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東北人的二人轉情結

第四節 東北人的二人轉情結

起源和發展二人轉起源併流行於東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清末的社會動蕩以及戰爭的緣故,文獻記載大多不全,長期以來僅是在民間的流傳,具體無從考證。有記載,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懷德縣八家子老爺廟(普濟寺)的廟會上就曾演出過蹦蹦戲。早期的二人轉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二人轉”的叫法才得以流傳。四平、遼源、吉林、長春、鐵嶺等大、中城市,及西豐、榆樹、梨樹、德惠、雙遼、扶余、鎮賚等縣,相繼成立地方戲隊(演出二人轉)。一九五五年,女演員開始逐漸增多,二人轉的演出基本結束了男扮女裝的歷史。自此,男女開始分腔,演唱講求科學發聲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轉”的劇種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加強了編導工作,開拓了二人轉的新劇目,豐富了音樂伴奏,改進了服飾,充實了舞蹈美術,演員手持道具的種類有了發展變化。在內容上對古典劇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剔除“紙級、庸俗、醜惡的表演”;發展“健康、幽默、風趣的優良傳統”。音樂唱腔要克服“單調、貧乏的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聽,舞的優美,逗的風趣,扮的逼真,絕活精湛”,五功綜合,雅俗共賞。改革開放以後,“二人轉”曲牌又不斷出新,伴奏樂器增加了揚琴、琵琶等,併兼用武場鼓、鑼、鈸。演員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傘、紗巾、長綢。根據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飾又得到相應的改進。舞台演出運用燈光色彩的變幻,烘托戲劇情境,綜合藝術質量不斷提高。此間湧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馬前潑水》、《回杯記》、《包公斷後》等!二人轉的大俗大雅東北大平原是肥沃的黑土地,暖溫帶濕潤氣候,白山黑水,莽林雪海,縱情男女,愛憎分明,演繹着關東起落有致的情歌大弦。關東的二人轉以粗口二人轉最叫彩,最撩人心扉,男女舞動着彩帕,手持簡單的道具,口中舌前舌後音不分的道白,如趙本山的小品逗樂,比趙本山的小品語言更平白,更生動,不隱晦,不遮攔。唱腔一出,浪勁十足。二人轉之所以可進大雅大堂,是因為她有大俗大雅,雅俗共賞的藝術特質。由二人轉改編的《嫂子頌》經李娜唱紅,十年不衰。“嫂子借你一雙小手,捧一把黑土……嫂子借你一壯身板,擋一擋太陽……在大東北,老嫂為母是血緣人倫之外的真情,比愛情更加掏心揪肺的嫂弟之情。能如此蕩氣迴腸地頌揚嫂子,這是孔孟儒學仁義道德的一次鬆綁,一次更高境界的放大。漢人與關外各民族融合形成的闖關東的性情,被極至地推向寬容的境界。到東北賞玩,無盡的雪源中顯露着關東人的熱忱。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婦的直言快語熱辣椒,直通通,形身語言不避男女,不設受授不親之防,攪得你的愛情幾欲出爐。“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後背着一個胖娃娃……”在東北觀景不可放過這道風景,《回娘家》的二人轉唱法,地道地唱出苦中作樂的東北人習性,東北人的豁達。誇大其辭地說,在國人人文精神普遍缺失的生存狀態下,東北人算是保持人文色彩最豐富的人群。行走天下,此種真切感受唯此唯大。從二人轉看東北人的粗獷豁達二人轉,曾一度是東北農民的寶貝疙瘩。這兩年,它日漸轉出了名聲,轉出了庄稼院,轉出了東北三省,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博得了不少都市人的青睞。事實上,早些年,東北人二人轉就登上了國際的舞台,並且還獲得過金獎,當時的獲獎演員就是現在活躍在小品舞台上的潘長江。