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堂課 一定要在安靜的環境中寫作嗎
第22堂課一定要在安靜的環境中寫作嗎
我們都知道有些事情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寫作自然也不例外。有些人喜歡在深夜開始寫作,有些則喜歡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裏,更有甚者會覺得但凡是能提高寫作效率的,幾乎無所不用其極。當然,上述情況因人而異,我們這節課就來討論一下寫作環境的問題。
想必大家都知道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但你們知道這部作品創作背後的故事嗎?
據說雨果在開始創作這本書之前,買了一整瓶墨水,把自己軟禁在家,將衣服都鎖起來,只留下灰色的大披肩,免得受到外出的誘惑。他還買了一件針織服,長及腳趾頭,這件衣服成為他此後好幾個月的制服。最終成稿時,他用掉一整瓶墨水,因而一度考慮給書取名為“墨水瓶里出來的故事”。
可以看到無論是寫作環境還是創作時間,雨果都顯得非常極致,用“奮筆疾書”來形容絕對不為過。但不少作家們堅信“深夜讓人更有靈感”。不過,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一定會提反對意見,因為他只在早晨寫作,並偏執地認為早晨才能使人保持一種清醒的批判精神,而在夜間只會寫出大量胡說八道的廢話。
而對我來說,只要有一塊空間和一部筆記本電腦便能開始寫作,既不挑場合也不挑時間。
由此可見,每位作家的寫作環境和寫作習慣都不盡相同,有的人比較依賴靈感,有的人一定要在某種特殊的環境裏才能發揮得好。不過相較於這些而言,我認為作家本人的狀態才是至關重要的,不然哪怕有再好的外部環境,寫作者本身沒有創作的慾望,那麼一切都是白搭。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下,除了寫作環境的影響外,寫作者還應該注意的其他問題。
首先身為一位寫作者,在創作上需富有激情,這種激情不是沒頭沒腦的情緒型寫作,而是一種由內而外強烈的寫作慾望。一旦有了這種慾望,就會迅速地進入自己的故事中,哪怕周圍有一反常態的環境影響,我相信也干擾不了你的寫作狀態,這樣無論在什麼樣的時間和地點,只要有一台筆記本電腦或紙筆,便能隨時隨地開始寫作。
當然,寫作是一個漫長而又枯燥乏味的過程,那麼如何保持這股創作的激情,直到你的作品完成為止呢?我想這其中大致有兩點,一是自律性和專註力,二是你的寫作情感。
我們都知道公司和學校都有規章制度約束,但寫作者只能依賴個人的高度自律。我對自律性的理解其實就是一個生活的基本規劃。比如村上春樹每天堅持凌晨四點起床,寫五到六個小時,之後便會去跑步10公里或者游泳1500米,回來后便是讀書聽音樂,到了晚上九點便上床睡覺了。而斯蒂芬·金每天會堅持寫兩千字,並且會將稿子都整理在固定的位置。再比如海明威、柯南·道爾等作家,每天也都會寫滿固定的字數才會停筆。
上述這些都是作家們自律性的一種體現。當然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寫作本身也是一件很耗腦力和精力的工作,因此在每天完成寫作任務之後,拿出一些特定的時間來放鬆自己。比如外出散散步,聽聽音樂等也是很有必要的。畢竟懂得勞逸結合,才能保持一個好的寫作狀態。所以當你也有了自己的寫作習慣和規律作息后,我相信一天寫幾個小時,其實並不是件難事,難的是能夠堅持保持十年甚至幾十年的習慣不變。
除了保持自律性,寫作更需要你的專註才能完成。但隨着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以及娛樂方式的層出不窮,時間也變得越來越碎片化,我們發現要集中精神、有始有終地做好一件事情變得越來越困難,可能一部智能手機便能消耗你對寫作的專註力。看劇,玩遊戲,刷微博、朋友圈,隨便玩玩一天就能過去一大半,一部手機尚且如此,何況其他的外物誘惑呢?
因此,即使再天才的作家,就算有最旺盛的寫作慾望和激情,如果沒有自律的精神和寫作專註力,也是不可能完成幾十萬字的小說的。不過對普通作者而言我們更多的應該是自問一句,今天為什麼沒有寫?
