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邊陲小山村

第一章 邊陲小山村

她出生是華夏西部農村的西南邊陲的的村子。

這是一條由主河分隔開的谷地,也叫鳳凰谷,

鳳凰谷里有好多的村莊,也有好多小谷的存在,也有其他鎮的村莊,土地全是由河流涵養着,在土地上生長着糧食,能養活這個村子的人的糧食。

煙霧籠罩着這個南方小村藍水村,原始而靜謐。

鳳凰鎮的北面是明月鄉,那是個很偏僻的鄉鎮,也無法被評為鎮。

位置比較偏僻到在明月山的北面的半山腰,人口比較少,也是陽光比較少照射的地方,卻有明月泉的存在,明月寺是那裏的產業。

南面是鐵石鎮,生產鐵礦石。

東邊是鹿寨鎮,也是她的姑姑家。

西邊的莆田鎮。

那裏的主要產業也是生產草席的,比秋天的鎮強不到那裏去。

大部分的人住的還是木頭和石頭搭建的房子,也只有少量的樓房,樓房裏住着的是村裡能吃上肉的人。

他們也是村裡比較有錢的,也只有村長的家裏才有這條件。

環境特別的原始,原始到你根本就不認為這裏有任何現代氣息的東西,現代氣息的東西也是在一步步的侵入這個世界。

木頭和瓦片製作的房子是好幾百年留下的東西,每一塊磚瓦都捨不得丟棄,房子裏的傢具也捨不得扔,

秋天家的桌子要不是被蟲子吃光,不能再用才更換了也就被當成柴火的處理。也是帶着好多人的記憶的東西。

鳳凰鎮民政局給他們家一些木材、石頭,水泥等,房子現在看起來並沒有那麼破爛,起碼冬天不會有冷風進屋。

藍水村的北面有石山,那山體怪石林立,一眼望去。在春天的季節,連續的小雨把藍水村靈石谷籠罩着,有種山水畫的特質,石山下面是一片草原,也是放牛的地方。

藍水河的河水也就是從裏面緩緩流出,直到田野,灌溉田野里的秧苗。

那座明月山並不是藍水河的發源地,泉水卻流出來的壯大了藍水河,藍水河的壯大離不開明月山的泉水還有底下的暗河的加成。

原本只是小河的水經過明月山就是川流不息的大河。

南面是田地,是鳳凰鎮藍水村的主要糧食來源,她養育着整整一村人,藍水村人世代耕耘的土地。田裏灌溉用水就是來自於藍水河,藍水河旁邊就是竹林。

西面是丘陵,高得無法再種地的林地是的底下亂葬崗,那是韓家的先人駐紮的安眠之地,也是秋天一家清明祭拜的地方。

另一部分是種植糧油等植物的地方。

對於丘陵來說,種水田那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山上走水下來種成梯田的樣式。

韓秋天的家的地就是在那些丘陵的一部分的田地。

在家裏的土地,可以種植花生、地瓜、馬鈴薯、木薯,劍麻等經濟作物。

拔草,施肥和去掉多餘的苗,就是她的活。

韓秋天的毅力就是在那裏鍛鍊出來了的,年少的時光就是如此的磨練才可以到達彼岸,也許還是會有些許的不舒服,還是會過去的。

明月山的北山腳就是明月鄉,明月鄉比鳳凰鎮還要落後,也就是資源的匱乏,氣候和地理位置朝向北面。

鳳凰鎮的藍水村,是山清水秀的地方,人走進這裏就好像走進畫卷一樣的地方,那是心靈的寄託,泛舟在藍水河上,在這如畫的環境裏,是一種靜,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藍水村的村落里的耕地很少,這也是秋天的十口人的生存根本,全家的土地也只是四畝地左右,

就連是山裏的坡也種上木薯,還有樹這類東西。

村子裏的土地沒一塊是閑置的,閑置就意味着招來村子裏的人的罵聲。就算是有也是別人的,不是自己家的田地。

村子裏的人對這些荒地並沒有太多的忌諱,也不會有太多的限制,就是土地的所有權不能隨便更改。

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是藍水村的精神面貌。

他們家是村裏的貧困戶,還有八個孩子大家庭,是村裡位數不多被鳳凰鎮民政局關照,也是很不受其他人待見的。

民政局的李主任很喜歡往他們的家裏那裏跑。

除了那電燈等現代的氣息的東西,其他的也是很少見。

村裏的萬元戶才能有的電器,萬元戶才有那電視看,秋天經常去的地方就是萬元戶的家,有的也不會和村裏的人有太大的距離。

隔壁的大村子距離鎮上很近,人口也是村裏的五倍,耕地也是藍水村的五倍,在外面打工的人多也是因為他們的村子有人是開廠的。

交通的便利給他們很快的發展條件,還有好多小型的廠房,讓藍水村的人翻越鳳凰山到鐵石鎮的東西村裡上班。

七妹的母親也去紡織廠打零工,也是臨時工的系列,周一就出去,周五就回來。

也只有鳳凰鎮上,才有很多的大房子,也才有樓房的存在,那是一排整整齊齊的樓房。

鳳凰鎮中心是該地區還可以看得過眼的建築,有一兩棟是很別緻的建築,很有西方的風格的別墅。

七妹也去見過,那是池塘和竹林的搭配,還有不少的工人在日夜不停的做工程。

七妹心裏也知道。

“鎮裏和村裡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種是整個鎮最好的東西,一種是貧窮帶着環境的清幽。”

