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讓“無齡感”成為老年生活的常態
四、讓“無齡感”成為老年生活的常態
“無齡感”並非一味地不服老,而是指一種心理狀態和生活態度。“無齡感”能讓人不為年齡所束縛,在生活中始終保持活力,對事物充滿好奇,並勇於嘗試,去追求活得精彩,不留遺憾。“無齡感”生活方式應該成為老年生活的常態。
人老了,會有種種身心的衰退,但是退休之後,用什麼樣的心態活着,大不一樣。每個人皆有三種年齡:出生年齡、生理年齡及心理年齡,一個是人的實際年齡,一個指健康狀況,另一個是說心態。
每個人的心理素質不同,造成了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的差異。如果一個人始終樂觀向上,積極熱情地生活,那他的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會相對年輕許多。如果人能不為年齡所累,保持青春般的生活態度,秉持對美好的追求,任何時候都可以活得不累,活得有情趣,什麼時候都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人如果忘記年齡,無論什麼時候都還想繼續探索、繼續發現,即使年齡很大了,也依舊充滿活力。
有“無齡感”是人最好的心理狀態。有“無齡感”之人總是在不斷地積極嘗試,飽閱人世,對一切事物依然保持足夠的好奇。忘記歲月滄桑,像孩子一樣憧憬未來,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具有“無齡感”的老人內心並沒有太多的擔憂和畏懼。無論這個世界變化多快,他們都努力不被時代拋下,設法了解新事物,讓自己獲得自尊。
年齡與能力的關係並不直接,每個人都有相當的能動性。最近阿里巴巴發佈了一則“資深產品體驗師”招聘啟事,條件是年齡60歲以上,學歷不限,背景不限,居委會大媽、廣場舞KOL優先,有網購經驗,能當知心大姐,熱衷公益,年薪35萬至40萬元。招聘說明,假如你是一個具有洞察力、號召力、溝通能力的老人,比缺乏經驗的年輕人還更勝任某些工作。
落伍和年齡並沒有直接關係,年輕人如果心如死灰、生無可戀,也是生不如死,還不如耄耋老人能充滿好奇心,朝氣蓬勃地對待生活。做個能接納新事物的快樂之人,無論多少歲,生命都有價值。關鍵在於是否有勇氣打破陳規,提升自己。缺少“無齡感”,會讓老人的身價變成一條箭頭朝下的下劃線。而要是不斷進取,熱愛生活,精力充沛地活好每一天,就會活成“無齡感”之人。
有一位做了一輩子老師的96歲的猶太老太,她三十年前就退休了,但是退休后一直還在工作,教人打橋牌。她在成人教育中心、在家、在社區活動處,到處都開班,還經常出去參加娛樂性比賽,與各地牌友聚會。她看上去60多歲,淡定從容。獨自一人旅行,還要轉機,去68歲兒子所在的地方過聖誕節,那裏還有她的四個重孫。
她獨自租了海邊的房子,請孫子們來玩。她自己開車,去年還買了輛新車。她有手機、iPhone、ipad,打牌很方便。她也去養老院免費教人打橋牌。她談到為什麼很多老人迅速退化,就因為他們什麼都不必自己做。有人把飯送到他們眼前,為他們收拾房間,娛樂節目隨時調好,甚至給他們洗澡。不需要動腦子、動手,什麼都不需要。人不鍛煉就會退化,人一旦失去了對自己的生活的掌控便會煩躁、鬱悶,於是便會抱怨。
她和兒女之間有清晰的邊界。到兒子那裏,從來不住在兒子家。她認定婆婆和媳婦在一個屋檐下不能超過一頓晚飯的時間。她不想讓兒子夾在中間作難。兒媳應該是兒子最重要的女人。她說:“我往往會忘記自己的年紀,因為幾乎從來不會去想。有時候會覺得還是25歲,去店裏買衣服,穿上身,才發現看上去不像25歲。好吧,那是衣服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這位老太太覺得自己在軍隊的那幾年裏得到了訓練,有規律的生活已經融進了她的血液之中,這種自律讓她一生受用。
不但女性應該做“無齡感”之人,男性更應該有這種追求。按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說法,男女平均壽命有七年的差距。多國的統計數字證明,女人比男人平均多活三五年。最新研究顯示,男女平均壽命的性別差距正逐漸縮小,再過二十五年就有可能消失。但是目前差距確實存在。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選擇自殺,比如美國,男性每年因心理問題而自殺身亡的人數是女性的三四倍。“社會期待”這東西其實有些駭人,如果男性想要長壽,最好能降低自己的恥感,願意像孩子一樣袒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才會比較容易保持心理健康。
