前知

“是啊是啊!流泉,你快些說嘛!”

尚白風看得出來對於了解這個“百源先生”的事情,是非常感興趣的。

他將自己的身體坐的很是端正,雙手扶在課桌上,就差隔着桌子將自己的頭伸到謝流雲的跟前來聽他講話了。

“好!好!好!”

謝流雲看着黃寒涵和尚白風兩人急切的模樣,笑着伸出右手輕輕向下擺着,連說了三個“好”字來安撫他們的情緒。

“寒煙,白鶴,你們沉住氣,莫要着急。在說出那段話之前,我還是要給你們普及一下有關‘百源先生’的知識的。

首先,我需要你們記住的一點是,這《宋史》中對‘百源先生’是有句評語的,即‘遇事能前知’,這可是不多見的一句評語,不是什麼人都能得到的。

這不是一句虛言,等我說出那段話之後,你們應該就會對‘百源先生’的神奇之處,有所體會了。

其次,我想讓你們知道的一個知識點是,《宋史·道學傳一·邵雍》中記載,宋代的大儒程顥稱‘百源先生’的學問是‘內聖外王之學’,意在指其學識是囊括中華學術之精華,其旨在‘歸在於內,足以資休養,而外足以經世’的。

你們兩人誰能給我解釋一下,剛才銘公也提到過的,對‘百源先生’的這個‘內聖外王’的評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謝流雲很是能沉得住氣,即便是知道黃寒涵和尚白風兩人是在着急,卻還是有條不紊的給他們兩人做着相關知識的解釋,甚至是針對其中的情況,向他們進行提問,要求他們來解答。

對於這個問題,尚白風是沒法來解答的,他確實是不知道這何為“內聖外王”,就連這個詞也是剛從雍銘嘴裏聽到的,之前他聽都沒有聽過。

所以,他自然而然的看向了黃寒涵,看她能否來就這個問題來做回答。

“流泉,你先把‘百源先生’所說的話給我們講一下嘛!我保證,你講完了,我就來解答這‘內聖外王’的字詞意思,可以嗎?”

黃寒涵意圖跟謝流雲就此情況來進行協商,想先來聽聽這個“百源先生”究竟是說了怎樣的話,居然會讓謝流雲如此的推崇。

她當然也知道雍銘一定是知道這段話的,只是她不好跟雍銘開口來相問,這也是不合道理的做法。

哪有見謝流雲不說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時,就自顧自的去轉向詢問在場的旁人的道理呢?

這樣的做法,就是對謝流雲的不尊重,是忽視他人的極其不禮貌的行為。

所以,黃寒涵選擇同謝流雲進行協商,期望能先聽一下這個“百源先生”究竟說了什麼關於“時間”的精闢言論,以饗解自己的好奇之心。

然後,她再就“內聖外王”的含義,來進行解答。

她覺得在彼此交流並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時,這樣做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因此,黃寒涵在說完自己的想法之後,覺得謝流雲肯定是能同意自己的這個提議的。

然而,謝流雲直接是搖搖頭,絲毫沒有顧及黃寒涵殷切的眼神,對她的建議給予了拒絕。

見此情景,黃寒涵雖然是失望的,但也並不怎麼是氣餒和生氣的。

她知道謝流雲就是這個脾氣,有着自己處事時所要堅持的原則,一旦做了決定之後,除非你能提出他所不能拒絕的理由,否則他是不會輕易就妥協,而做出改變的。

黃寒涵很是能接受自己被謝流雲拒絕的這個結果,覺得自己只能是按照謝流雲的要求,先來就“內聖外王”這個詞的意思來做解答了。

於是,黃寒涵清了清自己的嗓子,說道:“流泉,那你可聽好了,我現在就來解釋這何為‘內聖外王’。”

“好啊!我這就洗耳恭聽你的解說。白鶴,看你的情形,應是不懂這個詞的意思,那就要認真仔細的聽好寒煙所說的話。

若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記得事後要去找寒煙認真請教,以徹底弄明白這個詞的含義及其出現所來的淵源。”

謝流雲在回應着黃寒涵的同時,也對尚白風做着要其認真聽講的叮囑,顯然他是很關心尚白風的成長進步的。

等謝流雲說話的時候,黃寒涵就拿起桌上的水杯,喝着溫熱的水,也整理着自己的語言,準備用最簡練的語言,最通俗易懂的話語來解說“內聖外王”。

她可不想在後面的時間裏,因為這個詞而被尚白風纏磨討教,牽扯自己的精力。

雖然,她不討厭尚白風,但畢竟被一個大自己才是兩歲的男孩子圍在自己身邊,還是會有些煩的。

這若是自己喜歡的人還好,正好是一個能增進彼此了解的機會。

但尚白風在黃寒涵的眼裏,卻如同是自己的弟弟一般,感覺他很多方面還不如自己懂事。

這也許就是女孩子在面對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人的時候,所持的一個有趣的心態吧?

在喝了幾口水之後,黃寒涵將水杯放下,但她的雙手並沒有離開水杯,而是握着水杯,用以暖着自己的雙手。

她將自己的兩隻胳膊搭在桌子上,身體靠在桌子上,看着謝流雲說道:“這裏所說的‘聖’,非神聖或是聖靈之意,而指的是個人的內在修養,正其心,誠其意,對自我內心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改造。

而‘王’在此處,也非君王或是姓氏之意,主要強調的是個人修養於外在的體現,是通過修行后所表現出來的實施自己治世理想與抱負的狀態。

是故,所謂的‘內聖外王’,意思就是一種個人的修養在到達一個高度之後,由內而外的一個對外界的影響拓展。

從孔子開創的原始儒學到漢代的政治儒學,再從宋明理學到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儒學對各種概念的詮釋在變,但始終未脫‘內聖外王’的修身方式和政治理想,可謂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內聖外王’作為儒家之人畢生追求的最高人生目標,為歷代賢士大夫所尊奉。

‘百源先生’能得到與他同時代的位列‘北宋五子’的大儒程顥的這個評價,真是證明了他的不一般。”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雍王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雍王衛
上一章下一章

第967章 遇事能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