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形篇
01
形篇
一單元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孫子兵法》第四篇是《形篇》,《形篇》後面是《勢篇》,“形勢”這個詞就是從這兒來的。什麼是“形”?“形”是大體得失的計算,我勝算有多大,這是算得出來的。算清楚了再做,算不清楚別做。
1不要強求勝利
原文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註釋
①先為不可勝:先使自己不可被戰勝。
②不可為:不能指望敵人為我所勝。
譯文
孫子說:以前會打仗的人,先要造成不會被敵方戰勝的條件,然後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時機。要立於不敗之地,關鍵在於自己;能否戰勝敵人,在於對方(有沒有犯錯暴露了弱點)。因此,會打仗的人能讓自己不被戰勝,但不一定能戰勝敵人。所以說,勝利可以預見,但不能憑主觀願望而強求。
歷史故事
六齣祁山
“六齣祁山”是指《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一系列北伐行動。
諸葛亮為了完成《隆中對》裏“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方針,在後主劉禪在位期間,發動了多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因為馬謖丟了街亭,趙雲又出兵不利等原因,蜀漢軍只得退回漢中。第二次北伐,因為魏軍及時來援,也沒有成功。第三次出征,是為了防守魏軍攻打漢中的行動,后因連日大雨,道路不通,魏軍最後撤退。后一次北伐時,因為魏將司馬懿看出蜀漢軍糧草不多,不能久戰。所以他閉門不出,紮營拒守,讓諸葛亮無可奈何,只好撤軍。最後一次,諸葛亮在渭水分兵屯田,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打算。可惜這時他已身患重病,最後病死在了五丈原。將領姜維等人遵照他的遺囑,秘不發喪,整軍撤退。
歷史上,諸葛亮只出過兩次祁山。然而,因為蜀漢國力弱於魏國,“興復漢室”的口號也不再吸引人,再加上具體作戰時的重大失利,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可以說是徹底失敗了。
諸葛亮
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諸葛亮曾長期在隆中隱居,直到劉備“三顧茅廬”邀請,才加入劉備的集團。他幫助劉備制定了蜀漢發展的方向,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華杉詳解
孫子的這段話可以歸納為一句:人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別人。先管好自己,再觀察別人,敵人如果無懈可擊,我們是沒辦法取勝的。
於是“勝可知,而不可為”——可以判斷我們能勝,但如果沒有勝的形勢,不可強求。那不可強求之後,怎麼辦呢?
首先是不辦。很多失敗,就是敗在不知道“事情可以不辦”,即網絡上流行的那句“不作死就不會死”。辦不到的事,就不要強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果非要辦,就會輸光了老本。
很多人接受不了這一點,認為這是不作為,必須有所作為,自己才心安。出兵北伐就是諸葛亮在不停地作為,可這種作為是沒有任何勝算的,反而把自己累死了。他應該等,等待時機。一是爭取自己活得長,二是把國內治理得富足強大,把後輩教育好,傳承下去。但他像很多人一樣,認為不能等,不能等的結果是什麼呢?司馬懿活得最長,結果三國歸晉。
所以第二個策略,就是等待。
等待,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最好的選擇,可惜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太少了。等待什麼?一是等“形勝”,積累自己;二是等“勢勝”,等對方失誤。對方一失誤,勝機就出現了;對方不失誤,我們就沒法贏,或者戰勝的代價太大,還不如再等一等。
所以這又延伸出了第三個策略:能不能設法引誘對方失誤?這點,後文會講到。
可以說,這段話還在貫徹孫子的先勝后戰思想:沒有勝算,就不要打,要耐心等待,抓緊鍛煉自己。“等待”不等於我們什麼事都不做,“等待”是要在平時就積累自己。在學習上和生活上,只有充分地積累,等時機到來時,才能及時把握。所以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名家註解
形
曹操註:“軍之形也,我動彼應,兩敵相察情也。”
張預註:“兩軍攻守之形也,隱於中,則敵不可得而知,見於外,則敵乘隙而至。”
2力有不足時要耐心等待
原文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註釋
①守則不足,攻則有餘:不足,兵力不足。有餘,兵力有餘。
②藏於九地之下:九,泛指多數。指深深地隱藏自己。
③動於九天之上:指高明地發揮自己的威力。
譯文