如果說自律和專註能夠大幅提升你的寫作效率,那麼帶有情感的寫作則會讓你的作品躍然紙上。如果你沒有一點情感,那麼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也定然會毫無生氣,所以當你富有感情的開始寫作時,你所進入的便是一個獨特而充滿無限想像的世界。這與現實世界截然不同,你需要跟隨故事中的每個人物在其中遨遊,為某個人物的命運扼腕嘆息,或者為某個事件的發生心潮澎湃。一旦你深入進去,寫到一個好句子,一段滿意的情節,甚至制定完一本書的寫作大綱,或是記下突如其來的靈感和點子時,我相信你都會充滿激情的完成寫作計劃,而不是枯燥地完成任務。
除了寫作的激情,同樣我們也需要保持冷靜,這樣才能更好地去思考、去把握和完成故事。而且,當故事遇到瓶頸想要放棄,情緒低落不想動筆時,冷靜的心態也能對你有所幫助。
譬如,當一部作品已經進行到一半時,如果你的腦海中突然閃現出另一個想法或是靈感,並且這些想法或靈感足以導致故事走向發生根本性轉變時,你就需要一個相對冷靜、客觀和理性的態度去審視這個因寫作激情而產生的想法,需要冷靜理性地分析新想法究竟是比先前更好還是畫蛇添足,這樣才能把你的寫作激情引向更為合理的寫作軌道上。
而如何足夠冷靜客觀地看待我們寫出的東西,我想最好的體現莫過於改稿,可能你不熟悉奧斯卡·王爾德,但我相信你一定聽過一句話,那就是“我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去掉了一個逗號,到了下午的時候我又把它放了回去”。
再譬如海明威在每天寫作之前,都會把前一天寫的讀一遍,讀到哪裏就改到哪裏。全書寫完后又從頭到尾改一遍;草稿請人家打字謄清后又改一遍;最後清樣出來再改一遍。像他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初稿寫了6個月,修改又花了5個月,清樣出來后還在改,最後一頁一共改了39次才滿意。《喪鐘為誰而鳴》的創作花了17個月,脫稿後天天都在修改,清樣出來后,他連續修改了96個小時,沒有離開房間。
上述這些不僅反映出作家們認真的創作態度,對自己作品的精益求精,更多的是他們有一種冷靜的心態,能夠反覆審視自己的作品,從而找到更適合的故事內容。
我曾經也遇到過作品刪改的問題,例如《生死河》這種已接近尾聲卻又最後推倒重來的作品,《鎮墓獸》也改了十多稿。雖然這個過程我並不覺得枯燥乏味,並且樂在其中,但自己的冷靜分析成就了更好的寫法,這不僅是對讀者的交代,也是對自己作品的提升和完善。
我們都知道寫作需要大量的鍛煉和試錯,在這個過程中你才會意識到自己擅長寫什麼,自己的優勢在哪裏,接着再通過大量的學習來彌補某些不足之處,最後再適當地用技巧掩蓋瑕疵。當然這不僅是一個完善寫作的過程,更多的是完善自己和認識自己的過程,這其中理智和情感的互相碰撞自然也不可避免。
例如當你在寫作中遇到問題想要排解自己的苦悶時,你首先要做的是讓自己冷靜下來。寫作其實和我們平時遇到的一些事情一樣,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即使按照你的大綱完成作品,也不能保證這一定是你想要的故事,因此在遇到這種不順的情況下,你必須要用自己的理智來戰勝自己,朝着自己的理想狀態邁進。很多讀者都會認為作家是一個很偉大的職業,其實這個職業的偉大不光在於能寫出那麼多跌宕起伏和神奇的故事,更偉大的在於這份職業背後所忍受的孤獨。作家也是普通人,甚至在生活經歷上比普通人過得更加單調。無論你已經寫過一些故事,或者還在構思你的故事,對於每一個寫作者來說,寫作的過程總是孤獨的。當你踏上這條路時,你可以循序漸進地慢慢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和狀態,享受這個漫長的寫作旅程。
願你寫作時充滿激情,願你寫作時保持冷靜。
本節課的腦洞題:
相信你已經存了不少寫過的故事了吧,拿出一篇來,再讀一遍,看看有什麼你想修改的地方,去完善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