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神話
感悟神話
一
篤,篤,篤,有人敲門。
在這半山住所,這還是第一次。我立即伸手去拉門閂,卻又停住了。畢竟,這兒遠近無人……
門外喊起了我的名字。一聽,是山下文化館的兩位工作人員。當初盛鍾健老師正是通過他們才幫我找到這個住處的。
我剛開門,他們就告訴我一個驚人的消息:就在兩天前,唐山發生了大地震,死亡幾十萬人。
“唐山?”我一時想不起在哪裏。
“北京東邊,所以北京有強烈震感。”他們說。
他們來敲門,是因為接到了防震通知,正忙着在各個鄉村間佈置,突然想到半山裡還藏着一個我。他們擔心,如果這兒也有地震,我住的房子很有可能坍塌,要我搬到不遠處一個廢棄的小廟裏去住。那個小廟低矮,木結構,好像不容易倒下來,即使有事也更容易逃奔。
我的全部行李,一個網兜就裝下了,便隨手一提,立即跟着他們去了小廟。其實,一旦地震那個小廟也十分危險,但我不相信北方剛剛震過江南還會震,就感謝他們兩人的好心,在小廟住下了。
住在小廟裏無書可讀。半山藏書樓屬於危房,已經關閉,看管的老大爺也不上山了。我只得白天在山坡上到處溜達,晚上早早地躺在一張由門板搭成的小床上,胡思亂想。
直到昨天,我的思路一直鎖定在遙遠的傳說時代,因此即便胡思亂想也脫不開那個範圍。只不過,剛剛發生的大地震常常穿插進來,幾十萬人的死亡現場與四五千年前的天地玄黃,反覆疊影。面對天災,古代和現代並沒有什麼界限。
人世間的小災難天天都有,而大災難卻不可等閑視之,一定包含着某種大警告、大終結,或大開端。可惜,很少有人能夠領悟。
這次唐山大地震,包含着什麼需要我們領悟的意義呢?
我想,人們總是太自以為是。爭得了一點權力、名聲和財富就瘋狂膨脹,隨心所欲地挑動階級鬥爭、族群對立,製造了大量的人間悲劇。一場地震,至少昭示天下,誰也沒有乾坤在手、宇宙在握。只要天地略略生氣,那麼,剛剛還在熱鬧着的運動、批判、激憤,全都連兒戲也算不上了。
天地自有天地的宏大手筆,一撇一捺都讓萬方戰慄。這次在唐山出現的讓萬方戰慄的宏大手筆,顯然要結束一段歷史。但是這種結束又意味着什麼?是毀滅,還是開啟?是跌入更深的長夜,還是迎來一個黎明?
對於這一切,我還沒有判斷能力。但是已經感受到,不管哪種結果,都會比金戈鐵馬、運籌帷幄、辭廟登基、慧言宏文更重要。凸現在蒼生之前的,是最關及生命的原始母題,例如怎麼讓民眾平安地過日子,端正地對天地。在這個關口上最容易讓人想起幾千年前就行走在這片大地上的那些粗糲的身影。他們很少說話,沒有姓名,更沒有表情,因此也沒有人能夠把他們詳細描述,而只是留下一些行為痕迹,成為永久的傳說。
這讓我又想起了從黃帝到大禹的傳說時代。
那個時代,即便在結束很久之後,還在無限延續。原因是,一個民族最早的傳統和神話,永遠是這個民族生死關頭的最後纜索。
反正這些日子找不到書了,就讓我憑藉著一場巨大天災,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重溫那些傳說和神話。
二
傳說和神話為什麼常常受到歷史學家的鄙視?因為它們不在乎時間和空間的具體限定,又許諾了誇張和想像的充分自由。但是,超越這些限定、享有這些自由的,極有可能是人類的信念、理想和祈願,這就遠比歷史學重要了。歷史學作為世間千萬學科中的一門學科,並沒有凌駕全部精神領域的權力。
