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東宮太子與羅憲

第12章 東宮太子與羅憲

今日皇宮。

皇帝劉禪比較關心一件事,魏吳局勢。

劉禪坐於寶座前,道:“這個魏吳二國,真是有點意思。魏國亂了,吳國亂,吳國亂後魏國又亂,以此循環,這二國的內部問題真是讓吾有點看不懂呢。”

陳祗道:“陛下,魏國曆經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經營,淮南便有三次反叛,如今曹氏已名存實亡。吳國孫權之後,經諸葛恪、孫峻、孫綝三代權臣,宗親臣子殺戮頻繁。現孫綝把持朝政,大臣多有不服,傳到我國的密信就沒斷過,我看吳國下一次宮廷干戈不會太遠了。”

黃皓道:“而我漢國幾十年安寧穩定,全賴陛下文治武功、廣施仁德。這也說明我漢國乃天選之國。當今聖上乃天選之主。”

劉禪稍微咳嗽,道:“吾繼位以來,一直在找機會收拾二國。少時吾把國事交予葛氏,後為蔣氏,如今吾親自部署,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許多年。”見黃皓又要說話,他趕緊止住,道:“汝別說,吾還沒說完。剛才尚書令也說了,吳國傳到我國很多密信,那就明說吧,其實很多是吳驃騎將軍施績傳來的,他擔心吳國內部不安,想加強兩國邊境防禦政策,必要時支援吳國。”

劉禪於是命人將施績的書信拿給眾臣看。眾臣傳閱。

陳祗道:“陛下,自丞相與吳修好后,二國結盟已有三十餘年。然而失去荊州,終究是我國之損失。眼下局勢,若淮南沒有建樹,吳大將軍孫綝遲早會出事,到時吳國一亂,我國向東增兵,看看能否撈點好處。”

劉禪點了點頭,道:“言之有理。”他看着另一邊,道:“人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後有張(張翼)、廖(廖化)。’張、廖二位愛卿看過書信后,以為如何?”

張翼,字伯恭,益州犍為郡武陽人。後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平定益州,以張翼為書佐。歷任梓潼、廣漢、蜀郡三郡太守。諸葛亮北伐時期,張翼官至前部都督,領扶風郡太守,封關內侯,入尚書,隨姜維北伐,今官職鎮南大將軍。張翼這人聲望很好,執法嚴厲。之前和姜維爭執,他認為國小民疲,不應濫用武力,是朝廷之上極少敢當朝和姜維爭辯北伐問題的大臣。

廖化,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人。曾為前將軍關羽帳下主簿。關羽敗亡后,歸屬孫吳,思念漢主,用詐死之計,趁機帶着母親晝夜西行歸漢,被劉備授為宜都太守。后升任丞相參軍,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與張翼隨同姜維北伐,抵抗郭淮,幫助姜維迎回胡王治無戴等部落。廖化這人以果敢剛直著稱,是當今季漢最老的將軍之一。官位略低於張翼。

張翼道:“陛下,如今淮南戰局對吳不利,吳內部自然不穩,吳驃騎將軍想讓我國增兵東部,臣認為,就是為了對付吳權臣孫綝。”

廖化道:“陛下,這個孫吳,當年殺害關將軍,奪我荊州。雖然幾十年了,臣還記得清楚。吳自然是越亂越好,我國才有可乘之機。”

張翼、廖化二位老將這番言論,使劉禪頻頻點頭,又詢問董厥。

董厥,字龔襲,荊州義陽郡平氏人。諸葛亮開府治事時,以董厥為丞相府令史,后遷主簿。諸葛亮曾贊董厥道:‘董令史是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和他交流,都能感受到他思考周密、決斷恰當。’。諸葛亮病逝后,董厥逐年提拔,如今官至尚書僕射,封南鄉侯。

董厥道:“陛下,吳國只要持續對抗魏國,那就是我國的盟友,吳國需要幫助,那肯定是要幫的。但目前不需要大動干戈,只需命一名將軍率眾增強巴東,后見機行事。”

劉禪覺得董厥之意也不錯,道:“董愛卿,那卿認為我國派誰去增強巴東合適?”

董厥想了想,道:“庲降都督閻宇,為人勤勉,處事精細,陛下可以命他率五千軍士鎮戍巴東。他走後,南中諸事可交於護軍霍弋。”

劉禪感到滿意,道:“永安都督宗預年事已高,吾發詔令調他回成都,讓閻宇代職。眾卿還有異議否?”

