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資料
1.跆拳道自50年代在朝鮮半島崛起,歷經40年的風雨洗禮,現在已成風靡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者已達7000多萬人。
1909年,日本侵佔朝鮮后,李朝滅亡。1910年,日本人建立了殖民政府,新政府禁止所有的朝鮮文化活動,跆拳道也在禁律之內。這期間,跆拳道幾乎絕跡。當時,許多朝鮮人遠離故鄉,到中國或日本謀生,因此,跆拳道融於其它的武術形式中才得以延續下來。著名的跆拳道領導人崔泓熙將軍就曾留學日本,並獲空手道黑帶初段。雖然朝鮮禁武,但仍有人在秘密進行跆拳道的練習。
1945年,朝鮮獨立后,國家的政治、社會面貌發生了新的變化,自衛術再度興起,留落海外的朝鮮人也將各地的武技帶回本國,和跆拳道融於一體,從而形成了現代跆拳道的體系。當時在朝鮮,自衛術的名稱很亂,諸如跆跟、手搏道、空手道、唐手道和其它名稱等等。為了使朝鮮自衛術得以正規發展,拳師們都認為必須有一個統一的名稱。
1955年,跆拳道的領導人終於將朝鮮的自衛術統稱為“跆拳道”。跆(TA),意指用腳踢踹;拳(KWON),意指用拳擊打;道(DO),即指使用手腳的方法。由於跆拳道易學易練,且運動十分激烈,故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朝鮮得到了普及,同時,在海外也到了廣泛的傳播。1961年9月朝鮮成立了唐手道協會(后更名跆拳道協會),第二年被接納為朝鮮業餘體育協會的會員,首次列為全國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1966年,成立了第一個國際組織—國際跆拳道聯盟,崔泓熙任**,后因多種原因,於1972年遷移到加拿大的多倫多。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聯合會在漢城成立,金雲龍當選為**。在金雲龍的積極努力下,1975年,世界跆拳道聯合會被接納為國際體育聯合會的會員。1980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了世界跆拳道聯合會。在短短的十幾年中,跆拳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目前,世界上約有110個國家,2000萬之眾的愛好者參加跆拳道的練習。跆拳道於1986年被列為第10屆亞運會的比賽項目,1988年被列為漢城奧運會的表演項目。今天的跆拳道已不只是一種具有較高攻擊能力的技擊,而且還是一種精巧的藝術和健身的良方。
1994年4月21日難太平洋體育理事會正式將跆拳道列為南太平洋運動會比賽項目;1994年跆拳道成為廣島亞運會比賽項目;同年9月21號,在法國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103屆大會上,跆拳道被確定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男女各設4個級別,共8枚金牌。
1995年4月26日,在蒙特卡洛召開的夏季奧林匹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代表大會上,世界跆拳道聯盟(WTF)被接納為臨時會員。2002年在韓國舉行的亞運會上,跆拳道將列為正式項目。
跆拳道不僅是一種具有較高攻擊能力的技擊術,而且還是一種精巧的藝術和健身的良方。跆拳道聯繫者以“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為宗旨。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跆拳道是以腳部為主的功夫,腳法佔的比例高達70%。跆拳道理論認為,在人體四肢中,腳力教手力為強,因此跆拳道非常注重腳法。跆拳道有品勢(拳套)24套,還有擒拿、摔擊、對拆自衛術及兵器。將跆拳道的基本技法綜合運用,可謂千變萬化,多姿多彩。
在中國,跆拳道項目已列入國家體委的《奧運爭光計劃》。1995年成立了“中國跆拳道協會”,並加入了“世界跆拳道聯盟”。近年來國家體委、中國跆拳道協會相繼舉辦了跆拳道裁判員學習班,舉行了全國跆拳道錦標賽。我國跆拳道運動正在逐步普及和提高跆拳道,是一項運用手腳技術進行搏擊格鬥的朝鮮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它由品勢(拳套)、搏擊、功力檢驗三部分內容組成。跆拳道表達了人類的生存意識,同時,將精神上的追求化為具體化的體育
