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大運河!
翌日,皇宮。
董明帶來了一份詳細的資料。從系統那裏兌換出來的,整個大運河的所有開鑿路線都標註的很清楚。四大段,各個分支運河的開鑿方法、長度、規模需要多少人,大概多少時間,成本如何,都單獨立了附表。
簡單地說,誰拿了這份材料,只要照着做,都能弄出來。當然了,這事兒董明肯定是要交給李植來做的。
除了李植,誰來做這個事情,董明都覺得不放心。哪怕是荀彧、魯肅他們來做,董明也不放心。因為這兩位更適合居中調度,統籌協調。真正的具體實施上,他們肯定做的也不差,但跟李植這種專業人士一比,那就是差遠了。
就好像後世的土木工程之類專業的大學生,論理論知識和能力肯定比工地的工人高多了。但是真正到了工地上,再牛逼的大學生也比不上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劉辯光是看材料就看了兩個時辰。
兩個時辰,四個小時,董明坐在一旁啥也沒幹,偶爾喝喝茶,吃點點心,剩下的就是閉目養神。本來劉辯還想邊看邊問的,被董明給拒絕了。
“陛下還是先看完,實在看不懂的地方就記下來,待會兒再問。”
董明的原話。
也就是他敢這麼跟劉辯說話了。
不過劉辯也沒覺得有啥,點點頭,就埋頭仔細看着大運河的資料,看得很是很認真,看到後面乾脆拿起來筆,在材料上寫寫畫畫。
看到最後,劉辯臉上閃爍着興奮的光芒。自古以來,只要是個人都知道,水利的重要性。可是劉辯敢發誓,他現在手裏的這份詳細的計劃書,絕對是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水利工程。甚至可以說是超乎了他的想像。
接近四千里的水利工程,貫通南北,勾連黃河、長江。北至涿郡,南達江都,自關中出,達長江而至。
沿途漕運、農業、交通全都解決了!劉辯不用想都知道,這條大運河要是能夠修建出來,他劉辯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老師,這....大概要多久能夠修出來?”劉辯激動地問道。
董明倒是沒有給劉辯畫大餅,而是很直接的說道:“五十年左右吧,把時間線拉長,每年投資一部分,開鑿一部分,這樣才不會勞民傷財。”
他不打算上來就徵發百萬民夫,幾年就把大運河給修好.....這不是不能做到,但是沒必要。慢慢來就行了。
而且想要真的把大運河修成,事情還多着呢。後世隋煬帝在修建大運河的時候,其實比現在要簡單的多了。
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個割據政權修建了不少地方性運河。所以他只需要將這些運河連接到一起就行了。
可是眼下不行,眼下這些地方性運河,連個影子都沒有,還得慢慢開鑿。董明要做的,就是用五到十年的功夫,先把這些地方性的運河給開鑿出來。
比方說原本歷史軌跡上,曹操先後開鑿的白溝、平虜渠、泉州渠、新河和槽渠等,他兒子曹丕主政的時候,開鑿的賈侯渠、討虜渠和廣漕渠等工程;還有就是孫權在東吳那一塊修建的西連淮水,東接雲陽的破岡瀆....
“五十年?會不會太久了?”劉辯猶豫了一下,然後道:“朕看了老師的施工計劃,是事實,這個計劃應該可以加快的吧?多派一些人手就行了。”
五十年自然太久了,在董明的計劃里,大概二十年左右就能貫通南北。如果科學司那邊給力,來了一個科技大爆炸,可能十年就能貫通了。
但,他不打算告訴劉辯,他現在說是五十年,一會兒再有轉圜的餘地。
“倒是可以加快進度,不過這樣一來,朝廷的財政就會有些吃緊。”董明張嘴說瞎話。
劉辯想了想,道:“三十年之內能否鑿通整個運河?”