見眾人無異議,劉禪即下詔,另又派常忌出使吳國,打探消息。

說完魏吳局勢,劉禪忽然想起一人,道:“中散大夫譙周。”見長久無人答應,劉禪看着陳祗,陳祗只好道:“陛下,譙大夫稱病未來上朝。”

劉禪有些不爽,道:“譙大夫年紀確實大了,現在又生病,說得吾都想去看望他。”

這時羅憲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陛下還是別去看望為好。”

黃皓不高興,指責道:“羅憲,君看望臣有何不可,你怎能反對。”

羅憲內忿、不語。

劉禪見況讓黃皓退下,道:“令則啊,說說理由。”

羅憲緩和內心,道:“譙大夫的病,其實陛下、尚書令都知道。他這病等姜伯約將軍回朝後自然就好。現在去看他,臣認為只會加重他的病。”

陳祗道:“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陛下,那就讓譙大夫在家養病吧。”

劉禪無奈,只得道:“卿等都是漢國重臣,雖有政見不同,也別太意氣用事,罷了。”

退朝。

第二日,東宮。

太子劉璿和羅憲正在花園漫步。

提到劉璿,需要說一下劉禪的兒女們。

劉璿,字文衡,他是皇帝劉禪的長子,先帝劉備的長孫,母親是王貴人。季漢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劉璿被立為皇太子,時年十五歲。后娶費禕之女費氏為太子妃。

劉璿有六個弟弟,劉瑤、劉琮、劉瓚、劉諶、劉恂和劉璩,另外還有若干妹妹。

季漢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劉瑤被立為安定王。

季漢延熙十五年(公元252年),劉琮被立為西河王。

季漢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劉瓚被立為新平王。

劉諶、劉恂和劉璩,至季漢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因年紀尚小,還未被立王。

太子劉璿這個人,少時喜愛騎馬射箭,出入沒有規矩。皇帝劉禪看不下去,便給他安排了多名侍從,比如中庶子霍弋、太子舍人羅憲,譙周則為太子府家令。

霍弋引經據典,規諫劉璿。譙周教授學問,儘力輔佐。羅憲宿衛東宮,兼任秘書。後來南中永昌郡蠻夷作亂,劉禪以霍弋領永昌太守,霍弋率軍平定了那裏,因功升任監軍翊軍將軍,兼任建寧太守,留於當地任職。譙周轉中散大夫,因不滿尚書令陳祗,目前在家養病。至此,早期隨太子劉璿的三位侍從中,僅剩羅憲。

後來,劉璿身邊又增加了其他人,如太子仆蔣顯(蔣琬之子、蔣斌之弟)、太子仆李撰、太子中庶子張郁(張裔之子,張毣之弟)等人。

今日蔣顯、李撰、張郁等人皆不在,太子劉璿只召來羅憲一人。

看着花園池中魚,劉璿道:“令則,說說東吳那邊的情況。”

羅憲道:“殿下,東吳權臣孫綝主持朝政,諸臣不滿。如今淮南戰事對諸葛誕及吳軍越發不利,若遭失利,明年吳宮誰掌權柄,就不好說了。”

劉璿道:“只可惜東吳根基太深,誰掌權柄我國機會不大,影響不了孫氏在江東的統治。”

羅憲道:“目前來看,是這樣的。”

劉璿道:“算了,不說東吳了。吾今日召汝來,還有一事。”

羅憲道:“請殿下明示。”

劉璿道:“之前父皇說想看望譙大夫,自己不方便。吾覺得,吾可以替父前行,可就是有些猶豫。今日把汝召來就想聽聽汝的意見,吾與汝皆是譙大夫的學生,作為學生到底該不該去看望先生。”

羅憲道:“殿下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劉璿看着他,道:“自然是真話。”

兩人走到亭邊,劉璿坐下后,羅憲道:“殿下自然是不該。”

劉璿疑惑,道:“為何不該?”