2.自由搏擊
自由搏擊,又稱國際自由搏擊,歐美全接觸自由空手道等,60年代發端於歐美,以美國為主要起源和發展中心,在西方文化環境影響下,在全球文化、經濟等大範圍交流碰撞和開放融合的歷史背景中,逐漸孕育並發展壯大起來,是一種沒有套路、沒有宗派,強調個性風格,以實戰求勝為主旨的西方自由式全接觸徒手攻防搏擊術。
自由搏擊兼容並蓄了東方中國武術、日本空手道、柔道、劍道,韓國跆拳道,泰國拳,以及西方拳擊和摔跤等武道的精華,是現代東西方武道文化和技藝的最佳結合產物,是當今世界武壇獨樹一幟,高度科學化和藝術化的先進實戰武道,體現了人類武道融匯的成果和結晶。
自由搏擊不拘泥於任何固定的套路招式,而是提倡在實戰中根據戰況自由發揮,靈活施展拳、腳、肘、膝和摔跌等各種立體技術,長短兼備,全面施展,以最終擊倒或戰勝對手為目的。“告訴我基本原理,我將得出適合我自身的獨特的技法。”這就是自由搏擊拳學理念的最佳概括表達。在此思想指導下,經過數十年的實踐和取長補短,自由搏擊已然形成完美的理論和技戰術體系以及競賽規則辦法。在國際武壇百舸爭流的情況下,以其鮮明的特色和實戰功能,在國際武壇上佔據了重要的一席。
自由搏擊技術是簡捷的,但也是實效的,它的技術體系在不斷地充實和完善,只要是在踢、打、摔、拿的範圍中,經實踐證明可行就被採用。
由於自由搏擊競賽的商業化,職業化程度高,開放性好,幾乎所有國際自由搏擊比賽中都採用“無限制自由比賽”的方法,不限制參賽選手的資格,在規則上與泰式比賽規則類似,比賽雙方均**上身(或着短袖衫、背心),下穿長褲,手戴拳套,腳穿護具(或不穿),進行全接觸搏擊比賽。因此,自由搏擊賽事往往異常緊張和激烈,非常吸引拳迷和觀眾,對自由搏擊選手的技戰術水平、戰鬥意志、體能、抗擊力等整體搏擊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且,自由搏擊打破宗派界限,凡承認其競賽規則的團體或個人,均可參加自由搏擊比賽,這在客觀上為世界各種流派武術的交流以及自由搏擊技術體系的檢驗和完善提供了條件。
因此,自由搏擊賽制被國際武壇視為武道搏擊的終極模式,並看作是真實體驗武道優劣和選手真正實力的唯一公平方式,這樣自由搏擊競賽規則就成了國際武道競技的流行和公認標準。
3.空手道
空手道是日本的一種武術,它的本義為“從中國傳入的拳法”。在古代日本的琉球,由於長年的禁武政策,武器一向被禁止使用,因此,人民不得不創出赤手空拳的格鬥技術,以求得生存的自衛本領。尤其是在十七世紀初葉,嚴禁武器的攜帶和保存,於是在琉球的上層階級之間,參考中國拳法,創出了獨特的格鬥技術,這就是最初的空手道,稱之為“唐手”。在日本,有人認為空手道是中國明朝的陳元斌傳入日本的,也有人認為14世紀閩人36姓遷入日本的琉球群島時帶去的,還有人認為是幾百年前到中國福建謀生的沖繩人,在福建習得中國拳法后帶回日本的。
本世紀初,日本沖繩空手道人士出於民族自尊,將“唐手“改為“空手“.到本世紀30年代,這種改法得到了較大範圍的承認。而作為這種廣泛默許的歷史背景是中日甲午戰爭后,中國被視為敵對國,帶“中國“,“唐“名稱的東西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日文中,“唐“字的發音與“空“字相同,均為“KARA“,而“空“字的含義恰好與“赤手空拳“吻合.加上一個“道“字,就與“劍道“,“茶道“等一樣,不單是一門技術,而是一種人生修鍊之道了。
儘管對空手道起源有着不同的說法,擔有兩件事是日本空手道界人士所公認的.其一,空手道原是在沖繩民間秘密流傳的一種徒手自衛術,是沖繩人船越義珍於1916年在東京武德殿公開表演之後,才以現代形式在日本本土迅速發展起來的.其二,現代日本空手道四大流派之一“剛柔流“,承認本們宗師東恩納寬量曾在中國學拳數年,是東恩納寬量發展了剛柔流.剛柔流代表團幾番跨海入閩,尋找昔日祖師的遺迹.1989年,他們在福建省體育中心設立了“顯彰碑“,紀念他們在中國的老師。沖繩剛柔流訪華團1992年6月訪問福建體育學院時,表演了“三戰““十八“,“一百零八“等空手道“型“,其技法結構與發力方式與福建南拳類似,其型的名稱仍保持福建方言的發音法。但也有人認為,空手道並非來自中國,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在原始發展時期必定有人與人、人與獸的搏鬥,這種搏鬥就是本空手道的萌芽。
