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我的妹妹有點多
(防盜章節凌晨更新)
為了東印度公司的安全,荷蘭、英國、葡萄牙三國一直試圖在阿拉伯海域沿海建立補給點。
可是之前是奧斯曼帝國壟斷着與遠東的香料和絲綢瓷器貿易的,作為奧斯曼帝國,自然不願意讓人進來分一分自家以前獨佔的貿易份額。
可是,這事不是以奧斯曼帝國的意志為轉移的。擁有遠東公司的幾家,鐵了心是要插足這個利潤豐厚的遠東貿易。
如此戰爭自然不可避免,東羅馬陷落的時候,就沒見歐洲有國家這麼積極的和奧斯曼人開戰,說白了,還是利益在作怪。
安迪研究過,在地中海,奧斯曼帝國三大重要港口是亞歷山大,雅典,伊斯坦布爾。
其中伊斯坦布爾是奧斯曼帝國的首都,重要性自不必說。
雅典是扼守愛琴海門戶的重要城市。想進入伊斯坦布爾所在的馬爾馬拉海,第一關就是要進入水道複雜的愛琴海。
亞歷山大是埃及第一大港口,而埃及是奧斯曼帝國的糧倉。重要性也不必多說。
在船上思來想去,出亞得里亞海之前,安迪終於做出決定,去亞歷山大。
比起雅典來,亞歷山大稍遠,但是航線明確,海域也不複雜。再說了,就算去了雅典,也沒辦法在雅典和伊斯坦布爾通過倒賣雅典的美術品和伊斯坦布爾的絨毯成為世界首富。
去雅典和伊斯坦布爾倒是很有可能遇到奧斯曼帝國海軍的大艦隊,根據多年來的情報,奧斯曼海軍主力艦隊很少窩在伊斯坦布爾,而是在雅典和克里特島之間巡航為主,偶爾也會去亞歷山大護航運糧船隊,如果遇到奧斯曼海軍的主力到時候萬炮齊發,就輪到自己要跑了。
安迪想得很美。覺得計劃妥妥的。
只是奧丁號在克里特島外百公里的地方,就遇到了真正的奧斯曼海軍的大艦隊。
其實這一帶已經是威尼斯西班牙和奧斯曼海軍爭鋒的地方,遇到了也不奇怪。奧斯曼海軍甚至隔三差五的去襲擊西班牙人的西西里島。
至於威尼斯,按照奧斯曼帝國的計劃,要先滅亡匈牙利之後(現在已經吞掉匈牙利一半多的領土了),然後從陸上進攻威尼斯。
威尼斯再有錢,也就是個城市。固然能花錢請雇傭兵,可是奧斯曼帝國人力資源相對威尼斯能請到的雇傭兵來說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至少也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掛着綠底金色彎月旗幟的奧斯曼海軍最大的戰艦是兩千噸排水量的划槳帆船。
這樣的數量最少,但是也有二十艘。比起一般的划槳帆船,眼前奧斯曼海軍的划槳帆船將炮火集中在了船首和船尾,這是根據歷史上勒班多海戰中,威尼斯人的加萊塞戰艦製造的放大版本。威尼斯人自己都只有一千兩百噸排水量的加萊塞戰艦。
據說這個等級的奧斯曼軍艦滿載的話,能搭載八百名水手。以及船首和船尾共計四十門重型火炮——這不算甲板上的小炮。一般情況除了大戰之外,上面平時搭載五六百水手,以及固定名額的四百人划槳奴隸——奧斯曼海軍的重型加萊塞戰艦船身太沉重了,每一支長槳都要數個划槳奴隸推動。
不過仙蒂的英格蘭電影公司也好,安氏商社持股的英格蘭動畫公司也好,其實並沒有因為拍攝電影賣拷貝大賺特賺。只能說是有些利潤。
其實歐洲和新大陸等英殖民地,都在流行電影放映,歐洲主要幾個國家也都在建設自家的商業電影公司。
像是法蘭西、威尼斯這樣的共和國,覺得電影要拍出共和國的新面貌來,至於封建王權國家,希望能把自家祖先們的事迹拍得英明神武——至於自己的事迹,留給兒子去拍。
自己把自己拍的英明神武,好像有點無恥。可信度也不高。留下一些日常生活的影像資料給後代兒孫也就差不多了。
