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故人(二)
杜子美字少陵,乃是大楚國內和李青蓮齊名的大詩人。和李青蓮一樣,生性洒脫,無意功名。年前他便到了南方遊歷,直到今日方才回京。
得知他回來,做為知交好友的李青蓮,自然欣喜非常。於是便訂下了酒席,要給他接風洗塵。而李逸做為繼他李青蓮和杜子美之後,楚國崛起的又一詩家,而且還是他李青蓮的好友,自然也在被邀之列。
得知這一切后,李逸不禁苦笑,這酒席不去還不行。
華燈初上時分,李逸獨自一人來到李青蓮訂好的地方——紅樓。紅樓位於污衣巷,在城西,距離懷王所在的獅子巷距離頗遠,因此,李逸是做了轎子來的。
不知道的人,乍一聽污衣巷這名字,多數會以為這是京師貧民所居之地。可是,事實上,這裏卻幾乎算得是整個京師最繁華的地方。原因無他,只因這裏,乃是京師城內煙花匯聚之地。每到晚上,整個京師城,便要數這裏,和城東庭湖的橘子洲為最熱鬧的所在。
這樣一個地方之所以會叫做污衣巷,乃是因為在以前,這裏確實是整個京師城中最貧窮污濁的地方。居住在這裏的人,每日都是和污水臭物為伍。直到後來,這裏的人實在太過窮困,為了生活,家中有兒女的的,便賣兒賣女。沒有兒女可賣,但有妻室的,便強逼着妻子做起了皮肉買賣,當起了半掩門的。
就這樣,這裏逐漸的便成了現今的模樣。而紅樓,便是這污衣巷中,最大的一座青樓。
李逸從轎中下來,還沒有站穩,便有一陣鶯鶯燕燕的歡聲笑語傳進了耳朵。待他站穩了,放眼望去,整個巷子除了中間空處一條足以容納八馬並驅的寬闊道路外,在路的兩邊,確實密密麻麻,全被兩層或是三層的小樓塞滿了。
在這些小樓的門前,則都站了三兩個打扮妖艷的女子,由一個老鴇帶着,在門口招攬客人。時而,相鄰的兩家青樓,還會為了招攬同一位客人,而發生一些小小的口角。每到這時,各自樓里養着的護院便會及時挺身而出,不動手,而是接過那些姑娘們的話頭,擼袖子繼續對罵。而那些姑娘,則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一般,又開始招徠客人了。
在巷子的盡頭,有一座高僅兩層,卻佔地極廣的三開間小樓獨自矗立一頭。那小樓看起來並不如何豪華,而且也不像其他樓那樣,門口站有拉客的姑娘。可是,門前卻人流如織,車水馬龍,比之其他樓,生意好了何止一倍。這樓,便是李逸今晚的目的地了。
李逸認定了那座小樓,便徑直向那裏走去。剛剛進得門,還沒等李逸仔細打量裏面的陳設,便有一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老鴇迎了上來,笑嘻嘻以她那誇張的聲音說道:“喲,公子,來了啊,快裏面請。不知公子幾位?可訂了席位?”
李逸這還是第一次踏足這樣的場所,一聽對方的問話,不由目瞪口呆,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幸好,早已經到了的李青蓮恰好在二樓看了他,高聲招呼道:“逸之兄,逸之,這裏。”
李青蓮的說話那老鴇也聽到了,知道李逸是李青蓮的客人後,態度更是熱情:“喲,原來公子是李公子的客人啊,快,快,快,這邊請。小紅,快來帶這位公子去李公子的席位。”
跟在那位叫做小紅的年輕女子身後,李逸這才得空仔細打量這紅樓內的陳設。紅樓外邊看起來雖不其眼,可是裏面確實空間極大。據李逸估計,光是那大廳便有當初在軍中時的一個小型操練場大,那樣的操練場,可以容納兩千人。
大廳之中擺設也極簡單,正中間有一巨大的水池,水池後面是一座高近一丈的假山,假山上有瀑布流下,在池中匯成了一個小潭。池中養有各色的金魚,還有水草點綴其中。整個大廳中,除此之外,便只有三架同往二樓的樓梯。樓梯上和大廳的地板上,都鋪有華麗的地毯。這翻陳色雖然簡單,可是卻別具匠心,而且可以看出,其造價必然不菲。
李逸來到李青蓮訂好的房間后,看到裏面包括李青蓮在內,已經有了三人。而且其中一人,還是老朋友袁文朗。再袁文朗的旁邊,還坐着一個年青人,看來和袁文朗有幾分相似。當他看到李逸在打量他后,略顯羞澀的笑了笑,算是打了個招呼。而另一人年紀大概在二十七八之間,已經蓄了須,可是卻眉頭緊縮,形成一個深深的川字,一臉的愁苦。李逸心中瞭然,看來此人便是今天的主角了。杜子美,杜少陵。
果然,李青蓮一番介紹后,那人便是杜子美,而袁文朗身邊的年青人,則是他的弟弟,袁文才。今天,李青蓮因為前次得了李逸《俠客行》之贊,特意給自己做了一幅俠士的打扮。腰間掛了一把長劍。這麼一來,倒也顯得英風爽朗。
這麼一番介紹后,眾人自是少不了一番久仰久仰,客氣客氣的寒喧了。這麼一圈下來,分賓主坐了,酒開始喝酒。這既然是在青樓之中,一喝酒自然就少不了要叫姑娘來陪。那三人想來都是這裏的熟客了,都有各自相熟的姑娘。李逸和那袁文才,在三人的介紹下,也各自找了一個姑娘。
文人才子之間喝酒,也就那麼幾樣,無非說說風花雪月,興緻來了談談詩詞歌賦,相互吹噓一番。這次,因為是給那杜子美接風洗塵,因此,席間也少不了也他說說這短時間來在南方的見聞奇談。
那杜子美對李逸也是有所耳聞,又聽得李青蓮和袁文朗兩人極力的推捧,就連那袁文才也是佩服的不得了的樣子。如此一來,李逸心裏不由暗暗叫苦。等他一聽袁文才的吹捧佩服后,心裏不由暗罵,老子這才和你第一次見面,你佩服個屁啊。
果然,這麼一番說下來后,杜子美又誠心請教李逸詩文。那李青蓮和袁文朗幾人自然也是一個勁的勸。
李逸推不過,沉吟一陣,想起李青蓮說過這杜子美有一副憂國憂民心,便脫口吟道:“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可是,他剛剛吟到此處,便聽到房外一陣乒乓之聲大作,緊接着又是一陣呵斥聲傳來。聽那聲音,彷彿就在他們門外。當下,李逸便收聲傾聽。那幾人也一樣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