早期的空手道比賽多以套路和“寸止”的對抗為主。所謂“套路”,空手道稱為“型”。技型要靠基本練習、基本移動、轉身法等,構成防禦和攻擊各技的連續變化,可分為:(1)普及型它是以初學者為對象的套路,只是將基本移動連續起來的程度而已。(2)基本型它應用“呼吸”,屬於剛柔流的根本型,可分“剛”和“柔”,又可分攻擊和防禦等套路。(3)開手型它以上段的高手為對象,包括(1)、(2),但更複雜,包括了實戰時的各種動作。
1964年,成立了“全日本空手道聯盟”,空手道協會也加盟其中,並開始了有許多流派參加的“寸止”(即在擊中對手前一寸處停住)式對抗的比賽大會。1970年,全日本空手道聯盟主持了第一次世界空手道錦標賽,並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聯合會”。這些實力強大的團體,在一些政治家、實業家的支持下,不斷地致於把空手道推向世界,他們保持以“型”為中心的體系,對抗比賽採用“寸止”。這是基於對空手道“一擊必殺”之威力的敬畏之心,我們且稱此種形式為傳統(或正統)空手道。
隨着拳擊、摔跤、柔道等近代體育競技方式格鬥技的出現,有人對傳統空手道“一擊必殺”的威力產生懷疑,對缺乏靈活性的弓步站立方式的實用性產生懷疑。那猛烈的沖拳、彈踢可以斷磚、碎瓦,但作用的活動着人身上又怎麼樣?那種不直接接觸、僅打在離對手一寸處即停住的方式是否其實用性?那種“寸止”的判定方式,僅有利於先出招和手腳長的人,只要拳、腳先停在離對方身體(指得分部位頭、胸腹)一寸處即得點,擊打效果到底如何?對手是否可以在你擊中他之前的一瞬間反擊?是否可以在你擊他的情況下,以小虧換大便宜給你更重的還擊?對於這些,傳統的空手道全然不。這樣,防守反擊的技術就難以發揮,也降低了其實戰性。由於一方“寸止”,另一方仍在移動,相迎擊撞的傷害並非少見,故作為競賽項目,也不是絕對安全。而這種沒有碰撞就定輸贏的判定方式使觀眾看得稀里糊塗。於是,一些勇於實踐空手道中“武”的因素的人士,便一直堅持進行直接擊打式比賽的研究。
1929年,東京大學空手道部的大學生們就開始研究空戴護具進行接觸性實距的實驗,但限於當時的條件未能繼續下去。1953年,由“煉武會”作了戴護頭、護胸、護襠直接擊打的公開表演,開啟了直接擊打式空手道之先河。討論格鬥空手道,還必須提到日本“極真會館”空手道總裁大山倍達先生。他提倡“武道空手”、“技術在力量中”的觀點。1969年極真會主辦的全日本極真會空手疲乏比賽大會,比賽時除禁止以手擊頭部和禁止任何動作擊襠外,其餘部位均可直接攻擊。手腳肘膝並用,不分體重級別,不戴任何護具。比賽相當激烈,被高腿擊中頭站昏倒、被拳打斷肋骨的情況時有發生。而每次比賽之前,必有選手們的功力表演,以腳踢斷80厘米厚的冰塊,以頭或肘擊碎十幾層磚,顯示出選手們猛烈的破壞力,從而增加了該流派的影響度。該流派又大量採用現代宣傳工具(電視、電視等)進行宣傳,所以很快地颳起了極真會熱。
傳統的空手道至今仍對極真會館的做法有不少批評,但極真會館的組織仍在不斷擴大。據1987年的統計,大山倍達所屬的極真真會館空手道在65個國家中擁有650個支部,有1000多萬名會員。從1969年開始,他們每年舉行一次全日本比賽,每4年舉行一次世界比賽。據有關記載,極真會空手道比賽的發獎儀式長達40分鐘,觀眾秩序井然,這在一般的體育競賽中是罕有的。只有被稱為國技的“相撲”在日本一般民眾中才擁有這麼高的威望。人們認為極真會比賽的冠軍是實打實拼出來的,是過硬的冠軍。
大山倍達採用的技術體系,在直接進入自由對抗之前,要經過以下幾個主要階段的訓練:首先是步型、步法、手型、手法、防守法、腿法的基礎練習;其次是在行進中練習基礎動作;第三是進入“一本組手”、“三本組手”(組手為兩人對打,一本組手就是以一次有效打擊即暫停,然後重新開始。本本組手剛為三次連續有效的打擊后暫停);第四階段是自由組手,最後歸結為“型”。“三戰”、“平安”等型仍是大山倍達極真會館傳授的保留內容。
作為大山倍達本人的得意技,年輕時他擅長跳踢,即騰空而起用側踹或旋踢踢倒對方。到了中年時期,他以快速步法,繞到對手的身後,搶佔有利位置,形成“我順人背”之勢再行攻擊。
現在的日本空手道,流派林立,被日本的一些雜誌稱為“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他們大都互不往來,各自舉行比賽。但不穿戴護具的直接擊打式空手道大多出於大山倍達的極真會門下。他們之間的不同僅在於比賽規則和風格的差異,而整體技術是相同的。如被人稱為“打架十段”的蘆原英幸,出師於極真會館,但他的“蘆原會館”的技術特點,已經從大山倍達的“技術包含在威力中”演化出,他特別注重動作的合理性。他所追求的技術目標是:①合理的姿勢;②高速度;③高威力;④高技巧。