董明臉上露出了一個為難的表情,然後道:“陛下,這一下少了二十年的工期,可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您也知道,這種規模的工程,急躁不得。”
這都是裝的。
劉辯不知道董明是裝的,只覺得自己是有些為難人了。可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五十年才能修好,他不覺得自己能夠再活五十年。他老劉家就沒有長壽的基因,能夠活到六十歲就已經是邀天之倖了。
五十年之後就算修成了又如何?他又見不到。三十年工期正好,到時候他四十多歲,正值壯年,海河晏清,不但能夠見到大運河修成,說不定還能順河而下,去江南看看。
“真的沒有辦法嗎?”劉辯追問道。
董明故作思考的模樣,想了一會兒之後道:“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老師快說說看,此乃利國利民的大事兒,既是為朝廷,也是為天下百姓,只要老師有辦法,朕一定會支持老師的!”劉辯很是高興。
董明點點頭,然後道:“臣的辦法其實也簡單,咱們徵發民夫的話,肯定是一個特別大的數量。比方說徵發個上百萬的勞役,估計幾年就能修成。但是全天下才多少人?直接徵發上百萬勞動力,埋頭干幾年肯定能夠挖出來,但是百姓抗不出,朝廷也是扛不住的。”
“那老師的意思是?”劉辯沒弄明白董明的意思。
“您聽我慢慢說。”董明笑了笑:“徵發民夫有困難,但是咱們可以換一種思路。整個大運河有四段對吧?每一段還能分成若干小段,每一個小段還能繼續往下分。咱們可以這樣,將整過工程分開,交給當地的衙門來負責。朝廷統一籌劃,按照時間發佈任務,讓他們組織人手來做。”
“這有什麼區別?”劉辯到底是讀過書的:“總體的工程量不會減少,就算分發給了各個縣城來做,不還是需要大量的勞役嗎?”
劉辯說的這個一點錯都沒有,總工程量和勞動效率沒有變化,靠着分包的法子,不會減少人力和財力成本的投入。甚至因為分包,各個分段的人能力、心態不一樣,造成一些失誤,增加工程量。
但是董明之所以提這個,肯定已經有了成熟的想法,他笑着道:“這裏面有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那就是各縣自己負責自己的分段,可以直接從當地徵發勞役,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支出。同時,各縣內部的分段工期肯定不會太長,頂多也就是幾個月,不會影響到生產生活。”
“這倒是。”劉辯點點頭,然後道:“這個辦法倒是不錯,就按照這個法子來吧?如果真的這樣的話,那所有分段同時開工,豈不是幾個月就能修通了?”
劉辯忽然激動起來。
“理論來說是這樣...可實際上不可能。”董明適時地給劉辯潑了一盆冷水:“首先,得派人去沿途實地勘察,其次還得將河道穿過的地方附近的百姓給遷走,最後各個分段肯定不可能同時開工的。”
“為什麼?”劉辯不懂就問。
董明揉了揉眉心,解釋道:“開工條件不一樣,氣候、降水量、汛期等等南北差異過大,不是說同時就能同時的,得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
劉辯聽完之後,點點頭:“那老師估計用這種辦法,多久能夠修成?”
“二十年吧。”董明回道:“北方的要簡單一些,南方...河網密佈,很多地方都還保持着原始風貌,需要派人一點點的測量勘探,急不得。”
工期其實還能縮短,但是董明覺得沒必要.....除非科技再攀升一個台階,不然董明就按照二十年的工期來做,後面科技若是提升了,那也不是不能加速。
“二十年?”劉辯高興了,這比三十年還要加快了十年,他沒什麼不滿的:“好好好,那就二十年!”
“老師打算什麼時候開始做?”劉辯有些迫不及待了。
董明笑了笑,道:“這件事兒還得拿到朝堂上再討論一下,至少要跟伯喈先生他們商量一二才是。”
“老師說得對。”劉辯也點點頭,知道自己着急了。
董明看着劉辯的模樣,心裏卻在想着,若是劉辯知道他最近幾年都沒有動工的打算,會不會氣得弄死自己?
還是不要告訴劉辯好了。
在他的計劃中,最近這幾年除了發展農業、商業之外,就是修路。其中農業是基礎,商業是補充,修路是目的。
作為種花家的一員,董明對修路有着謎一樣的執着。對基建工程更是充滿了好感。當然,他現在肯定不可能像後世那樣修路,在他的規劃中,只需要修三段連接南北的主幹道就行。
涿郡至平原縣為第一段,第二段起點從長安,途經洛陽、宛城、陳留、下邳、壽春、新野;第三段以襄陽為起點,直奔交州。
然後再修建各種輔路,連接各郡治所就完事了。
工程說起來簡單,操作難度也不高,除了打通巴蜀、連接西域都戶這兩塊有些費勁之外,其他的都能搞定。這事兒也得是五年、五年的計劃着來。
“既然陛下同意的話,那微臣會先跟伯喈先生他們再通通氣,等下一次朝會的時候會提出來的。”董明對劉辯說道。
劉辯聞言點點頭,笑着道:“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張全!”