羅憲道:“剛才殿下說過,你我都做過譙大夫的學生,先生的性格你我都是知道的,如果尊重先生的話還是別去打擾他。”

劉璿點了點頭,便讓羅憲也坐下。

劉璿道:“吾認為,先生性格太直接,在朝堂上和尚書令爭論,吾身為太子卻無力相勸,所以有些愧疚。”

羅憲道:“殿下不必為此煩惱,等姜伯約將軍回來,就沒有這些事了。”

劉璿感慨片刻,道:“吾做了二十年太子,當時才十五歲,現在三十五歲了,這時間過得好快。”

羅憲道:“是的,臣年長殿下六歲,今年已經四十歲了。”

劉璿道:“這麼快就四十歲了,年紀已經不小,隔日吾上奏父皇,封汝為羽林軍督。”

羅憲聽后連忙起身禮拜,道:“謝太子殿下。只是我無功升遷,不合法度。”

劉璿扶他起身,道:“那汝有什麼想法,可以直接告訴吾。”

見身邊有宦官偷視,羅憲提醒劉璿,劉璿見況訴斥退下。

宦官遠離后,劉璿笑了笑,讓他別介意。

羅憲本不想說,還是道:“殿下,感覺你在東宮一直被人監視,這讓我很擔憂。”

劉璿道:“哎,早習慣了。”

羅憲道:“殿下可聽說過十常侍。”

劉璿點了點頭,表情立刻嚴峻起來,道:“十常侍是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十二大宦官。諸葛丞相說過,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這個小人,指的就是張讓、趙忠這些人。後來朝廷腐敗,黃巾禍亂,何進被殺,董卓霸京,漢室因此走向衰敗。”

羅憲於是跪下,道:“黃皓阿諛,干涉朝政,若不制止,如我朝之張讓、趙忠。還請殿下以社稷為重,勸諫聖上,遠離黃皓,斥責閹黨。”

劉璿聽后感覺有些為難,還是將其扶起,道:“令則啊,汝挺像當年董允的,只是這事可不好辦。”

羅憲疑惑,道:“殿下為何認為不好辦?”

劉璿道:“汝這麼去想,汝和吾相識二十多年,即是主僕,也是好友。那黃皓與父皇則相識三十多年,君臣之外,亦為好友。明白了嗎,這是很難改變的現實問題,汝怎能強求呢。”

這時一暗處,早有耳目將其對話記住,跑去向黃皓彙報。

此時黃皓正在服侍皇帝劉禪,聽到這個消息,稍有些慌,劉禪見他異樣,問其原因。黃皓只好跪下,請求告老還鄉。劉禪追問原因,黃皓表示聽說太子正安排人要殺害自己。劉禪聽后大怒,連忙叫人去請太子。傳令官還未走,又被劉禪叫住,說是自己要親去一趟東宮。

這時,劉璿正和羅憲下棋。

聽到父皇來到的消息,劉璿趕緊迎接。羅憲欲退不成,只能追隨劉璿。

此時,皇帝劉禪不僅自己來了,還將劉璿的母親王貴人也一同叫來。

提到王貴人,需要說一下劉禪的后妃。

張氏,是車騎將軍張飛的長女。季漢章武元年(公元211年),劉禪娶她為太子妃。季漢建興元年(公元223年)被立為皇后。季漢建興十五年(公元237年)去世。被稱為敬哀皇后。

張氏,是車騎將軍張飛的小女。季漢建興十五年(公元237年),入宮封為貴人。季漢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被立為皇后。

王氏,以前是侍奉敬哀皇后的侍女。被劉禪納入後宮,封為貴人。季漢建興二年(公元224年),生下劉璿,即為劉禪長子,其子於季漢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被冊封為太子。

李氏,被劉禪封為昭儀。

母以子貴,劉璿被封為太子后,王貴人便得到了劉禪更多的喜愛。李昭儀,因被劉禪逐漸冷漠,生活鬱悶。至於兩位張皇后,政治聯姻原因更多,而其中一位已經去世。

至於其他后妃,其實沒有什麼存在感。

此時,劉璿見母親、父皇都來了,趕緊跪拜,羅憲也行臣子禮。

劉禪請兩人起身。見是羅憲,劉禪笑了笑,道:“吾說是誰呢,令則啊,今日陪太子呢。”

羅憲道:“陛下,臣今日與殿下賞魚下棋,交談東吳局勢。”

劉禪道:“這很好,卿是太子身邊最好的侍從。吾現在要與太子交談,請卿先退下吧。”