曾經獲得極真會第一屆世界比賽冠軍的佐藤勝昭所率的“佐藤塾”空手道,則講究技巧。他認為空手道最終還是技術第一,其次是速度,然後是威務。他認為現在的直接擊打制空手道太重視擊打威力,這樣造成技術單調,這不是真正的空手道。他提倡按體重分等級比賽,以便於技巧的發揮。1991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5屆極真會館世界錦標賽中,身高僅1.68米的日本選手綠健兒,靠自己靈活的技巧、凌厲的騰空進攻腿法,屢屢戰勝身高1.90米以上、體重90多千克的對手,登上冠軍寶座,為“以小制大”提供了活生生的有力例證。
4.泰拳自從人類產生起,便有了徒手格鬥技能的萌芽。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為了生存和獲取生活資料,逐漸學會了使用拳打、腳踢、摔拿等基本的格鬥動作,並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和與大自然的搏鬥中,不斷地提煉和發展格鬥技能,並使之日益精深完善。泰國拳是一種實戰性極強且威力巨大的徒手搏擊術,素以兇狠凌厲而聞名天下,泰拳手曾多次遠征歐美各國,以獨特的技藝把很多搏擊高手門打得一敗塗地,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泰拳以無可爭議的事實確立了在世界武壇上的重要地位,是當今最兇猛的搏擊術之一。泰拳是泰國的國技,在泰語中叫做“摩易泰”。自古以來,泰拳一直是軍事上禦敵制勝的銳利武器,現在,這項運動仍然作為泰國陸軍肉搏戰術訓練的主要內容。同時,泰拳也是泰國人民最熱衷的運動,泰國俗語云:“十個男人,九個打拳。”可見拳斗在泰國普及流行的程度。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尚武之風古今不衰,每有寺廟或重大慶典,拳賽不僅為必備節目,且常被列為大會壓軸戲。目前,全泰國註冊的拳館近7000所,職業拳手愈70000人。泰拳的獨特之一就是運用四肢的拳、肘、膝、腳合共8個攻擊部位,做單勢或連環於不同的角度打擊人身各處要害部位,技術的發揮全無限制,因此又享有“八臂學術”之譽。泰拳素以兇狠、雄勁、驚險而著稱,被人們稱為“八條腿運動”,這種拳術沒有套路,完全着眼於實戰技術的組合運用,特別是擅長腿擊、肘擊和膝擊,除對手檔部外,要向其身體任何部位發起進攻,攻擊力之猛銳,足令對手非死即傷。在泰拳的搏鬥中,拳手們善於用多種技術來打敗自己對手,其中有強勁兇猛的肘、膝以及變化多端的拳招、腿法,但泰拳最具威力的進攻方式是肘擊術、膝撞法腿擊術,他們在格鬥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在泰拳中,常致傷人而又可作為防禦重創對手的部位,那就是肘。其撞擊力非常厲害,實戰中常於膝招配合交替使用,上砸下撞,左擊右沖,上下聯擊,極難防守。被擊中者,輕則骨斷胃裂,重者有生命危險,故素有“擺命肘”之稱。肘同樣也是良好的防守武器,用肘部擋腳、消拳、砸膝容易得手,並使敵方腿膝麻木,失去戰鬥力。泰拳的膝招動作,屈膝疊腿,使膝部突起,形成攻擊的力面,着力於膝的上部,專用於近距離格鬥,經常攻擊人體的肋腹和胸腹部,甚至下齶、面部,令人防不勝防,威力無比,是致命的殺手鐧。尤其是泰拳高手,經過長期苦練的膝部,堅硬如鐵,若被其重擊,輕着長時間昏迷不醒,重者骨頭都會被擊碎,這是泰拳最狠毒的招術。學習泰拳,欲成為高手,膝上功夫需要苦練三年五載才有成就。泰拳的腳上功夫,是泰拳最主要的技法,適用於中、遠距離攻擊,腿擊在搏鬥中的威力是相當兇猛的,素有“鐵腳”之稱,在一場格鬥中,若誰一旦被對方踢中,勝負就可以立刻定音。泰拳手為了把自己的雙腿練得想鞭子般的柔軟,又象鋼鐵般的堅硬,常常需要苦練數年。清晨很早就起床,壓腿、踢腿,一練就是幾千次,直到滿身大汗,爾後又作越野長跑。並經常踢香蕉桿或重沙袋來練腳的硬度,堅持幾年後,再改踢椰子樹,因為椰子樹堅硬無比,拳手們必須忍痛過這一關,經常練得腳上鮮血淋淋,所以學習泰拳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泰拳手經過長期的苦練,身體各攻擊部位都鍛煉得堅硬如鐵,尤其是膝、肘和腿等部位更是有力、兇狠。