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基礎製法
麵條基礎製法
製作麵條麵粉的選擇
製作麵條的麵粉,使用普通麵粉就好,無須追求各種高價的高筋麵粉。其實對於手工製作的新鮮麵條,麵粉中蛋白質的含量對口感的影響並不大。相對來說,對麵條口感影響最大的還是麵條的成形方式。
加不加鹼的困惑
麵粉中是否要加入鹼,是有爭議的。加入鹼的麵條在口感上會相對滑爽彈牙些,市售的鮮面大多會加鹼。但有營養學家指出,加鹼會破壞麵粉的營養,還需兼顧營養和口感追求來調整用量,如若喜歡加鹼麵條的口感,用量也宜控制在麵粉量的0.5%以內。
水的比例
製作麵條的麵糰必須干硬,這樣才適合在沸水中加熱煮制,同時也能具備相應的韌性和嚼勁。手工揉面,麵糰水分約為麵粉的45%,如果有麵條機可將水分減至42%左右,例如,手工製作麵條時,300克麵粉宜加135克水,用麵條機時,300克麵粉宜加126克水。當然,每種麵粉的吸水性也不盡相同,這裏給出的只是參照比例,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要適時調整。
手擀麵的基本做法
這裏我們以普通原味麵條為例,來演示手擀麵和機器壓麵條的基本製作方法,由此延伸,可製作出各式各樣的麵條,具體請參照本書中每種面的實際配比方案。
1
準備好135克冷水、2克鹽、300克麵粉,鹽加入到冷水中,攪拌至溶化,再將鹽水緩慢繞圈倒入麵粉中,用手將水與麵粉混合,變成鬆散的濕麵糰。
2
用手將鬆散的麵糰揉合成完整的麵糰。
3
如果使用的容器不夠大,可以將麵糰倒在面案上揉,開始麵糰比較粗糙,隨着不斷地揉搓,會變得較為光滑。
4
將揉好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靜置鬆弛30分鐘,再繼續操作。
5
將鬆弛好的麵糰取出,在面案上揉圓,用手壓平,再用擀麵杖分別向外擀開。
6
麵皮上撒乾麵粉,卷在擀麵杖上,來回推動擀麵杖,將麵皮擀薄;每擀幾次打開麵皮,變換一下麵皮的方向,撒乾麵粉,將麵皮卷到擀麵杖上,重複前面的動作。
7
擀出均勻的大薄麵皮,在麵皮上均勻撒上乾麵粉,卷在擀麵杖上;用擀麵杖輔助,將麵皮呈“W”形層層疊放。
8
如果沒有專門用以制面的大擀麵杖,可將麵糰均勻擀成厚0.2~0.3厘米的厚片,再用手慢慢拉長拉細。用利刀將麵皮切成粗細寬度均勻一致的條。
9
先將切好的麵條從摺疊的痕迹處一條條分開,再抓起已分開的麵條抖散抖開即可。
手擀麵的儲存
切好的麵條要儘快煮,放置時間過久,相當於再次鬆弛,韌度就會下降。暫時不吃的麵條可分成小份裝入保鮮袋,放入冰箱冷凍保存。吃時無須解凍,直接下鍋煮制即可。
用壓面機做麵條
1
麵粉200克,水80克,鹽2克,食用鹼1克;麵粉中加入鹽和鹼拌勻,加入水。
2
用筷子翻拌成大的面絮。
3
再用手和成看不到乾麵粉的較硬的麵糰,蓋保鮮膜醒30分鐘。
4
醒好的面分成兩份,壓面機一擋反覆壓制,直到麵皮光滑。
5
調節壓面機擋位,選擇喜歡的麵皮厚度,再用切面擋壓出麵條,撒乾麵粉抓勻備用。
煮麵條
煮熟后的麵條撈出,根據需要,可將麵條在冷水下沖淋。沖淋過的麵條表面收縮,會變得更加筋道,特別適合做成拌面或者炒麵。剛撈起的麵條,可立刻淋上芝麻油拌均勻,避免麵條粘連。
1
煮麵條的水要足,所以要選擇有深度的鍋,以免水沸后溢出。水沸后,往水裏加1/4茶匙鹽,可以防止麵條結塊或粘連。
2
麵條下鍋後用筷子輕輕撥散,同時保持大火烹煮。
3
如果麵條不是很寬很厚,煮2分鐘左右即可。如果麵條過寬過厚,可在水達到沸騰點時向鍋內倒入1杯冷水降溫,即“點水”,水再次煮沸后便可將麵條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