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軍爭篇
04
軍爭篇
一單元設想是完美的,實戰是最難的
前面《計篇》,運籌於帷幄之中,再難也是在帷幄之中,沒啥危險。之後各篇章講謀略,講形勢,講虛實,說起來都挺爽。但是到了戰場了,兩軍對壘了,要開始爭勇鬥智了,那才是天下最難最難的呀!
25走彎路是必不可少的
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註釋
①合軍聚眾:合,集合。把人們聚集起來,組成軍隊。
②交和而舍:和,我國古代的軍門稱為和門。舍,駐紮。指兩軍處於對峙狀態。
③軍爭:兩軍爭取制敵先機。
④以迂為直:把迂迴曲折的彎路變為近便的道路。
譯文
孫子說:用兵的原則是,將領接受君命,從召集民眾、組織軍隊,到與敵對峙,都沒有比率先爭得勝機更難的事了。“軍爭”之所以困難,就在於把(表面上)迂迴的路線變成(實際上)最便利的直路,把不利的條件變為有利的條件。所以,我方要故意地迂迴,利用小利引誘對方,就能后發而先至,這就叫明白以迂為直的計謀。
歷史故事
趙奢破秦軍
這一年,秦國攻伐韓國,駐軍在閼與。趙惠文王要去救韓國,派趙奢領軍出征。
秦國為了阻擋趙軍,就派了一支軍隊駐紮在武安城西,和閼與成犄角之勢。而趙奢只走出邯鄲城三十里,就紮下大營不走了,還傳下軍令,說:“有來妄言軍事的,斬!”趙軍的一位將領看趙奢按兵不動,憂心如焚,冒死請戰!趙奢知道他是個好人,但還是要拿他演戲,所以立即喝令把他推出去斬了。秦軍派間諜來,趙奢更是傾情表演,讓他死心塌地相信趙軍不會出戰。
秦將聞報大喜,認為趙軍不願也不敢真來作戰。趙奢這邊剛打發走秦國間諜,後腳就讓軍隊輕裝急行趕往閼與。但他也沒直接到達城池,而是在離城還有五十里時就停下來紮營,選擇有利地形,佔據了北山。秦軍聽說趙奢已經到了閼與,大驚失色,趕忙撤了武安軍來救閼與,卻不敵佔據有利地形的趙軍,大敗而歸。
趙奢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起初是趙國徵收田租的小官吏,後來得到“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賞識,被推薦給趙王。趙奢無論在政治還是軍事上,都有才能,被列為東方(秦國以東)六國八名將之一。
華杉詳解
《孫子兵法》的第一篇是講運籌帷幄;之後《作戰篇》《謀攻篇》,講了資源充足,吃敵人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肯定能跑掉;《形篇》《勢篇》講形勢,講排兵佈陣定計策;《虛實篇》講探他虛實,調動敵人,避實擊虛。說起來都挺爽,有不戰而屈人之兵,有先勝后戰,還有排兵佈陣,奇正之變,以實擊虛。
但是,我懂的別人也懂,我會的別人也會,我在做的別人也在做,可能比我做得還好。所以真到了戰場上,該怎麼打?有哪些原則、注意事項?《軍爭篇》就講這個。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還是拿足球賽來舉例,沒有人能從己方后場一路直線攻進對方大門,每一次帶球傳球,都是以迂為直。故意遠遠地迂迴,讓對方感覺我們不會過去,再用假動作、用小利牽制對方,然後突然插進去,就能后發先至。
這是原理,但到戰場上,我們能成功做到嗎?趙奢兩天一夜的急行軍是很危險的:遠離後方,沒有輜重,士卒疲憊。如果這麼衝到閼與城下,和秦軍直接遭遇,趙奢恐怕也要被人擒了。妙就妙在他離城五十里就紮營,工事陣地都弄好了,再等秦軍來。這也符合《虛實篇》裏的“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秦軍本來是在閼與和武安成掎角之勢,想調動趙奢來救,然後圍點打援。結果趙奢擺好戰場后,變成秦軍被他調動了。
其實知道趙奢到了閼與,秦將還是可以多想一想:你到了就到了唄,一支孤軍沒有糧草輜重,能怎麼樣?觀察觀察再說。但秦將慌了神,因為事情出乎預料,他就不知道趙奢還有什麼動作,於是慌忙撲過來,大敗而回。
說到底,還是慌了神,設想得很美,一上戰場,兵法全完了。把“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忘了,把“致人而不致於人”忘了,把“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也忘了——都是慌不擇路。
所以不能慌,目前失利了,那就認輸,認栽。在新形勢下想想怎麼辦,別老想把前面的錯誤補回來,重點是不要讓前面的錯誤影響了後面的發揮。此外,“以迂為直”還是想要直。我們的成長之路本來就是彎彎曲曲、進進退退,沒有一帆風順的。我們要有一個基本認識:彎路也是路,不走彎路,就沒有直路。
名家註解
合軍聚眾
曹操註:“聚國人,結行伍,選部曲,起營為軍陣。”
張預註:“合國人以為軍,聚兵眾以為陳。”
交和而舍
何氏註:“和門相對,將合戰爭利,兵家難事也。”
莫難於軍爭
張預註:“與人相對而爭利,天下之至難也。”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
曹操註:“迂其途者,示之遠也。後人發,先人至者,明於度數,先知遠近之計也。”
26行軍、宿營,都是戰鬥的一部分
原文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註釋
①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委,拋棄。捐,損失。丟棄輜重,輕裝去爭奪戰機,輜重就難免損失。
②卷甲而趨:把盔甲捲起來,輕裝前進。
③三將軍:指三軍將領,春秋時,大國多設三軍。
④十一而至:指只有十分之一的士兵能趕到目的地。
⑤蹶上將軍:蹶,挫折。上將軍,先行部隊的將領。先行部隊的將領會受挫。
譯文
爭取先機既有好處,也有危險。帶着全部輜重去爭利,(就會影響行軍速度)不能儘快到達戰場;丟下輜重去爭利,裝備輜重就會損失。因此,部隊輕裝急行,晝夜不息,加倍行程,趕百里的路去爭利,則三軍的將領有可能被俘獲,健壯的士兵先到戰場,疲憊的士兵掉隊,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馬能如期到達。行軍五十里去爭利,先頭部隊的將領會受挫,只有一半部隊能如期到達。行軍三十里去爭利,一般有三分之二的人馬能如期到達。要知道,部隊沒有輜重會死,沒有糧食供應會死,沒有物資儲備也會死。
歷史故事
陰晉之戰
陰晉之戰是戰國時期發生在魏國和秦國之間的一場戰鬥。最終,魏國僅以五萬餘人,大破五十萬秦軍。
戰國早期,魏國因為率先變法,所以成為最早崛起的強國。為了擴張領土,魏國佔領了河西地區,成為秦國東進的心腹大患,於是魏國與秦國之間多有爭戰。這一年,秦國為重新得到河西,舉全國壯丁五十萬參軍,向著河西重鎮陰晉前來。
當時駐紮在該地的,有一支魏國的精銳部隊“魏武卒”,而且領兵的是名將吳起。吳起特意挑選了五萬沒立過戰功的步兵,加上魏國送來的五百輛戰車和三千騎兵,迎戰龐大的秦軍。然而魏軍戰力驚人,反覆衝殺多次,擊穿秦國軍陣,讓五十萬秦軍大敗而逃,保住了河西地區。
