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大上海之阿拉上海

第一節 大上海之阿拉上海

上海是中國的寵兒,她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中國的其它城市所望塵莫及的: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正當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歷史上有“五律通衢”之稱;長江滾滾巨流從這裏匯入大海,投入太平洋的懷抱,流過日本海峽,直奔美國西海岸。就在這俯瞰廣遠、吞吐萬江的空間中,形成了這片上海人休養生息的廣闊天地。上海位於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長江三角洲的一隅,這片歷來以人傑地靈聞名遐邇的富庶之地。距上海不遠的蘇杭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馳名中外的蘇州園林集中西風格於一體,杭州的西子湖也可謂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為其添色不少。古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片青山秀水中的江南水鄉同時也可謂是才子佳人輩出。當年東吳的孫權就憑藉此間的英豪、長江的天險和豐富的物產,與魏蜀兩國分庭抗禮,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就連恃才傲物的曹孟德也不得不慨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追溯歷史,這裏當屬於吳越文化圈,而吳越之爭的故事至今仍是廣為人們所傳道,可謂婦孺皆知。所以可以說真正意義上的“上海人”就是接受着這具有2000年歷史的吳越文化的熏陶所滋養生長起來的,而所謂的圈外的人進入上海則是近百年來的事情,所以從絕大多數“老上海”的身上我們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一些吳越文化的印跡。美國人羅茲墨菲曾這樣詮釋過上海處勢不凡的地理位置:“上海地理上的邏輯和事實,決定了上海人的經濟地位”。上海鑲嵌在東海之濱的五千里黃金海岸線中端,面對着浩瀚的太平洋;背倚着一條橫貫九域的萬里長江。對於以前的那個自給自足的舊中國而言,上海偏踞一隅,不過是松江府的一個小小漁村而已,不足為道;但對於當今開放的世界而言,它卻是一顆閃耀世界的東方之珠,俯瞰廣遠、吞吐萬匯、氣勢不凡。大上海100多年來的歷史格局無獨有偶的恰與這位美國人的觀點相吻合。上海成為西方人關注的“焦點”始於19世紀,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職員黎遜向英國**投送了一份報告書,在報告中闡述了上海對新世界版圖的重要性。而在此之前,上海就像一個深居簡出的隱士,寓情于山水,寄心於書畫,閑適寧靜,與世無爭;這裏的居民,更是自然天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雞犬相聞,互不往來的富足生活。上海人與其它地方的中國人相比更早的接觸並了解了西方,也更早的學會了用國際化的眼光看待問題,上海人不再因循守舊,不再固步自封。當時的上海,成為了全國的經濟、金融及文化中心,從上海發佈出來的最新時尚,總能以最快的速度風靡全中國;上海的產品也已然成為了時尚、高品質產品的代名詞;全國各地的精英們也都湧向了這個文化的中心,諸如魯迅、郁達夫等名家都曾在此駐留,並留下了千古美文,上海無可非議的成為了亞洲最迷人最具活力的大都市。繁華與奢靡、喧囂與頹廢、紙醉金迷與燈紅酒綠……這些都鑄就了上海人的揮霍,時髦和風流。當時的上海灘,獨領風騷,不管是否到過上海的人們都會說:南京路上的風都是香的。與新中國一同成長起來的上海人,最初認識“大上海”的概念似乎是從《戰上海》這部電影中獲得的。片中的司令員振臂高呼:“同志們,向大上海前進!”相比之下類似“東方巴黎”、“不夜城”之類的概念卻反而顯得模糊不清,遙遠並且邪惡。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裏,上海依然是富裕、繁華、時髦、現代、文明、優秀這些詞彙的象徵。