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奪權(2)
張靜嬈抽泣道:“只能發兵穩住洛陽、長安,然後我們共同商議立新君一事。”長孫涵意待要再說,長孫睿拉了拉她的手,依照這個局面,皇帝已死,皇後有理由穩定宮城安全,他們不應該說什麼。慕容婉兒道:“那也只好如此了。皇後娘娘、公主殿下,你們受委屈了。”
她做事情一向滴水不漏,縱然張靜嬈等人疑心是她散播謠言,也找不到證據。
張靜嬈聞言,也有些委屈難受,長嘆了一口氣道:“還是婉兒貼心!最近的流言漫天飛,本宮和嬿珏是有苦難言,我們和陛下共患難十多年,好不容易苦盡甘來,陛下卻先走一步,留下我們一群孤兒寡母,嗚嗚嗚……”長孫嬿珏、長孫嬿琪(令寧公主)也忍不住落淚。
長孫涵意冷冷地看着他們做戲,心中一股恨意湧上心頭。她不相信三哥就這樣死了,也不相信三哥的死和她們母女無關。誰不知道這二人幾乎日日和三哥在一起,三哥過世如果是突然的話,為何在三哥死後不立刻來找他們兄妹?直到婉兒出宮找她,她才知道此噩耗。
長孫睿也不相信三哥就這樣死了,但他性格懦弱,明哲保身一輩子,從不會主動出擊。雖然三哥的死有蹊蹺,但張皇后畢竟是,不對,是張太后了,她畢竟是太后,若是她想要掌權或者找人軟禁他們兄妹和孩子們,也不是沒有人響應。自然,他們的人也不會坐以待斃,到時候京城又是一番腥風血雨。
三哥是他的親哥哥,對他好到聽之任之,可他卻不能直接詢問他的死因,還要因為孩子們有所猶豫,他心裏十分愧疚自責。長孫涵意不同,她雖然也明白張太后自然有自己的勢力,她也和四哥一樣不願在這個時候起兵戈,但她想的卻是等京城、長安被禁軍控制住以後再和張靜嬈奪權,到時候名正言順,也不會損傷什麼。等她查出兄長死因,她要張氏母女以命相抵。現如今他們兄妹五人只剩其二,她想起來就巴不得把張氏母女扒皮抽筋。
“如今局勢不穩,我和婉兒在洛陽有不少故交,我們先去和那些大臣交涉一番,請他們以大局為重,不要再逼迫皇嫂。這幾日還請皇嫂准許,讓婉兒住在我公主府。”
平陽這一番話款款道來並無錯處,張皇后卻聽着很不舒服,怎麼?她要隨時防着自己暗害慕容氏么?慕容氏那般狡猾,三言兩語便讓長孫哲同意她可以直接命人出宮採買食材,不必經過皇后同意,她想下手也無處可下,都這樣了,鎮國平陽公主還要對她心生防備?!
“早聞殿下和昭容情似姐妹,果然如此。只是……”她目光中帶有寒意,看向了神色自若的慕容婉兒,聲音卻依舊和氣:“本宮處理宮中事務時還需要婉兒援手,一時間還離不開她。”王妃李芷道:“太后請放心,宮中宮人、雜役、宦官全是太后的人,昭容娘娘平日住在私宅時也可隨意用腰牌進宮,不至於耽誤正事。再說,二位公主殿下還有娘娘在禁軍中的張氏族人也需要歷練。”她稱呼張靜嬈為“太后”,又說宮中的人都是她的人,很好地恭維了她一番;而她後幾句話又戳到了張靜嬈的點子上,她如今正需要培植自己的黨羽,慕容婉兒已經和她離心,這個危急關頭自然是用自己的人最方便。相比之下,隨時監視着慕容氏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她回京日久,皮膚在多年的保養下恢復了白皙,年輕時的俏麗姿容也能看出來四五分,嘴角揚起,有幾分俏麗婉約之態:“王妃說得有理。不愧是在宮中服侍了先太后多年的人,學到了她的幾分本領。”
長孫涵意、長孫睿和慕容婉兒臉上均有怒容,她涉嫌害死皇帝還不夠,還對先太后不敬?紀明容是她有資格說三道四的么?!但張靜嬈此時正打着心裏的如意算盤,對他們的神色視而不見。令玥公主和令寧公主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沒有注意到長輩的臉色。
宗室安撫完畢,張靜嬈召來宰相王世玉、太常卿紀延秀、司農卿、國子祭酒以及張氏族人進宮,命他們安撫朝臣后調集府兵以增援禁軍,五萬禁軍加上各府府兵將京城、長安包圍地如同鐵桶一般。慕容婉兒住在公主府上,長孫涵意也調集了自己的府兵,並暗中集結黨羽,尤其是有軍職的武將們,命他們注意張皇后的動向。
殷王命死士傳書給三子長孫紹,囑咐他千萬小心,不要意氣用事、輕舉妄動。長孫紹驚聞皇帝死訊,悲痛不已,一心認定三伯是被張氏母女毒害的,但妻子勸他要冷靜,此時長孫家族有可能會步上過去燕王等王公貴族的老路。
他抱着妻子失聲痛哭,心中暗暗發誓要找機會為三伯報仇。
待京城被五萬兵馬控制起來,張靜嬈對外發喪,說皇帝過世了。一時間震驚朝野內外,長孫氏在外的族人也趕來奔喪,長孫哲二子長孫福心裏暗恨,認為嫡母害死父親。但父親一向不寵愛他,他雖然難過,也不是完全的難過,甚至有一點興奮,這意味着他有了爭奪儲位的資格。
皇帝靈前,張太后泣不成聲,兩位公主和長孫茂也悲傷之極,趕來奔喪的長孫紹一臉悲切,但並沒有露出對張氏一族的不滿。然而張皇后看到他時,心裏卻有點莫名的壓抑。不知為何,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少年總是給她帶來壓迫感。其實她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們能夠和他一樣出色,得到紀明容的喜愛,可自己的兩女一子都死在了紀明容那廝手裏,很明顯,她對自己的這三個孫輩視如草芥。
慕容婉兒由於參與政務多年,在喪儀過後,張靜嬈聚集大臣們商議皇帝身後事時,也有人問她的意見。她和長孫涵意對視一眼,拿出了一直藏在袖中的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