魏軍之所以能在如此懸殊的兵力下取勝,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魏武卒”這支部隊。這支部隊全由步兵組成,選拔標準極為苛刻:要能夠穿三層重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劍,背負箭鏃和強弩;並且在攜帶三天乾糧的情況下,能急行軍一百里之後,立馬投入戰鬥。而秦國軍隊只是些簡單武裝了的農民,在訓練嚴苛的魏軍精銳面前,自然不堪一擊。
吳起
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吳起曾先後為魯、魏、楚三個國家效力,在內政和軍事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著有《吳子兵法》,在歷史上,與孫武(孫子)並稱“孫吳”。
華杉詳解
孫子的這段話有三個道理。
一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軍爭對於智者是利益,對於愚者就是死路。很多同樣的事,我們看別人做得很成功,自己同樣干一遍,可能全折進去。那是因為人不一樣,背後的準備不一樣。如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不要以為別人行,我也能行。
二是行軍是戰鬥的一部分,甚至比交戰更重要。到交戰的時候,勝敗已經定了——由行軍和宿營的決策定了。比如前一篇里趙奢勝秦軍,就是行軍和宿營決定的。趙奢急行軍兩天一夜,可能走了一百六十里,那按兵法說,他就該給人擒了。所以他在離敵人五十里時就停下來紮營佈陣,一是等自己後面掉隊的人,二是留五十里給敵人走,等秦軍來。
拿破崙有一句名言:“行軍就是戰爭,戰爭的才能,就是運動的才能。”他專門研究行軍的速度,傳統行軍是一分鐘走七十步,他提高到一分鐘一百二十步。所以他打仗不是靠士兵的槍,是靠他們的腿。魏武卒也是同樣的道理,戰國的軍隊當時仍以戰車為主,而一支全由步兵組成的魏武卒能橫掃天下,靠的就是他們強悍的速度。
行軍是戰鬥的一部分,宿營也是戰鬥的一部分,如果再往前推,會發現訓練也是戰鬥的一部分,甚至也是比戰鬥本身更重要的部分。所謂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所以,《孫子兵法》說“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因為最不重要的就是戰鬥本身,一切都在之前的訓練、宿營和行軍時決定了。但我們平時聽說的都是戰鬥故事,很少有關於行軍、宿營的故事,而且幾乎沒有訓練故事,因為訓練時沒故事。真正的功夫,都在沒故事的地方。
第三個道理,就是軍隊很脆弱,有一點沒注意到,就會失敗。天下之至強,也是天下之至弱。因為吳起的繼任者都能力不足,強大的魏武卒很快就衰落,昔日的手下敗將秦國和齊國,也很快超越了魏國。所以,在我們覺得自己很強大的時候,就需要更加小心,時時注視自己,是不是其實很脆弱。千萬不要被過去的輝煌迷惑。
名家註解
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曹操註:“善者則以利,不善者則以危。”
張預註:“智者爭之則為利,庸人爭之則為危。明者知迂直,愚者昧之故也。”
27地形勘察的背後是無數心血
原文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註釋
①豫交:豫通“與”,與諸侯結交。
②沮澤:水草叢生的沼澤地帶。
③鄉導:嚮導。
譯文
所以,不知道各諸侯國的政治動向,就不能和它們結盟;不知道山林、險阻、水網沼澤等地形,就不能行軍;不使用嚮導,就不能得到地利。
歷史故事
柏鄉之戰
柏鄉之戰是五代十國時期,發生在梁國和晉國之間的一場戰鬥。
五代十國時期是唐朝之後的大分裂時代,與春秋戰國一樣,這時各方勢力混戰,此消彼長。當時,梁太祖朱溫討伐趙王,趙王向晉王告急。晉王李存勖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前去救援,在柏鄉的野河北岸,與梁軍隔河相對。
晉王李存勖少年時便能征善戰,他認為自己孤兵出征,應該速戰速決。但部下周德威卻認為野河不利於晉軍,勸李存勖誘梁軍出營決戰。李存勖雖然不太高興,但還是採納了這位老將的建議。於是,周德威派少量騎兵到梁營挑戰,激怒梁軍將領王景仁。王景仁率軍傾巢而出,周德威邊戰邊退,把梁軍引到了鄗邑的南面。這裏地勢開闊,正適合騎兵作戰。周德威一直等到中午,等梁軍糧草不夠、不得不撤退時,他才率領騎兵追擊,大敗梁軍。
李存勖
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君主。李存勖是河西節度使李克用之子,他很有軍事才幹,世襲了節度使職位后,先後兼并河北、擊退契丹,並在建國后又消滅了後梁、前蜀等割據勢力。但他善於軍事卻弱於治國,后死於部下叛亂之中。
華杉詳解
這段的前一句承接了前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的思想,后兩句就重點說了地形的作用:要對所有的地形都非常清楚,才能行軍。
而對地形地利的研究,是非常細緻的工作。比如二戰時期著名的諾曼第登陸,登陸之前,盟軍對諾曼第地形的偵察細緻到了極點。晚上派間諜潛水摸上沙灘,去取沙子和泥土樣本,調查沙灘沙有多厚,下面有多少泥土,軟硬如何,坦克能不能開上去。最後的結論是,沙灘太鬆軟,坦克會陷進去。怎麼辦呢?方案是先開上去一輛鋪“地毯”的坦克,前面架一卷地毯——由帆布和木板做成,一路鋪過去,後面的坦克跟着開上沙灘。
那怎麼對付那些反坦克鋼架呢?先開上去一輛坦克,近距離對着鋼架各焊接點轟。轟垮后,人鑽出坦克,下去給鋼架繫上鋼纜,把這堆廢銅爛鐵拖走。再往後是地雷陣,之前專門設計了排雷坦克,像個大怪物,前面頂一個大轉輪,轉輪上掛滿流星錘,開起來,轉起來,無數流星錘在地面上打,把地雷全引爆了,後面的部隊就衝過去。
如果沒有之前這些周密的偵察和針對性的裝備設計開發,去多少人都得死在海灘上。
所以說要知道地形,這就一句話,而這句話背後,是無數的細節,無數人的努力、智慧和無數人的生命。只因為這些準備工作都在戰前做完了,所以大戰打起來的時候,我們什麼也看不見,也就不容易體會到勘察的重要性。如同周德威將梁軍引誘到鄗邑的平原上,大敗之,史書上只有簡單的幾句話,沒人知道晉軍戰前做了多少勘察工作。這就是我們常聽說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希望我們在看到一個優秀的同學時,也能多想想對方背後付出的努力。那些我們沒看見的功夫,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名家註解
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
曹操註:“不知敵情謀者,不能結交也。”
