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船廠

第371章 船廠

如今的廣州灣早已經不是當初張世傑挾朝廷上岸時候鳥獸絕跡,人蹤全無時候的景象。

方圓數千畝的地面上處處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上萬被招募而來的勞工在堅硬的土地上揮汗如雨,,沒過幾天,一座看上去有模有樣的造船廠便已經初具雛形。

沿海的各個軍事要地上架設了超過二十門千斤火炮,超過千斤的巨炮亦有十幾門之多,若是唆都率水軍來犯,居高臨下傾瀉彈雨,足以讓元水軍殺進廣州灣之後,超過三成的戰船成為飄蕩在海上的碎木板!

當然,就算是搶灘登陸,也不意味着這座新落成的船廠會被元軍奪取,因為在岸上到船廠之間足有一個衛武裝到了牙齒精銳老兵等待着他們!

與現如今各兵團各營各衛不一樣,這個衛沒有任何一個新兵,裏面都是驍勇的火槍手和操炮嫻熟的炮兵!

被‘發配’到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來宿衛船廠,整個衛從上到下都極其不爽,這時候要是唆都敢來,別看一個衛只有一千人,依靠這裏的地勢,足以殺到唆都全線崩潰!

船廠還沒開始正式造船,但是無數的人影將一塊塊巨大的厚木板用各種方法拖去指定的地方,這是先期工作,很重要!因為這是整個水師從無到有的基礎基石。

不像後世時候的廣州已然成為全國最為頂尖的港口商業城池,到處都是停泊的巨船,裝載着滿船滿船的物資,卸下后運往全國各地。

廣州真正開始發展還要等到乾隆時期,那個時候乾隆加大了閉關鎖國的力度,關閉沿海各大港口,只留下廣州這一處,於是依靠海運的巨商豪賈幾乎將廣州當成了聖地,也因此奠定了廣州空前繁榮的基礎。

這個時候的廣州所屬各縣還屬於未開發的**地,到處都是縱橫交迫的河道和密集的原始森林。

離廣州不算太遠的海南,這個時候還叫瓊州,不存在什麼風景如畫,四季如春,還只是大宋朝發配官員和犯人的聚集地,比如蘇東坡老爺子當年就曾經被發配到了天涯海角。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是亘古不變的謀生手段,居住在沿海的百姓也不會有什麼兩樣,造船下海補魚,把捕上來的魚用海鹽腌好了儲存再去賣掉,就是們最為常見的謀生手段。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明朝大規模禁海,朝廷有令,片板不得下海,否則殺無赦!

於是漁民們迎來了長達數百年的痛苦生涯。

要下海要捕魚要靠着海來求生存,對於沿海百姓而言,造船和精通水性幾乎就是祖先刻在他們骨頭裏面的本事,當然,這裏說的是漁船而並不是戰船。

但是任何行業都不可能沒有佼佼者,而且本身就是一通百通的事,鄧雲安排人去搜羅造船的能工巧匠,下面辦事的幾乎沒費半點力氣就網羅了一批大匠!

在很多關鍵問題上,軍中不允許出現第二個聲音,同樣在造船這一塊絕對的權威也不會有任何人敢於質疑。

這個權威就是任康平,廣南兩路泉州造船世家任家的掌門人,可以說,在沿海這一代但凡是造大船的工匠十個當中最少有六個是任家的徒子徒孫!

元軍南侵,兵逼福安府,新立不久的朝廷在派出大軍堵截被大敗之後只能選擇逃亡,而在流亡朝廷逃亡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就是泉州!

泉州地處臨海,繁華程度可不像後世被廣州甩的連影子都看不到,實際上這時候的泉州要比廣州富足繁華的多。

百姓富足、商貿繁榮,自然而然就會被覬覦,於是海面上神出鬼沒的海賊最喜歡的就是將泉州作為自己的打擊搶掠目標。

為了抵禦海賊的侵擾,泉州的武裝力量遠非一般的州府可比,執銳甲士三千足以讓一般的霄小和海賊對泉州敬而遠之。

臨安降元,朝廷政治體系轟然倒塌,收取賦稅自然不可能,於是泉州知州蒲壽庚用稅銀招兵買馬,增強自己手頭上力量的同時,多少也存了幾分自保自立的心思。

至少在元軍進逼福安,朝廷逃亡的那個時候蒲壽庚並沒有下定決心要降元。

促使蒲壽庚降元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張世傑!

張世傑挾朝廷進駐泉州,按照蒲壽庚的意思憑藉朝廷的兵馬和他手中的力量,依靠泉州堅固的城防足以將元軍拖住很長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就完全可以號召天下兵馬勤王,內外夾擊未必沒有戰而勝之的機會!

但是福安戰事大敗虧輸的張世傑已然被元軍殺破了膽,那個時候唯一想得就是逃,不僅要逃,他還想要收編蒲壽庚麾下的州兵,於是蒲壽庚絕望了。

追隨朝廷,自己辛辛苦苦編練出來的兵馬就等於是為張世傑做了嫁衣,可留在泉州獨自面對兇悍的元軍,那就是典型的找死!

於是蒲壽庚叛變!

內部叛變,外有追兵,張世傑根本沒有任何選擇便只能選擇繼續逃亡,於是逃下了海!

今年年初北方蒙古王公叛亂,滅宋大軍撤回大半,張世傑終於迎來了喘息之機,於是想要登岸尋找轉進之機,於是將戰略目標定為泉州平叛!

最後平叛之戰打了幾個月,死傷無數的情況下,一直到元軍平定北方再次揮軍南下的時候,張世傑也沒能拿下泉州,逼不得已只能再次下海。

泉州任家就是在蒲壽庚豎起叛旗后不久離開的泉州,一路上顛沛流離,最終抵達隆慶府定居。

鄧雲給周麻的任務之一就是順便尋找能夠打造戰船的大匠,周麻得知遷徙到隆慶府的任家就是沿海一代造船業的金字招牌以後,自然不會放過。

於是任家老爺子和幾名嫡系就到了廣州。

任家人能在蒲壽庚叛變之後離開泉州根基之地,那麼其家對於大宋的忠臣自然是毋庸置疑,老太爺聽說朝廷要在廣州灣組建船廠,二話不說就帶人先行一步到了地頭,考察合適的建廠地址。

六七十歲的老爺子,精神頭完全不輸壯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末之席捲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末之席捲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1章 船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