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的典故
神話的典故
有幾種出板物,都用神話的典故做題目,很是別緻,想把它議論一番。這些出板物是(1)《彌灑》,(2)《維納絲報》,(3)《獅吼》。
《彌灑》創刊於一九二三年三月,卷頭聲明是“無目的無藝術觀不討論不批評而只發表順靈感所創造的文藝作品的月刊”。表紙題作Musai,第一期宣言《彌灑臨凡曲》裏說,“我們乃是藝文之神,”附註又聲明“Musai即英字Muses”,意思很是明了。彌灑普通雖為司文藝的神女,這裏用的沒有什麼不對;若是嚴格的講來,九個神女里包含司歷史天文學(這些學問最初當然是與文藝相混)的人,所以彌灑所掌管的實在是學藝,彌灑祠(Mouseion)便成了藝術學問的學校,後來變做所謂博物館。(Museum即上文的拉丁寫法。)近來德國派古典學者改正希臘譯音的拼法,彌灑一字應當照例改為“母灑”(Mousai)才好。因為羅馬字的u現在是代表希臘語中“魚韻”的字了。
《維納絲報》聽說是張寥子君主筆,在本年十月十八日出板。第一號上有一篇記者的“發話”,說明“為什麼名叫維納絲”,最重要的一節雲,
“羅馬神話上說,Venus是司美與愛之神,我們把Venus譯音寫作維納絲,就作為報的名字,並沒有什麼神秘的意味,不過表示尊重美術,使人們得到喜悅,健康,美與愛,種種可寶貴的珍物,以期人類生活之美化。”——“不過……”以下原本用大號字排印。
查神話學維納絲的確是愛與美的女神,但是,這愛乃是兩性的愛,美亦是引起愛情的美。(德國斯妥丁教授著《希臘羅馬神話》)自從大神死後,基督教把舊神招安的招安,貶斥的貶斥,維納絲就變成了摩登伽似的“淫女”,中古的“維納絲山”(Venusberg)的故事即是最好的證據,(訶華德著《性的崇拜》)在人身上也有同樣的名稱。手相學裏的維納絲山系是拇指根的隆起,還沒有什麼,其他的一個拉丁文的“維納絲山”卻是道學先生所不道的字了。色慾稱作“維納絲事”,花柳病也叫做“維納絲的病”,這位司美與愛的女神的名譽真是掃地盡了。即使我們不管西歐這些傳統的說話,替她恢復昔日的光榮,她也與“提倡美術促進文化”無緣,不能做張寥子君這報的商標——倘若要用這個名稱,那麼這須是主張完全而善美的性的生活的報才行,不然也須是一種普通的“花報”,這才名符其實。現在這卻似乎是“菊報”,那麼“維納絲報”的名稱的確定的有點牛頭不對馬嘴了。羅馬的維納絲本來是春之女神,後來與希臘的亞孚羅迭台(Aphrodite)混合,於是有了司美與愛的職分,其實講到戀愛的神還應以亞孚羅迭台為本尊,不過西歐文人以前都間接的從羅馬文學得到她的故事,所以相沿稱它作“維奴斯”,雖然嚴格的說不很妥當,但還簡短可取,至於英法國民讀成維納思或維女等音,那正如把鄭州的羅馬字拼音讀為“欠巧”,真是不足為法了。
《獅吼》是一種半月刊,第一期在本年七月發行,廣告上標名曰TheSphinx(斯芬克思)。本來獅吼的典故據我所知道的只有兩個,一是中國的河東獅吼,一是佛教里的獅子吼。現在用作雜誌的名稱我想一定用的是佛的典故了,見到標名才知是希臘神話里的那個女怪,不免有點出於意料之外。查埃及的斯芬克思(這七個字有點不詞,因為不懂它在埃及叫作什麼,所以只好隨俗稱呼)雖是人首獅身,希臘的卻是獅身有翼而頭和胸乳都是女人的,如酒杯上所畫,所以不能就稱她為獅,而且她更不會吼。(至少在傳說里不曾說她吼過。)她最初名叫菲克思,是一種地下的女怪,同女鳥一樣要捉人去吃或是弄死,名字由芬克思而轉為有意義的斯芬克思,此雲“扼死人的”。但是地下的妖怪大抵有先知的能力,所以她又是個豫言者。人們把這兩者合在一起,便造成那通行的傳說。(哈利孫女士著《希臘宗教研究導言》)她叫過路的人猜謎,猜不着的便被弄死;她的謎是“早晨用四隻腳,中午兩隻腳,傍晚三隻腳走的是什麼”?圖中那少女似的斯芬克思口中正說出Kaitri(而三……),猜謎的腫足王(此處特別寫作Oidipodes)坐着思索。後來他猜着了,這是說“人”,於是斯芬克思輸了投岩而死。還有別的瓶畫,畫著有人拿着鴿子去問斯芬克思,那是她是在“星士”似的給人家解謎了。所以斯芬克思的本領,除了悲劇中所說“吃生肉”以外,是重在給人猜謎或解謎,後人因此拿她來當作科學的象徵,正如吉邁拉(Khimaira)是文藝的一樣,——總之不聽見說她是善於吼。但是《獅吼》卻把它當作標題,而且第三期中還有一篇文章曰“Sphinx的呼聲”,似乎有點費解。——只可惜我終於沒有見到這個雜誌,不知道關於呼聲是怎樣的說明,現在不能批評,因為在半個月前寄信往上海去買,至今不曾寄到,這也是江浙“義戰”所給予我們的小好處了。……
(十三年九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