現在英國的電影公司,只有在倫敦地區能吃到一部分票房——這還是安氏商社和維克多商社名下的電影公司才有的政策。
剩下得地方都是靠着賣拷貝賺錢,如果買了拷貝的自己再去拷貝電影賣拷貝,電影公司毫無辦法。
當然,也並非真的毫無辦法,因為那種只買一個拷貝的外地商人,就很有複製拷貝的嫌疑。
在1685年1月,扯皮了數月之後英國議會通過了《電影保護法案》,認定電影也是一種專利,每部電影的專利權受到專利保護法十四年的保護。這期間,禁止購買電影拷貝的人再次拷貝電影進行商業販賣。
《電影保護法案》通過後,倫敦之外的地區,都劃分了拷貝代理商,拷貝在英格蘭再也不是隨意拷貝買賣,而是分片承包播放電影。這也形成了最早一批的英格蘭放映公司的雛形。
17世紀,英格蘭代理商們,也沒有一個是善茬的,聽說有人在自己承包區兜售廉價拷貝的,第一時間肯定不是報警抓人,而是肯定會召集人馬打上門去。打個半死才會交給警察。
至於英格蘭之外的地區,按照安迪的建議拷貝也是按區域承包,如果你的地盤出現了盜版拷貝,損失的是代理商自己的利益。
承包商為了承包某塊地區或者某國的承包權利,都要向電影公司交一筆名為承包費用的錢。
有人想要競價,必需繳納更高的這塊地區的承包費用,以及承諾不賣出數量更少,也就是至少持平的電影拷貝。
這樣電影被私下拷貝翻錄的風險,就轉嫁到了地域承包商的頭上。
想做這個生意的,之前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在當地是不是罩得住。
1685年新年期間,安迪最小的同父同母的妹妹貝妮也結婚了。新年期間東區狂歡節的免費酒水、派的費用仍是安迪支付的。
貝妮如今也已經是25歲的大姑娘了,換了在農村地區的話,恐怕孩子都能滿地跑了。
貝妮的丈夫是一個很精神的小夥子,安迪的印象如此,不過不是貴族,而是律師。
兩人是福特大姐夫介紹的。
安迪也覺得有個工作的丈夫會好一些,英格蘭貴族整天就剩下吃喝玩樂了,這麼看着簡直是大英藥丸。
貝妮也並沒有按照公主級別的婚禮出嫁,只算是按照富商的女兒出嫁的。
當然,出嫁妝的是安迪這個哥哥。
傳統就是如此。
不過安迪做人哥哥的任務並沒有結束。
老爹艾倫.卡特先生那裏,因為無所事事的時候壁咚了太多人次的波斯舞女,其實家中還有二十九個私生女。未來安迪還要準備至少二十九份嫁妝。
安迪都不知道老爹為什麼能這麼清一色的生女兒。被詛咒也不過如此了。
自己這個做哥哥的,壓力很大啊。
雖然同父異母,可也是親妹妹。嫁妝可能會少一點,可長大后還是會給嫁妝嫁人的。
好在妹妹們最小的才一歲半。最大的也剛十一歲開始二次發育,還不是很急。
不過,這也證明了,艾倫卡特先生還有可能給自己搞出更多的妹妹。
早知道不分給他波斯舞女了,真是自己作孽自己還。
當然,其實安迪知道這是不嚴謹的想法,按照艾倫卡特先生的作風,就算不分給他波斯舞女,這位也會如同英國上流社會的紳士們一樣去壁咚女僕的。
到時候,一樣的結果。
有播種就有收穫嘛。
《電影保護法》通過之後,仙蒂將手中的英格蘭電影公司,分成了兩個拍攝組。
這樣同時就能拍攝兩部電影。人員上,這幾年電影拍攝也鍛煉了不少隊伍,仙蒂甚至養了一支編劇隊伍。
仙蒂自己做拍攝組的導演,兼任另一個拍攝組的製片人,掌控大的拍攝方向。
仙蒂自己的拍攝組,都是拍攝一些歷史上大型戰鬥或者重要的歷史人物等。另一個拍攝組的方向是市井中的人物和故事。
這也是調查了一些市場需求之後得出的答案。
根據調查,觀眾們對於年輕男女的分分合合情情愛愛的,還是很有需求的——這就是在他們身邊發生的故事。