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曹操註:“高而崇者為山,眾樹所聚者為林,坑塹者為險,一高一下者為阻;水草漸洳者為沮,眾水所歸而不流者為澤。不先知軍之所據及山川之形者,則不能行師也。”
二單元軍爭的戰略
“五事七計”裏面,“道”就是政策。政策之後,第二才是戰略。戰略是我在哪兒,我要去哪兒,怎麼去,是獲取勝利的路線圖。孫子講戰略,先勝而後戰,贏了再打,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戰略。
28戰鬥要詐,要利,要分奇正
原文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註釋
①以詐立:詐,奇異多變。以詐取勝。
譯文
所以,軍隊就是憑藉詭詐的方法隱藏自己的意圖,根據有利的情況來決定行動,把分兵或集中兵力作為(戰略戰術的)變化。
歷史故事
淺水原之戰
淺水原之戰發生在唐朝建立的初期,是唐朝開國后的第一場大戰。秦王李世民在這一戰中擊敗薛仁杲,除掉了唐朝西面的一大威脅。
當時李淵剛剛稱帝,位於隴西的薛舉、薛仁杲父子大舉東進,十餘萬兵馬,兵鋒正銳。李淵派李世民迎擊。
李世民第一次出擊時,因病而讓部下代為指揮,結果部下指揮不當,導致唐軍敗退。第二次迎擊,李世民就用了一招“銳卒勿攻”,對諸將說:“敢言戰者斬!”就這樣,雙方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杲孤軍深入,糧食吃完了。李世民看敵軍銳氣已失,離心離德,這時才說“可以戰了”。
李世民先派出餌兵,讓總管梁實分兵到淺水原設營,引誘對方。薛仁杲有一位猛將叫宗羅睺,一貫驕悍,兩個月求戰不得,憋得都要炸了。看到唐軍出擊,他盡出精銳攻打梁實,梁實卻繼續堅壁不出,使宗羅睺攻得更急。
李世民等宗羅睺銳氣體力都耗得差不多,才親率大軍投入戰場,大敗宗羅睺。宗羅睺一退,他就窮追猛打,一直追到薛仁杲城下。薛仁杲心驚膽裂,只得開城投降,並最終被李世民押送到長安斬首。
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李世民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次子,經“玄武門之變”登上帝位。李世民在位時期,締造了“貞觀之治”,此時的唐朝國泰民安、疆域擴大、民族融洽,為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
華杉詳解
孫子的這句話,有時會誤導讀者。
以詐立嘛,立論就是詐,於是有人把這當成《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但是從整個《孫子兵法》來看,“五事七計”、先勝后戰,那都不是詐來的。所以讀書要聯繫上下文,聽人說話要看他說話的語境。孫子講“兵以詐立”,是在《軍爭篇》裏講的,前面計於廟堂、作戰謀攻、形勢虛實都講完了,開始兩軍爭勝了,再開始講詐。
詐是什麼?還是用足球賽來解釋最簡單——詐就是假動作,就是隱藏自己的意圖,欺騙敵人,調動敵人,“多方以誤之”,想方設法引他失誤。如李世民派梁實為餌,就是一個明顯的詐。
所以兵以詐立,是踢足球的假動作,不是兵法根本,更不是價值觀。如果我們以詐為價值觀,不練足球實力,只練足球的假動作,那能獲勝嗎?兵以詐立,不等於只有詭詐之人才能成功。孫子講詭詐,但他可不是詭詐之人;我們要會用詐,但我們也不能做詭詐之人。
“以利動”這句話也有點兒歧義。利是什麼,是利益?不對,前文講過,我方要用利益去引誘敵方,所以我們自己當然不能因一點兒利益就行動。這裏的“利”是有利,根據勝利的原則,有利才行動。
這句話聽着好像很簡單,可實際上我們會發現,我們行動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焦慮、壓力、貪慾或憤怒,而不是真正有利。“以利動”,不是見利而動,是有利才動。不要管之前怎麼樣,唯一需要把握的,就是下一步怎麼做對我有利。但這一點,很多人做不到,他們一生氣,一被敵方引誘,就什麼都忘了。
“以分合為變”比較好理解,就是奇正為變。關於奇正,前文已經詳細講過,這裏不再贅述。
名家註解
以分合為變
曹操註:“一分一合,以敵為變也。”
29走出國門的“風林火山”
原文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註釋
①徐:舒緩。
譯文
所以,部隊行動迅速時,像狂風;行進從容時,像森林;攻城略地時,像烈火;駐守防禦時,像大山。
歷史故事
武田信玄的“孫子兵法”
武田信玄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大名(日本古代對領主的稱呼)和武將,他的軍隊正是以《孫子兵法》裏的“風林火山”為行動綱領的。
武田信玄將“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十四個大字,用金泥書寫在青色絹布上,作為武田軍軍旗,稱為“孫子旗”。
其中,“疾如風”是說武田家的騎兵。武田的封地甲斐國是山區,武田信玄為軍隊行動方便,專門修建九條筆直的棒道,通向主要交戰區。有了信息和交通的基礎設施保障,他的騎兵在合戰時,往往最先衝鋒,正是“疾如風”。
“徐如林”,一是指軍隊整體行動的時候,如森林一樣肅穆嚴整;二是指武田的槍兵。他的槍兵每人有一支四到六米的長槍,舉起來像一片森林一樣,徐徐前進,是對付敵軍騎兵的利器。
“侵掠如火”,一是指衝鋒陷陣,如烈火燎原,銳不可當;二是指武田的軍隊編製組織和指揮系統,指揮起來能夠像運用自己的手臂一樣自如,指哪兒打哪兒。
“不動如山”,首先是說武田信玄自己。無論戰況如何激烈,他都在高處坐鎮指揮,帥旗高高飄揚,他坐在板凳上紋絲不動。即便敵人攻到他腳底下,他也不會起身。主帥不動,帥旗不動,則軍心不動,奮勇殺敵。其次是說武田的軍陣和紀律,排兵佈陣,各司其職,稍有違反,就軍法從事。所以無論敵人怎麼攻擊,武田軍人都不會動搖,不會受敵軍影響,不會離開自己的陣地。最後在戰略上,絕不輕舉妄動,而是有自己的節奏,一旦抓住機會,則迅猛出擊。
正是憑藉著對《孫子兵法》這一條的應用和發揮,武田軍在日本戰國時期盛極一時,武田信玄也被稱為“戰國第一名將”和“戰國第一兵法家”。
武田信玄
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戰國時期,日本分裂成了許多小國,武田信玄是當時日本中部甲斐國的統治者。他十六歲便上戰場,一生之中光大戰就打了八十多場。在鄰國均是強敵的基礎上,武田信玄將領土大大擴張,足見其非凡的軍事才能。
華杉詳解
孫子的這四句話,因為日本歷史名人武田信玄的推廣,算是在日本影響最大的四句。武田信玄極為崇拜孫子,在關於他的傳記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甲斐國來了一個中國和尚,武田信玄把他請到家裏來,專門讓他把“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中文念法念給他聽。
那麼這四句話,在中國又怎麼解呢?