使敵人無法戰勝我,這是防守的事;使我可以戰勝敵方,這是進攻的事。採取防守,是因為兵力不足;採取進攻,是因為兵力有餘。善於防守的人,深深隱蔽自己的兵力於各種地形之下;善於進攻的人,能高度發揮自己的力量於各種天候之中。所以,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全面勝利。
歷史故事
王翦滅楚
秦王嬴政為統一全國,先是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然而楚軍故意示弱,且戰且退,然後突襲李信,大破秦軍,斬殺了秦軍七個都尉。這一仗是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嬴政聽到這個消息后雷霆大怒,他趕緊又請王翦出山,而王翦的條件就是要六十萬的兵馬。
嬴政答應了加兵的要求,王翦就率領六十萬大軍來到楚國。他駐紮下來,營門一關,也不出戰,大軍休養生息,甚至還開運動會搞體育比賽。因為秦軍數量眾多,楚軍不敢輕易進攻。雙方就這麼耗了一年,楚軍終於熬不住了,開始頻頻調動。楚軍一調動,難免就會露出破綻,王翦趁機揮師出擊,一舉滅了楚國。
王翦
戰國時期秦國的名將和傑出的軍事家。王翦是秦始皇嬴政手下的大將,連同兒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開疆拓土的最大功臣。他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華杉詳解
孫子的思想一貫謹慎。“守則不足”,知道自己力有不足,就守。那要力量多大才攻呢?一定要“有餘”才攻。也就是說,光力量夠了還不行,一定要留有餘地,要有壓倒性的優勢才攻。這樣,才能“自保而全勝也”。王翦滅楚的例子,就是六十萬大軍開到別人家門口,但看楚國嚴陣以待,他就等着、守着。守了一年,等楚軍一動,露出破綻,就馬上出擊,一舉得勝。
這還是孫子的全勝思想。全勝的“全”,不光是要保全自己,也是要保全城池物資,甚至還要保全敵人。
自己保全,就是不要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保全對方,就是別讓他敗退的時候把橋樑、道路、城池等基礎設施都破壞了,把糧倉物資也燒了。要把這些東西保全下來,為我所用。最好也不要殺害俘虜,而是把他們的軍隊保全,讓他們沒有戰鬥意志,主動投降,加入我軍,我們的隊伍就壯大了。
從學習上來講,我們每學習一門新的課程,都是攻;深入研究一門課程,就是守。任何一個人,只要專註一個領域,加上長期的積累,必然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甚至在將來,可能就是世界頂尖了。
所以,守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千萬別以為“守”是保守,是不進取。守,本身就是勝的積累,而且是加速積累!當我們深深地藏於九地之下時,要耐得住寂寞。積累到沒人比我們研究得更深,沒人知道我們有多深的實力,這就是我們的優勢了。而“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就是我們跟別人不在一個平台,不在一個層面。所以我不需要跟別人爭,我只要努力發展自己,提高自己,然後厚積薄發、橫空出世,我自然不可戰勝。這就是《孫子兵法》說的“善戰者,能為不可勝”。
二單元先勝后戰是核心戰略
“勝”和“戰”要分開來看,這是兩個階段。先是勝,基礎工作、基本面就是勝,然後才開戰。我們的問題在於,總是關注“戰”,不關注“勝”,就想取巧求速,所以沒有勝就去戰了,那就沒有勝算。
3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勝機
原文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註釋
①秋毫:指鳥獸秋季更生之毫毛,形容極輕,舉之並不費力。
②忒:差錯,失誤。不忒,不出差錯。
譯文
預見到勝利,並不超過一般人的見識,這算不得最高明;打的勝仗,天下人都說好,也不算最高明。這就像能舉起一根毫毛,不能算力氣大;看得見太陽、月亮,不能算視力好;聽得見打雷,不能算耳朵靈。以前所謂善於打仗的人,都是在容易取勝的條件下戰勝了敵人。所以真正善戰的人打了勝仗,並沒有智慧的名聲,也沒有勇武的戰功,因為他的勝利都是有把握的。之所以有把握,是因為他們打的本來就是必勝的仗,打敗的是註定會敗的人。
歷史故事
開國首功
蕭何,是西漢開國功臣,與韓信、張良並稱“漢初三傑”。但關於他的大多數事迹,卻不是那麼出名。
蕭何與劉邦是同鄉,都是沛縣人,早在劉邦還在沛縣做一個小小的亭長時,蕭何與他就是莫逆之交。後來,劉邦背秦自立,蕭何一直追隨左右,為劉邦出謀劃策。隨着起義隊伍的擴大,劉邦手下漸漸會聚了很多能人良將。這其中,蕭何主要負責坐鎮後方、保障後勤,展現了優秀的管理才能。劉邦攻入咸陽時,將士們都被富麗堂皇的秦王宮迷得流連忘返,蕭何卻只關心秦朝的戶籍、地形、法令等檔案。他把這些資料一一清查,分門別類,全部收藏起來以待日後使用。劉邦從漢中反攻中原時,又是蕭何留守後方,負責徵稅,供給軍糧,安撫百姓,讓劉邦的軍隊沒有後顧之憂。此外,蕭何還為劉邦舉薦了很多人才。
正是因為這些功勞,西漢建立後分封群臣的時候,劉邦以蕭何功勞為第一。其他那些驕兵悍將都不滿意,認為自己出生入死,浴血奮戰,蕭何一直待在後方,憑什麼功勞第一。劉邦就說:“你們見過打獵嗎?獵人規劃路線,發現獵物蹤跡,然後放狗去追。你們是‘功狗’,而蕭何是‘功人’,你們說說誰的功勞大?”
