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野食堂
鄉野食堂
上一年級后,下午還有兩節課,要在學校吃中飯。清早去學堂,文具盒、搪瓷杯以及裝了菜的玻璃瓶在書包里撞得叮咚響。到了學校,先去飯堂放搪瓷杯,再到教室早讀。飯堂做事的是一對老夫妻,我們喊東阿公、東阿婆。東阿公話少,老實人模樣,東阿婆嗓門大,笑臉盈盈。兩個人都不凶的。東阿公添煤燒水,東阿婆淘米,把淘凈的米分到搪瓷杯里,擺上蒸籠屜,兩人再一齊端上鍋。袁和小學不過五六十個學生,三層蒸籠屜就夠了。
深秋時節,四方形的紅磚煙囪煙塵滾滾,空氣里混着煤爐和大米的香氣。飯堂外一排壯實的楓樹,葉已變黃。下課鈴一響,小孩子從教室里衝出來,到飯堂找到自己的搪瓷杯。杯身用紅漆寫了自己姓氏,並不難認。陽光正好,頑皮的小孩子端了飯在操場上跑,老師站在屋檐下,扒一口飯,把手伸得遠遠的,手指夾着筷子,喊:“那是哪個,再跑,再跑去國旗下罰站。”小孩子怕老師,馬上停下來。老師把手收回去,又扒一口飯,轉身進屋了。
到了中學,學校統一蒸飯,食堂也大了些。幾張四方桌,是老師們吃飯的地方。飯是一盒盒的,長方形盒子裝着,可分八份,每班七八盒。由體育委員和另一個力氣大的男生去挑。雖然是體力活,卻因為可以提前幾分鐘出教室,很多男同學搶着去挑。歷史老師和生物老師是夫妻,他們在宣傳欄旁邊擺一個攤子賣菜。五毛錢一份,香乾、豆芽之類的菜,放的水多,和家裏的菜差得遠。那時卻圖新鮮,寧願吃這樣的菜也不從家裏帶。有同學住鎮上,事先一天說好,讓她們幫我帶五毛錢鹵龍鬚菜換換口味。鎮上做的龍鬚菜好吃,辣,蒜多,爽口,只是沒有油,吃完空蕩蕩的。
食堂有一扇長長的窗,賣包子、油餅、紅薯餅、炸蘭花乾子。油餅很脆,薄薄的,很大一張,沒多少吃味。紅薯餅要好很多。紅薯在鄉下是輕賤之物,許多人家用來餵豬。學校食堂把紅薯剁成食指尖大小的紅薯粒,和小麥粉和在一起下鍋炸。紅薯炸得綿軟,小麥粉略硬,這樣一硬一軟搭配,口感就豐富些。我們買得多的還是炸蘭花乾子,也是五毛錢一塊,可以作中飯菜。因為帶了碗,老闆娘會多舀一勺汁到飯上。這樣簡單的菜,我們一樣吃得快樂。
直到上高中,一日三餐都在學校,才恍然明白,最好吃的菜是家裏做的。這時離家已有百里,吃一頓家裏的菜談何容易。食堂早飯難吃,我買了電爐子在宿舍煮麵。面是一樣的,煮出來的味道卻比泡出來的好,還能敲一個雞蛋下去,早餐就稱得上豐盛了。那時生活費大概是每月兩百塊,其中飯卡要充一百二。食堂賣些稀奇古怪的菜,比如炒臭豆腐,烏黑的一盆,一塊五一份,再買五毛錢小菜,這是一餐。後來一樓教工食堂對學生開放,賣小鍋炒的菜。寧鄉人炒菜是很了不得的,豬耳、豬心、豬肚炒得火紅,四塊錢一碟。這樣的菜不能經常吃。同桌和我是同鄉,我倆合夥在小食堂買一份菜,再去大食堂買一份,勉強解解饞。高中正是能吃的時節,以至於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餐餐上小食堂吃飯,一人一碟菜,不,一人兩碟,過足癮。
然而這樣的願望一直撲空,直到上完大學。食堂有好吃的炒牛肉,上好的瓦罐湯,因為生活費有限,很少能在吃牛肉的時候再喝一罐湯。窮的時候去送過桶裝水,發過傳單,卻沒有想過在專業上多花功夫,最後掙到的不過杯水車薪。我常常後悔,當時如果能更自覺一點,把英文學紮實些,後面就不需要走這麼多彎路。可年輕時總以為自己很特別,要撞得鼻青臉腫,才願意承認,自己只是茫茫人海里最不起眼的一個。
雷州烏石養殖場。
上班后一直自己做飯吃,我做菜,油鹽辣椒放得重。不過兩三年,便從一百二十多斤迅速躥到一百六十斤,無論如何也瘦不下來。大概和其他同學一樣,要變成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了。我沮喪地想。
後來讀碩士,因為專業的原因,在雷州的鄉下待了半年多,食堂伙食非常差勁。每人一天只有十塊錢的伙食補貼。早飯喝粥或吃粽子。中午一樣蔬菜,兩三片白切肉,一條寸長的海魚。絲瓜、空心菜、蘿蔔絲之類的蔬菜,反反覆復吃,油水少得可憐,吃得人作嘔。豬肉在水裏煮開,切片蘸醬油吃。煮過肉的水放點白菜葉子,當作湯喝。只有那條煎熟的海魚能下飯。可一旦遇上初二、十六敬神要做白切雞,連魚也沒有了。雞肉煮得很柴,敬神后冷冰冰的,這一餐我是一定要餓肚子的。凌晨四點餓醒來,眼珠子都是直的,肚子裏什麼都沒有,慌得人直撓床板。半年後,原先肩上、背後、腰上、手臂上的贅肉所剩無幾,我又差不多瘦回大學時的模樣了。
在鄉下的日子大多數很清苦,然而也吃過幾餐好的。廠里有個養蝦的技術員,是我們湖南人。他在宿舍門口種了兩株朝天椒,零零碎碎結出鮮紅的小辣椒。他有摩托車,去鎮上方便,他和養蝦的一伙人買了牛筋回來炒着吃。放姜蒜,下重油,小紅辣椒是很濃很沖的辣味,起鍋時放上蔥段,色香味都全了,滿滿一大盆。他們買了啤酒,當下酒菜,吃得很慢。他見我去食堂吃飯,就喊我夾幾筷子。我不喝酒,不曉得怎麼和他們拉近關係,不好意思吃太多。可是想想,好東西往往是在吃不全時才覺得格外好。我到現在都還惦記那個牛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