疾如風——李筌和張預都有解釋。一是指進攻,二是指撤退。進攻則迅疾如風,撤退則去無影蹤。曹操補充說是“擊空虛也”,是指要能判斷虛實,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避實擊虛,才能所向披靡,迅疾如風。
徐如林——指軍陣像樹林一樣整齊,徐徐而行,無懈可擊。
李筌註解說:“整陣而行。”即整個軍隊方陣像樹林一樣整體移動,靜靜地、緩緩地前進,帶着強大的壓迫感。曹操註解說:“不見利也。”則與前面說的兵以利動相呼應,就是說,在沒有看到虛實,沒有見到攻擊的有利條件時,就徐徐而行。
侵掠如火——進攻的時候就像熊熊烈火。
李筌註解說:“如火燎原,無遺草。”加了一個“無遺草”,意味着敵人無處可逃,不可抵禦,一個也跑不掉。曹操註解說:“疾也。”就是快的意思。
不動如山——曹操註解說:“守也。”《荀子·議兵》篇中還有一句類似的,說:“圓居而方正,則如磐石然,觸之者角摧。”所以不動如山是講防守。軍隊不動的時候,就像山一樣不可撼動,堅若磐石。誰來侵犯,哪只角來頂,就叫他哪只角粉碎!
“風林火山”,總體就是講迅疾和持重,打仗如此,其實平常做事也可以如此。做事、學習的時候,要乾脆利落,不要拖拖拉拉;遇到困難了,要平心靜氣,穩紮穩打;找到突破口了,便一鼓作氣,最終把問題解決。
名家註解
疾如風
李筌註:“進退也。其來無跡,其退至疾也。”
張預註:“其來疾暴,所向皆靡。”
徐如林
杜牧註:“徐,緩也。言緩行之時,須有行列如林木也,恐為敵人之掩襲也。”
杜佑註:“不見利不前,如風吹林,小動而大不移。”
30允許適當的搶掠
原文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註釋
①難知如陰:就像陰雲蔽天,其勢不可測。
②廓地分利:廓同“擴”。擴張領土。
③懸權:衡量利害輕重。
譯文
軍隊隱蔽時,像烏雲蔽日,難以窺測;軍隊一行動,就像雷霆萬鈞。奪取鄉邑,分配俘虜,開拓疆土,權衡利弊,然後見機行事。事先懂得“迂直之計”的一方取勝,這就是爭奪先機之利的原則。
歷史故事
闖王李自成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曾經建立過短暫的大順政權,但在清軍入關后,兵敗被殺。
明朝末年,社會動蕩,各地起義不斷。李自成的這一支隊伍,趁着明軍追繳張獻忠的起義隊伍的時候,佔領了河南。隨後,李自成便不斷收留饑民,開倉賑糧,還提出了“均田免賦”口號,當時就有民歌說“迎闖王,不納糧”。一時之間,李自成一呼百應,軍隊擴張到數萬,每攻下一城,“舉城嘩然皆喜”。百姓都願意聽從他的命令,甚至配合起義軍阻撓明軍的作戰。最終,李自成的部隊進入北京,而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明朝滅亡。
李自成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原名鴻基,在明末的各路起義軍中,他是闖王高迎祥的部下。高迎祥犧牲后,李自成繼承了闖王的名號。此後經過八年多的四處征戰,起義軍自西向東一路攻城略地,最後進入北京,推翻了明朝。
華杉詳解
搶劫是古代戰爭的潛規則,也是重要的激勵,這是軍隊的醜惡面。
比如,中原王朝和北方匈奴打了兩千多年的仗,匈奴每次騷擾邊關,唯一的目的就是搶掠。既然大家一起出來搶,搶的機會和戰利品的分配就一定要公平合理。否則,分贓不均導致反目成仇,軍心就垮了。而歷代戰亂時期的名將,都是在分贓上特別公平的。
怎麼做到公平呢?這很難,因為每個人都容易有“不公平錯覺”,都覺得自己吃虧了,所以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有將領就想出一個辦法,我自己一分不取,我只拿皇上賞賜的,戰場上搶來的全歸你們分!那就誰也沒話說了。
曾國藩講,為將要廉。士兵不懂得誰戰術高明,但是人人懂得錢多錢少。將領若貪錢或佔大家的便宜,士兵就不給你賣命。你若自己廉潔,又時常能讓大家得些好處,則個個奮勇跟你殺敵。這個“時常的好處”就很像臨時放假。我們每周都有兩天周末可以休息,因為這兩天是該得的,大家認為理所應當,幸福感就差了。可若是偶爾因為突發事件不上課了,那大家一定欣喜若狂,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所以如果我們想激勵別人,除了規定應該給的獎勵外,最好還要有點兒“非正式獎勵”,時不時讓人意外。這樣,就又有積極性,又有樂趣。
不過對於軍隊來說,搶不搶也要分情況的。如果是兩國交戰,純粹爭利,對敵國百姓就沒必要客氣。這種叫“侵”,是侵掠,是爭利、搶東西、搶地盤,不是要推翻政權,取而代之。但若在群雄逐鹿的戰亂年代,我們看到哪支隊伍開始不搶東西、秋毫無犯了,那就是政治上有大志向的。他們已經把老百姓預設為自己的子民,要保護,預備未來統治他們。這種叫“伐”,是伐對方的宗廟社稷,把對方的政權推翻了,我來坐天下。
劉邦進咸陽,和百姓“約法三章”,就是伐。李自成進北京,最初還約束軍隊,他也是想伐。可惜在紫禁城住了沒多久,他就忘了自己的志向,開始侵掠,在京城到處搜刮,大分子女金帛,搞得人心惶惶。這間接導致了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最終使他自己滅亡了。
名家註解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杜牧註:“如空中擊下,不知所避也。”
掠鄉分眾
杜佑註:“敵之鄉邑聚落無有守兵,六畜財谷易於剽掠,則需分番次第,使眾人皆得往也,不可獨有所往,則大小強弱皆欲與敵爭利也。”
廓地分利
曹操註:“分敵利也。”
懸權而動
曹操註:“量敵而後動也。”
31規範強大的指揮系統
原文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註釋
①《軍政》:古代兵書。
②一人之耳目:一,統一。統一軍人的耳目。
③變:適應。
譯文
《軍政》說:“因為相互聽不見說話,所以設置鑼鼓(來指揮);因為相互看不見,所以設旌旗(來指揮)。”金鼓旌旗,能統一軍人的耳目,士兵的視覺一旦統一,那勇敢的人就不能獨自前進,膽怯的人就不能獨自撤退,這就是指揮大部隊作戰的方法。所以,夜間多用火光和鼓聲(來指揮),白天則多用旌旗(來指揮),這都是為了適應人的視聽而變動使用的。
歷史故事
孫子訓女兵
關於孫子,有一則逸事。據說,當孫子把自己寫的兵法呈給吳王闔閭時,吳王大為讚歎。於是,為了考察孫子的統軍能力,吳王就讓孫子來訓練宮女。孫子以左右轉向為訓練目的,讓宮女們以他的鼓聲為令。然而當他擊鼓之後,宮女們卻不聽命令,反而捧腹大笑,隊形大亂。孫子鐵面無私,就要把兩位隊長處斬。
這兩名隊長正是吳王的寵妃,吳王見此情形,連忙向孫子求情。孫子卻秉公執法,堅決處死了兩名妃子,又挑了兩位宮女來當隊長。這一次,宮女們再也不敢開玩笑,全都聽從號令,左右進退整整齊齊。吳王最後也心悅誠服,拜孫子為將軍,讓其訓練吳軍。
孫子
