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靖松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
第二十六章
靖松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
卻說朱木蘭同元帥、軍師、突厥並二國將士,祭奠二國陣亡官軍。眾將見元帥流涕,大家傷感。木蘭來營中,對阿珍說道:“今見沙場之士,得回故里,實為萬幸。須知浮生無定,榮辱何干?父生母鞠,全受全歸,始為孝子。待回家見了父母,即便修真煉性,做個清靜閑人,何必居名利場,醉生夢死,終無了局。”過了數日,中軍炮響,三軍凱歌,向南而行。朱明受了界牌關總兵之職,不得南回,與木蘭揮淚而別。大軍行了多日,過了雁門關,兵向五台山而來。
木蘭對元帥、軍師道:“末將向蒙山上靖松道人,贈我明駝出征,頗賴其力。今欲往山拜之,更索回書與喪吾和尚。”元帥准令,木蘭單騎上山來,參謁靖松。那明駝見了靖松道人,也搖頭擺尾,叫跳起來,如見故人之狀。道人謂木蘭曰:“之子不見,今已十餘年。將軍此時,沙場壯志,陣上雄心尚在否?”木蘭曰:“境過成空,無復人我。弟子之心已灰矣?”靖松曰:“善哉!善哉!貧道已修書一封,煩將軍寄於喪吾,叫他依書而行,切不可效從前種種故態,與魔魁為伍。”遂將書交與木蘭,木蘭收好。靖松道:“吾師姓吳,名大杲,素慕將軍之德,求將軍踵門一娛。”木蘭大喜,即同靖松下山。行不上五里,見修竹茂林,圍繞一庄。庄前泉水裊裊成音。靖松指曰:“此庄名聽泉庄,即吾家師所居也。”正說之間,一白髮老人扶杖而出。靖松上前施禮曰:“此即弟子往日所稱之朱將軍也。”木蘭慌忙上前拱拜,老人雙手扶住道:“靖松皈依老氏,卻又喜與老生講儒理,不期將軍過聽,屈駕到此。”挽木蘭至草堂而坐。木蘭問曰:“弟子生性愚昧,不諳儒行,祈太夫子略示儒行之約。”吳大杲曰:“所謂儒者,學以立命,盡性為先。道以修身,敦倫為要。愛敬開仁義之源,孝弟居人道之首。於難制之時而制其行,於難存之地而存其心。故云:一念而善惡攸分,寸心而天人是判。”木蘭問曰:“儒者矜言性善尚矣,弟子願聞性道之始終。”大杲曰:“由太虛而有理,由理而有性,由性而有仁,由仁而有四端,由四端而生萬物。萬善,理為之本,性為之用。使萬善有成功者,性為之本,情為之用。情之始生曰意,意興而為念,念興而為思,思見於眉目之間為想,想轉而為慮,慮則畏心生焉。畏心生則懈心隨之,怠心斷之,惰心敗之矣。夫情之所賴者曰才,才之所賴者曰氣。才不足者謂之自暴,氣不足者謂之自棄。才大者謂之剛,天時不得而奪之,人事不得而沮之。氣足者謂之健,人慾不得而勝之,噁心不得而撓之。惟儒者知為善之最樂,敬以直其內,望至善以為歸,恕以行乎外,所以道心為主。人心退聽,故能返真性,全天命。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詎虛語哉!”木蘭再拜曰:“太夫子之言心性,可謂至矣!但道一而已矣。性道、人道何所分判?”吳大杲曰:“惟喜靜而厭動,若水之善聚則易清。水利萬物而不爭,若仁之好生而惡殺。故曰性如海,仁如水。海納百川,仁兼萬善。海非水無以充其量,水非海無以會其歸。海與水既不可分為二,又不可視為一也。如此,則仁與性可知也。性感而情動,若水之流;情動而生好惡,若水之波瀾。善則搖星盪月,惡則潰堤覆舟。故曰: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儒者養性以智,存心以仁,遏欲以禮,制情以義,渾忘而化,謂之得道。道也者,因天之理,達之於物,而各得其宜也。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故者,以利為本。”
木蘭又問曰:“太夫子之言仁與性,可謂至矣。而《大學》教人則曰:致知格物,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者相循,互為體用,究竟以何者為先?吳大杲曰:“物有本末,當先正其心,知止而後能得也。事有終始,當先修其身,明德而後能新民也。譬之易理,順則相主,逆則返本,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四者聖人窮理盡性之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者聖人至命之事也。盡性者,盡吾之性,成己也;至命者,至天之命,成物也。《易》曰:範圍天地而下過,曲成萬物而不遺,不外乎是天命之謂性。人但知為天賦之理,而不知天之所以授吾以命者,又在性字之初,近二氏之學。謂孤守清寂為見性,存精養氣為固命,而不知性不盡,則不能見。真性不見,終不能達天命。所以淪於氣質之性,血氣之命,何能造聖賢之域,入孔氏之室哉!”木蘭問曰:“太夫子言盡性是盡吾之性,至命是至天之命,弟子願聞其目。”吳大杲曰:“盡性始於盡情,忠君、孝親、敬兄、信友、和室家,皆是盡情。情盡則無愧於心,而性亦盡矣。