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孩子社交,而不是限制社交

指導孩子社交,而不是限制社交

指導孩子社交,而不是限制社交

父母們都盼望孩子健康成長,但是,什麼樣的孩子能成長得好呢?留心一下,我們會發現一個規律:孩子與同伴和諧相處,就平安健康,孩子沒有朋友則容易發生問題。

小慈在日記上寫道:

今天,媽媽參加了我們班的家長會。

剛回到家,她便遞給了我一個小本子,那上面記着我這次考試的成績和名次,還記下了班裏前十名的名單及成績。忽然,我看到了我的鐵杆姐妹玲玲的名字,寫在小本子顯眼的地方,倒數第一,283分。媽媽為什麼要記這個?我正疑惑着,媽媽開口了:“仔細看看你那個什麼最鐵姐妹的分數,成績那麼差,你還整天和這種人在一起?”原來這就是媽媽記我好朋友的成績的原因。我有一種極不舒服的感覺。“她的成績差,並不代表她人不好,這跟與她做不做朋友沒有什麼關係。”可媽媽卻不這樣認為,她依舊堅持,“關係大了,不準和這種差生在一起!無論如何,你不能和她來往了!你看看她那個分數,你以後會被她影響的!”媽媽張大嘴巴嚷着。“我不會的,不會受她的影響的!”我為我好友抱不平,“她不是壞孩子,她雖然學習不好,可她人不壞,她很善良,待人友好,她是我的好朋友。”我繼續和媽媽爭辯。就這樣,我們爭得面紅耳赤,我仍堅持着自己的立場,媽媽也一直堅持不許我們來往。我覺得很委屈,我的朋友更委屈。我看和媽媽無法溝通,便不再理她,徑直走進自己的小屋,把門反鎖起來。

我躺在床上,看着我與好朋友玲玲的照片,兩個姐妹般親密無間的女孩摟在一起開心地笑着。我卻無法想像媽媽對我們的不理解。也許,在她眼中只有學習好的才是好學生,而且和學習不好的同學在一起就一定會變差。可能,這就是媽媽所說的什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吧。可是,我與玲玲要好都兩年了,我的學習成績也並沒有變壞啊。就算媽媽說得對,但沒有玲玲,我怎麼會學到那麼多待人接物的道理呢?我不知是誰對誰錯,我還是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認為這樣沒什麼不好,反而能使我從別人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學習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好與壞。

上面這個例子,相信許多家庭都有過類似的情況。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與優秀的同學交朋友,向成績好的同學學習,可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與成績差的同學交朋友,便會感到驚恐萬分,就像孩子已經變壞了似的。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了一份調查,發現有72.6%的父母表示:“我希望孩子和他喜歡的人交朋友。”甚至79.8%的父母表示:“我願意孩子邀請他的朋友們到家裏來。”但是,75.8%的父母表示:“我對孩子選擇朋友有嚴格要求。”81.6%的父母表示:“我要求孩子選擇學習好的同學做朋友。”64.9%的父母表示:“我不願意孩子有較親密的異性朋友。”45.3%的父母表示:“為了學習,我要求孩子減少與朋友的交往。”49.3%的父母表示:“怕孩子學壞,所以我嚴格限制孩子交朋友。”

可見,父母對於孩子的朋友標準是以學習為主要參照,這就對孩子的交友有了一定的限制,為此孩子們有一肚子的苦水。

一位女孩抱怨道:

真不知道父母怎麼想的,他們對我的朋友總是會特別敏感。假如我想和女同學交朋友,得需要經過他們的“資格審查”。太注重打扮的不能交,學習差的不能交,眼神太靈活的不能交。假如我想和男生交朋友,那想都別想,乾脆免談。在這種“高壓政策”下,我能交到朋友嗎?誰還願意和我交朋友啊?

有次,在回家的路上,我和班上的一位男生同路,被媽媽發現了,便又開始“例行審查”:“剛剛和你在一起那個男生是誰?他是你們班的學生嗎?”我真受不了媽媽這種詢問的態度,但我沒有別的辦法,因為在他們眼裏,我已經是個心裏有秘密的半大不小的人了。

還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碰見兩個男同學,平常大家都挺熟的,學習上經常相互幫助。他們說想到我家去聊聊,順便熟悉一下。我爽快地答應了。雖然我知道父母將會怎樣為難我。但我找了個理由,要他們對我父母說是我的同學,是來找我交流學習經驗的。我之所以這樣做,是擔心父母不知道又要給我出什麼樣的難題。

總算有驚無險,父母還算給我面子,沒有讓我難堪,當時也沒有把他們趕走。但是,爸爸還是不時地到我的房間來看看,我知道他是來監視我們的。那兩個男同學也覺得很彆扭,聊了一會兒便走了。

那天晚上,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上床睡覺的。

交朋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任何人都需要朋友。有一句名言:人的實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們的孩子應該在朋友圈中長大成人,這對於今天的獨生子女來說,尤為重要。了解孩子交友的情況,並不是對他們滿懷疑慮地搞什麼“監督”,況且這種對孩子“不信任”的做法會讓他們很反感,甚至會使父母失去了解真實情況的機會。父母可以與孩子談談朋友之間的交往,了解孩子對朋友的看法,作為“過來人”的父母與孩子推心置腹地談心。孩子的朋友來“串門”了,大人正好從旁觀察,得到直接的印象,並且還要很客氣地對待孩子的朋友,以免傷了孩子的面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不打罵、不寵溺,剛剛好的教養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不打罵、不寵溺,剛剛好的教養力
上一章下一章

指導孩子社交,而不是限制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