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孫子名孫武,被尊稱為“孫子”。他因為所寫的兵書得到吳王的重用,被任命為將領,並在吳楚戰爭中大敗過楚軍。他所寫的《孫子兵法》共十三篇,至今在世界軍事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十分重要。
華杉詳解
在前文中,孫子說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孫子從沒說過將在戰場,軍令有所不受。因為如果沒有指揮系統,多少人也不過是盲流,不是軍隊。所以不聽軍令,那是一定要斬首的。
金鼓、旗幟就是我國古代傳達軍令的工具。擂鼓進攻,鳴金收兵,這是最簡單的,還有各種號、角等,傳遞不同信息。旌旗則屬於視覺通信工具和符號指令,它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和圖案,用於傳遞指揮信息。還有旗語,用不同動作代表不同敵情和指揮信息。
旌旗倒了說明什麼呢?說明指揮系統已經沒了,都在各自逃命,這時候敵軍就是一股盲流,那就可追了。不過對方旌旗亂了,也可能是騙我們上當的。我們以為他指揮系統沒了,其實他安排了金鼓暗號來指揮,故意亂旌旗來騙我們的。
“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這是說除了旌旗外,夜裏軍營還會使用火光和鼓聲為信號。
古代軍隊,紮營很有講究。晚上紮營的道理和白天佈陣差不多:佈陣,是大陣之中必包小陣;紮營,就是大營之中也有小營。前後左右之軍,各有營環繞,大將之營居於正中,諸營環之,曲折相對。營與營之間的距離,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間,道路相通,中間的空地足夠士兵列隊。壁壘相望,能以弓弩相救。每個十字路口還設一小堡,上面架上柴火,下面挖有暗道,令人看守。若敵人晚上來劫營,則放他進來,然後擊鼓。諸營齊應,火堆全部點燃,亮如白晝。我方士兵不亂跑動,全部站定列陣,於是弓箭手就能分辨出,亂鬨哄到處竄的全是敵人。那麼多少人進來,我方都能滅掉他們。
所以說,軍法很嚴:“當進不進,當退不退者,斬之。”獨自撤退要斬,獨自進攻也要斬。吳起帶兵,有一個故事。吳起和秦國作戰時,兩軍對陣,還未合戰,有一個軍士不勝其勇,自己先衝上去,斬了兩顆首級回來,結果吳起把他斬首了。有軍吏進諫說:“這是人才呀!讓他戴罪立功吧。”吳起則說:“軍令沒有分誰是人才。”
這就是戰場指揮的嚴肅性,因為指揮的責任不在他,戰場全局他不曉得。他以為追上敵人是好事,聽到鳴金也不撤退,卻很可能打亂了全軍的行動。所以,我們在參加旅行團或郊遊這類集體活動時,總能聽到領隊讓大家服從命令,不要各自行動。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確保集體活動能順利進行,也是確保每個人的安全。
名家註解
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杜牧註:“止則為營,行則為陣。”
32打擊敵軍的士氣
原文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譯文
對於敵方三軍,可以挫傷其銳氣;對於敵方的將帥,可以動搖他的決心。
歷史故事
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發生在春秋時期的齊國和魯國之間。齊國是當時的霸主,兵強馬壯,魯庄公為了避其鋒芒,不得不先撤退到有利於反攻的地方——長勺。
齊軍看不起魯軍,認為魯國人不堪一擊。於是才一開戰,一通戰鼓擂過,齊軍就要發起聲勢浩大的進攻。魯庄公見狀,也準備迎擊,但臣子曹劌卻說:“未可。”他命令魯軍嚴擺陣勢,擅自出戰者斬!齊軍沖不破魯軍軍陣,只好退回去重整旗鼓,再來,魯軍還是不戰。直等齊軍第三次擊鼓了,魯軍才擊鼓衝鋒,結果大勝齊軍。
後來,魯庄公問曹劌這麼做的原因。曹劌說:“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這就是“一鼓作氣”的典故出處。
曹劌
春秋時期魯國的軍事理論家。魯庄公在位時,齊魯兩國先後爆發乾時之戰和長勺之戰。魯國在干時之戰中戰敗,而在長勺之戰中,魯庄公聽從曹劌的建議,從而擊敗了齊國。曹劌關於這一戰的建議,也被《左傳》記載,成為經典篇目《曹劌論戰》。
華杉詳解
“三軍可以奪氣”,就是打擊敵軍的士氣,讓他氣勢低落頹喪,讓他沒意思,提不起勁。士氣沒了,力氣就沒了,戰鬥力就沒了。
美國心理學家邁爾提出了一個“疲勞動機理論”,可以解釋士氣和戰鬥力的關係問題。該理論認為,人體的總能量是一個常量,每個人每天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動機來分配能力。動機強烈,分配的能量就高,動機越低,分配的能量就低。於是士氣一低,士兵的能量就低了。
曾國藩也講過奪氣。他說,守城之法莫過於“妙靜”。就是敵軍來,在城下鼓噪,我們不搭理他,安安靜靜地躲在城牆垛子後面,監視對方。敵軍也不敢往城牆上爬,鼓噪幾次,沒有響應,他自己沒意思了,就走了。這其實就是堅守不出的戰法。
曹劌等齊軍鼓舞了三次士氣、再也鼓不起來時才反攻,就是一種奪氣,也是利用氣勢決勝。
什麼叫氣勢呢?《淮南子》說:“三軍之眾,百萬之師,志勵青雲,氣如飄風,聲如雷霆,誠積逾而威加敵人,此謂氣勢。”氣勢的關鍵在哪兒呢?在於“氣機”,氣機的關鍵,在於將領。吳起說:“三軍之重,百萬之師,張設輕重,在於一人,是謂氣機。”
所以有時候,如果打擊敵方全軍的士氣有困難的話,打擊敵方將領也是一個辦法。這就叫“將軍可奪心”,將領的決心沒了,他的隊伍就散了。
五胡十六國時期,北魏拓跋珪和後燕的慕容寶作戰,兩軍隔河對峙。慕容寶出兵時,他父皇慕容垂正生病。拓跋珪知道消息后,就派兵斷了燕軍後路,讓他與國內消息斷絕。然後俘虜了燕國使者,讓他隔着河騙慕容寶道:“你父親已經死了,快回去吧!”慕容寶聽了,憂懼失心,當天夜裏就匆匆忙忙撤退。拓跋珪趁勢追擊,大破燕軍。
不過要奪別人的心,首先自己要內心強大。曹劌面對來勢洶洶的齊軍,自己先做到了鎮定自若,這才順利反攻。我們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自己要先充滿自信,不畏懼退縮,才能解決。可以說,氣勢是篇大文章,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有了氣勢,就能離成功更近一步。
33治心,是保持戰鬥優勢的根本
原文
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註釋
①治氣:掌握士氣的方法。
②治心:掌握軍心的方法。
③治力:掌握戰鬥力的方法。
④治變:隨機應變的方法。
譯文
所以,早晨出兵氣勢最盛;等到中午,就會睏倦懈怠;等到日暮,就急着收兵回營。所以善於用兵的人,要避開敵人(初來時)的銳氣,等敵人鬆懈時再攻擊他,這就是掌握士氣的方法。用自己的嚴整等待敵人的混亂,用自己的鎮靜等待敵人的急躁,這是掌握軍心的方法。先到戰場再等敵人遠道而來,用自己的安逸休整等待敵人疲勞奔走,自己吃飽再等待敵人挨餓,這是掌握戰鬥力的方法。不去攻擊旗幟整齊的敵人,不要攻擊陣容堂皇的敵人,這是隨機應變的方法。