達性道之本,用情無有不當。從心所欲不逾矩,方謂之見性。推而極之,參天地,贊化育,為至天之命。聖人之能事畢矣。”木蘭又問曰:“夫子溫、良、恭、儉、讓,是盡情乎,是見性乎?”吳大杲曰:“非也。此是門人形容夫子與天地合其德,與四時合其序也。溫而和厚,其象如春;良而易直,其象如夏;儉而節制,其象如秋;讓而謙遜,其象如冬。恭則庄而嚴,敬而信,其象如天地。非孔子之德不足以當此,非子貢之才不足以言此。然恭字以處己言為體,溫、良、儉、讓以應物言為用。恭而安,成己也。篤恭而天下平,成物也。恭之為用大矣哉!”木蘭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獨不言恭字,何也?”大杲曰:“恭者,公也。恭則不欺,公則無私。恭近於誠,公近於仁。忠恕之道,即恭字所發揮。恭字理微,忠恕字明而顯。”木蘭曰:“夫子一貫之道,究竟所指何為?”吳大杲曰:“汝善思善問,易與我往問吾兄?”木蘭曰:“太夫子令兄在何處?”大杲曰:“吾學兄也,姓陳名含蕢,號介葊,庄后一里之地便是。”
於是,三人同望庄后而來。見松柏交蔭,雲封煙鎖,藹然仙居。及至庄前,見朱門丹戶,壯麗非常。戶外牛羊成群,車馬羅列;戶內花木繁植,清香傳外。有三四個莊客,見了客來,拱手而迎。大杲問曰:“老員外可在家中否?”莊客答曰:“在池邊觀魚。“三人步進院中,大杲叫曰:“兄知游魚之樂乎?”陳介葊曰:“汝知予觀游魚之樂乎?”吳大杲曰:“魚游而樂,子觀魚游亦樂也。吾觀汝觀魚游亦樂。所樂者不同,而所以樂其樂者,則無不同也。”四人大笑,齊至中堂相見。禮畢,俱通名姓。介葊曰:“遠客至此,有失迎迓,祈將軍恕罪。”木蘭曰:“晚生恐尊翁見叱,故借光而來。少聆清誨,以慰生平。祈尊翁不以武夫見棄,即為萬幸。”吳大杲曰:“適與朱將軍談及《論語》一貫之旨,愚弟對答不出。老兄素明儒術,祈不吝斯道,發一言以示未悟。”陳介葊曰:“吾與爾皆妄人也。吾非夫子,汝三人非子輿,何得言一貫之道?豈不愧死!”吳大杲曰:“聖學備於《六經》,有德者必有言,人能潛心體會,亦可深知其奧。但有言者,未必有德。老兄精通《六經》,試言之,何害於義?”
陳介葊曰:“一貫之道,予不能知,但其理可測。堯、舜授受以中,孔門授受以一,曾子又教人止於至善。子思承列聖之旨,又教人以中庸。孟子則又道性善,其立言不同,所指則一。一者,理也,貫者,通也。一者,誠也,貫者,明也。一者,明也,貫者,照也。一者,太極也,貫者,四象八封也。所謂一者,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明。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故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中人以上之學問。修身正心,中人以下之學問。治國平天下,為至命之事業。一貫之理,大約不越乎是。”木蘭又問曰:“正心誠意,切要之處在何處?”介葊曰:“畏人知而不為,謂人不知而為之,二者皆羞惡之心也。由此而推極之,自然慎獨謹微。位天地,贊化育,皆從慎獨謹微做出來。然則羞惡之心非他,天地來複之心也。君子敬以存之,小人肆以失之。故曰羞惡開仁義之源,敬肆為人禽之判。切要之處,可不言而喻矣。”陳介葊恐木蘭不悟性命同出於一源,視齊家、治國為二軌,取筆畫一圖於紙,以示木蘭:介葊指而教之曰:“此圖雖小,可以悟大。圈中一點,庶士指為身中之心,中士指為心中之性,上士指為性中之命。《易》曰:仁者謂之仁,智者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木蘭聽罷,側身下拜。介葊命家人排出酒席,四人共坐暢飲。
靖松歌曰:
月映波心萬派清,水天一色共圓明。
靜虛識得本來體,自覺蟾光到處生。
吳大杲曰:
心作權衡萬事平,中多雜亂失真明。
鏡空只為無私照,養得心源似水清。
陳介葊吟云:
念從熟處性從偏,一段靈明被物牽。
喚醒主翁頻照察,防閑克治最為先。
朱木蘭題曰:
人禽相判應須知,站立關頭莫自疑。
全受全歸為肖子,休教真種入污泥。
四人題罷,彼此相賞,歇了一夜。次日天明,用了早膳,相揖而別。
木蘭騎上翼孝明駝,趕着元帥大軍,繳令而行。行了三十多里,天使捧聖旨迎路陞官,元帥率文武官將俯伏聽詔。云:
奉天承運大皇帝詔曰:咨爾趙國公李靖、鄂國公尉遲恭,統率將士,遠征北番,辛勤十餘年。雖突厥悔悟自新,實卿等以德服力。據卿奏請,按籍加封。
敕封:
趙國公李太傅兼吏部尚書事加錫
鄂國公尉遲太保兼兵部尚書事加錫
鄂國侯寶林領湖廣全省節度使
護國侯秦懷玉領陝西全省節度使
魯國侯程鐵牛領山東全省節度使
武昭侯朱木蘭領禁衛兼兵部左侍郎
鎮北侯伍登領雁門關將軍
文德侯焦領玉門關將軍
武德侯焦領金牛關將軍
英德伯朱明領界牌關將軍
左將軍李懷書
右將軍李英玉
詔書宣罷,眾將謝恩。再行月余,到了長安。太宗率文武出都而迎。君臣相見,虎嘯龍吟,自不必說。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