“這也沒辦法,誰叫我們村是鎮上最偏僻的,也是最窮的。”

這也是她經常和母親上街賣菜的。

她的童年就是和母親在街上賣菜,也知道賣菜人的酸甜苦辣,也是在寒冬時青春滲透人骨髓的寒冷,春天微風細雨帶來的濕冷。

“就是到了鎮上,也只是享受着東西的同時,也要忍受着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除了走路不要錢,其他的都要錢。”

韓秋天也是最喜歡的是街上那碗粉,也是那麵湯的味道,最讓人難以忘記。

秋天的家以石頭為地基,石頭上有許多台階,台階上有好多的青苔。

其他都是木頭搭建的古香古色的建築,也就是在戰爭期間留下來修整的,上面還有槍子口的存在。

頂端還有瓦片,也是要過年時經常收拾和檢查,以防漏水。

她家的房子很空曠,空曠的是那些那些殘牆。

親人都去城裏打工去了,那些房子很破舊。每次下雨還要去用盆去接,水也是不停的嘀嗒嘀嗒的往下掉,聽到的是敲打的聲音。

房子就是這樣子冷清下去,也得是有人去守,去維護。

家裏的人卻沒精力去維護那麼多房子的運行,也只能做拆東牆補西牆的事情。

秋天的房子也在最外面的地基處在河水處,她的房子下面就是川流不息的藍水河,她的卧室底下就是奔流不息的流水。

好一點的家庭是石頭為牆,上面是瓦片,古香古色的存在,祖輩們的心血,路是石板鋪起來的。

上面還有青苔這類東西,雨天真的很滑。

樓房都是村裏的萬元戶的,也只有他們家還有電視機。

韓秋天的家外面是籬笆,籬笆外面是那條河,藍水河有好幾十米寬,在河的上游地區周圍還有巍峨的巨石,下面是綠色的水從裏面流出來。

水底下是最生態的黑魚和其他的草魚,釣魚人只需要一點肉或者蚯蚓就可以把它們拉上

在七妹的幼年時光,她還被母親帶去放牛。

弟弟由五姐和六姐照顧。

在多年的困惑中,韓秋天也逐漸明白好多事情,不要輕易的去承擔這沒必要的責任,有擔當也要有所不為,當然也是要積極的向上。

村裡所有牛,它們都要集中在一起圈養,有一部分是養殖的肉牛。農閑的時候,集中在一起由專人集中一起圈養,年老的牛也是要送到屠宰場,有的功勞勤快的牛才會得到善終。

農忙的時候牛再次分開到村裡,讓村裡人把牛驅趕到土地裏面進行春耕,辛勤的牛和勤快的人一起勞作。

這牛群,都要專人趕去山裏面吃草。

這活是算十塊錢一天的,這也是母親很喜歡接的活,她和村裏的夥伴把牛群趕到該去的地方。

三歲的她騎在牛背上,手裏拿着那笛子。

姐姐打工以後,買的笛子就落在她的手裏,在明月山上她也是把這樂器從吹響到吹到某種境界。

放牛娃的日子就是這個樣子的,平淡帶着一些無聊。

明月山上的明月谷是很美的,遠處的山裏全是被迷霧遮蓋着,春天到了,明月谷的草地上的百花盛開。

母親在遠處驅趕着牛,還和姐妹們說笑,並沒有再理會騎在牛背上的七妹。

她也在感嘆着。

“再美的風景,看過了太多春花秋月,也會覺得很無聊。

我也只好用這樂器打發一下時間。”

看着迷霧籠罩的遠方,七妹的童年最深的回憶就是躺在牛背上睡覺。

她的身體用繩子和牛背連接在一起,並不會墜落,大水牛的背面對於七妹這孩子來說,還算比較寬闊。

到黃昏時分。

“七妹,你醒醒,該回家了。”

七妹也是從牛背上醒來,也意識到自己的位置。

“好,我這就回去,對了,媽,今晚吃什麼飯。”

母親說:“不知道,得看你爸買什麼,就吃什麼了。”

那蘭縣鳳凰鎮藍水村,韓秋天的家鄉,是她最深的記憶的地方,土地孕育着她的成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秋天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秋天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邊陲小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