在全國的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以看到那些趾高氣揚的上海人,可以聽到他們旁若無人、大聲言談的上海話;與此同時全中國的“外地人”們都在遵循着對大上海傳統的尊敬、謙恭與嫉妒。時間走到了八十年代的中期,這座榮耀世界東方百餘年的大都市開始變得迷惘和焦灼起來;這個曾經風華絕代的摩登女郎終於走到了“歲月催得人憔悴”的一天;上海被冠上了諸如“衰弱的巨人”,“退色的照片”之類的稱號。重遊故地的老上海們感到了莫大的欣慰,因為他們看到了與離開這座城市時幾無二致的上海舊貌,而這與那些老北京們重返故都時的失落情緒則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於是電影導演們蜂擁而至――只須掛上幾幅“仁丹”廣告和“大減價”的布招,便重現了昔日“東方荷里活”的光彩。旅遊界的有識之士們也恍然大悟――懷舊,成為了上海最重要的旅遊資源。與日新月異的北京和迅速崛起的廣東相較之下,人們恍然發現了大上海“美人遲暮”的凄涼和“雄風難再”的悲壯。面對這個令人似乎難以接受的事實,人們不禁問道:上海怎麼了?上海人怎麼了?在市場競爭中,每一個上海人都強烈的感受到了上海步步為營的頹勢,以及崛起中的廣東和其它四鄰咄咄逼人的猛烈攻勢。八十年代以來,上海市場上商戰頻頻,風扇戰、冰箱戰、食品戰、飲料戰――上海貨大多面臨著乏善可陳的窘迫境地。曾經盛名遠揚的上海服裝、皮鞋,也不可避免的面臨著來自廣東、福建的嚴峻挑戰。美譽遠播的上海食品同樣也是四面楚歌,在上海市場“失寵”,被各種洋貨和包裝精美的廣東貨取而代之。一些原本具有傳統優勢的產業及行業,在八十年代的競爭中,驀然發現不知從何時起已被擠到了岸邊。上海紡織行業也已是雄風難再,面對全國200餘家紡織工廠向上海市場的進軍,實難招架。時至八十年代末,上海及全國的報端,頻頻的出現這樣一類報道:“上海襪如何衝破圍困”、“上海貨榮光尤在風滿樓”、“重振滬產傢具雄風”、“上海貨失去上海”、“上海打火機行業何以敗走麥城”、“上海餐飲業發展面臨四大難題”、“上海商業不能再萎縮下去了”……久而久之,上海人受挫的自尊心多少顯得有些麻木了,於是他們仍然享用着洋貨和那些新潮的廣東產品,面對上海貨的退潮也就不再感到那麼觸目驚心了。說到上海的外灘可為人盡皆知,一度形成滬上“情人牆”的新景觀。而最讓外地人半信半疑的傳說之一,則是在一條石凳上能同時坐着兩對男女談情說愛卻也互不妨礙。然而這道“情人牆”的“謎底”非但毫不浪漫,甚至顯得辛酸――並非是他們對“自然”情有獨鍾,也不是他們新潮追風,不顧有傷“風化”。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房子。且不說談戀愛,就是家中一人洗澡,全家人就得上街徘徊的事例也是俯拾皆是。有一位作家曾這樣感嘆道:“高樓林立”這個本該屬於大上海的詞,如今卻讓給了北京;而古都所特有的那種陳舊和閉塞感,卻反倒送給了這個“十里洋場”的上海灘!看不到寬廣的馬路,也見不到立體交叉的高架橋,有的只是幾座人行天橋……面對錢包日益鼓起、腰板日漸挺起的南方沿海地區的人們,上海人似乎顯得有些無地自容,大抵也只有以一句“我們也曾經‘款’過”聊以**了。貌似傲慢的上海人的自信一天天的在金錢世界中流失着。會落得如此難堪的境地,也許實在是自恃甚高的上海人所始料未及和難以接受的。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列舉了一個小故事來剖析上海人的這種尷尬:一天一位上海婦女在公共車汽上向一位溫州人嚷了一句“外地人”。於是這個“外地人”乘勢而發:“我外地人又怎麼了?要比錢嗎?我估計你的存款抵不上我的一個零頭;要比文化嗎,我的兩個兒子都是大學生。”這是“外地人”的一次痛快淋漓的宣洩,倒也真切地道明了這些年上海人潦倒落魄的程度!罵娘、嫉恨、詛咒、惡言相向……在廣州人、深圳人、溫州人的面前,上海人心裏的調味瓶打翻了。富起來的廣州人、深圳人、溫州人,腰包鼓鼓地走進上海。上海人唯有瞪眼相看,倒也沒有緊緊跟隨。自慚形愧的同時倒也沒有完全失去自尊,心裏想:等我們上海人站起來的時候,將完全是另外一番情景。機會終於來了,開始了重新定位,大上海就像龍頭,要帶動起整個長江經濟區的騰飛發展,浦東的開發不僅僅是一個契機,更是一個標誌。重新崛起的上海,已初現端倪,到1999年上海吸收外資的數額已然超過了北京,成為了外國人投資中國的首選城市,上海人終於又昂起了她那驕傲的頭。一度沉睡在太平洋一隅的這座“東方明珠”如今又開始在世紀末的曙光中醒來,被推到了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世界著名經濟學家開始發話:世界的中心每50年輪換一個城市,1900年是倫敦,1950年是紐約,2000年是東京,2050年則將是上海。