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收成,界碑上的兩個字
第一批香蕉苗於當年九月下地,這次種的是大頭蕉,存活率依舊不高。
香蕉的生長周期短,從開花到結果,夏季花上兩個月,冬季則花上四個月,收割季節可以從七月持續到次年三月。這樣算下來,一年可以種植三季香蕉。
楊建國家的地,除了租出去的一千個香蕉洞,還餘下三十多畝,他分成四片,較大的兩片種植香蕉,剩下的種包穀。兩個區域輪換種植,以保持土地肥力。
到三平壩收購香蕉的是和鴻的老闆,姓梁,他前後來了三次,其餘時間都是和鴻在與村民交涉。和鴻用他的三輪車,在三平壩和南溪鎮之間干起了貨運,給村民運香蕉苗,運化肥,有時也運人,賺了點小錢。
楊建國曾跟他說過,南溪鎮生意機會更多,他笑笑,南溪鎮上都是本地人在拉貨,他一個外地人,拉不到生意的。楊建國便不再說什麼了。
那段時間,中越邊境類似的種植生意逐漸發展起來,人們管最頂層的大老闆叫“一拐”,負責在大老闆和當地種植戶之間溝通的叫“二拐”,當地種植戶中的負責人,叫做“三拐”。
楊建國相當於“三拐”。梁老闆給了楊建國一些資金,讓他先分給村民一些,算作是收購香蕉的訂金,以獲得村民的信任。楊建國是三平壩的隊長,村民們都信任他,得知他與大老闆有聯繫,更加勤勤懇懇地跟他種香蕉。
大家都想賺錢。
香蕉快成熟的時候,楊建國大致估了成熟的時間和總量,告訴和鴻,和鴻再與梁老闆聯繫,梁老闆那邊便會找人來收。
他們收購的價格極低,一公斤一毛多。和鴻與楊建國都能從中獲得回扣,和鴻每公斤能得兩分錢,楊建國得一分錢。
第一次收購結束后,楊建國賺了點小錢,想着再攢幾年,就能給村裡修條路。這路太破了,貨車司機都不怎麼肯過來,村民只能扛着香蕉到村外的大路上等。
村裡勞動力本來便有限,女人們也得上陣扛香蕉了。後來梁老闆為了安撫村民,給扛香蕉的勞力也發錢,扛一公斤給一分錢。
七月,新一波的香蕉收購開始。
楊徽又到村口等她阿媽了,身邊來來往往的,是扛香蕉的叔叔和嬢嬢。
她抬頭看看他們挑着的香蕉,覺得好重好重,他們可真了不起吶。
和墨把她拉到樹蔭下,扯衣角給她擦額上的汗。
“不是跟你說了,熱了要在樹蔭底下?”和墨語氣不太好。
和墨已經基本適應三平壩的生活,他整日和楊徽在一塊兒玩耍,有時跟王開暢打架,打完了幾個小孩又一起跑河裏捉魚。
楊徽臉被曬得有點紅,她仰頭笑:“不熱。”
和墨笑了,憨娃。
兩小孩蹲在樹蔭底下,看大人們來來往往地扛香蕉。
潔嬢嬢過來,給了他們幾個香蕉:“掉了,賣不出去。還不能吃,回去放一放。”
和墨道了聲謝謝,把香蕉揣着。他要不揣着,肯定被楊徽拿去啃了,她現在盯着香蕉的眼睛能噴出火來。
楊徽吞了吞口水,說:“哥哥,你吃過綠綠的香蕉嗎?”
和墨瞥了她一眼:“吃過,不好吃。”又補了一句:“難吃死了。”
楊徽“哦”了聲,不再念想和墨懷裏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