蕭何
西漢初年的政治家、宰相,史稱“蕭相國”。蕭何一路輔佐劉邦,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是西漢開國功臣之一。
華杉詳解
按照孫子“先勝后戰”的理論,真正善戰的都不是“名將”。名將是什麼呢?不可能打贏的仗,都給他打贏了,所以一戰成名!項羽、李廣,都是這樣的千古名將。而真正善戰的人呢,他準備充分,按部就班,他們戰勝的都是容易戰勝的敵人,是註定要失敗的敵人。換言之,真正的善戰者,不是把敵人打敗,而是看見敵人已經敗了,他才開打!
“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這句話很本質!善戰者沒有什麼智名,也沒有什麼勇功。為什麼呢?曹操註解說:“敵兵形未成,勝之無赫赫之功也。”也就是說,善戰的人在敵人還未成形時,就已經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結果危險沒有出現,大家也就看不到他的功績。這就像醫生治病一樣,高明的醫生不是治病,而是在我們還沒生病的時候就給我們預防了!我們還沒生病,他就看出苗頭,給一個防治方案,最後避免了我們生病。但是沒生病,我們就看不出這位醫生的水平,反而是那些把重傷重病之人治好了的醫生,大家覺得那才是水平高。
名將就和名醫一樣,誰都打不了的仗,給他打贏了。而真正的善戰者呢,他從來沒打過可歌可泣的硬仗,全是摧枯拉朽的輕鬆活兒。劉邦認為蕭何功勞第一,就是這個道理:禍患還沒形成,就被他消解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哪有智名呢?根本沒打仗,人家就服了,那怎麼體現他的勇敢呢?所以真的智將,如果領導不像劉邦那麼明白,那大概就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功勞。
這裏,就有個很有意思的選擇題了:同學們不妨想一想,你是想做韓信那樣功勞都能被人看見的“名將”,還是想做蕭何這種在集體背後功勞最大的“智將”?
名家註解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李筌註:“知不出眾知,非善也。”
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
曹操註:“原微易勝,攻其可勝,不攻其不可勝也。”
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梅堯臣註:“大智不彰,大功不揚,見微勝易,何勇何智?”
何氏註:“患銷未形,人誰稱智?不戰而服,人誰言勇?”
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曹操註:“察敵必可敗,不差忒也。”
4抓住敵人的失誤
原文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註釋
①不失:不失去。
譯文
善於作戰的人,總是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而不放過任何一個打敗敵人的機會。
歷史故事
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這個成語,出自韓信攻打趙國的戰役。
韓信帶兵數萬,要經過井陘這個地方,去攻打趙國。韓信拂曉帶兵出井陘口,先傳令開飯時間,說破趙之後開飯。諸將不信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打敗趙國,只是隨便附和了。之後韓信背水列陣,趙軍看見大笑,結果韓信一鼓破趙,剛好到飯點。
韓信能勝這一仗,主要是抓住了敵人的失誤。韓信出井陘口之前,趙國的廣武君曾向趙王陳余獻妙計:一是攔截漢軍的糧草;二是深挖戰壕,高築營壘,不與他交戰。但是陳余不聽。韓信得到諜報,知道趙國沒派兵駐守井陘口,這才敢進兵。
廣武君
廣武君名叫李左車,是趙國名將李牧的孫子,秦末漢初的謀士。秦末時,他輔佐趙歇,為趙國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封為廣武君。李左車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流傳至今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華杉詳解