在緊張、激烈地格鬥中,題、打、頂、撞、砸、膝肘並用,拳腳橫飛,動作兇猛,運用自如。對手稍一疏忽,瞬時便會挨打受創。泰國拳現已吸引了世界各國許多搏擊愛好者學習,並風行於東南亞、日本、美國、荷蘭、法國、澳大利亞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引起了世界各第武術家們的高度重視和潛心研究。泰拳和其它民族的技擊項目一樣,有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可惜在1767年緬甸軍隊攻克泰國國都時,泰國早期的歷史資料、文獻檔案被毀於戰火之中。今天我們所知道的泰國歷史大都是從泰國民間僅存的記載,早期歐洲旅行家的著作和緬甸、柬埔寨、中國等方面的資料拼湊而成的。這種混合而成的史料,自然存在許多不同的說法,這給泰拳的史料研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了解到泰拳發展的概貌。經考證,泰族文化雖深受中國、印度兩國文化的影響,而且泰族和中華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但幾百年來,泰族在中南半島一帶,生息繁衍。他們在長期的抵禦外族侵略的搏鬥中,逐漸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拳術。因此,我們可以說,泰拳是泰民族在長期的抗禦外來侵略戰爭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泰拳經過數百年的演變發展,到今天已成為擁有近百個拳場,數千個拳館,數萬名職業拳手的現代技擊運動。並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拳賽制度。這些場地設施和拳賽制度為泰拳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泰國的拳賽制度可分為業餘的職業二種。一個少年進入拳館習拳,經過數年的艱苦訓練,待其成熟后,即被安排登台比賽,與其他拳館同級體重和水平相近的拳手對陣,從此便走上了職業拳師的道路,並以比武來謀生。有些泰拳師習拳最初,多半是業餘性質的,習拳者有勞工、學生、軍警等等。如果在拳業上有所成就,往往會放棄原來的職業而專心練拳成為一名職業拳師。一般為了興趣愛好而上擂台比武者不能稱為職業拳師。職業拳師的拳壇生涯是十分清苦和冷酷的,但由於拳酬較高,促使拳師們為此拚命苦練。拳賽使得不少拳師名利雙收,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一個初次登台的新手,每場比賽可獲三百銖(泰國貨幣,20銖等於1美元)的報酬,如果表現出色,酬金也隨之上升。一個名噪一時的走紅拳師,每場所得不下七、八萬銖。就是一般的職業拳師,也有四千至五千銖的拳酬。如果是全國頂尖的一流名手,身價可高達二十萬銖之巨。對於一般泰國勞動者月收入千餘銖來說,拳王的身份,元疑是一般人夢寐以求的。在泰國的首都曼谷幾乎每天都有拳賽,分別在叻喃隆(每周一、三、四和周日)和侖披尼(每周二、五、六)兩大拳場舉行。周日下午還有電視轉播。入場費,以曼谷最低水平的拳賽為例,可分三種價格,擂台周圍四周每人位是九十銖,擂台四角,每票一百八十銖,而台邊座椅為貴賓席,票價是三百六十銖。水平較高的拳賽,票價則由一百六十銖開始。如有一流高手對壘,票價自然還要提高。觀眾對拳賽的熱情程度也是其他項目所難以比擬的。叻喃隆拳場可容納二萬觀眾,大賽之時,常常爆滿,還有不少無票拳迷被拒之場外。從80年代起,每年十二月五日,曼谷皇家都有大型的拳賽舉行,自上午開鑼,戰至深夜,為國民提供免費觀賞泰拳的機會。拳手比賽的場次,在80年代初一般安排六十多對,到了1986年增加到一百六十多對,並有拳壇老前輩登台助興。
5.中國武術
在戰國時代稱為「技擊」。據古籍記載,當時技擊是以作戰為目的的攻防格鬥技術,漢代以來又稱為「武藝」。而「武術」一詞,最早見於蕭統《文選》中南朝宋延年《皇太子釋奠會》詩。自此,「技擊」、「武藝」、「武術」互稱。直至1928年統一改稱為「國術」。1949年後,又統一稱為「武術」。自此,武術得到繼承、整理和提高,並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現在武術更已成為國際性的體育項目之一。
