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志在千里

第537章 志在千里

自那之後,周曄派了大量官吏到夫余國任職,高句麗郡還在商業上與夫余國互通有無,在農業上將各種新型的種植技術傳授給夫余國民,兩地交往越來越頻繁,夫余國深受高句麗郡的影響,在經濟上對高句麗郡也是越來越依賴。

夫余國的國民本來就有很多都是從內地逃亡過去的漢民,主體民族夫餘人與漢人其實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還有沃沮、東濊等民族跟夫餘人的習性都差不多,都主要以農耕為生,這裏的人與漢人在生活習性上並沒有什麼隔閡。

漢人官吏將這裏治理得越來越好,而漢文化也是一種先進的文化,夫余國民自然對漢人的向心力也是越來越強了,可以說他們融入漢文化圈只是時間問題了。

就在今年,夫余國王尉仇台死了,他年紀已經很大了,有九十多歲了,早已是風燭殘年,現在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尉仇台是一個很識時務的人,早在七十餘年前的建光元年十二月,高句麗太祖王高宮率領馬韓、濊貊的數千騎兵包圍玄菟郡,夫余王便派兒子尉仇台率領二萬餘人同州郡官府一同進行討伐,擊退高句麗的進攻。

後來尉仇台便一直與中原政權交好,在幾大強國之間,他們依靠中原政權的力量來對抗高句麗和鮮卑等強國,對中原政權的命令,他從來不敢懈怠,能派兵就派兵,能出糧就出糧,可以說是親漢人的政權。

現在周曄的勢力在東北地區強勢崛起,尉仇台將形勢看得很清楚,他知道,夫余國的勢力遠遠比不上高句麗和鮮卑,高句麗都被周曄滅掉了,鮮卑也被周曄打得奄奄一息,就更別提夫余國了。

周曄的行事作風尉仇台也看出來了,他是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夫余國想要自立,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乾脆不如直接將夫余國交給周曄,也能夠為自己的子孫留下一點餘蔭,如果不這樣做,那他這一脈子孫必定會滅亡的。

於是,在死前,尉仇台便給高句麗郡守呂正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將夫余國併入漢地,只需要給他的兒子簡位居留下一些財產,讓他遷居徐州便可。

呂正接到信之後,當然很高興,他立刻派人將信送給了周曄,周曄接信之後表示可以給簡位居一部分股份,讓他們依陶商、陶應、公孫度例,隨意選擇居住在周曄的任何一處領地,擁有漢民的一切權力。

就這樣,尉仇台死去之後,簡位居便選擇去了交州,因為夫余那塊地方實在是太冷了,他聽說交州溫暖,適宜居住,所以便想去交州,因為尉仇台在位時間太長,簡位居其實年紀也不小了,住在溫暖的地方比較好。

而夫余國便正式被周曄命名為夫余郡,而首任夫余郡守,便任命了步騭。

步騭在周曄身邊呆了一年,學了很多周曄的治政手段,又曾經聯絡楊弘勸袁術稱帝,立了一功,所以得到提拔,而他自己願意去夫余這樣的邊郡建功立業,周曄也就成全了他。

聽了步騭的話,張紘肅然起敬,他舉杯道:“原來子山有班定遠之志啊,失敬失敬,紘敬你一杯!”

步騭跟張紘喝了這一杯道:“騭不敢比班定遠,唯願為主公安定北方一郡。”

張紘好奇的問道:“那夫余郡乃極北苦寒之地,子山去了又如何能夠受得了那裏的嚴寒?我可聽說那裏八月便飛雪了。”

步騭笑道:“夫余郡北則北矣,極則未必,主公領地中,比夫余郡更北之地便有星州、夏州、星河群島等地,夫余郡又算得了什麼?如今有棉襖、火爐、羽絨服,足以禦寒,大丈夫正當建功立業之時,又何懼嚴寒?”

步騭的話讓大家再一次肅然起敬,也都是滿腔豪情,周曄的事業正是蒸蒸日上之時,他們都看過周曄派人新繪製的世界地圖,知道周曄的領地到底有多大,如此大的世界,他們的心胸又如何能夠被中原一地所限制呢?

大家都紛紛給步騭敬酒,步騭的酒意已經有了五六分,他躊躇滿志的說:“想那胡豫之,為主公海外拓土萬里,趙子龍,為主公打下高句麗千里之地,張白騎,為主公收回河套寶地,好男兒志在千里,騭雖不才,亦願為主公在北疆拓土。”

張紘奇道:“難道夫余郡以北還能開拓?”

步騭道:“自星州半島至夫余郡之間,怕不有萬里之地?主公說那些地方雖然無人居住,卻是富饒之地,其地埋藏礦藏甚多,如此無主之地,吾等不取,更待何時?哪怕現在無法利用,也當為後世子孫計,為他們留下一塊寶地。”

眾人皆都稱善,他們現在多少都接受了周曄的理念,認為土地越多越好,每一寸土地都是寶貴的,即使這塊土地在現在的條件下利用不了,等到以後,自然會有能夠利用的一天的。

漢人的人口現在雖然不足,可是在周曄治下,人口增長率非常高,不到十年就能夠翻一番,過個幾十年,漢人的人口就會增加到整個中原大地都住不下了,自然需要更多的土地。

而且這些土地下面都埋藏着巨大的財富,也就是礦藏,所以,哪怕是再貧瘠的土地,都不能輕忽視之。

張紘又問衛旌、章平去何處任職,衛旌說他會去雁門郡擔任郡守,而章平說他會去定襄郡擔任郡守,這兩個郡都是并州的郡,剛剛納入周曄的治下,所以需要新調官吏過去任職,衛旌和章平同樣也是主動申請調到那邊去的,這兩個郡都是邊郡,雖然危險,可是也很容易建功立業。

眾人又一起向衛旌和章平舉杯敬酒,祝他們一路順風,並且在這兩個地方建功立業。

這席酒一直喝了一個多時辰,幾人都是酩酊大醉,只有張昭的兒子張承和張紘的兒子張玄和張靖是晚輩,不敢喝醉,他們將幾人分別送回了住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風起南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風起南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537章 志在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