孫子說,兩軍對峙,我們要先管好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但是對方也懂兵法,也曉得立於不敗之地,就是看誰先失誤,如果雙方都不失誤,就一直熬下去,看誰的糧草多。一旦對方露出破綻,有隙可乘,就要猛撲過去,一擊制勝。
“不可勝在己”,要立於不敗之地,完全靠自己,跟別人沒關係。而“可勝在敵”,看敵人什麼時候失誤,就要抓住時機。所以《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說:“古今勝敗,一誤而已。比如弈棋,一着失誤,滿盤皆輸。”就像下棋一樣,錯了一步,被對方抓住了,我們有天大的本事也救不回來。因此,趙國的失敗,不是敗給了韓信,而是敗給了自己。廣武君本來有必勝之計,但是陳余不用,那一刻趙國便已經敗了。只要讓韓信出了井陘,那誰也擋不住。我們若是遇到了挫折或失敗,也不要怨天尤人,羨慕嫉妒那些成功者,而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須知:一個人可以打敗自己,也可以成就自己,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
敵人失誤的時候,我們不要錯過。敵人不失誤呢,當然也不是乾等着,而要想辦法勾引他失誤。所以李世民說,所有兵法就一句話——多方以誤。想各種辦法引他失誤。孫子也說:“兵者,詭道也。”大家都熟悉這一句,很多人就以為詭道是兵法的核心,用兵就是詭詐。其實不對,所有的詭詐都是為了調動敵人。對方不上我們的鉤,我們詭詐也沒有用;我們不上敵人的鉤,他詭詐也是白表演。
5做好勝利的積累
原文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譯文
打勝仗的軍隊,總是先具備了取勝條件,再尋找敵人交戰;而打敗仗的軍隊,總是先開戰,然後企圖在戰鬥中僥倖獲勝。
歷史故事
耿恭備戰
耿恭是東漢初期的大將,長年駐紮西域,防守匈奴。
漢明帝時期,東漢攻佔了漢匈的前沿陣地車師。隨後,東漢王朝便設立西域都護府。耿恭因為戰功被封為西域的駐軍長官,就屯兵在車師附近的金蒲城,負責守護車師。當時,北匈奴單于曾派遣數萬騎兵來攻打耿恭。耿恭以逸待勞,先發制人,以不到一千人的兵力守城,讓匈奴無功而返。
北匈奴這次撤軍后,耿恭認為他們還會回來,於是帶領將士來到疏勒城。此地有溪流可以固守,而且地勢較高,易守難攻,耿恭便選擇在此防備匈奴。果不其然,匈奴大軍很快又圍攻疏勒城。他們切斷了城裏的水源,企圖困死城中的漢軍,而且當時正是盛夏,人們很容易就饑渴難忍。在這種絕境下,耿恭身先士卒,“笮馬糞汁而飲之”,同時率領眾人在城中掘深井取水。匈奴人萬萬沒料到城中竟有水源,以為耿恭有天神相助,無奈之下,只好再次撤圍而去。
耿恭
東漢將領。耿恭為人慷慨多謀略,有將帥之才,曾多次參加攻打北匈奴的戰鬥,將車師納入東漢版圖。他還創下了使羌人十三個部落、數萬人投降東漢的功績。
華杉詳解
先勝后戰,在取得壓倒性優勢的前提下作戰,絕不心存僥倖,這就是孫子的思想。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強者的兵法,弱者怎麼會有壓倒性優勢呢?這世上哪有絕對的不敗之地?
這樣理解就錯了,這不是強者的兵法,而是適用所有人的兵法。弱者如果沒有壓倒性優勢,也可以有局部優勢,所謂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就是弱者的局部優勢。如果啥都沒弄明白,就衝上去蠻幹,當然成功的概率渺茫。而積累充足了再干,就有了立於不敗之地的可能。耿恭雖然判斷匈奴人會去而復返,但也不能百分之百肯定,可他仍然時刻做好防禦匈奴的準備。果然匈奴來了,他才有能力與之一戰。
如果我們將來走出校園,進入一個工作崗位,就扎紮實實努力學習努力干吧。只要我們確實是在自我積累、自我提升,到了該爆發的時間,我們就是高手了。這時候,我們就能立於傳說中的不敗之地,也能給自己的人生創造很多選擇機會,過我們喜歡過的生活。這時候,就是勝中求戰。
但有多少人願意十多年地耐心干一件事呢?何況新聞上不是還有那麼多快速發家致富的名人事迹嗎,他們怎麼行呢?