武術運動由踢、打、摔、拿等動作,按一定運動規律組成。運動形式有套路和對抗等。套路有拳術和器械的單人套路練習和兩人以上的對打套路練習。對抗有散手、推手、長兵(器)、短兵(器)等項目。
中國武術的歷史相當悠久,簡要來說,武術可溯源於原始社會的狩獵與戰爭。夏、商、周三代時發展成用於操練的「武舞」。春秋戰國時期,隨着金屬兵器的發展和列國爭戰不休,給武藝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手搏、角牴、劍道、弩道等武技也逐漸形成。唐武則天於公元702年設武舉制,開創以武入仕的道路。宋遼夏金時期,戰爭頻繁,加強了軍旅武術的訓練和各種兵器的製造。宋代民間也出現了很多民間武藝結社,街市中的遊藝場所必有武術表演,成為市民所喜歡的文化活動之一。明清武術開始形成門派,民間武術社團林立,更有參與政治活動者,如義和團。民國時期,武術在軍事上的地位漸趨式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正式成為體育運動項目之一。
武術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它的產生,緣起於我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人們在狩豬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積累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是低級的,還沒有脫離生產技能的範疇,卻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到了氏族公社時代,經常發生部落戰爭,因此在戰埸上搏鬥的經驗也不斷得到總結,比較成功的一擊、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傳授、習練着,武術逐漸形成。
武術作為獨立的社會文化現象,是同中華民族文明的產生同步的。商周時期,出現了“武舞”,用來訓練士兵,鼓舞士氣,周代設“序”,“序”等學校中也把射卸,習舞干列為教育內容之一。進入春秋戰國以後,諸候爭霸,都很重視技術在戰場中的運用。齊恆公舉行春秋兩季的“角試”來選拔天下英雄。秦漢以來,盛行角力、劍擊。隨着“宴樂興舞”的習俗,手持器械的舞練時常在樂飲酒酣時出現,如《史記·項羽事紀》記載的“鴻門宴”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便是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還有“刀舞”,“力舞”等,雖具娛樂性,但從技術上更近於今天套路形式的運動。
唐朝以來開始實行武舉制,對武術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如對有一技之長的士兵授予榮譽稱號。裴民將軍的劍術獨冠一時,裴民的劍術、李白詩歌、張旭草書並稱唐代三絕的美譽,可見武術作為一種文代形式已相當具有影響。宋元時期,以民間結社的武藝組織為主體的民間練武活動蓬勃興起,有習槍弄棒的“英略社”,習射練習的“弓箭社”等。由於商業經濟活躍,出現了浪跡江湖,習武買藝為生的“路歧人”。不僅有單練、而且有對練。明清時期是武術大發展時期,流派林立,拳種紛顯。拳術有長拳、猴拳、少林拳、內家拳等幾十家之多;同時形成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種體系。
到了近代,武術適應時代的變化,逐步成為中國近代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民國時期,民間出現了許多拳社、武士會等武術組織。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國術館。1936年中國武術隊赴柏林奧運會參加表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武術得到了蓬勃發展。1956年中國武術協會建立了武術協會、武術隊等,形成了空前廣泛的群眾性武術活動網,為武術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道路。
