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身在他鄉
當第二遍雞鳴聲響起時,七月份的天色已微微亮了起來,一陣清風吹過,兩岸樹木沙沙做響,晨霧在穿城而過的清水河面上飄來飄去,似乎下一刻就要散去。
會豐縣城東北角臨街一家後院內,從卯時就發出的噗噗悶響聲停了下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轉身走向院角,脫下汗透的青衣,露出一身結實的身板,從井裏打出一桶水就從頭上澆了下來,一連淋了三桶,這才擦乾身子,穿上掛在一旁的藍袍走進屋內,不一會朗朗讀書聲就從屋裏傳了出來。
程元,字子昭,前生是地球上一個普通的打工者,四川人,生於八十年代,父母都是工人,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在家吃了兩個月閑飯後,受不了父母天天在耳邊嘮叨,背起幾件衣服就投入到滾滾打工大潮中去了。
此後他在社會上閑混了幾年,學了手電工本事,又托朋友的關係在成都一家酒店當起了電工。工作雖然清閑但錢也不多,一個月只有兩千多塊,這點微薄的工資使得他二十七八了也沒找到個女朋友,平日只能看着街上美女流流口水,晚上再對着電腦擼擼管,生活淡而寡。
一天晚上在給酒店房間換電線的時候,不知哪個混蛋把電閘給拉上了,一陣無助抖動之後魂魄就脫離了身體,沒進入傳說中的陰曹地府,反而飄向了茫茫不知名的空間,投生在了大夏王朝揚州府治下申州會豐城內程記布莊家中。
程家一共三口人,父親陳潮生,三十五歲,是城外楊樹村人,十幾年前隨父母來縣城打拚,奮鬥了十來年掙下了這座前面臨街後面有七八間房的小院,做起了布匹生意。母親楚氏,今年剛滿三十,十四歲時從外鄉逃難到了縣城,后經人介紹嫁給了程父,一晃就過去了十幾個年頭。前兩年間程潮生父母相繼去世,只留下小兩口守着這份不大的家業。
在從娘胎出來兩個月就有記憶的程元看來,死了一次還能重生的他是快樂的,興奮的,驕傲的,對於在網上讀破千百卷電子書的他來說,穿越這種事情在驚訝了三分鐘后就愉快的接受了,雖然還不知道是仙俠類還是歷史軍事類或又是玄幻類的時代,還在吃奶的程元已定下了遠大宏偉的目標:修真的話起碼金仙,如果沒神仙那就當大官,討他幾十個老婆。假如有武功可以學的話也試試爭個天下第一,要不第二也行。槍炮火藥水泥鍊鋼什麼的也在考慮之中,才出生幾個月的小腦袋就想了這麼多事情那是相當的累,吃奶也就更厲害了,害得陳母不得不請了一個奶媽,兩人一起哺乳才安撫下他那欲求不滿小肚子。
在父母的關愛下,漸漸長大的程元走出家門,轉遍了縣城的大街小巷,眼見耳聞之下逐漸了解到了這個世界。
這是一個和地球有些相似的時空,和中國的歷史差不多,也有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傳說,春秋戰國后也是秦朝統一天下后又被漢朝取代,不過到唐朝後就了有改變,沒有了宋元明清,而是一個和宋朝或明朝有些相似的朝代,叫大夏王朝。
據史料記載,唐朝滅亡後天下群雄割據共逐其鹿,又有北方草原民族趁火打劫,大肆掠奪人口與資源,數十年下來,弄得神州大地哀鴻遍野赤地千里,所幸天降聖君於世,解救蒼生,一張姓豪傑從群雄出脫穎而出,幾年時間就擊敗各路軍閥一統中原,又后帶領軍隊北進草原,打得以契丹為主的草原各族潰不成軍,遠遁萬里,數百年不敢再犯中原。天下一統后在萬民擁護下榮登大寶,立國號為夏,史稱太祖,都城沒有選在長安洛陽金陵這等古都,而是定都北京,意諭天子守國門。
大夏朝傳國至今已有三百九十餘年,國土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天下分為數十個州府,數百州縣,人口約七千萬戶三四億人。由於地廣人稀,大夏朝龐大的版圖也只有六七處洲府人煙繁華,多大數人都只在地勢優越的中原地區和海運發達的南方還有就是做為京城的北方,其餘幾處多是崇山峻岭深湖大澤,有山精水怪出沒,為夷人土著所居。
王朝中也是儒學治世,乃春秋時期孔聖所創,歷經數個朝代,開國後由大儒董思賢發揚光大,繼承了漢唐朝時期的那套天人感應的理論又融合孔孟學術,保留下對統治者有利的言論使其發揚光大而被後世人尊為董聖。高祖在位繼承前朝傳統立儒學為尊,從此儒家大興。