歷史故事
虎牢關之戰
虎牢關之戰發生在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在這一戰中擊敗了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大勁敵,使唐朝佔據了華北。
當時,李世民先討伐的是王世充,王世充不敵,眼看就要敗北。身處河北的竇建德怕唇亡齒寒,破了三足鼎立的局勢,便帶大軍來救王世充。竇建德大軍在汜水東岸列陣,橫亘數里,兵勢強盛。
唐軍很多人都十分驚慌,李世民在山上看了,卻對諸將說:“賊度險而囂,是軍無政令。逼城而陳,有輕我心。”意思是,竇建德的部隊遠道而來卻很喧囂,是沒有軍紀;靠近城池列陣,是輕敵之舉。於是李世民又說:“我們按兵不出,等他列陣久了,士卒疲倦了,肚子餓了,必將自退。他一退,我們就出擊,可一戰而勝。”
竇建德列陣,從早上六點到中午十二點,兵士又累又餓,開始坐在地上,又搶着喝水。李世民看了,說:“可擊也!”果然一戰生擒竇建德。
竇建德
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曾在隋煬帝遠征高句麗時擔任過兵長,因不滿士兵的困苦,他抗拒東征,於是舉兵反叛並加入了農民起義。竇建德佔據河北,自立為夏王,但最終,他在與李唐的競爭中兵敗被殺。
王世充
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王世充是隋朝的朝臣,隋末農民起義時,義軍攻擊都城洛陽,他率軍救援洛陽。等他回到洛陽后不久,傳來隋煬帝在江都被殺的消息,王世充趁機擅權專政。最後,他廢主自立,建立鄭國。
華杉詳解
前一篇,我們講了打擊敵人的士氣,這一篇,是講怎麼保持自己的士氣。
孫子這句話其實包括了四個方面,即“治氣”“治心”“治力”“治變”,這四點是保持隊伍戰鬥力優勢的要點。而治自己的心,是一切的根本。
領導者,一舉一動都關繫着財產萬千、人命關天、是非曲直、毀譽忠奸。領導者的情緒影響着整個團隊的士氣,也會幹擾自己的決策和行動。很多錯誤決策都是因為領導者在壓力和焦慮下,為了緩解焦慮而做出的。又或者在困難和危險面前,不能“卒遇大難而不驚”,慌不擇路,結果走向滅頂之災。
前文被“奪了將心”的慕容寶就是反面例子,而正面的例子則有周亞夫“堅卧不起”。在漢朝平定七國之亂過程中,周亞夫曾經遇到軍中夜驚。晚上軍營里,士兵驚慌嘩亂,他怎麼辦呢?他堅卧不起,繼續睡覺,大家很快就平靜下來了。
李世民虎牢關一戰里,也有“治心”。當時唐軍前有王世充,後有竇建德,面臨著腹背受敵的威脅。許多將領都認為應該暫時撤退,只有李世民堅持這是一戰打敗兩名大敵的好機會。而且李世民按兵不動,等竇建德部隊列陣整整一上午,這是治氣。讓敵方由逸變勞,由飽變飢,由不渴變渴,消耗他的戰鬥力,這是治力。等竇建德銳氣沒了,變得“晝氣惰,暮氣歸”再出戰,這是治變。
所以,“治氣”“治心”“治力”“治變”四點是相輔相成的,勝利的一方,往往四點全都具備,而一旦其中一點沒做到,就可能全盤皆輸。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打擊別人的氣,但還是要時時有治氣的意識——治自己的氣。隨時保持自己的銳氣、朝氣,盡自己的努力,趁着青春年少,把精力集中用在學業上,成就自己。
名家註解
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
陳皞註:“初來之氣,氣方銳盛,勿與之爭也。”
孟氏註:“朝氣,初氣也;晝氣,再作之氣也;暮氣,衰竭之氣也。”
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
陳皞註:“政令不一,賞罰不明,謂之亂。旌旗錯雜,行伍輕囂,謂之嘩。審敵如是,則出兵攻之矣。”
三單元軍爭的基礎戰術
政策之後,第二是戰略,第三是大戰術。《孫子兵法》的大戰術,就是以正合,以奇勝。無論怎麼打,都是正兵、奇兵相互轉換,奇正之變,無窮無盡。而什麼情況怎麼打,就進入到基礎戰術原則的層面。
34兵法不能死記硬背
原文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註釋
①背丘勿逆:敵人背倚丘陵,不宜從正面進攻。
譯文
所以,用兵的法則是:敵人在高處,不可仰攻;敵人背靠高地,不要從正面攻擊。
歷史故事
馬謖失街亭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三國演義》裏著名的一個篇章。雖然在正史中,馬謖沒被斬,而是死在獄中,但他在街亭之戰的失策,確實是一個反面例子。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派馬謖去軍事重地街亭防禦魏國大將張郃。馬謖先佔了山,在山上紮營。副將王平諫阻他,說在山上容易被圍困。但馬謖覺得反正是要把魏軍一舉拿下,那就不會在山上久駐,所以也不會有被圍困的問題。王平見勸不動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請馬謖分一支兵給他,好駐紮在平地,有事也好相救。
等魏軍大將張郃來到街亭,見馬謖紮營在山上,果然第一件事就是包圍;第二件事是斷水源、絕糧道。這都在馬謖預料之中,但第三件事他沒想到,就是張郃放火燒山。馬謖軍隊本就饑渴難忍,再加上煙熏火燎,一時大亂,沖也沖不下去。張郃發動進攻,攻佔了街亭。
馬謖
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馬謖因為擅長議論軍事謀略,受到諸葛亮的器重,儘管他也被認為言語浮誇、不堪大用,但諸葛亮卻不以為意。可最終,馬謖在北伐時,因違背諸葛亮作戰指令而導致街亭失守,直接造成北伐失敗。
華杉詳解
按孫子的戰術:如果是我方佔據高地,會更有利。如果敵方佔據高地,我方仰攻時就地勢不便,有勁使不出,還容易有檑木滾石砸下來。如果敵人背靠山丘衝下來,他們沒有後顧之憂,自高趨下,氣勢又順,力量加倍。這時就不要逆擊,而是把他引到平地再戰。
成功的戰例前文提到過,就是趙奢與秦軍作戰,離城五十里紮營,且佔了北山地利。不過萬事都有兩面性,要是只佔據高地就能贏,那打仗也太容易了點兒。馬謖失街亭就是個佔據高地的失敗典型。
馬謖駐紮在沒水源和糧道的山上,是想“置之死地而後生”。可韓信當年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並沒有把全部兵馬放在死地,而是有兩千奇兵去取趙軍大營,正奇配合。如果只那一支軍背水而戰,那就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是置之死地而死無葬身之地了。這最重要的一點,馬謖恰恰沒學,他是準備把全部兵馬都放在死地。要不是王平最後分了一點兒兵,在撤退時讓千人鳴鼓自持,致使張郃懷疑有伏兵,沒有猛追,街亭的損失恐怕還會更嚴重。
第二點馬謖沒想到的,就是張郃會放火燒山。為什麼他身為諸葛亮的愛將,會沒想到這一點,原因也很簡單:《孫子兵法》上沒寫!