1985年,在西安舉行了首屆國際武術邀請賽,並成立了國際武術聯合會籌委會,這是武術發展中歷史性的突破。1987年在橫濱舉行了每一屆亞洲武術錦標賽,標誌武術走進亞運會。1999年,國際武聯被吸收為國際奧委會的正式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會成員,這是武術發展中的又一歷史性突破,意味着在不久的將來,武術即將成為奧運項目,意味着“把武術推向世界”的雄偉目標的進一步實
少**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朝野僉》記述,北魏太和年間(公元496年),印度僧人跋陀主持少林寺,他的弟子中有個身體瘦弱名叫僧稠的,經常被一些會武的小和尚戲弄,於是他發憤苦經練,練得筋骨強勁,拳捷驍武。後來名揚天下,成了少林拳創始人之一。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婆羅門種姓,摩迦葉(釋迦牟尼弟子)的二十八代佛徙菩提達摩來到少林,他講經時,見弟子們因長坐精神萎靡。就根據觀察到的鳥獸的跳躍等動作,模仿創造了十八勢,武術行稱它是達摩十八手,這便是少林拳的雛形。此後,歷代少林寺僧在吸收中國傳統的各個流派的民間武術基礎上,綜合提高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內容豐富,套路繁多。按性質大致可分為內功、外功、硬功、輕功、氣功等。內功以練精氣為主;外功、硬功多指鍛煉身體某一局部的猛力;輕功專練縱跳和超距;氣功包括練氣和養氣。按技術法又分拳術、棍術、槍術、刀術、劍術、技擊散打、器械和器械對練等共一百多種。其中少林拳為武藝之源,有羅漢拳、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五拳、功力拳、五戰拳、昭陽拳、潭腿、柔拳、六合拳、圓功拳、地躺拳、少林拳、梅花拳、通背拳、金剛拳、伏虎拳、醉八仙、猴拳、心意拳、鷹爪拳、大通臂等四十餘種。少林拳術的特點是,剛健有力,剛中有柔、樸實無華、利於實戰,招招勢勢非打即防,沒有花架子。在練習少林拳時不受場地限制,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說,其風格主要體現一個“硬“字,攻防兼備,以攻擊為主。拳勢不強調外形美觀,只求技擊的實用。步法進退靈活,敏捷,有沖拳一條線之說。在身段與出拳上,要求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進退出入,一切自如。眼法講究以目視目,運氣要氣沉丹田。其動作迅如閃電,轉似輪旋,站如釘立,跳似輕飛。除此之外,少林功的棍術、槍術、刀術、劍術、鞭術、叉術、鏟術、戟術、錘術、斧術、圈術、鏢術等一百多個套路,幾十種器械,各有特點,各有絕招。
為弘揚中華武術遺產,傳播發展少**術,鄭州市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屆鄭州國際少**術節,吸引了世界各地無數國際友人和武術愛好者。
少林簡史於鄭州登封市西北13公里太室山南麓,面對少室山,背依五乳峰。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寺因山而得名。少林寺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拳法的發祥地。北魏太和二十年(496),西域沙門跋陀首創少林寺,傳播小乘佛教。跋陀之後古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住持少林寺傳播大乘佛教,後人稱之為“禪宗初祖“。少林寺歷經興衰,至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王“有功,得唐太宗封賞,發展到鼎盛時期,此後歷代均有修葺。1928年軍閥石友三火焚少林,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閣、鐘樓、鼓樓等被付之一炬。現存主體為常住院,沿中軸線建築共7進,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門,面闊3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頂,創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門額懸康熙題“少林寺“橫匾。