例如,市井生活片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遠行》。
故事講的是一個窮小子和自己的青梅竹馬的故事。
窮小子和他的青梅竹馬都很窮。於是窮小子當了水手,去遠方工作。
其實水手的工資雖然高一些,但也就那樣,大部分水手的薪金都扔進酒吧和妓女身上了。
當然既然是故事,必然要有故事性。那就是意外和轉折。
窮小子水手在三年後,賺了很多錢包船回到倫敦之後,打開家門,卻發現家中和鄰居家中都沒有人。
問了一圈,終於問到,原來是鄰居家的青梅竹馬去教堂結婚了,自家人和附近的鄰居們都去參加婚禮了,而且青梅竹馬結婚對象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光棍——青梅竹馬本人因為沒有什麼嫁妝,而她的父親的卻貪圖老光棍的高額彩禮。
苦苦等待窮小子回來的青梅竹馬本來是不同意這件婚事的,不過被父親打了一頓之後,還是被迫同意了。
窮小子雇了馬車就去教堂,終於在兩個人正式被牧師宣佈結婚之前,打開教堂的大門,大聲喊出:“我反對。”
然後窮小子在婚禮上,將青梅竹馬拉出來,兩個人深深接吻。
最後婚禮仍然舉行了,但新郎變成了發了財的窮小子,新娘當然還是青梅竹馬。
至於貪財的岳父那裏,發了財的窮小子雙倍的支付了老光棍給青梅竹馬父親的彩禮。
劇情梗概,最早是安迪提出的,編劇們補完。
“不說別的,英國這麼多水手,發財的有幾個啊。”仙蒂到是覺得這樣的故事簡直也太巧合了。
“還有,那就這麼巧,發財回來的時候,趕上了最後一刻阻止了婚禮。要是他回來后,發現以前青梅竹馬嫁人並且大了肚子,我才覺得是正常的推進。”
安迪勸:“故事嗎,觀眾就愛看這樣的故事。按照你說的,窮小子沒發財,回來后發現青梅竹馬嫁人大了肚子。這樣的事情,日常生活裏面就很多了,沒必要再拍攝一次,給人家補刀。”
安迪心說,這算什麼奇遇和轉折,只算是正常發展。那些跳崖沒死還獲得神功傳承的,未來真是要多少有多少。
就這樣的劇情,你手下那一幫編劇也沒添加進去車禍、失憶、癌症這愛情電影結構的三大法寶。
完全不專業嘛。
不過這也不怪他們,他們才入行一兩年,根本還摸不到電影故事精髓的門檻。
《遠行》的故事如果拿到網絡時代,基本上會被罵的很慘。
不過,十七世紀的觀眾哪看過這樣的城市愛情故事。
而且故事的合理性還是有的,畢竟出海了那麼多人,總有幾個是窮小子發了財的。
牧師證婚的時候,也會按例詢問,有沒有人反對這段婚事。
當然,一般情況下,除非是找打不然沒人反對的,畢竟雙方親人都在那——誰敢鬧事先拖出去打一頓再說。
仙蒂也就是吐槽一下,發現《遠行》在上映后觀眾反響不錯,甚至可以說非常好。才沒說什麼。
畢竟觀眾才最了解電影好不好。就像只有腳才知道鞋子合不合適一樣。
因為《遠行》拍攝時間比較短,先上映的。同期仙蒂拍攝的《基督山伯爵》,還在拍攝之中。
這《基督山伯爵》仍然是安迪給出的劇情梗概,一群編劇們補完內容。
因為故事的創作者們都是英國人了,故事地點和內容也都被移植到英國。
而愛情戲劇組,現在正在拍攝的新戲是《傲慢與偏見》。
反正不需要安迪自己寫長編小說,給個劇情梗概,然後一群編輯們補完內容,對安迪來說還是很容易的。
以前安迪沒拿出這些劇本梗概來,一是電影剛剛出現,很多地方還在摸索。
現在就算是英國戲,劇場也會在前排安排人進行同步念字幕的。也不完全是無聲電影了——雖然膠帶本身還是沒有帶聲音,可人民群眾的智慧也是無窮無盡的,自然能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