二人轉從雛形發展到今天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這一歷史比我們稱作國粹的京劇還要長上一百年,若是沒有當年的徽班進京,那麼京劇今天的地位可想而知,會像很多民間藝術一樣淹沒在民間。而今二人轉與很多民間藝術一樣在掙扎,再用自己的努力換取明天的未來。二人轉,既不同於歌舞,也不同於戲劇,更不同於曲藝,是一種有說有唱,有故事情節,有人物表演,諷刺幽默、針砭時弊、獨具特色的藝術模式。它在東北民間有着深厚的基礎,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個有效的宣傳手段。譬如它就曾宣傳過計劃生育、近親不能結婚等,黑龍江的張野就是唱這個出名的。二人轉之所以讓東北人喜歡是因為它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語言與內容來源於生活,它也許就是剛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也許說的就是你。它是靠着生生不息的創作保證了劇種的生命力。二人轉也被稱作炕頭藝術,場地不限,既可以在庄稼院,也可以在田地間,演出形式靈活多樣,演員就是從群眾中來,回到群眾中去的這種零距離接觸。這樣極大地保證了真實與新鮮,參與者樂在其中,所以它才能繁衍到了今天。其實這何嘗不是很多藝術的生存方式呢?有人說二人轉是一網打盡的藝術。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二人轉的表演形式中確實含有很多門派的藝術,譬如東北大鼓、太平鼓、河北梆子、民歌小調、蓮花落、東北的秧歌等等……在新東北二人轉中,不僅僅很多藝術形式得以保存,而且更多、融合了其餘的民間藝術,而對二人轉的演員要求也更高了,作為一名二人轉演員不僅僅要有好嗓子,更重要的是有突出的絕技。這種絕技可以是模仿,可以是其餘藝術的形式。其實很多二人轉演員都是雜家,他們對於各種接觸到的民間藝術形式都能來上一小手。二人轉中不少是以丑角來表現的,從中不難看出東北人性格中的粗獷豁達,試問,全國有哪個省敢於自嘲的?現如今的小品佔據了大半壁江山,其間又有多少是採用了二人轉的形式呢?充其量只是很小的改變。而這一點點笑料就笑翻了全國的電視觀眾,其實它們不過是二人轉冰山的一角。尤其有些小品,還不如東北人平常開玩笑的語言可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或許也只有東北才能培育出這樣的民間藝術。二人轉在發展,過去唱得多,現在說得多,介於二人轉與小品之間,其間還不乏歌曲舞蹈,至於二人轉以後的藝術形式向哪裏發展似乎還說不出,但相信它不會脫離群眾,脫離生活。現在很多人了解二人轉是因為二人轉說黃的比較多。對於這樣的說法得是誤解,也是應該適當地去理解的。在過去二人轉的前身,一男一女的表演形式就被北洋**看作有傷風化,明令禁演過。直到建國后,人民**才把分散的二人轉演員組織起來形成了劇團的模式,成為藝術上的百花齊放中的一朵小花。作為從舊社會繁衍生息流傳下來的民間藝術,難免會帶有一些封建社會和舊社會的糟粕,去粗取精,這期間也創作了大量的藝術作品,流傳到現在依然會讓人聽着感動的曲目。至於有些說黃色笑話打人罵人的現象,我們總是指責那些演員,其實我們有沒有問問那些觀眾,是喜歡那些低俗的,還是真正喜歡這門民間藝術呢?沒有誰天生下來就喜歡挨打挨罵的,二人轉走到今天這一步,更多的應該歸咎於我們對這門民間藝術形式的理解和關心不夠。作為一門民間藝術,自然是用當前社會的一種現象與風氣來作為標尺的,所以不要急於批評,而是先問問自己是否做到了文明的一點。當然,不是想說這樣的現象存在就是合理的,而是說我們應該用良好的心態去看待這樣的民間藝術,去善待,去理解,去正確地引導。二人轉作為民間藝術還會發展下去的,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磨礪,它只能是越來越好。不要談俗與雅,看場二人轉不會俗到哪裏,聽場三高演唱會也不會雅到哪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魅力中國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魅力中國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節 東北人的二人轉情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