有些歷史學家比較明智,憑藉西方考古學家對某些遺址的發掘,認為傳說與歷史未必對立,甚至儘力為神話傳說中“有可能”的真實辯護,肯定那裏有“歷史的質素”、“事實的質地”。例如我在半山藏書樓看到過王國維在一九二五年發表的《古史新證》,其中說:“上古之事,傳說與史實混而不分,史實之中固不免有所緣飾,與傳說無異,而傳說之中往往有事實之素地。”
能這樣說,已經很不容易了,但仍然沒有擺脫歷史學的眼光。
按照文化人類學的眼光,傳說中包含着一種屬於集體心理的真實。集體心理不僅也是一種真實,而且往往比歷史真實更重要。這就像晚霞給人的凄艷感受、修竹給人的風雅印象,長年累月也成了一種真實,甚至比它們在天象學和植物學上的真實更有意義。
在所有這類傳說中,神話更具有根本性的“原型”價值。
在遠古時代,神話是祖先們對於所見所聞和內心愿望的天真組建。這種組建的數量很大,其中如果有幾種長期流傳,那就證明它們契合了一個民族數代人的共同願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原型”,鑄就了整個民族的性格。
中國古代的神話,我將之分為兩大系列,一是宏偉創世型,二是悲壯犧牲型。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羿射九日,都屬於宏偉創世型;而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則屬於悲壯犧牲型。這中間,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這四則神話,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足以和世界上其他古文明中最優秀的神話媲美。
這四則神話的主角,三個是女性,一個是男性。他們讓世代感動的是躲藏在故事背後的人格。這種人格,已成為華夏文明的集體人格。
先說補天。
世道經常會走到崩潰的邊緣,很多人會逃奔、詛咒、互傷,但總有人會像女媧那樣站起來,伸手把天托住,並煉就五色石料,進行細心修補。要知道,讓已經瀕於崩潰的世道快速滅絕是痛快的,而要鍊石修補則難上加難。但在華夏土地上,請相信,一定會有這樣的人出來。
文明的規則,並不是一旦創建就會永享太平,也不是一旦破裂就會全盤散架。天下是補出來的,世道也是補出來的。最好的救世者也就是最好的修補匠。
後代很多子孫,要麼謀求改朝換代,要麼試圖造反奪權,雖然也有自己的理由,卻常常把那些明明可以彌補、改良的天地砸得粉碎,一次次讓社會支付慘重的代價。結果,人們看到,許多號稱開天闢地的濟世英雄,很可能是騷擾民生的破壞力量。他們為了要讓自己的破壞變得合理,總是竭力否定被破壞對象,甚至徹底批判試圖補天的人物。久而久之,中國就普及了一種破壞哲學,或曰顛覆哲學。
面對這種情況,補天,也就變得更為艱難,又更為迫切。
但是,我說過,在華夏土地上,補天是基本邏輯。
再說填海。
這是華夏文明的又一種主幹精神。精衛的行為起點是復仇,但是復仇的動機太自我,支撐不了一個宏偉的計劃。終於,全然轉化成了為人間消災的高尚動機,使宏偉有了對應。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在有生之年看不到最終成果的行動。神話的中心形象是小鳥銜石填海,以日日夜夜的點點滴滴,挑戰着無法想像的浩瀚和遼闊。一開始,人們或許會譏笑這種行為的無效和可笑,但總會在某一天突然醒悟:在這樣可歌可泣的生命力盛典中,最終成果還重要嗎?而且,什麼叫最終成果?