可見,兵法不能把所有情況都寫全,對兵法的運用,永遠都要隨機應變。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書本上的知識雖然是前人智慧的總結,但前人也是人,也會犯錯誤。我們在學習時,應該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35分清真敗和假敗
原文
佯北勿從。
譯文
假裝敗北的敵軍不要追。
歷史故事
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的故事曾在前文多次當作例子,但沒有詳講。這個典故就來源於秦國與趙國的重大戰役——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前期,趙國的統帥是老將廉頗。廉頗堅守城池,拒不出戰。秦軍求戰不得,久戰不利,後來就使用了離間計,導致趙王換掉了廉頗,任命趙括為統帥。趙括是名將趙奢的兒子,但在領兵才能上卻遠遠不及父親。
等換了趙括后,秦軍主帥白起派出餌兵,佯裝敗退,將趙括引到預設陣地長壁。這時的秦軍分成了三個部分,一支與趙括作戰;第二支穿插到趙軍身後,擋住了趙括退路;第三支插到留守大本營的趙軍營壘間,切斷所有糧道,以及趙括與大本營的聯繫。趙軍被圍,動彈不得,終至全軍覆沒。
趙括
戰國時期的趙國將領,名將趙奢之子。長平之戰中,秦國因久戰不勝,就派人散播謠言,說秦軍最怕趙括領兵。趙王急於求勝,於是用趙括換掉了廉頗。趙括雖然自幼熟讀兵書,卻缺乏臨場應變,最終中了秦軍誘敵之計,導致長平戰敗。
華杉詳解
“佯北勿從”,是假裝敗北的敵軍不要追,後面的“餌兵勿食”也有這意思。
派一支部隊上去打,假裝敗退,引敵人大部隊過來,然後出奇兵滅他。這是個標準戰術,看過兵法的人都知道。但是到了戰場,我還是沒法判斷敵人是不是假裝敗退;看見餌,也不知道裏面有沒有騙局。所以才有“紙上談兵”之說,我似乎什麼都知道,但判斷不了具體情況,就不算真懂了。
還是舉韓信背水一戰的例子。拿主帥,甚至拿皇上做餌兵,在歷史上不止一回,因為這個餌讓人無法拒絕,更別說一興奮起來,哪管什麼餌不餌的。韓信親率餌兵出戰,大張旗鼓,帥旗飄揚,趙軍都興奮了,都想着萬馬軍中取韓信首級,自然容易中計。
反觀趙括,據說趙括是熟讀兵書的,那為什麼他被秦軍的誘餌騙了呢?
因為自信,自信必然輕敵。
趙括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可惜牛犢還是要被虎吃掉。一接戰,秦軍敗退,趙括就覺得自己是對的、是強的,就馬上追擊。他想的不是“佯北勿從”,而是“擊其惰歸”,是乘勝追擊,沒料到這一追出去就不可挽回了。
有人說趙括的錯誤是不能活用兵法,這不是問題的本質,本質是他熟讀兵書,不等於懂得兵法。我們上課,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老師一講,我們就聽懂了,一做習題,又不會了。所以之前不是真懂,把題做會了才算學到一點點兒。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一定要“時習之”,練習過了,才“不亦說乎”!
所以我們讀書,每讀到一條,只是知道有這麼一條,不見得真會了這一條。一定要實踐過了,練習過了,才算真知道了。而且知道的程度可能也很膚淺,要想深刻了解,這過程是永無止境的。
最後,再順便說下秦軍主帥白起。孫子說“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敵軍退回本國時不要攔截,不要把敵人逼得跟你拚命——他一條也沒遵守,全部違反了,結果還把趙軍圍得死死的,全殲了。可見,白起這樣才叫真懂了兵法。
36把敵軍的銳氣熬掉
原文
銳卒勿攻,餌兵勿食。
譯文
不要強攻敵人的精銳部隊,不要貪圖敵人的利誘。
歷史故事
柏壁之戰
柏壁之戰發生在隋末唐初,是李世民的又一場大勝之戰。
李世民在這一戰里大敗軍閥劉武周、宋金剛,消滅了這一割據勢力。
劉武周本是隋朝將領,隋末天下大亂,他起兵造反,自稱皇帝,又得了突厥外援,一路勢如破竹。劉武周和唐軍交兵,連勝數場,黃河以東盡歸其手。甚至連李淵都被他打怕了,想要放棄老巢太原,“謹守關西而已”。李世民卻說:“太原是王業所基,國之根本,而且河東富實,京邑所資,不可放棄。”隨後,他主動請纓,親率三萬精兵討伐劉武周。
李世民率軍乘堅冰渡過黃河,與劉武周的部將宋金剛在柏壁對陣。李世民和堂弟李道宗登高觀察,李道宗認為劉武周軍容強盛,難以力爭。李世民跟他想到一塊兒了,於是就跟宋金剛熬了起來,熬了敵人整整五個月,堅壁不戰,只是派軍騷擾,斷他糧道。宋金剛糧草沒了,銳氣也沒了,只得退軍。
他一退,李世民就“擊其惰歸”,猛追了一晝夜,打了八仗。唐軍三天沒解甲,兩天沒吃飯,將領們都覺得差不多了,不能再追了,李世民則堅持要徹底打垮對方。於是唐軍繼續追擊,抓住宋金剛主力,一戰殲滅。劉武周見大勢已去,棄太原城逃往突厥,不久為突厥所殺,政權隨之滅亡。
劉武周
隋朝末年的地方割據勢力之一。在隋末群雄並起的時期,劉武周是最早反叛隋朝的人。他聯合突厥,佔據山西,又進一步控制了黃河以東大片區域,還得到了一部分地主與人民的支持,自立為帝。但最終,他也在與李唐的戰鬥中敗亡。
華杉詳解
“銳卒勿攻”的“銳”,和前面“朝氣銳,晝氣惰”的“銳”,是一個意思。敵軍銳氣正盛的時候,我們就避一避,熬一熬,等他興奮勁過了,餓了、渴了、累了、疲了,再打。
前文里,李世民打竇建德是這一套,打薛仁杲是這一套,打劉武周還是這一套。之所以每次都能勝,是因為李世民知道什麼時候不能打。李世民最猛,是他知道在對方猛的時候就躲起來,等對方沒力氣了,他就猛了。而且等李世民猛起來的時候,都不給敵人第二次機會,一戰就收拾乾淨了。
“餌兵勿食”則和前一篇的“佯北勿從”是一個意思,這裏不再詳細解釋,而是另說一點。
關於“餌兵勿食”,杜牧有一個解釋,是說敵人丟下的食物你不要吃,小心有毒!