山門內塑彌勒佛和韋馱像,山門左右各建單間硬山掖門。進山門中為甬道,兩側有馬道,道邊立唐、宋、元、明、清各代古碑30餘通。天王殿,面闊5間,進深4間,重檐歇山琉璃瓦頂,系1982年重建。大雄寶殿,面闊5間,進深4間,重檐歇山綠色琉璃瓦頂,系1986年重建,大雄寶殿附近還重建有緊那羅王殿、六祖殿、東西禪堂和僧院。西部塔院內有宋塔兩座。大雄寶殿之後為法堂(藏經閣)。閣后地勢突起,形成高台院落,為方丈院。院東、西兩側各建硬山寮房5間,牆上嵌有宋至清代石刻20餘品,其中有北宋宣和四年(1122)蔡京書“面壁之塔“及金代石刻線畫等。立雪亭,亦名達摩亭,相傳是禪宗二祖慧可向初祖達摩求法的地方,石柱上有明代題字,殿內懸乾隆題“雪印心珠“橫匾,佛龕內供達摩銅像。東間有明萬曆十七年(1589)銅鐘一口。千佛殿,又名毗盧殿,創建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檐下懸挂“西方聖人“匾,殿內明間佛龕中有銅鑄毗盧像,東牆下供有明周王贈漢白玉“南無阿彌陀佛“一尊,東、西、北三壁繪有“五百羅漢朝毗盧“大型壁畫。白衣殿內佛龕中供銅鑄白衣菩薩像,北牆繪16組拳術對打觀武圖,南牆繪持械格鬥圖,東牆被神龕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半部繪“十三棍僧救唐王“,南半部繪“緊那羅王御紅巾“,另繪文殊、普賢二菩薩像等壁畫。地藏殿建築形式同白衣殿,殿內塑地藏王,四面為十地閻羅畫像。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達摩洞,西南有二祖庵,東有同光禪師塔、法如禪師塔和法華禪師塔。
武當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當道士張三丰集其大成,被尊為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后經歷代武術家不斷創新、充實、積累,形成中華武術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之稱。武當拳,亦名內家拳,這種拳法以養身煉功、防身保健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后發制人,延年益壽,祛病御疾,增長智慧等多種特點和功能。目前,武當武術已流傳到海內外,並成為人們養身保健、祛病延年的體育活動。
6.截拳道
截拳道是美籍華人李小龍(BruceLee)創立的一種新型實用搏擊術,在世界武壇上獨樹一幟。
李小龍少年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赴美后在不斷的技擊實踐中結合了跆拳道的腿法以及其它一些門派的特點,深入細緻地提出了“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開拓性的拳理。對傳統武術中呆板的攻防模式予以徹底的否定。截拳道取自無形,它吸取了所有門派的精華,因為它沒有獨自的形式。致力於追求武術的根本,技法直接而簡捷,沒有形式,被後人稱之為截拳道。
李小龍研究了當時流行的各國不同的武術,如:跆拳道,空手道,法國踢打術,泰拳,柔道,柔術等,並對傳統的中國武術加以整理,去偽存精,創立截拳道。李小龍因此被譽為“功夫之王”。
李小龍曾多次與各國搏擊高手較量過,結果無論是泰拳大師,還是空手道名家,無不成了他的手下敗將,因此他曾先後兩次被評為世界著名七大武術家之一,日本觀眾稱李小龍為“武之聖者”,並成立了日本“李小龍功夫研究會”,以紀念李小龍。截拳道可使用一切手段和技巧,但卻不受特定手段的束縛。反之,為了達到目的,它使用一切手段,而所謂的目的,就是取得勝利。
截拳道要求人在搏鬥時抱定“不輸於任何人”的堅定意念;李小龍認為,習練者應咬緊牙關,克服體力上的極限,才能持續不斷地發揮體力的極大效用,如平常努力不夠的話,則無法完全發揮本身具有的潛力。在這裏,縱使身心俱疲至極,只要抱着必勝必勝的決心全力以赴,縱使自己皮開肉裂,也要讓敵人倒在自己面前。
1973年7月20日,年僅32歲的李小龍在香港猝死。武壇上一顆明星就這樣隕落了。他為習武者留下了嶄新的武學理念和未完成的事業。從此,世界各門派的武術開始向實用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