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 洛東江之戰

第33章 ◆ 洛東江之戰

朝鮮義軍雖然缺乏訓練,裝備簡陋,與日軍交戰中損失慘重,但卻屢敗屢戰。與眾多隻知硬拼的朝軍將領不同的是,義兵將領郭再佑卻是朝鮮人中難得一見的智勇之將,率部屢次襲擊日軍,號紅衣將軍。(“宜寧居故牧使郭越之子儒生郭再佑者,少習弓馬,家素饒富,聞變之後,盡散其財以募兵,手下壯者頗眾。時方率勇士,橫行於縣境及洛江上,見倭則不問眾寡,必馳馬突擊。賊多中箭,見輒退走,不敢相抗。被擄者來言,賊以為,此地有紅衣將軍,宜謹避之雲”。朝鮮《宣祖實錄》)。

郭再佑在起兵之初,就在洛東江接連擊敗日軍第六番隊僧將安國寺恵瓊(伊予府中藩主、封邑六萬石)所部的兩度進犯,並不停的襲擾昌寧、玄風、星州的日軍補給線。據朝鮮軍史記載,郭再佑曾以詐術之計,擊敗驕悍的日軍。(“倭酋安國寺,素負機略。至是,聲言去湖南,日引兵西,前鋒到鼎津。距再佑軍數百里。旁有淖,不可行,賊使先導擇高燥插木識之,將以晨朝渡,再佑詗知之。夜半率麾下將士馳至其所,拔其木,易置淖中,因以伏以後。賊果至,陷淖中,不能脫,伏發,幾殲之”。朝·洪良浩《東國名將傳》)

初戰獲勝的郭再佑開始率兵展開遊動作戰,於洛東江再次伏擊日軍運輸船,斬首二十七級並奪回日軍攻佔漢城時劫掠的部分朝鮮王室文物重寶。(“洛江賊船,自上流下,二船致沒,一船縱櫓下去,郭再祐全船捕獲,斬二十七級,所載皆宮中寶物,卽傳送於招諭使“。)

但是,軍功日盛的郭再佑開始引起兩班官吏的嫉恨。慶尚道觀察使金睟、右道兵馬節制使曺大坤、助防將金敬老與郭再佑之間的矛盾驟起,雙方互相彈劾構陷。以致軍心渙散,郭再佑奪回的宮廷之物最終皆被所謂的“朝鮮亂軍“搶奪一空,這些沆瀣一氣官員以釜底抽薪之計來消奪郭再佑之軍功。

朝方史料記載:“秋七月初二日,賊兵自龍潭,向長水,助防將李由義等棄師而遁。南原判官盧從齡馳到本府,聲言賊鋒已過長水,守城軍及鄕兵皆散,府使尹安性獨在於府南述山待變,其實賊兵不來由義潰軍,皆是中道之人,闌入城中,掠取倉穀軍器,敎坊官廳,一時蕩然。境內之人,亦入城中,偸取其餘。郭再祐所奪獲倭藏,多有宮中之物,金誠一以南原距賊稍遠,送而藏之,初三日偸掠時,全數蕩失“。(趙慶南《亂中雜錄》)

朝鮮官民之間的矛盾在於自1453年朝鮮世祖李瑈在“癸酉靖難”篡位之後,朝鮮國政敗壞,兩班貴族大肆佔領土地,許多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淪為私奴,生活困苦不堪。從而連續發生了多起農民起義,其中著名的“林巨正之亂”尤為突出。雖然這些起義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但是卻猛烈動搖了朝鮮的封建王權,以致朝鮮政府對民軍武裝十分忌憚。

日本入侵,國家危難之際,把持朝綱的朝鮮兩班勛戚出於維護自身利益依然對義軍採用鎮壓瓦解之策,雙方共御外敵配合作戰之舉只能存於表面形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壬辰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壬辰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章 ◆ 洛東江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