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夏季的飲食進補
炎熱的夏季,是人體消耗最大的季節。在高溫環境生活和工作,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營養代謝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時,人體對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有所增加。
首先是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因為,天氣炎熱出汗較多,氮的損失,失水及體溫升高,均可引起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從而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高溫又可使人體代謝增快,從汗液中可丟失大量的無機鹽、微量元素以及水溶性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從而增加了人體的能量消耗,使其耐力和抵抗力降低。因此,必須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夏季補充營養的原則是,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慾的飲食為主,在膳食調配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提高食慾,如可適當多吃些涼拌菜、鹹鴨蛋、咸雞蛋、
松花蛋、豆製品、芝麻醬、綠豆、新鮮蔬菜、水果等。各種飲料更是夏季不可缺少的。此外,在製作菜肴時,適量加點醋,不僅可增加風味,而且有保護維生素C及殺菌和增加食慾的功效。通過飲食調配,既可補充人體因大量出汗導致的營養損失,又能有效地避免腸道疾病的發生,同時,還有益於調節體溫、消除疲勞。具有清熱去暑功效的食物有莧菜、蒓菜、馬蘭頭、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菜瓜、西瓜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番茄和西瓜,夏季多食既可生津止渴,又有滋養作用。此外,還應選食小米、豆類、瘦豬肉、動物肝臟、蛋黃、紅棗、香菇、紫菜、梨等,以補充丟失的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
夏季氣溫高,人體喜涼。此季節應以清補為宜。清補,是以寒涼食物為主,這類食物有大麥、小麥、綠豆、百合、白糖、黃瓜、菠菜、白菜、豆芽菜、芹菜、水蘿蔔、竹筍、茄子、荸薺、兔肉、鴨肉、羊肝、牛乳、雞蛋及新鮮水果等。應經常食用這些食物,以達到清熱解暑、健脾利濕的作用。
在夏季雖然宜用清補,飲食宜清涼素潔,但仍需注意不要過食生冷食品,以免損傷脾胃。在食物選擇上,還應避免食用燥熱之品,如羊肉、狗肉等,而多選食清淡且有滋陰功效的食品,以消暑健身,增進食慾。夏季氣溫高,人體神經經常處於緊張狀態,某些分泌腺的功能也受影響,因而常出現消化力減弱、食欲不振的現象,故應適當多吃些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如豆製品、蛋類、乳類、雞、魚、新鮮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膩食物。
夏季人體水分和鹽分丟失較多,應多喝水,並適量飲些淡鹽水。但切忌飲水過多,以免增加心臟和消化系統的負擔,應採取少量多飲的方法。如經常喝綠豆湯、赤豆湯,既能防暑清熱,又能解毒開胃。而經常飲用保健茶,則有解暑熱及爽身提神功效。如菊花茶:白菊花5克,用500毫升開水沖泡,涼后飲用,可清熱解毒。
此外,用冬瓜500克,切塊,煮湯3碗,少加些鹽調味,1日服3次;用鮮藕250克,白糖適量,共煮水服,每日1劑。如經常飲用,對年邁體弱或多病的老人,可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
秋天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有時氣溫仍較高。熱能傷津、傷氣,燥盛則消耗津液。所以,除應當掌握好飲食起居的調養外,應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
秋季,空氣中濕度小,風力大,人體的汗液蒸發較快,皮膚容易乾燥,汗液中還要丟失一部分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C等。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攝入充足。可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必要時每天服複合維生素B1片1~2片和維生素C50毫克。這樣,不僅對機體健康大有益處,而且對防治秋季機體退行性變化也有作用。
秋天,有利於調養生機,去舊更新,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因此,稍加滋補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營養基礎,以增強體內應變能力,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複發。
秋天,氣候涼爽,這時五臟屬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散肺氣之郁。秋季進補,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服食具有健補脾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茭白能降低血脂、解熱毒、利二便;南瓜能潤肺益氣,止痛安胎;蓮子益脾養心,固精止瀉,開胃安神;桂圓治貧血、神經衰弱、產後血虛;黑芝麻補肺助脾、潤腸通便、益肌膚;紅棗養脾平胃、安中益氣、補血益陰;核桃補腎養血、潤肺潤肌,防治神經衰弱和腰腿痛。
秋三月氣候乾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適當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陰潤燥。老年人脾胃虛弱者,宜食溫熱熟軟的食物。
冬季,氣候寒冷,陰盛陽衰。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食慾等均會發生變化。因此,合理地調整飲食,保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充足,對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人安全、順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就是這個道理。
冬季,是最適宜於滋補的季節,但也是某些疾病,如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和發生意外比例較高的季節。
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粳米、秈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谷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蔔、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蘿、荔枝、桂圓等水果。
虛的食補方法
氣
氣虛典型表現是說話有氣無力或中氣不足,經常覺得累、不想說話,有的人臉色略顯蒼白。可以試用以下藥食:
山藥薏仁茶:淮山藥、薏苡仁各10克,綠茶6克,飴糖20克熬水喝,可使人中氣足、精神好、臉色佳。
四神湯:蓮子、薏苡仁、淮山藥、芡實各10克,生黃芪20克煮成湯。是氣虛之人的養生飲食。
薏仁大棗牛奶:薏苡仁20克,大棗6枚,略炒磨成粉,每次10克加入牛奶泡喝,健脾益氣,安神定志。
香菇泥鰍玉竹粥:香菇100克,泥鰍50克,玉竹30克,加入調料共煮。對於氣虛及胃腸功能差的人有效。將泥鰍、蒜頭、玉竹、香菇、稀飯、蔥熬成米粥,不但味道佳,且營養價值高。香菇最好要經太陽照射,產生維生素D后再食用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