這裏就要辨別一下了。第一,名人不一定真的行,可能只是吹牛。第二,這種事只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才能上新聞,更多的失敗者是上不了新聞的。所以《孫子兵法》說:“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不要學習那些可歌可泣的人,他們的成功有太多偶然性,不是能學會的。要學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代表的才是普遍規律。
6創造勝利的大環境
原文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註釋
①修道而保法:修明政治,嚴守法制。
②度:長短的丈尺,文中指國土大小。
③量:體積多少,文中指物產(主要是糧秣)收穫的多少。
④數:數目,文中指戶口、人口的多少。
⑤稱:衡量輕重,文中指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
⑥勝:勝負。
⑦以鎰稱銖:鎰和銖都是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兩為一鎰,二十四銖為一兩。
⑧千仞:仞,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仞。此句指,好像八千尺上的水決堵而下,勢不可當。
譯文
善於用兵的人,會修明政治,確保法度,所以能主宰戰爭的勝負。
軍事上有五個範疇: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有了土地,就產生(雙方土地大小不同)“度”的問題;土地大小不同,就產生(物產資源多少)“量”的問題;物質資源不同,就產生(能動員的兵力多少)“數”的問題;兵力不同,就產生(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稱”的問題;敵我力量不同,就產生了勝負。所以,勝利之師對失敗的一方來說,就像用“鎰”對“銖”,占絕對優勢;敗亡之師面對勝利之師,則像以“銖”對“鎰”,處於絕對劣勢。勝者指揮部隊,就像從千仞之高的山澗放下積水一樣,這就是重大物質在高速運動中力量加劇的表現。
歷史故事
秦掃六合
秦掃六合,是指戰國末期的秦國逐步消滅六個諸侯國、統一中國的一系列戰爭。秦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朝代。
秦國地處西陲,原本是關中地區的一個小國。但秦孝公時期,國君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廢除了落後的奴隸主特權和世卿世祿制度,對內獎勵軍功,對外連橫諸侯國,遠交近攻。秦國先是吞併了身邊的漢中、巴蜀、義渠、隴西等地區,擴大疆域,然後一步步瓦解六國的聯合。秦國大將白起率軍攻入楚國都郢,又在華陽擊潰趙魏聯軍,在長平殲滅趙軍。秦國至此,由一個邊陲小國發展成了中原的大國。
等到秦王嬴政即位的時候,李斯就在向嬴政的上書中指出:秦國已具備了統一天下的條件,六國中再也沒有一個國家還能與秦國抗衡。可見,由秦國完成統一,已是大勢所趨。
嬴政
中國古代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嬴政第一次實現了中國的統一,也是第一個自稱皇帝的君主。他在秦國幾代國君創造的優勢基礎上,最終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秦朝,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的格局,被後人稱讚為“千古一帝”。
李斯
秦朝著名的政治家、丞相。李斯是大思想家荀子的學生。學成之後,他入秦國為官,積極主張消滅六國、統一天下。而秦國統一天下后,他的政治措施,也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華杉詳解
孫子在這裏說的“度”“量”“數”“稱”,就是第一篇《計篇》裏的敵我實力計算比較了。
“地生度”,看看我的國土多大、人口多少、糧食產量多少、稅收多少、各種資源如何、敵人又如何。
“度生量”,“量”是測量、衡量。然後測量出“數”來。
“數”就是我這麼大國土,這麼多戶口,產這麼多糧食,能養多少兵。如果打起來,能支持多久,敵方又如何。
“數生稱”,把敵我雙方的數拿來比一比。
“稱生勝”,一比較就知道勝敗了,誰的數大,誰的勝算就大。
可見,到了《形篇》的最後,孫子又講回了戰爭的基本面:國家實力、政治進步、法制嚴明。在本書開篇,我們就說了,《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是兩回事。孫子雖然也講詭道,但詭道在《孫子兵法》裏是不太重要的一部分,孫子強調的始終都是基礎和實力。秦國能消滅六國,統一天下,不是它哪一條比其他諸侯國強,而是它的方方面面都比六國強。
《孫子兵法》的核心是先勝后戰,勝就是基礎工作,然後是戰,這時候才可以想點兒巧妙的主意。成功都來自日積月累,而不是奇思妙想。成功者都是一直在做最基礎的工作,而且始終關注基礎工作。我們學習和生活,也應該遵循這個順序:先把基礎打好,才能步步向上。在基礎不牢的時候,不要想着取巧求速,那是沒有勝算的。
名家註解
修道而保法
杜牧註:“道者,仁義也;法者,法制也。善用兵者,先修仁義,保守法制,自為不可勝之政。伺敵有可敗之隙,則攻能勝之。”
《形篇》全文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