他還舉了一個戰例。南北朝時,北魏的拓跋新成討伐外族。他兌了很多壇毒酒放軍營里,敵人來攻的時候,他就假裝不敵,棄營而去。結果敵人攻入空營,得了許多酒,就開懷暢飲,酒酣毒發。這時拓跋新成再殺回來,不費吹灰之力,俘虜萬計。
杜牧這樣解釋當然不對,孫子的原意肯定不是提醒我們不要亂吃東西。但杜牧這個錯誤有價值,他讓我們懂得了,讀書重在學習型讀書,而不重在糾錯型讀書。
為什麼這樣說?歷代註解《孫子兵法》的名家很多,首位就是曹操,而且曹操自己也領兵打仗,對孫子的理解應該比不帶兵的人要深刻得多。杜牧則是個詩人、文人,他特別喜歡標新立異,因此杜牧的注,常常第一句就是“曹說非也”——曹操說得不對。他為什麼總要批判曹操?因為勝過曹操比較有快感。可能杜牧在注《孫子兵法》的時候,並不太關心《孫子兵法》對自己有什麼用,而是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和前人注得一樣,這就沒意思了。
我們讀書,或跟人討論問題時,有沒有也產生過這種想法:不在乎自己有什麼體會,學到了什麼,只是想勝過對方。即使他說得很好了,我也要換個角度跟他討論討論,最好是讓他站不住腳,這就顯得我有本事,知道得比他多。
不過,杜牧攻擊曹操,也有人攻擊杜牧。註解《孫子兵法》的人那麼多,每個人的見解都不一樣,那麼我們認為誰對呢?
首先,重點不是誰對,而是我們自己學到了什麼。讀書是放自己身上體會,放實際事上琢磨,這才是真讀書。其次,錯的註解也有價值,至少啟發了我們看問題的另一個角度。
所以,爭強好勝是讀書學習的大病。讀書不是懷着學習的目的,而是抱着糾錯的快感,這就是“糾錯型讀書”。而“學習型讀書”是把書代入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思考書上的道理在實踐中有什麼相應的情況,有什麼啟示,這才算書沒白讀。
名家註解
餌兵勿食
梅堯臣註:“魚貪餌而亡,兵貪餌而敗。敵以兵來釣我,我不可從。”
杜牧註:“敵忽棄飲食而去,先需嘗試,不可便食,慮毒也。”
37窮寇,追與不追
原文
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註釋
①圍師必闕:闕通“缺”。圍敵三面,留一缺口給敵人退走。
譯文
退回本國的軍隊,不宜去攔截;包圍敵人時,要留一個缺口;敵人已到了絕境,不要急於逼迫它(無路可走)。這是用兵的原則。
歷史故事
曹操會戰張綉
張綉是三國時期的一位將領。曹操曾兩次攻打張綉,第二次攻打時,曹操已經包圍了張繡的城池穰城,可這時,袁紹乘虛要攻打曹操的老巢許都,曹操不得不撤軍。
張綉見曹操後撤,就聯合劉表去追。張繡的手下有一個超級謀士,叫賈詡。張綉要追擊曹操時,賈詡就斷言第一次去追,必敗,而第二次追會勝。張綉果然全被他言中。
張綉回來后,直嘆賈詡料事如神,問他是怎麼知道的。賈詡就說,曹操撤退時,一定會做好準備,親自帶精兵猛將斷後,所以張綉會敗。而打敗張綉后,曹操就會放鬆警惕,不會再親自斷後,所以第二次追擊必勝。
賈詡
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的謀士、軍事戰略家,魏國開國功臣。賈詡曾先後追隨過董卓和張綉。張綉投降曹操后,賈詡也成為曹操的一員謀士。他的計謀在曹操與關中聯軍的戰爭中發揮作用,助曹操一舉平定關中。
華杉詳解
前文孫子說過“擊其惰歸”,這裏他為什麼又說“歸師勿遏”呢?那是因為方向不同。
敵方要回家,我從後面追着打,他想趕緊跑回家,不想跟我打,那我在氣勢上就佔便宜,這是“擊其惰歸”。但如果我是在他面前攔住他,他回不了家,便要跟我拚命,這時候他的氣勢就強過我了。
張綉第一次追擊曹操,是擋住曹操歸路,曹操軍隊人人死戰,他和劉表哪能擋得住。所以第一次追,是“歸師勿遏”;第二次追,是“擊其惰歸”。這時,氣——前文“治氣”中的“氣”不一樣了,氣不一樣,意志力就不一樣,意志力不一樣,戰鬥力就大不一樣。張綉追擊曹操兩次不同的結果,就是這個原因。
“圍師必闕,窮寇勿迫”則是追擊敵人時另一個要注意的:包圍敵人時要給他留一個缺口,放一條生路給他跑,不要急於迫近,不要逼得敵人無路可走,那樣他會跟我死戰。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孫子要我們極力避免的。
最好的方法是讓敵人跑,在跑的過程中再設伏兵襲擊他。跑一段,消滅他一點兒;再跑一段,又消滅一點兒,多伏擊幾次,就消滅完了。如前文的李世民,就很擅長這個戰術。
只是“窮寇勿迫”不知怎麼的,就傳成了“窮寇莫追”。孫子可從來沒說過窮寇莫追,“勿迫”和“莫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當我們確保了氣勢強過對方,避開和對方硬拼的可能,當然要迎頭趕上,而且要猛追,這樣才能迅速有效地改變弱勢,趕超對手。
名家註解
歸師勿遏
杜佑註:“若窮寇遠還,依險而行,人人懷歸,敢能死戰,徐觀其便,而勿遠遏截之。”
圍師必闕
曹操註:“《司馬法》曰:‘圍其三面,闕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
《軍爭篇》全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