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小記

龍華小記

我在《家住龍華》一文中曾提到要寫一篇關於龍華的文章,致使不少讀者經常問起,而我則一直未能寫出,真是抱歉。

龍華是不好寫的。它長久默默地審視着上海的歷史,而歷史對它本身卻沒有過多的垂愛。

至今無法考定龍華寺和龍華塔究竟建於何時,幾種可能性之間的時距竟相隔七百多年之遙。放達一點,我們可以接受一般傳說中的說法,龍華塔由三國時代的孫權建於公元二四七年;謹慎一點,考察現存的塔磚和塔基只是公元九七七(北宋年間)的遺物。我反正不以嚴謹的歷史科學為專業,向來對一切以實物證據為唯一依憑的主張不以為然,反而懷疑某種傳說和感悟中或許存在着比實物證據更大的真實。傳說有不真實的外貌,但既然能與不同時空間無數傳說者的感悟對應起來,也就有了某種深層真實;實物證據有真實的外貌,但世界萬事衍化為各種實物形態的過程實在隱伏着大量的隨機和錯位。靠龍華塔中北宋年間的磚料當然不能確證塔的初建年代,但倘若依據孫權建塔的傳說,那時龍華地區應還是海水漫漫,間或有一些零星漁戶、蘆荻荒灘。也許吧,在一個無法敲實的年代,一位遠行的高僧登岸了,他要去的是建業(今南京)或其他比較著名的地方,先在這海邊茅棚中歇歇腳。漁民由於成天與災難周旋,凶吉難卜,特別容易接受高僧口中善惡報應的佈道,於是天長日久,漁舍間漸漸有了僧寮,也開始產生了建造比較簡陋的鎮海之塔的可能。我在《家住龍華》一文中引述了唐代詩人皮日休的詩,想以此說明龍華寺和龍華塔在唐代詩人眼中已是一種古迹,但皮日休的詩本身也並不是確證無疑的。拙文被收到一個集子中時資深的責任編輯左泥先生還曾為此詩向我查問,我告訴他,此詩未見諸《皮子文藪》,而見於康熙年間的《上海縣誌》,一九三六年柳亞子等編的《上海研究資料》也有引述。我們姑且相信了吧,相信康熙年間史志編纂者們起碼的負責精神,相信應該有比較著名的詩人到過這個地方並留下聲音。在一定的時候,歷史常常得求助於詩人。歷史在明明暗暗地搭建着過程,把過程中的愁苦和感嘆留給詩人,但正由於此,詩人的感嘆也就成了歷史的旁證。

皮日休曾參加過黃巢起義,但據說龍華正是在這次起義中遭到過不小的破壞,致使他來的時候已一片寥落。大概在皮日休來后又過了一百年左右,景象更是不濟了,公元九七八年,北宋吳越忠懿王錢俶夜泊海上,風雨驟至,但在朦朧中只見岸邊草莽間有一種奇怪的光在閃耀,而且還隱隱聽到了鍾梵聲,錢俶忙問這是什麼地方,隨從人員告訴他,這是古龍華寺的地基,早成廢墟。錢俶覺得這天晚上上天對他投下了啟示和期待,立即下令重建,這就是至今塔磚塔基上能找出那個年代印記的原因吧。不管怎麼說,從那時開始,龍華塔就像奠基標杆一樣一直挺拔地插立在這塊土地上了。如果要我們站在今天的方位像星象學家一樣來破譯錢俶那夜看到的奇光和鍾梵,那麼不妨說,這種異相所預示的內容要大得多,或許已在預示着多少年後這兒將出現普天之下最密集的人群海潮般的聚合。

但是,歷史之神並沒有因為龍華是終將出現的世界級大都市上海的奠基標杆而對它有特殊的佑護。誰也不知道它的宿命,只得聽任兵燹、倭寇一次次將它破壞,然後又有一批苦行僧含辛茹苦一次次把它修建。幾大佛教名山一直香煙繚繞地堂皇在那裏,而可憐的龍華寺卻歷來沒有受到各代佛教界的重視,甚至連住持或駐錫龍華寺的著名僧人也幾乎都進不了高僧傳記和佛教史籍,儘管他們經常要承擔募款重修的任務,對佛教事業的貢獻並不比名山僧人少。今天,我們可以勉強從歷朝上海縣誌中找見龍華寺眾多住持的名字,但往往什麼材料也沒有留下,而如所周知,名字也僅止於法名。

一個又一個,一代接一代,飄然而來,溘然而逝,終於留下了塔寺,留下了鍾梵,留下了衣缽;而對文化學者們來說,則是留下了一個特定方域的遠年標幟,一個長江下遊民眾精神皈依的佐證,一個長久的屬於海邊的希望,一個不息地祈禱昌盛的記憶。

孤標獨立的龍華塔只想舐風蘸雨,在悠悠藍天上默然劃過,而不想在《高僧傳》上記下一筆。且把現代的繁盛看成可以對之拈花一笑的大法會吧,承受過歷史之神詔喻的文化靈魂,最終還要歸於冷清和沉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秋雨散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秋雨散文
上一章下一章

龍華小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