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前言

熱播美劇《別對我撒謊》中,主人公卡爾用令人驚異的方法輕鬆破案:沒有刑訊逼供、沒有物證,只是和爆炸案犯罪嫌疑人聊了會兒天,捕捉到對方聳肩、吸鼻子等幾個轉瞬即逝的表情、動作,便以此為線索找出了爆炸物的安置點,讓人目瞪口呆。

他憑什麼線索破的案?答案很簡單:面部表情,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說的“讀。

有人說,臉是思維的畫板,人們的情緒都會被面部表情憑藉眼、眉、嘴以及面部肌肉的變化等體現出來,內容極為豐富,例如“喜氣洋洋”“氣勢洶洶”“愁眉苦臉”“眉開眼笑”等都是表示人們喜怒哀樂的表情。可以說,人的面部是人體語言的“稠密區”。曾有學者估計,人臉可以做出二十五萬多種不同的表情,這一估計似乎太過驚人,但一般心理學家都認為,人的面部表情變化有兩萬種以上。例如,作家托爾斯泰曾經描寫過八十五種不同的眼神和九十七種不同的笑容。

人類的面部是最富表現力的部位,它能表達多種複雜的信息,如愉快、冷漠、驚奇、誘惑、恐懼、憤怒、悲傷、厭惡、輕蔑、迷惑不解、剛毅、果斷等,而且面部表情也能傳播比其他媒介更準確的情感信息。

人類的心理活動非常微妙,但是從表情里往往會流露出一些蛛絲馬跡。比如遇到高興的事,面部肌肉就會鬆弛。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夠仔細,便能夠發現人們的面部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表情。通常,一個人內心往哪個方向想,他的注意力就會在哪裏集中,這是人最原始的反應。而人的注意力集中之處,往往又會從眼神中表現出來,從眉毛上流露出來,從鼻子和嘴巴上反映出來。所以,即使你再能偽裝,也難以避免表情的“背叛”。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的表情最能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所在。

在某大學的課堂上,鴉雀無聲,心理學教授把一張光碟放進電腦,然後轉過身對大家說:“請大家注意看屏幕上出現的一系列人臉,每一種人臉代表着一種心理。三分鐘后,你們告訴我,在這些常見的表情中,代表輕蔑、恐懼、悲傷、喜悅、憤怒和驚奇的各是哪一張。”同學們好奇地將影像看完,最後給出答案,但還是有一半的學生沒有將表情和其表達的心理完全對應上。

教授說:“你們錯得最多的就是把厭惡和憤怒混淆了,因為在這兩種表情中,眉毛都是朝下的。”接着,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一組照片,繼續說道:“你們看,雖然眉毛都是朝下,但是人在憤怒的時候嘴唇是閉起來的,而且嘴唇的顏色會因生氣而發白;當一個人表現出厭惡時,他的鼻孔是收縮變小的。”有一個同學問:“那驚奇和恐懼怎樣區分呢?”教授回答:“在驚奇和恐懼時,人的眉毛都是向上展開,嘴巴是張開的。但是人在恐懼時嘴巴會比較緊,而且嘴巴還會向耳朵的方向擴張,而人在驚奇時嘴唇是放鬆的。”

講完之後,大家都感受到了表情密碼的神奇。原來,在這些司空見慣的表情中,竟然藏有這麼多有趣的信息。因此,面部表情可以說是鑒別情緒的重要標誌。面部表情還有個心理學名詞,叫“微表情”。主要是指人們通過做一些細小的表情向對方表達某種內心感受的心理活動。微表情一般都是下意識的,因此停留的時間很短,最短的只會持續二十五分之一秒左右。它是人的本能反應,不受思想的控制,也難以掩飾。因此,把微表情說成突破別人心理的利器並不過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矛盾和隔閡多緣於對對方錯誤的判斷。而這種誤會,會使得人際關係變得更複雜。如果你懂得解讀別人的表情密碼,那麼就能輕鬆地走進對方心裏,在高興的時候陪他們高興,在難過的時候陪他們難過,這樣在交往中你就佔了絕對的優勢。若你完全不懂他人的心理,會讓別人覺得和你話不投機,就很難引發其內心的情感共鳴,他人便會本能地對你產生抵觸和對抗心理。所以,準確地理解對方的微表情可以了解別人真實的內心世界,從而為人際交往提供指導和幫助。

總之,在這個錯綜複雜的社會裏,大家每天都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相處交往,如果你能從別人的微表情中揣摩出對方的心思,那麼你就能很好地洞悉他人的內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微表情心理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微表情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