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學生還不如農民工嗎?

4.大學生還不如農民工嗎?

導語:

在今天的社會,大學生不再是往日的“天之驕子”,甚至連農民工也可以與他們“同日而語”了,這是委婉的誇張還是荒謬的現實?大學生淪落到今日的地步是給了誰一記響亮的“耳光”?這一記“耳光”又該打在誰的臉上?我們是該為“農民工”高興,還是該為“大學生”難過。誰又該為大學生的尷尬境遇負責呢?從大學生生存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看,“大學生”在職場的生存能力遠遠不如擁有一項手藝的農民工。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大學生不如農民工有競爭力。”2008年中國普通高校的畢業生規模達559萬人,比2007年增加64萬人,增幅為12.9%。我國仍然面臨較為沉重的就業壓力,具體表現在勞動者素質與結構調整不相適應的突出矛盾未得到根本緩解;新生勞動力,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高的問題日益突出。

一般的畢業生以北京為例,通常工資為1200―1500。二、三線城市會相應的降低。農民工的工資通常為100―150一天,月工資為3000―4500元。這是一個很殘酷的社會現實,當一個家庭投入了巨資來培養一個大學生時,而給予這個大學生的回報,卻是如此低廉的回報。

對這種現象,有人會說大學生畢業的工資低是很正常的,以後會逐漸增高。但其實,中國傳統的觀念是認為買房子結婚,而大學生的工資怎麼漲都趕不上房價,而農民工大多沒有在某個城市安家的打算。因此從幸福指數上來講農民工的幸福指數像工資一樣高於普通的大學生。

在今天的社會,大學生不再是往日的“天之驕子”,甚至連農民工也可以與他們“同日而語”了,這是委婉的誇張還是荒謬的現實?大學生淪落到今日的地步是給了誰一記響亮的“耳光”?這一記“耳光”又該打在誰的臉上?我們是該為“農民工”高興,還是該為“大學生”難過。誰又該為大學生的尷尬境遇負責呢?從大學生生存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看,“大學生”在職場的生存能力遠遠不如擁有一項手藝的農民工。

什麼是“人才”?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長,能在社會上產中發揮作用的勞動者。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是有勞動能力的人,無論你是什麼身份和性別,只要你的勞動價值能被社會所承認,你就是“人才”。曾經何時,大量的“農民”擁進城裏,身上帶着泥土的芳香,城市人避之不及。鄙視和冷嘲熱諷的目光沒有嚇跑這些“泥腿子”。正是由於“農民工”身上這種不怕臟、不怕累、忍得住恥辱和勇於低頭、吃苦耐勞的精神,使“農民工”牢牢的在城市站穩了腳跟。

人們總是說“勞動最光榮”,也許“農民工”的心理所想的沒有那麼複雜,他們所想到的只是今天的勞動能換來多少回報。知識沒有多少,但有的是力氣。實際上,我們一直輕視了城市裏的這些“流動的特殊人群”,當中國的文化教育進程在飛速前進的時候,我們還始終用“愚昧和無知”來度量“農民工”這個群體。

義務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術的迅速傳播,廣播電視等文化傳遞使農民和城市裏的人在思想和文化意識上沒有根本性的“鴻溝”。城鄉之間,唯一保留的是殘缺不全的“戶籍制度”和不合理的城鄉“公共財政”覆蓋制度。城市裏的人在幾十年的時間裏,保留着高人一等的孤傲。由於農民工的數量過於龐大,有時候甚至會影響到城市的環境衛生和成為治安隱患,由此引來了少數城裏人可以有嘲弄和輕視“農民”的理由。

直到今天,公平正義的呼聲要求打破城鄉差距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然而,城裏人始終不願最後放棄自己高出“農民”一等的機會,還在竭力為維護垂死的“戶籍身份”作最後的辯護。大學生自然是“城裏人”了,其中有相當多的人都是來自農村。相當長的時期內,農民的孩子都渴望上大學成為城裏人。把上大學當成“考狀元”在農村盛行了很久,由此可見大學生身份地位的不同凡響。

歷史上人們就有一種習慣,書讀多了就會犯一種毛病,知識分子多是看不起勞動者,大學生很多時候也是把自己看得比農民高貴。但是,今天不同了,就業難的壓力下,很多農村出來上大學的孩子,由於長時間找不到工作,紛紛要求把“戶籍”變成農民,這樣也會有一份承包田餬口。人們常說世事無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終於輪到“農民工”去冷眼旁觀“大學生”了。

農民工之所以比“大學生”有競爭力,就在於“農民工”不貪心,只要有機會勞動就不放棄,臟、累、苦都不怕。這種不計報酬和得失用於挑戰和實踐的實幹精神贏得了就業市場。而“大學生”多半是家裏的獨生子女,一直上學,養尊處優。由於社會分化比較嚴重,貧富懸殊巨大,社會還不能提供豐富的就業崗位給每一個大學生。習慣於大都市悠閑舒適生活的大學生在畢業后找工作時,一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二是一開始就幻想有很高的待遇和尊崇。最終在殘酷的社會職業競爭中,大學生就業和生存面臨巨大難題。

當然,也有人說,把大學生和農民工相提並論是胡說八道。這是對大學生群體的貶損,也是對國家教育制度的踐踏。怎麼說大學生也比農民工有知識和創造力,有發展潛力。大學生面臨的嚴重“就業壓力”是暫時的,或者說是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失衡,不能因此就說大學生整體不如“農民工”。“不以成敗論英雄”,大學生中的優秀分子也不少,總不能讓所有的大學生都去和農民工去爭搶“建築工”或者“垃圾清運工”。如果要大學生和農民工去爭飯吃,只能說明國家教育和經濟發展形勢很不好。

大學生就業難,固然有大學生自身的主觀思想意識問題,更多的是大學的教育制度失誤和國家經濟結構發展不合理造成的。幾年的大學教育,白白的浪費了大學生的青春和財力,到頭來還不能充分的勞動就業,這是誰的過失?為什麼社會的經濟發展不能有充分的就業機會和崗位讓每一個大學生就業呢?

我們一直在強調大學擴招和教育的重要意義,但是,到頭來一個個大學生面臨著“嫁不出去”的危機。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大學生如是說。更多的女大學生充當了“二奶”、“情婦”或者“賣淫”,為了學費不得不這麼做,理由挺悲壯的。這是一個畸形的社會現象,有着更多的經濟原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經濟學中的金點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經濟學中的金點子.
上一章下一章

4.大學生還不如農民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