於是羅憲向劉禪、王貴人、劉璿禮拜后,即離開了。

劉禪又讓身邊幾個宦官退下,此時這裏就只剩下了他、王貴人和劉璿。

劉禪坐下后,道:“太子啊,以前汝騎馬打獵,吾認為汝是去打熊虎猛獸,是勇敢的男兒。如今汝不打獵了,待在宮中無事,是不是開始研究怎麼對付人了。”

王貴人震驚,道:“兒啊,可有此事,還不快向你父皇交代。”

劉璿驚恐,連忙跪下道:“父皇,母親,絕無此事,臣兒什麼都沒做呢。”

劉禪道:“是嗎?吾怎麼聽說汝私下對吾的內侍有所不滿,所以召集親信研究對策。”

劉璿解釋道:“臣兒只是喜歡議論,一時糊塗,以後再也不敢了。”

正當劉禪教育劉璿時,羅憲走出宮門,剛出來即遇見了黃皓。

黃皓攔下道:“羅將軍。”

一看是黃皓,羅憲便停下腳步,轉過身來道:“黃門令。”

黃皓走到他身前,道:“今日你和殿下在議論什麼事呢。”

見黃皓這麼問,羅憲瞬間就明白了,於是道:“我和太子相識已久,上聊天文之徵兆,下品六經之倫理。前觀游魚之歡樂,后研圍局之奧妙。若為議事,已議二十餘年。”

黃皓搖頭笑了笑,道:“還挺會說的,我怎麼聽說你和太子在聊老僕呢,而且說話還很難聽。”

羅憲道:“國家大小事情,宮內宮外皆在我與太子的交談範圍之內,若有打擾,還望黃門令理解。”

黃皓一時拿他沒辦法,道:“那好吧,理解也不至於,多自重就好,打擾了。”黃皓道后便離開了。

此時東宮。

劉禪讓劉璿坐下,道:“兒啊,父皇延熙元年把汝立為太子,現在是延熙二十年,讓汝做了二十年太子了,看來時間不短了,你是不是想當皇帝?”

劉璿大驚,剛起身未久即又跪下,道:“臣兒不敢,臣兒萬萬不敢呢。”

劉禪向前將他扶起,道:“汝今日是怎麼了,跪了多次了,這樣一點也沒國儲般的穩重。只怪這個國家太小,汝身邊沒有巨賢輔佐,也是吾之過失。想想若先帝沒有創業,吾與汝不過是荊州一平民,怎會像今日這般景象呢。父子之間,不要私下搞小動作,這樣沒有意義,好嗎?”

劉璿道:“臣兒明白了,臣兒謹遵父皇教誨。”

劉禪道:“這就對了。”

王貴人道:“兒啊,汝是漢國太子,早晚君臨天下。現在做好職分即可,汝父皇和母親都是愛汝的,都是支持汝的。”

劉璿道:“臣兒謹遵母親教誨。”

劉禪對王貴人道:“文衡這孩子,還是比他六個弟弟懂事,大可放心。”

王貴人笑着點了點頭,道:“是啊,他是兄弟中的榜樣。”

這時,黃皓走近殿中。

劉禪見他來了,道:“老黃門,過來。”

黃皓走近,道:“陛下。”

劉禪道:“太子仁慈,孝敬父母,嚴守道義,將東宮交於他是正確的選擇。”

黃皓禮拜道:“陛下說得極是,有這樣賢明的太子,真乃國家與萬民之福。”

劉禪道:“好了,汝以後不要再多想,好好服侍吾就好了。”

黃皓道:“老僕明白。”

劉禪看着王貴人,道:“走吧,讓太子休息了。”

於是劉禪、王貴人、黃皓等離開了東宮。

這些人走後,劉璿在殿中來回走動,心有躊躇。

到了晚上。羅宅。

羅憲在家一想着白天和太子、天子、黃皓的相見、交談,心中就無法平靜。

羅憲從來都是一身正氣,從來都不懼怕宦官。然而已經四十歲的他,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前途考慮。剎時間,羅憲想起了譙周曾對自己說的話:‘我聽說南中庲降都督閻宇很看重你,而最近陛下正考慮向巴東增兵,打算派遣他去。你若不能在成都便可以去做他的副將。’

想到這裏,羅憲恍然大悟,很快決定好了。

今日,漢國東宮一番對弈后,讓羅憲決定好了什麼,那麼天下局勢又將發生哪些轉變,請看下一章:姜維回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存亡之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存亡之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章 東宮太子與羅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