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英國稱其為第一次英中戰爭或“通商戰爭”。
由於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國策,使得中國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然而在對外貿易中,中國始終處於出超地位。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以獲取暴利。
1838年,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后,將查出的鴉片全部焚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虎門銷煙”。虎門銷煙打擊了英國走私販的囂張氣焰,影響了英國的利益,英國政府為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便以此為借口遠征侵華。
1840年6月,英軍在駐華商務總監督義律的率領下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出海口。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斷斷續續進行。鴉片戰爭前夕,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然而最後戰爭還是以失敗告終,中國失敗后割地賠款,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之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