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弗洛伊德

6.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醫生兼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

早年從事神經學的研究,應用催眠治療精神疾病。1893年與布羅伊爾合作發表《癔病的研究》,提出一個假設,認為病人把曾有過的情緒經驗推到意識之外,由此阻礙了許多心理能力;通過催眠回憶后,情緒發泄了,病就會痊癒,由此逐漸發展了精神分析技術。

有人將他和馬克思、愛因斯坦合稱為改變現代思想的三個猶太人,他的學說和治療技術,以及對人類心靈世界的理解,為全人類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心理學領域。

弗洛伊德生平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於1856年5月6日出生於摩拉維亞,該市現在位於捷克斯洛伐克,當時是奧地利帝國的一部分。他的父親是一個開明而嚴格的羊毛商人,母親是一位典型的猶太家庭婦女。

在他4歲時舉家遷居維也納,這裏也是他此後一生居住的地方。他在中學時代就顯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對研究人產生了興趣。

他17歲考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一開始弗洛伊德並沒有集中精力攻讀醫學,而是對生物學產生了興趣。

1876年到1881年這6年的時間裏,弗洛伊德在德國著名科學家布呂克的實驗室進行生理學研究。

1881年他在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1882年他訂了婚,並進入維也納總醫院當醫生。

1884年弗洛伊德與J布洛伊爾合作治療一名叫安娜歐的21歲癔症患者。從此弗洛伊德對精神分析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1886年春弗洛伊德以神經病學家的身份開了一家私人診所,並在同年9月與馬莎伯萊斯結婚。他們的婚姻十分美滿,育有三男三女,小女兒A弗洛伊德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心理學家。

1893年與布洛伊爾合作發表《癔病的研究》,由此逐漸發展了精神分析技術。

1895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論著《歇斯底里論文集》。

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思想逐漸發展起來。他先從布洛伊爾那裏學了宣洩療法,后又師從J沙可學習催眠術,繼而他又提出了自由聯想療法,1897年創立了自我分析法。

1900年弗洛伊德的第二部論著《夢的解析》問世,這是他最有創造性、最有意義的論著之一。在這裏,他用前所未有的思路,別出心裁地開創了一種研究心靈和精神病理現象的新領域。由於對病人及對自己的夢的觀察和分析,弗洛伊德發現和確認了無意識心理現象。提出夢是願望的滿足,形成了夢的分析技術。

這本書大大地提高了弗洛伊德的聲望,之後,他的其他重要論著也相繼問世。

1902年弗洛伊德在維也納組織了一個心理學研究小組,艾爾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其中的最早成員之一,幾年以後卡爾容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兩個人後來都成了世界著名心理學家。

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性學三論》一書,他把生物發生原則用於研究心理**的發展,對這一問題做了種系發生的和個體發展的觀察與概括。

1908年弗洛伊德在美國做了一系列演講,當時他已是一位知名人士了。

1914年弗洛伊德發現自戀的心理現象,並以先天的內部驅力,即愛力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生命由此得以支持。

1920年弗洛伊德修正關於本能驅力的理論,提出死本能作為補充。

1923年在《自我與本我》一書中,弗洛伊德詳細闡述了他的人格結構理論,認為人格結構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

1927年發表了《幻想的未來》,對宗教做了精神分析的評述。

1930年他對現代文明做了剖析,並在1934至1938年間寫成了《摩西和一神教》的批評性著作。

他晚年時期患上了口腔癌,為了清除病根,他從1932年起先後做過30多次手術。儘管如此,他仍然工作不息,繼續寫出了一些重要論著。

1938年由於納粹分子入侵奧地利,身為猶太人的弗洛伊德不顧八十二歲高齡逃往倫敦。1939年9月23日,精神分析法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倫敦逝世,終年83歲。

弗洛伊德終生從事研究和臨床治療。他的思想極為深刻,在探討問題時,往往引述歷代文學、歷史、醫學、哲學、宗教等材料。他思想敏銳、分析精細、推斷循回遞進、構思步步趨入,揭示出人們心靈的底層,這就是精神分析的內容極其豐富的根源。

弗洛伊德著作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

《歇斯底里研究》(1895)

在本書中,弗洛伊德通過對歇斯底里症的形成的分析論述,從而揭示了歇斯底里症背後那些深層原始意識的根源。他認為,歇斯底里是多種複雜的心理同常見的動機、目的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是那些正常的受壓抑精神力量,在反常的條件下轉化為變態心理的結果。該書的發表標誌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建立。

《夢的解析》(1900)

在書中作者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潛意識理論,用於解釋夢。這本書開創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理論,作者把它描述為“理解潛意識心理過程的捷徑”。《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一本重要的代表著作。

《性學三論》(1905)

在《性學三論》中弗洛伊德通過精神分析的技巧,運用治療病人的實際資料,對性的問題作了一番有系統的分析,從而研究了人類**的本質及其發展過程,並闡明了他的性學學說。本書是弗洛伊德繼《夢的解析》之後對人性探討中最富創見和最永恆的貢獻之一。

《論無意識》(1915)

在本書中弗洛伊德從對無意識概念的辯護和無意識的諸種含義――一種地形學的觀點、無意識情緒、地形學與壓抑的動力、無意識系統的特徵、兩種系統之間的交流、對無意識的識別等幾個方面對“無意識”進行了分析和闡述。

《自我與本我》(1923)

《自我與本我》的寫作目的是為了修改作者的一些早期的理論,弗洛伊德曾在《超越快樂原則》一書中提出了死本能概念,否定了作者早期提出的性本能和自我對立說,使意識――潛意識的二分法失去了重要性。為此,他在原有的意識――前意識――潛意識基礎上建立了本我――自我――超我的系統,提出了系統的潛意識理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學生不能不知道的世界哲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中學生不能不知道的世界哲人.
上一章下一章

6.弗洛伊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