上海俚語上海話是吳方言中的寧波話、蘇州話和蘇北話的融合體,已經成為現代吳方言的代表,這得歸功於上海繁榮的經濟文化和頻繁的交往,上海話里的不少典型語詞也有其很有趣的來歷。飯泡粥:即泡飯。將冷飯回爐重新煮成粥:形容和比喻講話羅嗦、不斷重講某件事,令人討厭。在煮泡飯時,煮沸的粥不斷發出“篤篤”的響聲。滬語形容話多者常講:“格人閑話多得勿得了,篤篤篤篤講勿停格”,故以“飯泡粥”喻話多。另一種釋法以為,滬語中“飯”與“煩”,“粥”與“捉”(即無理死纏着某件事而糾纏不清之義,又寫成“作”)諧音,“飯泡粥“即既煩又捉的意思:如“某人討厭得很、簡直就是一個“飯泡粥”。小鬼(頭):鬼音讀舉。詞性較活,視語言的具體環境而定,朋友同輩之間使用多用於表示對對方的不滿或憤怒,如“這小鬼竟敢壞我的事,我一定會給他顏色看”;長輩稱小輩,則多含親昵的感情,如“格小鬼死到啥地方去了,吃飯辰光到了還勿曉得回來”;熟人之間稱小鬼(頭)又多調侃、親熱的口吻,如“儂只小鬼最近是勿是發財了,長久沒到我處來了”。毛毛雨:即如牛毛那樣細小的雨。俗指微不足道,小意思。觸霉頭:指碰到不順心的事而倒運,義同倒霉。翹辮子:意同畜生或死人。本世紀初上海出現電車,有軌電車上有一電辮(無軌電車為兩根)與電線相通,用來接通電源。電車行駛時,如偏離行駛路線或緊急剎車等原因,辮子可能脫落電線而上翹。這樣,電車因電源中斷而不能行駛,需重新拉好辮子才能行駛,故有是語。捏鼻頭做夢:義同“白日做夢”。因為鼻子被捏是無法呼吸的,也就沒法睡覺,做夢也就是不可能了,故滬語就有“捏鼻頭做夢-想也不要想的”之說。衰惰:音近“篩惰”,疲乏、勞累、吃力。衰原義為弱、小,古文中又讀殺。《川沙縣誌》:“疲乏謂之衰惰。”《嘉定縣續志》:“俗言勞頓或慰勞人俱曰衰頹。”今滬語口語中仍有該詞讀音,而文字一般以諧音詞代替。扎台型:爭面子,出風頭,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台型原指表演藝術中的舞台形象或造型,是戲劇表演成敗的重要因素。但是,台型的好壞最終是以觀眾對戲以及演員的表演的評價而決定的。舊時藝人為突出和抬高自己的形象,設法壓低他人來提高自己稱之為“扎台型”。更有甚者,個別演員還出資收買觀眾為自己捧場,又慫恿觀眾對其對手喝倒彩,也講作“扎台型”。毛估估:初步的、粗略的估計或估算。該俗語盛傳於1987年至1992年間,成為當時最流行的俗語之一。滬語中“毛”含有初級的、初步的、粗略的之義,如半成品稱之為“毛胚”,未扣除全部成本的盈利為“毛利”,非凈重稱之“毛重”等,“毛估估”即初步的、粗略的估算。活絡:指非固定鉚接而可以折卸重新組合或可以隨意調節。如固定口徑的扳螺帽的扳頭講作“呆扳頭”,而可以調節口徑的扳頭講作“活絡扳頭”指人機敏靈活,能隨機應變。篤定:喻牢靠而有把握,也講作“篤定泰山”。相傳,吳縣造橋名將徐明懷在築一石拱橋時,恰知縣路過,知縣認為該橋築得不好,可能會倒塌。三個月後,知縣派人實地察看,察看者看見許多人在橋上休息,就問:“這橋有危險嗎?”人們回答講:“徐明懷是造橋大匠,他造的橋墩篤直,石拱定位牢靠,叫做‘篤定’。”從此“篤定”成為江南俗語,為加強語氣,也講作篤篤定定。抖豁:膽小經不起大場面的樣子,多用以形容既想買某東西,又捨不得花錢而猶豫不決。在舊滬語中,將過去謹慎而顯得膽小怕事的樣子講作“抖抖豁豁”。80年到后,由於物價上漲速度很快,有些商品在較段時期內發生變化,購物者無法理解和適應物價的變化,購物時常出現猶豫不決而抖抖豁豁的樣子,他人就會催問:“儂抖抖豁豁的啥,要買快買。”后“抖抖豁豁”被省為“抖豁”。賣相:商品、對象等的外觀。如“這種東西賣相好來兮,里向是一太糊塗”。指人的外貌。如“你的女兒賣相介好,人又端莊,還怕尋勿到好人家”。詞義直接來源文字。就是妓女的相貌是供出賣的,於是像商品一樣被叫做“賣相”。就是“賣相”用於指人的外貌時多指非正派的女子,現已廣泛用以指任何人的外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魅力中國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魅力中國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節 大上海之阿拉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