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江陰要塞失守
江陰要塞位於長江下游,是南北交通要道,自此向東長江江面開闊,江陰要塞處在喇叭口的位置,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
江陰是一座江防古城,黃山屬群山之冠。戰國時,江陰屬春申君黃歇封地,故名“黃山”。山在距城區2.5公里的長江邊,是長江的狹隘處,素有“江海門戶”、“鎖航要塞”之稱。
後來經過一次次改造后,再黃山之上建造兩座炮台,這兩座炮台上,安裝有八門德國的進口炮,用於阻擋日海軍軍艦以及轟炸機。
而南京就處在長江中下游,也就是江陰要塞的後面,而日軍想要陸空海共同攻打南京的話,江陰要塞就是一個重要的關卡。
如今淞滬戰場已經失守,在陸地之上,南京就是直接暴露的,而現在日軍只要能把江陰要塞打破,把江陰城打掉,那從海和空來說,南京也就近在眼前,到時候陸海空三軍一體,南京必敗。
所以,日軍就決定,先打江陰要塞,而由此產生就自甲午中日戰爭后,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
而這次海戰的主要參與者由中國海軍第一,第二艦隊組成共計兩萬五千多人,而日軍出動了三個艦隊,兩艘航母,攻擊十二萬人左右,敵我雙方差距過大。
而早在淞滬會戰開始不久后,中國海軍的第一,第二艦隊就在長江中游與日軍海軍激戰,在淞滬會戰失利,準備撤軍的時候,也是海軍第一,第二艦隊全面牽制日軍,這才讓中國部隊安全撤退。
而此次,是中日雙方海軍的第二次交戰,這一戰海軍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因為他們不能退,後面就是南京,就是祖國,能退到哪裏去呢?
十一月二十六日,早上,六點三十分左右,負責長江上游警戒及破交的日軍十一戰隊的軍艦第一次沿江上溯,駛近江陰要塞,並向中國軍艦攻擊。
海軍“平海”號立馬號令全軍作戰,中國海軍第一,第二艦隊得到命令后,立馬佈防,投入戰鬥之中。
最先與日軍的交戰的測量艦‘曒日’號,“曒日”號為一艘五百噸的戰艦,艦長為謝良少校。
這艘戰艦正在通州水域巡查的時候,剛好碰見日軍的一艘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準備偷襲江陰要塞,隨後謝良立馬命令全軍戒備,準備迎敵。
雙方接觸后,立馬在海上展開激戰,魚雷,大炮等各種重武器火力全開,再謝良的全力指揮一下,獨戰日軍三艘軍艦,硬生生拖了五個小時,但是最終還沒有抵擋住日軍的火力,在上午十一點半左右,‘曒日’號被擊沉,戰艦上的大部分軍官全部犧牲,謝良大校也未能倖免。
擊沉‘曒日’號后,日軍一路往前,繼續開網江陰要塞,同一時間,日軍其他軍艦也從四面八方朝江陰要塞靠近着,日軍航空母艦之上,轟炸機也紛紛起動,前往江陰要塞。
隨後中國海軍奮起還擊,邊戰邊退,從長江上游一直退守到江陰要塞處,直到退無可退,隨後在江陰要塞與日軍海軍展開死戰。
憑藉著江陰要塞提前的佈防以及我軍堅韌不屈的戰鬥意志,以少於日軍數倍的兵力,與日軍在江陰要塞處激戰四天四夜。
直到,十二月一號,江陰要塞宣佈告破,中國海軍全軍覆沒。
這一戰中,中國海軍擊落日軍轟炸機十二架,擊沉日軍巡洋艦,驅逐艦以及魚雷快艇等將近十艘。
這一戰中,我國海軍,無一人撤退,所有的士兵都戰鬥到了最後一刻,直到所有的軍艦被擊沉,從始至終,沒有一個人害怕,沒有一個人畏戰。
儘管如此,這場仗還是輸了,江陰要塞最終還是失守了。
江陰要塞失守后,南京徹底暴露在日軍軍艦的威脅之下。
同一天,日軍大將松井下令日軍第十軍,部署第114師團沿溧陽、溧水公路向南京南部方向攻擊前進。
第6師團沿廣德、洪蘭埠公路,在第114師團后,也向南京南部方向攻擊前進。
第五支隊沿廣德、郎溪公路進佔太平(當塗),爾後渡江迂迴至浦口附近,切斷南京守軍北退之路。
第18師團經宣城向蕪湖進攻,切斷南京守軍西退之路。
松井對戰場的把控極為全面,如果松井派出去的部隊全部攻破所在地的防禦,那南京就會變成一座孤城。
委員長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遂派兵前往日軍進攻的方向據守。
從十二月一日到十二月六日,這六天時間,日軍正面的第18師團、第9師團突破守軍第83軍及第66軍的警戒、前進陣地,佔領了句容,進至句容以西的黃梅、土橋及湖熟鎮一帶,並有一部兵力由右翼深入到孟塘、大胡山附近。
而第114師團突破了守軍第72軍及第74軍的警戒、前進陣地,佔領了溧水,進至溧水以北之秣陵關、陸朗鎮及江寧鎮一帶。
這時,日軍右翼的天谷支隊和第13師團正向鎮江、靖江進攻中,左翼的第6師團正向秣陵關前進中,第五支隊和第18師團正向當塗、宣城進攻中。
十二月六日下午,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發現日軍迫近第一線陣地,隨後立馬作出相對部署。
命令第16師團一部已滲入至湯山鎮左側后的胡塘、大胡山附近。
令第36師速派1個步兵團進佔麒麟門附近陣地,以掩護第66軍側背,並阻止該敵繼續滲入;
令在鎮江的第71軍、在鎮江及東昌街一帶的第83軍迅速向南京轉移,以增強南京的防守力量;
第71軍轉移后,鎮江要塞由第103師代師長指揮;
同時令第2軍團的第十軍,剛剛抵達南京棲霞山附近的第41師推進至龍潭、烏鴉山地區,以掩護第71軍及第83軍轉進,並保持與鎮江的聯繫。
由此,國軍在南京城外圍擺開架勢,正式迎戰日軍,準備與日軍一分勝負。
同一天晚上,鄭龍集合全軍,準備奔赴南京!