海內外有不少學者十分強調華夏文明的實用性原則,我並不完全同意。大量事實證明,華夏文明更重視那種非科學、非實用的道義原則和意志原則。精衛填海的神話就是一個雄辯的例證。由此,還派生出了“滴水能穿石”、“鐵杵磨成針”等相似話語。這幾乎成了中國民間的信仰:集合細小,集合時間,不計功利,終能成事。
如果說類似於補天救世的大事不容易經常遇到,那麼,類似於銜石填海這樣的傻事則可能天天發生。把這兩種精神加在一起,大概就是華夏文明能夠在世界所有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和滅亡的原因。
再說追日。
一個強壯的男子因好奇而自設了一個使命:追趕太陽。這本是一個近乎瘋狂的行為,卻因為反映了中國人與太陽的關係而別具深意。
在“天人合一”的華夏文明中,太陽和男子是平等的,因此在男子心中不存在強烈的敬畏。在流傳下來的早期民謠中,我們不難發現與自然物對話、對峙、對抗的聲音。這便是中國式的“人本精神”。
這位叫夸父的男子追日,是一場艱苦和興奮的博弈。即便為這場博弈而付出生命代價,他也毫不在乎。追趕就是一切,追趕天地日月的神奇,追趕自己心中的疑問,追趕自身力量的底線。最後,他變作了一片桃林。
我想,不應該給這個神話染上太重的悲壯色彩。想想這位男子吧,追不着的太陽永在前方,撲不滅的自信永在心中,因此,走不完的道路永在腳下。在這個過程中,天人之間構成了一種喜劇性、遊戲性的互誘關係。這個過程證明,“天人合一”未必是真正的合一,更多的是互相呼應,而且很有可能永遠也不能直接交集。以此類推,世間很多被視為“合一”的兩方,其實都是一種永久的追逐。
最後,要說奔月。
這是一個柔雅女子因好奇而投入的遠行,遠行的目標在天上,在月宮。這畢竟太遠,因此這次遠行也就是訣別,而且是與人間的訣別。
有趣的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抬頭觀月,隨之也可以憑着想像欣賞這次遠行。欣賞中有移情,有揣摩,有思念,讓這次遠行有了一個既深邃又親切的心理背景。“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夜夜心”,是嫦娥的,也是萬民的。於是這則神話就把藍天之美、月亮之美、女性之美、柔情之美、訣別之美、飛升之美、想像之美、思念之美、意境之美全都加在一起了,構成了一個只能屬於華夏文明的“無限重疊型美學範式”。
這個美學範式的終點是孤凄。但是,這是一種被萬眾共仰的孤凄,一種年年月月都要被世人傳誦的孤凄,因此也不再是真正的孤凄。
那就是說,在中國,萬眾的眼、世人的嘴,能把最個人的行為變成群體行為,甚至把最隱秘的夜半出逃變成眾目睽睽下的公開行程。
想到這裏我啞然失笑,覺得中國古代很多號稱隱逸的文人大概是在羨慕嫦娥所取得的這種逆反效果。他們追求孤凄,其實是在追求別人的仰望和傳誦。因此在中國,純粹的孤凄美和個體美是不多的。
這一則奔月神話還典型地展現了華夏文明的詩化風格。相比之下,其他文明所產生的神話往往更具有故事性,因此也更小說化。他們也會有詩意,卻總是立即被太多的情節所填塞,詩意也就漸漸淡去。
請看,奔月,再加上前面說到的補天、填海、追日,僅僅這幾個詞彙,就洋溢着最鴻蒙、最壯闊的詩意。而且,這種詩意是那麼充滿動感,足以讓每一個男子和女子都產生一種高貴的行為慾望,連身體手足都會興奮起來。
這是最蒼老又最不會衰老的詩意,已經植入每一個中國人身上。
三
我在小廟剛住了半個月,已經把中國四五千年前的神話傳說梳理了很多遍,對那個時代產生了進一步的迷戀。因此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時,不讀書也能構建深遠的情懷,甚至比讀書還更能構建。這是因為,我們在失去文字參照的時候也擺脫了思維羈絆,容易在茫然間獲得大氣。
但是,我畢竟又想書了。不知半山藏書樓的門何時能開。