一般男性在遇到壓力時,礙於面子,很少會去宣洩和與人交流,上了年紀就更不願意輕易示弱,甚至拒絕去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如果遇上退休之後夫妻不合、與兒女關係緊張,抑或喪偶,長期硬撐會憋出病來。如果忘掉年齡,怎麼舒服就怎麼來,哪有樂兒就上哪兒去,肯定不會崩潰。
不少男性,生活方式常常不那麼科學,也不那麼健康。比如,有些老頭兒喜歡抽煙、酗酒、久坐不動等,甚至生病了也不願去醫院,自己默默硬撐着。何必拿出一副硬漢做派?那些不介意自己年齡,對生活滿足感較強的男性更容易長壽。學着做一名具有“無齡感”的人,不去在乎“社會期待”,丟棄過度自尊。
要想做“無齡感”之人,有幾點需要避免:
其一,有怨氣。覺得所有人都虧欠你,索取無度,那會變成一個怨氣十足的老人,自己會不開心。
其二,貪念。對生命的執着與對財富貪婪都是貪念。恐懼死亡,貪婪地認為應該得到照顧,家人稍有不足就斥責。
其三,百無聊賴。老年人最怕挨時光。切不可在晚年失掉了詩意和美感,失去追求的生命很快就會枯萎。
如果能實現自定的目標,無論大小,哪怕學會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拍攝一張滿意的照片、畫一幀畫、寫一幅字、剪一個花樣,抑或動手做一個小東西,都會讓人非常快樂。獲得他人的認可,也會帶來身心的愉悅。退休之後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開心地活着,這才是做“無齡感”之人的好的開端。
有些做法不妨試一下:
首先,每天有事可做。有事做,是讓自己退休日子不會太難過的第一要則。即使明明沒事,也要想盡方法找出一些事。特別是要每天都安排一些固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
其次,讓日子過得有變化。天天都過一成不變的日子,無論怎麼過,久了都會有讓人有發瘋的感覺。人生如戲,別管演什麼角色,都應儘力演好。可是同一個角色扮得久了,再盡職的演員也會膩的,得設法讓生活有所變化。
另外,找點兒精神寄託。每個人都得有點兒寄託,如果沒有,就設法找一個;不喜歡了,可以再換一個。寄託有大有小、有遠有近,隨時都可以依現況增減、調整,總之要自己設定,自己追求。
有一位看似普通的老大爺,他竟然在75歲環遊世界,87歲考大學,98歲碩士畢業,105歲還能生活自給自足!他叫趙慕鶴,36歲參加徐蚌戰役,39歲到台灣,66歲退休。75歲時,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像年輕人一樣環遊世界。存款不多、語言不通,別人都覺得他在瞎折騰,但是他卻覺得顧慮太多,這輩子就去不成了。他豁出去了,“大不了死在外面”。有了這樣的念頭,他帶着3萬多存款,用了五個月時間,一個人上路了。他並不覺得自己與年輕人有何不同,一樣住青旅、睡車站。他從不倚老賣老,享受別人饋贈的同時,也儘力回報他人。就這樣,他獨自游遍了歐洲。
他覺得只要自己還活着,就要讓每天都充滿價值。87歲的他居然決定跟孫子一起考大學。第一年沒考上,他不服輸,第二年再來。他甚至常常複習到凌晨兩點,最終爺孫倆一起考上大學。他用四年時間修滿128個學分,圓滿完成了學業。91歲大學畢業,96歲時又與朋友的兒子相約考碩士。最終成為台灣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年紀最大的碩士生。碩士三年,他從不缺課逃課,是名副其實的好學生。98歲,他以一篇關於中國書法“鳥蟲體”研究的論文獲得碩士學位,成為全球最老碩士,創造了又一個人生奇迹。
105歲的他仍然獨自居住在老公寓的四樓,每天去市場買菜,餐餐自理,親手做包子、水餃,自己洗衣做飯,還到醫院當義工。他堅持練書法,鳥蟲體練了近百年。2009年高雄水災,他賣掉自己的書法作品,捐款給受災群眾。2015年他到“清華大學”旁聽中國文學史,精神頭十足地打算再考個博士。他覺得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他充分利用着生命當中的每一分鐘,只要還活着就堅持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生命是一種勇氣和姿態,無論多少歲開始都不晚。
尋找樂趣是做“無齡感”之人的法寶。如果人沒有目標,死亡就可能成為終極目標,那麼隱藏在潛意識中的自毀機制就會悄然啟動,讓身體每況愈下。而有目標,就會有積極的心態,就會努力實現目標,會開動腦筋。勤于思考讓腦血管經常處於舒展狀態,從而保養了腦細胞,使大腦不過早衰老。老年人腦內葡萄糖利用率較低,但動起腦子可以促進腦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