幾百年下來,儒學經過一代代延伸著解,慢慢變成了一套有利於統治階級禁錮百姓的有效工具,形式越來越死板僵硬,內容空洞無聊透頂。歷朝歷代的儒學宗師們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仁義思想和君權神授作為核心的政治綱領,隨着每一代帝王的堅定執行,深深地溶入了每一個百姓的靈魂里,讓億萬老百姓都安安份份的活在其中,心裏產生不了半點反抗的念頭,並且實行科舉制,除了世家大族和權貴階層以外,如果要當官,必須由科舉提拔。
王朝學子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在童子試中取成績前兩等參者加院試,取其一等二等者於以結業,此時可稱為秀才,而這,才是功名的起點,大部分人在到達這個點時人生已過去近半。得了秀才身份就有了一些特權和福利,見官可以不跪,還可以免除自己和配偶的徭役。
成為秀才后才有了鄉試的資格,可外出遊學,也可在各地所屬州府中學院內學習,有資格參加每三年進行一次的鄉試,基本上是百取一二,考中之後稱之為舉人。中了舉人後就算是脫離了平民階層,進入社會的士紳階級,具備了擔任底層官員的資格,不過也僅僅是不入流的官員資格而已,一般不太可能進入流內官,但是免了徭役,還可以免五百畝的田稅負,所以一旦有人中舉,許多人爭着上門把家人和田地產業歸於其門下,藉此逃避各種稅務與徭役,而舉人也因此可以謀利,這在大夏王朝里也就可以衣食無憂的過一生了。
但秀才舉人加起來的一切都比不上進士,除了恩科可以由皇帝隨時定以外,大夏朝在每次鄉試後於次年三月在京城舉行會試,天下間數以千計的學子從各地湧入京城,經歷會試殿試去后爭取那三百個進士名額。一旦被取中,那真算是平步青雲。前十名最高可直接進入八品官列,而餘下幾百進士最差也可當個九品縣令,這可是有正式詔書的流內官,所以說每次等到放榜之日,京城裏總要上演一場場榜下捉婿的好戲,不管你是天資出眾的少年還是四五十的老頭子,也不管你家裏有無妻兒,只要榜上有名,各路鄉紳豪強就跳將出來,把人抓在手中就吹噓起自家女兒是多麼多麼的秀外慧中,人間絕色,嫁妝更是一千貫兩千貫的往上漲(大夏朝一貫=一千文銅錢=一兩銀子,十兩銀子=一兩金子),一旦談妥,僕從們就撲將上來,把人住馬車裏一塞,衝出人群絕塵而去,當晚就能拜堂成親洞房花燭。所以說每到這個時候,京城之中總是重複上演着一幕幕喜從天降、金玉良緣、拋妻棄子的戲碼。
幾百年下來王朝等級制度越發森嚴,“士農工商”各個階層涇渭分明,除了各大世家巨族以外,科舉制度已然成為廣大寒門子弟擺脫底層身份的唯一途徑,朝廷規定科舉以“八股文”為格式,全部答案必須以四書五經上的內容為主,不得有絲毫逾越,中宗皇帝在位時更是親筆寫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勸世文,至此世間學子更是從者如雲,千千萬萬的學子為了出人頭地經年累月地捧着書本苦讀,由此也產生了一個龐大的群體:讀書人!
何為讀書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自命清高,不事生產。整日嘴裏念叨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窮經皓首地專研着經文,幻想着有朝一日金榜題名,一飛衝天,無數人為此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大部分人也過着清貧的生活,所以世人也多稱其為“窮書生、傻書生”,可一旦中得進士,功名富貴那是唾手可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人生際遇立馬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了進士科這條金光大道以外,朝廷還設制了明經科和武舉這兩種科目,不過比起進士,那待遇是天差地別了。
此外天下各地也有道觀廟宇,拜的也是三清佛祖諸天神佛,許多的寺廟和道觀都廣有田產,也沒有稅費,和尚道士們的日子大多過得很滋潤。不過這都是由官方管理,要想進得廟宇道觀中那也是非常之難,出家都要由朝廷頒發度牒,管理極嚴,一張度牒要價幾十上百貫,一般人幾乎買不起,以至天下多有野道野禪。
剩下的“農工商”階層只是些無權無勢的普通人,除了商人和地主憑着錢財能過得好些外,當兵吃糧,進衙門當差也算是底層人為數不多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