正這麼想着,一個捧着橘子的老人出現在小廟窗口。我高興得大叫起來,他就是看管藏書樓的老大爺。
他說他也想我了,摘了自家後院的橘子來慰問我。他又說,地震來不了啦,下午就到藏書樓去吧。
我故作平靜地說:好。
心裏想的是,讓一個人拔離亂世投入書海,是一種驚人的體驗;再讓他拔離書海投入幻想,體驗更為特殊;現在是第三度了,重新讓他拔離幻想投入書海,心理感受無可言喻。
這就像把一塊生鐵燒紅,然後“哧”的一聲放進冷水裏;再從冷水裏抽出,又一次燒紅,接着還是“哧”的一聲……
時間不長,鐵的質量卻變了。
我對着老大爺輕輕地重複一聲:好。
半個月前當唐山大地震把我從書海拔離時,我已經結束對於黃帝時代的研習,準備進入夏、商、周了。幾本有關殷商甲骨文的書,已取出放在一邊。但這半個月對神話傳說的重新認識,使我還想在黃帝和大禹之間再逗留一陣。
神話傳說告訴我,那個時代,實在是整個華夏文明發展史的“總序”。序言裏的字字句句,埋藏着太多值得反覆品咂的信息,不能匆忙讀過。
下午回到半山藏書樓,我沒有去看那幾本已經放在一邊的甲骨文書籍,而是又把書庫總體上瀏覽一遍,猜想着何處還有我未曾發現的與黃帝有關的資料。
這不,三百多年前顧祖禹編的這部《讀史方輿紀要》,我還沒有認真拜讀。
翻閱不久就吃驚了。因為《讀史方輿紀要》提到了黃帝和炎帝打仗的地理位置,我過去沒有太多留心。
史料有記,黃帝與炎帝發生慘烈戰爭的地方叫“阪泉之野”,這究竟在何處?有些學者認為,“阪泉之戰即涿鹿之戰”,這就把阪泉和涿鹿兩個地名合二為一了。也有學者認為雖是兩戰,但兩地相隔極近。那麼,具體的地點呢?一般說是今日河北省涿鹿縣東南。但是,《讀史方輿紀要》卻認為,阪泉很可能在今日北京市的延慶,那裏既有“阪山”,也有“阪泉”,離八達嶺不遠。汪海波先生則認為,“涿鹿”即“蜀鹿”,在今天山東的汶上縣。
我想,這個問題還會繼續討論下去。
我感興趣的則是,打得不可開交的黃帝和炎帝,會預料幾千年後這裏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看成是“炎黃子孫”嗎?
如果略有預感,他們滿臉血污的表情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炎黃子孫?”他們如果能夠預感到這個名詞,兩人烏黑的眼珠必然會閃出驚懼,“我們這對不共戴天的死敵,居然將永遠地聯名並肩,一起接受世代子孫的供奉?”想到這裏,他們一定會後退幾步,不知所措,如泥塑木雕。
這種預感當然無法產生,由他們開始的同胞內鬥將延續長久。用同樣的膚色外貌喊叫着同樣的語言,然後流出同樣血緣的鮮血。
記得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時那批勇敢的鬥士發佈文告,宣佈幾千年封建帝制的最終結束,文告最動人的亮點是一個小小的細節,那就是最後所署的年份——
黃帝紀年四六〇九年
什麼都包含在其中了。好一個“黃帝紀年”!
四
其實,我們往往連眼下的事情都無法預感。我回到半山藏書樓不多久,就從兩個路過的山民口中知道,一位重要人物去世了。難道,未被預報的大地震本身就是一種預報?不知道。
當天我就決定下山。山下一定會有不小的變化,也許我的家庭也會改變命運,那就暫時顧不得傳說時代和夏、商、周了。
下山時我停步回身,又靜靜地看了一眼這座躲藏在斜陽草木間的半山藏書樓。這樓早已破舊得呈現一派疲衰之相,好像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等待坍塌。原以為這個夏天和秋天它一定會坍塌的,居然沒有。它還會存在多久?不知道。
看似荒山,卻是文藪;看似全無,卻是大有。就在這無人注意的角落,就在這不可理喻的年月,只要有一堆古代漢字,就有了一切可能。我居然在這裏,完成了我的一個重要學歷。
下山。一路鳥聲。已經有不少泛黃的樹葉,輕輕地飄落在我的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