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幸福,原來也有標尺
導語:
在世俗生活中,物質上的富足固然重要,但是精神上的力量卻也不可忽視一個人生活的幸福與否,從來沒有一個恆定的標準,在更多的情況下,幸福是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感受,是一種精神感受。
有這樣一則寓言:
從前,有一個窮人和幾個孩子共同生活活在一間狹小的木屋,他們每天在屋裏爭吵不休,這個家就如同地獄一樣。窮人感到十分苦悶,於是找到智者尋求幫助。智者告訴他:“如果你答應按我說的去,就一定能改變你的境況。你回家把奶牛、山羊和雞都放到屋裏,讓它們和人一起生活。”窮人聽了之後,感到十分不解,不過他事先答應智者要按照他的話去做,也只好硬着頭皮回去試一試。試過的結果,顯然是更加糟糕,窮人在痛苦不堪中過了兩天。
第三天早上,窮人很早就來找智者。他痛苦地向智者哭訴:“那隻山羊撕碎了我房間的一切東西,雞飛得到處都是,它們讓我的生活如同夢,人和牲畜怎麼能住在一起呢?”智者說:“趕快回家,把它們全都弄出屋去。”窮人按照智者說的話把家畜都放了出去。下午,窮人一路跑到智者的住處,他滿臉紅光、興奮難抑。他拉住智者的手說:“謝謝你,我現在覺得我的家就和天堂一樣!”
窮人想要追尋幸福,但他把希望寄托在智者身上,智者並沒有讓他的處境有任何改觀,反倒讓他受了一番折磨。然而,就在這樣一番折磨之後,窮人才感受到了他的幸福。這說明了什麼呢?這說明,物質上的富足固然重要,但是精神上的力量卻也不可忽視。一個人生活的幸福與否,從來沒有一個恆定的標準,在更多的情況下,幸福是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感受,是一種精神感受。
還有這樣一則寓言:
在一個地方有一座廟,廟裏有一個遊方化緣的和尚,儘管生活清貧,但和尚卻過得很快樂。後來,時局開始變得動蕩,人們越來越渴望得到神靈的保佑和庇護。於是,這個小廟裏的香火日益旺盛起來,經常會有人去上供一些好東西。
和尚把這些供品賣掉,積攢了不少錢。不過,在有了錢后,因為整個社會環境的不穩定,廟裏遭了好幾次強盜的洗劫。為了保住剩下的財產,和尚無論白天黑夜都把錢藏在保險柜中,還擔心被人搶走。這使他整天都感到心神不安,痛苦不堪。沒有安定的大背景,金錢反而成了痛苦的根源。
由此看來,物質上的富有並不一定就是幸福,上面寓言中因為有錢而變得痛苦的和尚就是一例。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幸福指數”,它是衡量幸福感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最早由不丹的國王提出並付諸實踐。許多年來,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卻很幸福。在20世紀,評估一個國家的公民生活是否幸福,並非單純看GDP,還要看公民的幸指數。這同時也意味着,評估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富強,不能單純的去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還要看老百姓內心的真正感受,他們是否覺得安全?他們是否感到快樂?他們是否認同自己的生活?
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幸福就是一種心理體驗,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美國經濟學家保羅薩謬爾蔡薩有一個關於幸福的方程式:幸福=效用/慾望。簡單地說,幸福就是效用和慾望的比較。效用是人消費某一種物品時得到的滿足程度,慾望則是對某種物品效用的強烈需要。
比如金錢能夠給人帶來效用,因為每個人都有發財的強烈慾望,當一個人賺到了錢后,他就會感覺幸福。根據這個公式,如果兩個人的財富慾望水平相等,都是10萬元,那麼賺了8萬元的人就比賺了5萬元的人幸福。如果賺了8萬元的人的慾望是10萬元,賺了5萬元的人的慾望是5萬元,那麼賺了5萬元的人雖比賺了8萬元的人窮,但卻比賺了8萬元的人幸福。如果效用超過了慾望,幸福感就會消失。
在一個皇家花園中,栽滿了各式各樣的果樹與花木。有一天,國王到花園散步,發現園中的花木突然全都枯萎凋謝了。
國王問柳樹為什麼枯萎,它說:“我不如松樹雄偉挺拔,所以我不想活了。”國王問松樹為何無精打采,它說:“我比不上葡萄樹能結滿佳果,自覺無用。”
國王又問葡萄樹為何有氣無力,它說:“我長得七扭八歪,不像柳樹那樣優美,活舌着有什麼勁兒。”國王再問西瓜為什麼悶悶不樂,西瓜則自嘆沒有茉莉花那麼香;而茉莉花又覺得它西瓜香甜可口……
就這樣,滿園的果樹與花木,都因為“比較”而深感自身的不幸。
想一想,我們是否也常常犯下同樣的錯誤?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為比較而帶來的“幸福”或者“不幸福”,可以找到很多例子,這一點,卻被太多的人所忽視。比如,雖然買了一套房子,和租房住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朋友卻住着別墅,所以,房子帶來的效用仍然很小,慾望滿足的程度很小,幸福的指數也小。但如果住的是別墅,而同事朋友卻住的是樓房,就會感到非常幸福。我們常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和“知足常樂”來安慰自己,就是這樣的道理。
現實中,每個人都有各自衡量幸福感的標準,有的人看似很幸福,他自己卻未必覺得。有時候,如果我們沒有感到幸福,應當反思一下當前的狀況,這有利於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發現幸福。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首先要懷着真誠的心,熱愛生活,珍惜生活。
人活着要有目標,目標要高於現實,但又不可過高。能夠激勵自己,而不構成巨大壓力的目標才是合適的。要有平和的心態,能正確對待挫折、正確對待他人。只有心態好了,才能感到生活充滿陽光,充滿幸福。幸福無處不在,就看你如何對待。
那麼,世上最貧窮的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如何呢?調查表明,最貧窮的人的生活幸福感並不是特別差,他們的幸福感與中等收入的人比只是稍微低一些。如何看待金錢比金錢本身更加影響你的幸福,一個對於金錢特別看重的人會對收入有較少的滿意度,對於生活的總體滿意也就相對低一些。由此可見,幸福並非與擁有財富的多少成正比關係。
有西方學者研究后指出,當經濟發展水平超過臨界點(如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的時候,幸福感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性就不存在了。如富有的瑞典人比保加利亞人幸福,但是更富有的美國人則與瑞典人在幸福感上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
一個人、一個家庭的收入水平,直接影響着幸福指數的高低。但是,金錢不是唯一的原因。過去民間有一些統計也反映,農村人的幸福感比城裏的人更強。上面也說過,衡量們的幸福指數有若干個指標,而且受人的價值觀、受教育程度、習慣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現實生活中常常包含着這樣的道理,不知滿足的人總是這山望着那山高。山與山之間沒什麼差別,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擁有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不要拿自己的不幸去和別人的幸福去比。決定你快樂或不快樂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英國作家蕭伯納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經濟學是一門使人幸福的藝術。如果我們懂得了幸福的經濟學內涵,那麼我們就能夠正確地對待生活,把握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自己的幸福,感受自己的幸福。不管什麼時候,都想着積極的一面,享受當下。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富人不幸福而窮人反而幸福的原因,幸福指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心態,只有在積極的心態下,我們才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