張全邁着小碎步走到劉辯跟前,弓着腰:“陛下,您吩咐。”
“去替朕將丞相先生、衛將軍、左將軍、少府令、執金吾、司隸校尉、御史大夫.....”劉辯點了十幾個人的名字,讓張全去通知他們過來。
董明見狀也不着急走了,老老實實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這些人過來。
“老師,現在時間也不早了,等他們過來之後,咱們一起吃個午飯吧。”劉辯對董明說道:“正好今日宮裏燉了上好的羊湯,大家都喝一些湯,吃些羊肉。”
羊肉不是個金貴的東西,但是劉辯愛吃。以皇帝的身份來說,劉辯倒是過的聽節儉的,跟他老爹劉宏相比,他的日子可以稱得上是簡單樸素了。
除了喜歡吃羊肉之外,劉辯在其他方面都不挑。衣食住行四大樣,都沒有什麼過分的要求。單就這一點,劉辯的在百官和百姓中的風評,已經超過了劉宏。
從個人道德上來看,劉宏不如劉辯;但是要從做皇帝的能力上來看,劉辯給劉宏提鞋都不配。不得不說,劉宏皇帝做的也不咋地,但是那是站在國家和百姓角度來看的。如果站在劉漢皇室的角度來看,劉宏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
保證了皇權的威嚴,牢牢控制了朝廷的權力,保證了劉漢天下的統治.....當然了,手段不咋樣,個人道德也有很大的問題,同時對國家也沒有太大的益處。
但是劉辯還不如劉宏呢......
換了一個宮殿,劉辯讓人上了一個大銅鼎,裏面燉着羊肉。董明一看,就沒有食慾了。銅爐清水涮羊肉,可惜沒有麻醬啊!
好在除了大鼎煮羊肉之外,還上了一些烤肉、瓜果之類的吃食。董明分了一塊燉羊肉,還有一大碗羊肉湯。
董明沒吃羊肉,烤肉蘸大醬,就着羊肉湯吃了一個八成飽。然後吃了一些瓜果,便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其他人吃好。
主要是等劉辯,他可能是真的愛吃羊肉,抱着一個羊腿,啃得不亦樂乎。劉辯的吃相既不文雅也不霸氣。一開始蔡邕糾正過,可是後來也就放任自流了。
因為劉辯也就這種時候會這樣,一旦到了正式場合,還是很讓人滿意的。
“伯照,你又打算做什麼?這一次又是什麼計劃?能不能先透露一下?”袁紹就坐在董明的旁邊,他倒是沒怎麼吃,應該吃過飯過來的。
“運河。”董明回了兩個字。
一旁的夏允聞言笑了笑:“伯照還真是言簡意賅啊,不過你放心,在下肯定是支持伯照的。”
袁紹倒了一杯酒,拿到董明的矮几上,道:“說說看,既然陛下將我等都叫過來了,那就說明這運河的規模肯定不小。伯照不是要將整個司隸的河道都打通吧?”
“這是好事兒。”夏允道:“司隸現在越來越繁華了,現在漕運壓力越來越大,將河道都打通,可以緩解漕運壓力,這是一勞永逸的好事兒。”
“伯照,是也不是?”蔡邕也顫顫巍巍的走了過來,笑着對董明問道。
老先生幾十歲的人了,隨意走動一下,也沒人在意。更何況,劉辯本身也不在意這些,大家吃得開心就完事了,又得喝酒,怎麼可能不讓人走動。
董明搖搖頭道:“不是,規模要比這個大得多。”
“大得多?”袁紹來了興趣:“說說看。”
“這將是變法的標誌性工程之一!”董明也不瞞這些盟友直接說道:“運河全程大概有四千里長,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南達長江。二期工程會連接到南海.....這個暫且不說。”
“四千里?!”袁紹驚呆了。
“貫通南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蔡邕有些渾濁的眼睛,變得精神奕奕起來。
夏允更是連酒都忘了喝,酒杯就在嘴邊,他砸吧了一下嘴,道:“是我沒遠見了,我哪裏知道會是這麼長?想都不敢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